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小卫星最新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后,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现代小卫星逐渐呈现轻量化、小型化、低成本以及高功能密度和性价比等优势,小卫星已成为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主要航天国家为在小卫星技术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均制定了大型计划和项目。在过去十几年中,小卫星技术迅猛发展,小卫星逐渐从探索、试验阶段转入业务化、装备化运营阶段,并在遥感、通信、导航、空间科学、新技术演示验证以及教育培训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外通常把质量在500kg以下的卫星定义为小卫星。考虑到我国卫星技术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把质量在1000kg以下的卫星定义为小卫星。  相似文献   

2.
<正>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卫星技术、管理及应用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宇航学会、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拟于2015年6月在京联合召开"2015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会期一天。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承办,《航天报》、《宇航学  相似文献   

3.
小卫星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单颗小卫星,到小卫星星座和分布式小卫星系统编队飞行,从小卫星采用全新的推进剂等先进的技术,到采取创新的设计思想,未来小卫星将有优于大卫星的功能和成本效益,其发展前景将无法估量。未来小卫星技术发展原则科学家预测,小卫星的未来发展将有十大原则:一、更换小卫星信息结构,时刻保持和快速发展的信息与计算机技术同  相似文献   

4.
现代小卫星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工程技术和科学、艺术一样,发展最终的目标将追求简化性和完善性。现代小卫星出现,说明航天技术正沿着这条规律向前发展。由于小卫星具有质量轻、体积小、成本低、性能高、研制周期短的显著优点,人们预测:小卫星发展将引起卫星应用和卫星技术方面一场重大变革。首先论述小卫星的概念和兴起的原因;其次讨论小卫星发展概况;最后研究小卫星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小卫星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它们身上找到了更多的用途,也发现了更多的问题。许多应用在大型卫星上的器件并不适合小卫星,它们或者体积太大,或者耗电太多,或者价钱太贵。而小卫星本身也逐渐承担起更加严肃、更加业务化的工作,因此对性能有了更高要求。在体积、成本和应用之间,小卫星应当如何找到平衡呢?当然是通过新技术的发展和新器件的研发。在这里,我们就介绍最近新出现的一些脑洞大开的小卫星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质量小于1000kg的卫星从广义上被称为小卫星。小卫星具有设计简单、研制周期短、投资与运行成本低、易于发射、灵活性强、抗毁能力强等一系列优势,特别是单一任务的专用卫星、卫星组网或卫星星座,投资小、见效快,战术应用多变。美国是最早开始启动小卫星研发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小卫星技术验证和应用探索研究,在逐步推动美国军事航天体系变革的同时,也推动着小卫星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三化")设计理念、研究方法、实施机制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7.
2016年8月31日,中国小卫星技术与标准化论坛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航天技术及应用标准化协会(筹)主办,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承办。本次论坛以“标准引领小卫星产业健康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我国小卫星技术及应用的发展,鼓励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加强标准化在小卫星设计、制造与应用领域的引领及带领作用,推动小卫星产业自主化、体系化、多元化和商业化发展。论坛由中国航天标准化与产品保证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航天技术及应用标准化协会(筹)秘书长魏永刚和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兼微小卫星研究中心主任金仲和共同主持。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全球小卫星(发射质量低于500kg)发展态势强劲,发射数量逐年大幅增长,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随着微光机电系统技术、微纳加工技术以及创新系统设计理念、创新系统运营模式不断发展,小卫星进一步朝着微小型化发展,在成本更低、周期更短、发射更便捷等需求驱动下,200kg以下小卫星逐渐成为发展最活跃的领域。1国外甚小卫星呈持续高涨发展态势国际上对小卫星(SmallSat)的分类主要以卫星质量为依据,一般情况下,将迷你卫星(MiniSat)、徽卫星(MicroSat)、纳卫星(NanoSat)、皮卫星(PicoSat)和飞卫星(FemoSat)统称为小卫星,即质量低于500kg的卫  相似文献   

9.
1996年,我国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小卫星实践-5启动研制,并于1999年5月10日成功发射。2001年,以实践-5成功发射奠定的技术、管理和人才为基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共同出资组建了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简称公司),专门推动我国现代化小卫星发展。时光荏苒,小卫星走过了飞速发展的20年,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成为宇航领域的重要分支。在这15年里,公司始终以创新发展小卫星为己任,矢志不移,埋头苦干,从而成为我国军用航天装备体系建设和民用卫星业务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东方红”发展了小卫星,小卫星成就了“东方红”。  相似文献   

10.
《太空探索》2015,(4):19
<正>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卫星技术、管理及应用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中国宇航学会、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小卫星及其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拟于2015年6月在京联合召开"2015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会期一天。会议由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承办,《中国航天报》、《宇航学报》、《太空探索》、《神舟报》、《航天器工程》、《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空间电子技术》、《航天返回与遥感》、《真空与低温》、《航天器环境工程》、《国际太空》、《卫星应用》、《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等协办,会议主题为"创新与融合",密级为公开。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1月20日,小卫星技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创新与未来”,是暨“2011年小卫星技术交流会”以后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举办的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小卫星学术交流会。参加本次大会的有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总装备部、国土资源部、民政部、中国地震局、国家环保部、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清华大学等共计53家单位及《国际太空》、《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和《中国航天报》等新闻媒体参加了本次大会,共收到专题报告、特邀论文201篇,汇集了近两年来小卫星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现代小卫星技术的蓬勃发展。参会人数200人,是我国国内小卫星交流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2.
正从低轨移动通信星座、低轨宽带互联网星座两个发展方向,分析了包括"铱"(Iridium)卫星系统、"一网"(OneWeb)卫星系统等在内的多个国外典型系统的总体发展情况、应用支持能力以及"小卫星多功能"、"小卫星大容量"的设计特点。针对我国低轨通信星座发展,从频率、应用定位以及系统实用性等方面探讨了总体设计应关注的问题;从解决我国全球通信保障急需出发,提出以移动通信为主、多功能综合、兼顾宽带通信、规模逐步扩展的低轨星座发展建议,并给出了空间组网、全球服务、频谱感知、频率共用、宽窄结合、协同应用的总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型小卫星技术的成熟,从空间轨道获取新数据的前景吸引越来越多的公司投身微小卫星领域,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利润增长空间也招揽了巨额的投资,使微小卫星产业正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互联网思维、大数据的引入,使该领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商业形态,激发了一场卫星应用和运营模式的革命,加速了微小卫星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活跃度。但由于供应链、产业链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因而还存在很多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代小卫星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下列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探索研究阶段,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小卫星开始用于任务单一、系统简单、运行寿命短的科学试验研究、技术演示、教育等任务。探索应用高新技术,特别在小卫星中采用微电子技术和高速计算机方面取  相似文献   

15.
空间扫描     
中国空间法学会 7月 5日在京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 目的是加强我国空间法的学术研究 ,加速我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向国际化接轨的进程。减灾小卫星星座亟待建立  7月 10日 ,由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环保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组织的评审委员会 ,评审了灾害与环境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综合论证报告。评审委员会认为 ,该报告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合理可行 ,在继承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和发展。据了解 ,该星座由每颗质量约为 40 0 kg的光学小卫星和近 70 0 kg的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组成。拟在近年先发射 2颗光学小卫星和 1颗合成孔…  相似文献   

16.
正卫星在轨长期管理是保障卫星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的关键,尽管我国在1970年就发射了东方红-1试验卫星,但直到1990年才开始了卫星在轨的正式、规范和专业管理,如今在轨卫星测控的数量已从当初3颗到现在上百颗;无论在管理数量和质量上,我国的卫星管理水平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需要管理的卫星数量将急剧增加,卫星测控的覆盖性和时效性需求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内容和技术复杂度增  相似文献   

17.
<正>欧洲咨询公司7月份发表的《小卫星市场前景》研究报告称,从性能和需求角度来看,目前小卫星市场都在经历显著的扩张。2017年—2026年预计将有6200多颗小卫星发射,比过去10年有大幅增加。推动未来10年小卫星市场发展的将是多个商业星座的推出,这些星座卫星的数量将占到卫星发射总数的70%以上。包括卫星制造和发射,未来10年小卫星市场总价值可达  相似文献   

18.
程晓丹 《国际太空》2011,(12):63-63
2011年11月22日,小卫星发展高端论坛在京召开。此次论坛旨在以小卫星产业化发展为主线,以现代航天技术为手段,搭建技术交流与成果共享平台,持续推动现代小卫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来自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局、民政部、环境保护部、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中科院,总装备部,中电集团、航天两大集团公司,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等90多家单位的200多名领导和专家一同参加了本次论坛,共商中国小卫星事业的发展。 在该论坛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杨保华到会致辞。王任享院士、潘德炉院士和叶培建院士等专家分别做了专题报告,从卫星测绘、海洋监测和深空探测等多个方面对小卫星的技术和应用进行了回顾,为小卫星的后续工作和持续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一问:为谁而生?"长十一"这枚小型固体火箭的诞生,是小卫星蓬勃发展、快速响应航天概念的提出和固体动力技术进步共同牵引的结果。小卫星,通常是指质量为500千克以下的卫星。我国现役运载火箭系列中,运载能力要求至少要达到3000千克,因此,单独发射小卫星必然造成运载能力的浪费,不够经济。小卫星通常需要寻求搭载发射,而搭载发射多颗卫星的最佳工作轨道可能难以统一,卫星间的结构协调和电磁兼容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制约了搭载发射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国外高分辨率小卫星星座进入高速发展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小卫星技术、新型成像探测器和图像处理技术以及以移动通信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IT技术高速发展,带动了美国特拉贝拉公司(Terra Bella)、美国黑天全球公司(BSG)、美国赫拉系统公司(Hera Systems)、加拿大地球直播公司(Urthe Cast)和阿根廷卫星逻辑公司(Satellogic)等一大批新兴商业对地观测卫星公司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