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多多鸟传奇     
多多鸟是西印度洋莫里西斯岛的"土著",不会飞,体重可达12千克以上,模样有点像火鸡,却与鸽子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15世纪西方人登上这座岛后,这种鸟就遭到了天谴,两百年之内,到1680年便全部灭绝了.造成鸟绝种的因素,据推测一是鸟的蛋十分味美,被人大量地填入肚皮;二是带上岛的"洋猪".今天我们除了一些画影图形之外,只有博物馆中的朽骨可供凭吊--遥想当年.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实时鸟击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机场探鸟雷达获取的实时鸟情信息,通过估计鸟击概率和严重程度实时评估鸟击风险.以飞鸟和跑道位置为自变量建立预估方程,计算鸟击概率.将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相结合,建立鸟击严重程度估计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了专家知识和定量计算的优点,称为DAHP模型.为减少该模型中同一层次上参数的个数,将影响评估结果的因素置于一个双层模型中,避免由于同一层次上参数过多造成比较矩阵不满足一致性的问题.本评估方法经过了三跑道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仿真数据和单跑道的北海福城机场实测数据的测试.  相似文献   

3.
送比萨的鸟     
正想必没有人会觉得飞机餐美味吧。如果在飞行期间能吃到比萨,一定会让你心情愉悦。那么,鸟儿能不能充当快递员,递送一个装在盒子里的标准50厘米芝士比萨呢?如果可以,最好选用哪种鸟?鸟大概是可以给家里送比萨的,但给航班上的乘客送比萨比这难得多。  相似文献   

4.
日本超鸟卫星属私营通信卫星,于1989年6月发射,用于日本国内通信,其中X波段供防卫厅用于移动通信。卫星发射重量为2.5吨,寿命10年,三轴稳定,星上装有19套Ku波段转发器,10套Ka波段转发器和2套X波段转发器。  相似文献   

5.
心榕 《太空探索》2007,(7):36-38
1960年8月12日,美国用德尔它D运载火箭把一个特殊载荷送上地球轨道。这个载荷不同以往,它进入轨道后膨胀成一个直径30米的大气球。你也许会问,为什么要用昂贵的火箭发射一个气球呢,7其实,它不是一个真的气球,它的名字叫回声1号,是人类发射的第一颗试验型无源通信卫星,也是人类在卫星通信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6.
正前文当中,提到了"炮击"小行星。采样返回为什么还要用上"大炮"呢?这要从"隼鸟1号"说起。鸟枪换炮在"隼鸟1号"探测期间,发生了一件乌龙的事情。当2011年着陆器返回地球之后,日本宇宙与航空开发机构(JAXA)的科研人员打开了返回舱,  相似文献   

7.
<正>日本计划在2014年底用H-2A火箭发射第2个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该探测器重600千克,主推力器为改进型微波放电式氙离子发动机,设计寿命7年,将于2018年6月到达小行星1999 JU3,2019年开始采样,把所携带的撞击装置(又叫太空炮)释放到小行星表面,此时探测器将移到小行星另一侧,避免脆弱的感应器被四处飞溅的残骸或碎片击中。之后,撞击装置将轰炸岩石形成弹坑,隼鸟-2从弹坑搜集小行星内部的岩石,最终在2020年左右将样  相似文献   

8.
5月7日报载.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似计划利用即将返回地球的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对正在研发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预测系统的精确度进行测试.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隼鸟号航天器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日本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起死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羽子 《国际太空》2011,(1):29-31
2003年5月9日,日本隼鸟号(Hayabusa)小行星探测器[原名为缪斯-C(MUSES-C)]由M-5火箭发射升空,目的是探测一颗名为丝川(Itokawa)的小行星(小行星25143),对其进行采样并带回样品。该探测器的设计、研制工作历时7年,在轨完成了地球引力辅助飞行、与小行星丝川交会、在丝川上着陆、进行采样和飞离小行星等飞行任务。2005年9月中旬,隼鸟号探测器到达丝川,对其形状、地形、颜色、组成、密度等进行研究;2005年11月,探测器在丝川上着陆和采样;2010年6月13日探测器返回地球并成功回收。2010年11月16日,日本宣布在隼鸟号的回收舱内发现了1500个物质微粒,这些微粒大部分来自于丝川小行星的岩石。  相似文献   

10.
日本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返回地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统 《国际太空》2010,(8):28-33
2010年6月13日,日本隼鸟号[Hayabusa,也叫缪斯—C(MUSES—C)]小行星探测器结束了约7年的太空之旅返回地球。6月14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为隼鸟号成功返回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申请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作为探测器,它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月球以外天体着陆并返回地球的;二是成为有史以来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取样返回器。  相似文献   

11.
“隼鸟”号小行星探测器是日本于2003年5月发射升空的,目的是探索太阳系和小行星诞生之谜。而这对防范小行星可能对地球的撞击是非常有帮助的,它是日本深空探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更大规模空间探测和样本返回的验证机。经过两年多的飞行,“隼鸟”号于2005年9月接近了其目标——丝川小行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10,(1):20-20
NASA和欧空局局长最近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开展火星探测的“意向书”,为双方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始共同规划相关任务开了绿灯。双方2016年将发射一个由欧洲牵头的轨道器,2018年将发射分别由欧美双方提供的火星表面漫游车,两次发射所需的火箭将由美方提供。随后双方还可能在2020年发射一组着陆器。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火星取样回送。美欧双方的现行火星探测计划部受到了经费压力。  相似文献   

13.
<正>据日本火箭学会负责人在西安召开的第14届环太平洋地区国际航天会议上透露,日本将于今年年底发射"隼鸟"2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将前往C型小行星1999 JU3,将于2018年到达并采集样本后,2020年返航。"隼鸟"2在设计上与"隼鸟"号类似,与"隼鸟"的不同点在于:天线将从"隼鸟"使用的旧型天线更换成与"黎明"探测器相同的平面天线;携带一种自我构造弹型的冲击装置,在小行星表面进行第一次采样后,释放弹头在  相似文献   

14.
《飞碟探索》2014,(6):4-4
摄影家Moniaue Lavoie每天都要在自己的后院为鸟儿们撒下食物。在一个雪后的早晨,这只美丽的有冠蓝背悭乌前来拜访。它翅膀上的羽毛和脑袋上的蓝色羽冠在阳光和白雪的映照下闪闪发光,美得让人心醉。摄影家不失时机地拍下了这一幕。  相似文献   

15.
苏新 《国际太空》1997,(2):18-18
欧洲通信卫星组织由45国组成,该组织正指望依靠其热鸟一2(HOtBird-2)电视直播卫星使自己完全进入数字式通信时代,并加强与卢森堡SES公司竞争的地位。热鸟一2卫星由马特拉·马可尼公司制造。它是4颗第二代“热鸟”卫星中的第1颗,于1996年11月ZI日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宇宙神一ZA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进入13”E的地球静止轨道位置。这颗卫星将为欧洲和北非提供模拟式和数字式电视直播以及无线电广播业务,其宽波束的覆盖范围可达哈萨克斯坦和波斯湾。热鸟一2卫星使用马特拉·马可尼公司的Ellr0St。f-Z000PILIS卫…  相似文献   

16.
《太空探索》2010,(8):39-39
“隼鸟”号的总质量为485.9千克(包括燃料),配备了多种有效载荷仪器。它由结构、热控、通信、电源、数据处理、姿态轨道控制、反作用推进、电推进、飞行任务、取样等系统,以及密封舱和子探测器组成。  相似文献   

17.
鸟撞高速摄影试验与过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鸟撞问题时,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鸟撞载荷力学模型的建立.对飞机风挡进行全尺寸鸟撞试验,通过对鸟弹撞击风挡玻璃过程高速摄影、动态应变测量等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斜撞击过程的鸟撞载荷可以简化为三角形脉冲的简化分析模型,利用该简化载荷模型对风挡玻璃鸟撞进行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很好地相符.   相似文献   

18.
基于Gopalswamy预报日冕物质抛射(CME)渡越时间的经验模型,选取1996-2007年间52个与地磁效应Dst<-50nT相关的CME事件以及10个引起特大磁暴(Dst<-200nT)的CME事件,结合ACE卫星在1AU处的太阳风观测资料,分析背景太阳风对流效应对CME到达1AU处渡越时间预报的影响.对于52个CME事件,考虑太阳风对流效应的影响后,预报的标准偏差由16.5h降为11.4h,修正后的误差分布趋向于高斯分布,并且68%事件的预报误差小于15h.对于10个引起特大磁暴的CME事件,考虑太阳风对流效应的影响后,预报的标准偏差由10.6h降低到6.5h,其中6个事件的预报误差小于5h.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ME事件,考虑背景太阳风对流效应的影响可以降低预报CME渡越时间的标准偏差,说明太阳风对流效应对预报CME事件渡越时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于中 《宇航计测技术》2008,28(1):17-19,53
在对固态相控阵雷达成像的孔径渡越时间补偿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回波信号的孔径渡越时间测量方法,通过测量子阵间回波的相位差曲线斜率,计算出孔径渡越的延迟时间和子阵中心的位置。最后采用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隼鸟"(Hayabusa)探测器[见图1,以前被称为缪斯-C(MUSES-C)],于2003年5月9日,从日本九州的鹿儿岛航天中心由一枚固体燃料M-5型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它探访"糸川"(Itokawa)小行星的漫漫征程."隼鸟"质量为485.9kg(包括燃料),采用三轴控制方式,配备了氙离子发动机,用了2年零4个月的时间飞到"糸川"小行星的轨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希望它成为世界上第1个"往返"型小行星探测器.按照原计划,这项耗资1亿美元的任务是追踪"糸川"小行星,采集其上的岩石样本,并于2007年6月着陆于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区,完成它长达4年的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