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美国空军正计划发展新一代安全、抗干扰的通信卫星,称为“先进极高频系统”(AdvancedEHFSystem),它将从2006年开始取代“军事星”(Milstar)指挥与控制通信卫星。“先进极高频系统”卫星将比Milstar卫星体积小,但却同样耐用,而...  相似文献   

2.
美国“地球观测系统”卫星参数见表1。表1 “地球观测系统”参数表卫星EOS-AMEOS-PMEOS-COLOREOS-AEROEOS-ALTEOS-CHEM科学用途测量地表、云、气溶胶和辐射收支特性测量云、降水和辐射收支、地面雪和海冰、海面温度和海洋生产率研究海洋生物量和生产率观测大气和气溶胶测量海平面高度、洋流和冰层质量测量大气化学成分及其传输过程、海洋现象有效载荷ASTER,CERES,MODIS,MISR,MOPITTAIRS/AMSU/MHS,MODIS,CERES,MIMRSeaWIF…  相似文献   

3.
“伽利略”计划的出台□□欧洲在卫星导航上的一贯立场,反映在1993~1994年间由欧洲联盟(EU)各国运输部长们批准的统一的卫星导航共同策略。该策略坚持认为现有GPS和GLONASS只能当作辅助导航,必需建立国际控制下的民间导航卫星系统。当时认为欧洲不可能一步到位地组建民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必需分两步走。首先利用国际移动卫星组织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实现对GPS的星基增强系统,即EGNOS,也称GNSS-1。获得相当的技术经验和财政支持后再建欧洲的民用导航卫星系统,即ENSS,也称GNS…  相似文献   

4.
日本政府有关的各省厅于1995年8月底提出1996年预算申请,其中从1996年开始着手开发的新的规划项目有:文部省的第20号科学卫星(MUSES-C);科学技术厅用于降低发射成本的H-2A火箭及数据中继技术卫星(DRTS);正在开发研究的科学技术厅和...  相似文献   

5.
德国航宇公司航宇部(DASA)和中国航天公司(CASC)签约,成立德中卫星公司,发展、制造和销售通信卫星及各型地球站。DASA卫星系统处还有意在地球观测卫星,如气象卫星上与中国合作。这家担有风险的联合公司设在慕尼黑,DASA和CASC各占50%股份,在北京开设联络处。公司已经接受了两项计划——中国东方红3号通信卫星系列(DFH-3)和下一代DFH-4系列卫星。还可能建立一个提供卫星服务的公司。DAS.A和中国航天当局及公司之间往来已超过10年,1980年DASA向中国提供卫星部件的测试设备,还包…  相似文献   

6.
综合信息     
美国TRW公司获得制造3颗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的合同这项与空军签订的合同价值7.2亿美元。DSP卫星是装有红外遥感器的早期预警卫星,休斯公司与马来西亚签订制造马来西亚东亚卫星合同这颗MISAT(MalaysiaEastAsiaSatellite)卫星有12台转发器,选用自旋型HS—376型公用舱或是用于巴西卫星的宽体型HS-376W型公用舱。制造和发射MISAT卫星的费用约为2.8亿美元(共制造2颗,1颗为备份星)。马来西亚已和阿里安空间公司签订了该卫星的发射合同。目前休斯公司正在生产37…  相似文献   

7.
初夏 《国际太空》1995,(6):17-18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在1994年4月成功发射了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一8(GOES-8)之后,该星于今年1月10日定点在西经75的静止轨道上。GOES-7则从西经112移到西经130的位置上,在太平洋上空监视美国西部的天气变化。为了在2004~2010年发射新的GOES卫星,NOAA在1996年预算中提出拟购买4颗新的GOES卫星,其类似已研制出的5颗IHGOES卫星。在今后两年内将初步研究下一代气象卫星,并在1998年提出未来10年气象卫星发展计划,以迎接21世纪的到来。预计4颗新的G…  相似文献   

8.
最近,日本研究了世界上各国提出的多种小型对地观测卫星方案,提出了今后小型卫星与大型卫星互补的新思路,并正在加紧研制干涉测量双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系统(SIDUSS:SARInterferometryDualSatel-liteSystem)和国内城市区域观测卫星(DUOS:DomesticUreaObservationSatel-lite),用以组成卫星观测群,提高对地观测效果。1.干涉测量双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系统(SIDUSS)它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由相距一定距离的轨道上的两颗卫星,…  相似文献   

9.
日本环境观测技术卫星(APEOS-2),是对其地球观测平台技术卫星(ADEOS)大面积观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人类共同关心的地球环境问题,日本拟从弄清全球规模的水、能量循环的机理入手,通过ADEOS-2卫星获得大量珍贵的地球科学数据。该卫星拟于1998年用H-2火箭发射。为达到上述目标,ADEOS-2卫星上应该搭载能提供下列数据集的探测器,其中最为核心的探测器有高性能微波扫描辐射计(AMSR)和全球成像器(GLI),此外,还搭载其它机构的探测器,如环境厅的改进型大气边缘红外分光计(ILAS-2…  相似文献   

10.
杨照德 《国际太空》1994,(2):26-28,32
从轨道上向地面自由地发送、接收宽频带图像信号的光通信系统已十分引人注目。而卫星间光通信(OISL)将是人类在大气层外或在卫星轨道上支持多种活动的基础。美国、欧洲、日本都在长期进行OISL技术的开发,现将研究状况及未来动向概述如下:1.美国以航宇局(NASA)、马萨诸塞工业大学(MIT)等为中心进行OISL的研究。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主要目标是从事深空通信应用方面的研究。①NASANASA的哥达德空间飞行中心(GSFC)正进行有关强度调制/直接检波(IM/DD)方式为主体的OISL研究。按照传…  相似文献   

11.
日本技术试验卫星ETS-6因故障未能进入静止轨道,但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利用它在在大椭圆轨道上进行了若干实验。NASDA就其已取的阶段性实验成果公布如下:1.公用舱技术为实现大型静止三轴卫星而开发所需的有关技术课题,提高有效载荷搭载能力及应用性能,实现大功率、高精度、高可靠性及长寿命的目的,在轨进行验证试验。(1)通过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等结构制成大型、轻量构件。成果:验证发射时的冲击和在轨时因展开太阳电池翼和各种天线等的碰撞,以及在轨道上的耐热环境。比较:在静止卫星质量中结构…  相似文献   

12.
日本航天步入艰难时期——评日本“通信广播工程试验卫星”发射失败的影响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于去年底决定在1998年2月发射“通信广播工程试验卫星”(COMETS)。这是该星第3次变动发射时间。它最初计划是1997年初发射,后因工程试验卫星-...  相似文献   

13.
张辰 《国际太空》1994,(3):8-8,4
拥有71个成员国的全球移动通信组织──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近年来为了迅速发展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和占领移动通信市场,加紧研制国际海事卫星及其终端,使INMARSAT的业务不断由海上扩充到陆地和空中。移动式通信卫星系统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卫星本身,其地面系统亦至关重要。INMARSAT从1979年开始提供海事通信业务以来,研制出多种型号移动通信终端,即Inmarsat-A型、C型、B型和M型,目前正在研制Inmarsat-P型。到1993年8月,已有2.1万个Inmarsat-A型,8…  相似文献   

14.
几种256Kbit SRAM芯片的单粒子翻转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实践4号(SJ-4)星载IDT71256D高速CMOS静态存储器和HM8832异步静态存储器单粒子事件(SEU)的总翻转率,器件类型翻转率,逻辑状态翻转率,并与国外某些卫星的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另外对部分SEU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给出了SEU的片上地址和到达时间差的分布规律及拟合曲线。  相似文献   

15.
厉银喜 《国际太空》1999,(11):10-10
我国于1999年10月14日成功发射了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第一颗中巴地球资源遥感卫星(CBERS-1,又称资源一号)以及一颗巴西小型卫星,10月15日地面站接收到第一批遥感数据,快视图像优良,从而开创了我国航天遥感新的里程碑,为全国遥感界的广大用户提供了又一种遥感数据源的选择。由于CBERS-1的有效载荷中包括CCD相机、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广角成像仪(WFI)等多种设备,所以可获取具有不同分辨率和扫描宽度的11个波段的数据。星上还有高密度磁带记录仪(HDTR),用于记录各接收站覆盖…  相似文献   

16.
日本H-2火箭在1994年2月4日的首次发射中携带了2个试验性有效载荷:火箭性能评估载荷(VEP)和轨道再入试验载荷(OREX)。VEP用于测定H-2火箭的性能参数,为日本发射第6颗技术试验卫星(ETS-6)作准备;OREX是为日本计划在1999年发射的小型不载人航天飞机HOPE,收集再入数据和试验热防护系统。外形酷似飞碟的OREX重1900磅(约862千克),高1.46米,外:径为3.4米,由NASDA和日本科学技术局国家宇航实验室共同研制。日本计划在OREX的飞行过程中收集4方面的数据,即收…  相似文献   

17.
《国际太空》1996,(6):19-21
在早期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中,美国第一个工作型系统“国防支援计划”卫星于1970年发射。自那时以来,该计划已发展了5代卫星,目前发展到“国防支援计划”布洛克-14系列。尽管这个系统不断进行着技术改进,但“国防支援计划”(DSP)仍停留在只对导弹发射预警这...  相似文献   

18.
以计算机芯片为基础的新型固态记录器重50~60千克,存储容量150000Mbit,将取代欧洲军用与民用观测卫星上的磁带记录器法国政府打算在其下一代军用和民用遥感卫星上,用未经空间试验的新型固态记录器取代目前在SPOT和Helios卫星上使用的磁带记录器。这类新型记录器由法国AlcatelEspace和IBMFrance公司研制,尽管未经空间飞行考验,但其性能指标却比磁带记录器高得多。数据记录器通常是在卫星飞出地面接收站视界之外时用来记录和存储星上遥感器拍摄的图像信息,以便供卫星进入下一个接收站视…  相似文献   

19.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已终止进一步研制微波着陆系统(MLS),以便集中力量发展GPS着陆系统。FAA终止MLS的研制是因为其价格昂贵,而且GPS技术发展迅速。当前,ILS精密进场系统仍将继续使用,在基于GPS的着陆系统投入使用之前,美国将不会放弃ILS。FAA已通知国际民航组织(ICAO),将取消从1998年1月开始在国际机场安装MLS的承诺。FAA已开始进行Ⅲ类GPS着陆的可行性研究,这些研究将于1995年2月完成。FAA在GPS着陆的研究方面在世界上领先。尽管GPS着陆的适用性还有待证明,…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第二届亚洲计算机视觉会议(SECOND ASI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ACCV’95)的一些情况;回顾了在该领域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当前计算机视觉所面临的理论与实际应用问题,并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这一学科的发展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