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ALS与标准化     
介绍了实施CALS策略所需的主要通用标准 ;探讨了CALS策略与产业信息化的关系 ;提出了航空行业推行CALS策略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2.
军机研制信息资源共享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军机研制信息资源共享与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国外广泛采用的CALS战略体系 ,并就结合CALS理论用于解决我国军机研制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的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使用保障体系正在向新型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转变.从而为持续采办与全寿命支持(CALS)在国内武器装备订货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本文主要探讨CALS在航空订货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了应付全球经济竞争的挑战,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的政府与工业界密切合作,联手研究推行称为CALS的工业信息化发展战略措施.1998年,我国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成立了CALS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旨在推进我国工业信息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连续采办与寿命周期保障(CALSContinuous Acquisition and Life-Cycle Support)是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武器系统寿命期保障能力的先进管理方法.本文运用CALS的先进思想,提出分四阶段实施K8E型号的CALS战略,分析了国内设计、制造的各型飞机在综合后勤保障(ILSIntegrated Logistic Support)信息化方面与先进管理技术的差距,制定了加强ILS管理基础工作的具体措施,设计、建立了K8E飞机综合数据库与管理软件,指出组织实施AIDMS系统的工作内容与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欧、亚等技术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工业界正携手研究推广一项叫做CALS(ContinuousAccuisitionandLife-cycleSupport)的工业发展战略措施。CALS主要含义是指:在产品的全寿命过程中,各环节和有关单位综合利用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先进信息技术,各种业务和技术信息数字化,并采用统一交换和共享标准,通过网络或其他计算机信息介质,对需要传递共享的技术数据,实现业务和技术数据一次生成,多次传递使用,以此减少重复工作,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世界航空制造业的数字化改造趋势 ,探讨了航空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中的信息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新需求。同时 ,根据CALS全寿命期信息支持理论 ,结合我国航空工业的数字化改造现状 ,提出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主要思路与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8.
自八十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数据库、CAD/CAM/CAE、计算机仿真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其应用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而作为高技术密集的航空工业,始终列居这种信息化革命的前沿。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以较低成本、更短周期研制生产大型复杂的军、民用飞机等先进产品,积极推广全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和计算机企业资源管理。在此背景下逐渐演变而来的持续采办和全寿命支持(CALS)战略,就是一种由政府和工业界密切会作,联手推出并实施的工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全寿命管理和全寿命信息支持CALS的基本内涵是对产品或工程…  相似文献   

9.
引入S1000D国际规范制作IETM,体现了装备全寿命信息管理(CALS)的思想。CSDB是S1000D规范的核心概念,所存储的技术信息能实现"一次生成、多次使用"的目标,存储有DM、PM等信息对象,负责信息对象的存储和管理工作。研究了基于CSDB的装备IETM技术,对加快装甲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卡尔思——产业基础革新的新潮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卡尔思(CALS),是通过谋求企业管理程序的合理化,创造出企业和技术信息在管理、交流和正确运用方面的各种标准和技术,以推进企业统一的一种新的世界规模的活动。 标准、技术和程序是卡尔思的三大支柱。 先进的信息技术大大地改变着已经建立起来的产业基础。这个崭新的潮流正跨越国界在产业界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11.
10月11~12日,美国雷神公司和北京天健志行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行了ILS/CALS/IETM相关软件产品技术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近6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着重介绍了雷神公司的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软件。这是一个基于Class4/5IETM的电子技术手册开发工具。高级综合维护支援系统(AIMSS)是雷神公司按照美军MIL-PRF-87268A和MIL-PRF-87269A标准开发的一套IETM创作及浏览系统,有一套创作工具、两种浏览工具和附带示例,具有操作简单、数据管理方便、支持多种应用程序和故障诊断隔离能力等特点。AIMSS可以作为各类武器系统、大型…  相似文献   

12.
镍掺杂对α-Al2O3烧结过程、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茂祥  李旺兴 《航空学报》2008,29(5):1401-1405
 首先采用非均相沉淀包裹法制备金属镍包裹α-Al2O3复合微球粉体,然后采用热压烧结制备了Al2O3/Ni金属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复合粉体及热压烧结产物的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阿基米德法测量了复合陶瓷的密度,分别通过三点弯曲法和单边切口横梁法对陶瓷试条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进行评估。研究发现:金属镍的引入活化了α-Al2O3的烧结,镍粒子均匀地分布在氧化铝的晶界上,增加了弱界面,提高了氧化铝的断裂韧性,最高可达7.62 MPa·m1/2。  相似文献   

13.
空空导弹的攻击区与截获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萧保生 《航空学报》1992,13(2):60-64
空空导弹的综合性能一贯以“攻击区”表示。现代火控技术采用了离轴瞄准、发射,提出了三种追踪方式(前置、后置及纯追踪),并用“截获区”表示。研讨了“攻击区”“截获区”的确定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作了算例,讨论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
简单地列举了国内外一些消光漆的应用情况,阐述了消光漆的消光性能指标的测定方法,同时对
国内外的一些消光漆的消光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和石墨纤维增强铝复合材料界面反应与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昌正 《航空学报》1985,6(3):267-271
 研究了碳纤维和石墨纤维增强纯铝复合丝的界面反应产物A14C3的量与温度、复合丝的室温拉伸强度与A14C3量及温度的关系。对各类复合丝的断口形貌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对应于不同的热暴露温度及强度有三种断口特征。用盐酸溶液脱去了经不同温度热暴露后复合丝中的铝基体,分析了脱铝纤维的表面形貌,测定了拉伸强度,得到了复合丝中纤维受到损伤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电磁波在吸波涂层中的干涉现象,选取了X型羰基铁粉吸收剂,采用同轴法测试了材料电磁参数,通过多次反射方法求解了X型吸波涂层在厚度为1/4波长时反射系数公式;另外,求解了不同厚度X-1型吸波涂层对频率为9.5 GHz平面电磁波反射系数公式,取公式前6项计算了反射系数Γa和反射率Ra。结果表明,多次反射波之间产生了干涉行为,发生了干涉相消现象。ΓaRa分别与传输线方法计算的ΓR的值非常接近,表明ΓaRa可以近似代表X-1型吸波涂层对9.5 GHz电磁波的反射系数和反射率。当X-1型吸波涂层厚度小于1.9 mm或在3.2~6.6 mm时,第二反射波对第一反射波起到干涉相长作用,降低吸波性能,表明优选的吸波涂层厚度应该介于1.9~3.2 mm。  相似文献   

17.
基于建立的三维SMP 本构方程ꎬ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SMP 壳结构的弯曲和展开性能进行了建
模和仿真ꎬ重点研究了该壳的高温加载ꎬ降温固形ꎬ低温卸载和升温恢复的形状记忆过程ꎬ并进一步分析了金属
壳片对SMP 壳的增强效应ꎮ 通过本构方程和有限元方法有效地描述了三维复杂应力状态下SMP 壳的形状记
忆行为ꎬ 模拟得出了壳的反向弯曲的弯矩大于正向弯曲的弯矩以及弯矩-转角曲线具有明显的非线性ꎬ得出金
属薄壳能够有效的提高壳结构的刚度和形状恢复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大直径不垂直相贯线孔加工方法。综合考虑了加工温度,加工质
量,排屑及加工效率等问题。结果表明,采用一种简易的加工工装保证了孔的尺寸及位置精度,使相贯线孔能
够一次性加工完成。通过对传统磨头的工艺改进解决了排屑及散热问题,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表面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2009 年以来国内外在形状记忆复合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热致感应型、
电致感应型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情况。在热致感应型中,出现了双向记忆复合材料。应用方面,研究人员发现
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复合材料结构的自修复。同时总结了国、内外科研机构在该领域的研究走向,指
出了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在应用方面遇到的瓶颈问题,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企业标准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作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工作的建议;同时,对本刊2001年第1期刊发的<航空企业标准化工作现状与改进建议>和<对企业标准化工作改革的一点思考>两篇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