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衡量财政收入结构合理与否的最常用指标是财政收入的结构,即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间的协调关系.文章通过对郑州市财政收入结构现状的分析,认为在郑州市财政收入结构中,非税收入较高,税收收入相对集中于少数几个税种.提出了通过完善税收与非税收入结构、完善税种结构来优化税收收入结构.  相似文献   

2.
"一期税收收入增加后,下一期税收计划往往会随之提高,继而引起以后多年的税收计划的增加",这种税收筹划"习惯"很容易给部分企业造成负担,使其难以生存发展下去,进而影响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了避免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加这一目标与保持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相矛盾,以辽宁省法库经济开发区企业纳税情况为实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税收预警研究.  相似文献   

3.
第三产业与国内生产总值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提供的数据检验后认为,1978~2001年GDP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均为I(2)单整非平稳时间序列,GDP和第三产业是一阶协整关系,服从I(1,2)阶协整分布.第三产业的发展显著地影响GDP的增长,GDP的增长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存在滞后阶数且不相同,探讨了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4.
世界及其主要经济体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计量方法分析世界经济及美国、欧盟、日本三大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对中国实际GDP增长率波动的影响,验证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经济正在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经济波动与世界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在逐步增强;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造成的实际影响,从结果看,中国经济波动较三大经济体受本身波动的影响较大,美国经济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日本和欧盟经济增长与中国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美元计价GDP的增长率达到年均20%以上,继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正大踏步地向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迈进.在对GDP概念进行重新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元计价的中国GDP增长的分解,可以发现,GDP增长率是人民币汇率升值、通货膨胀和较高的实际GDP增长率三种因素贡献率的几何加总.并指出,由于统计部门对市场化程度加深的认识局限性以及统计口径调整的滞后性,我国实际GDP增长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被统计部门“熟视无睹”式的低估.  相似文献   

6.
2010年对于我国经济来说是极为关键的一年,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尚未完全结束,各种因素叠加下的经济把控难度进一步加大.全年GDP实现10.3%的增长,为"十二五"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国航空公司在这一年取得骄人成绩,全行业投入(ATK)75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8.6%,产出(RTK)53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5.6%,利...  相似文献   

7.
FDI的大量进入带来了相对稀缺的资金、设备以及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营销技巧等无形资产,对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江苏省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结构齐全,产业配套能力较强,是上市公司经济、外资经济、民营经济都有长足发展的省份.文章通过对江苏省1985年至2008年FDI与GDP增长的数据分析,据此提出进一步提升江苏引进外资质量和水平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VAR模型对保险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保险市场和人均GDP之间不是简单的相互促进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制约关系.两者在增长速度相对稳定时有相互促进作用,而在一方增长速度远大于另一方时有制约作用.经济增长会增加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而保险市场的过快增长则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这个负面作用的周期在逐渐缩短.而银行业、资本市场和人均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正的相关关系.保险对居民的储蓄向投资转化以及改变居民消费观起先负向后正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河南省1978~2007年GDP和进出口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外贸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但出口与进口均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说明河南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相对较弱,因此在河南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中,应进一步加大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92年世界民航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发展的。以不变价格计算,世界各国平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仅增长1.1%。工业化国家GDP增长约1.5%,但失业率却持续上升。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特别是亚洲各国GDP平均增长超过6%。但是东欧和南部非洲经济继续恶化,东欧前中央计划经济国家的产出仍然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
从财税政策的视角,对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中财政收入、支出等各方面政策的制定、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揭示环境保护工作中财政税策存在的不足,进而就建立环境财政体系、改革税收制度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宏观税收负担问题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天津市1978~2005年数据区间的财政收入与经济总量、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结合天津市经济发展、税收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揭示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印证和探寻天津市宏观税负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天津总体税负适度,宏观税负呈下降趋势,但滨海新区的开发将为天津提供充足的税源,因而宏观税负会有所回升;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与宏观税负的变化呈正向反应机制,而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其他直辖市相比,天津的宏观税负水平居于中游。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国家财政部分主要支出项目,部分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回归方程,由此构成线性规划问题的约束方程组。再用M单纯形法求最优解。  相似文献   

14.
海南人力资源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海南人力资源素质与人均收入及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高素质人口比重与人均GDP及第三产业的比重均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但高中以下的人力资源对人均GDP的贡献则随着学历层次的降低而逐渐下降.因此,要使海南经济步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就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研究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和冲销干预,首先分析了货币供给的构成,强调外汇占款是货币供给增加的重要来源;其次从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考察了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指出我国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政策手段;最后分析了中央银行的冲销干预.指出我国目前综合运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买卖国债和发行央行票据作为冲销措施.但发行央行票据是我国货币控制的主要手段,并强调从长远来看,中央银行应该更多地通过买卖国债来冲销。  相似文献   

16.
特殊化的一般培训及其收益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一种特殊形式的一般培训。在引申出特殊化的一般培训这个概念后,给出了这种培训的判定定理。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了特殊化的一般培训的收益分配,认为对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将培训特殊化的被培训者应该与企业一样是人力资本的剩余索取者,提出了特殊化的一般培训的具体操作原则:特殊化的一般培训的收益应该由企业和被培训者分享。  相似文献   

17.
个人所得税是一个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世界性税种。文章在分别介绍了英、美、德等发达国家,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以及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转轨国家的综合税制的实践和改革趋势后,从可行性角度和具体做法上总结了各国综合税制的共同点。主要是:同时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税基较为宽泛;税率较低,级次较少;征收管理趋向人性化;法制建设和监督管理更加完善,加强了信息化建设。文章对各国税制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旨在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个人所得税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税收征管是整个税务工作的前沿阵地和关键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实行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新体制。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新的税收征管体制的作用与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甚至非常严重,亟待研究、解决。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我国税收征管质量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研究了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税务筹划的主体、目标及学科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税务筹划主体与概念、原则与目标、学科定位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税务筹划主体应是纳税人而不包括税收征管方。税务筹划的行为人既可以是税务筹划主体,也可以是社会中介机构。税务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但应该遵循守法、成本效益等项原则,不可恶意挑战税法。税务筹划目标具有层次性,即可划分为基本目标与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应该注意保持与财务目标的一致性,具体目标可以是多项,具有针对性和从属性。税务筹划是连接会计学、财务学与税收学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分析,在会计学专业,税务筹划应该是税务会计的组成部分,其中战略性筹划内容,也可以作为战略管理会计的组成部分或形成“税务管理会计”;而在财务学专业,税务筹划应是一门新兴学科,属于财务学的范畴。税务筹划理论研究属于应用理论研究,其实施手段、技术方法更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当前农村金融的现状,我国应以财政补贴为手段,以政策性银行为主体,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后盾,尽快构建政策性全融支农体系,承担起全面的支农任务。国家财政应列出一部分预算用于转移性财政支出,即向有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机构提供贴息资金和呆账损失的补偿,这样做有利于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政策性支农的主体应是政策性银行,在我国粮棉购销市场全面放开后,我国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其职能应重新定位。此外,我国应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在财政资金投入、税收、再保险等方面给予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