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孟新强 《上海航天》1999,16(6):38-41
雷达吸波材料(RAM) 技术是隐身技术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并且在隐身武器,尤其是隐身飞行器系统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雷达吸波材料吸波的基本原理,然后以隐身导弹薄型弹翼的低雷达散射截面(RCS) 设计为例,探讨了涂覆型雷达吸波材料涂覆方案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最后给出一部分隐身飞行器薄型翼面低RCS设计的样例。  相似文献   

2.
蔡芸 《空载雷达》2007,(1):65-66
两种由莫斯科法扎特隆和-NIIR设计局开发的新型直升机雷达已于2004年上半年开始空中试验。第一种雷达名为Alba(或称“标枪”A),是为直升机卡-27M(中期改进型)设计的。该雷达已于2004年1月在卡-27LL试验直升机上进行首次空中试验。此型雷达是批量生产的战斗机“标枪”雷达(用于米格-21bis战斗机的改进型)的改型,仍然工作在I/J波段(X-波段),并具有360。的监视范围,对战斗机目标的探测距离大于70km;对潜艇的潜望镜的探测距离大于30km;对船只的探测距离大于130km;对大型舰船的探测距离可以到达地平极限。  相似文献   

3.
杭州机场现使用的是雷神(Raytheon)公司生产的一、二次合装雷达系统。其中的一次雷达使用的是加拿大生产的S-BAND ASR-10SS型监视雷达;二次雷达使用的是英国Cossor公司生产的Condor MK2型单脉冲二次监视雷达(MSSR)。本文主要针对3月20日杭州机场雷达系统遭击后,MSSR系统的恢复以及监视处理板  相似文献   

4.
雷声公司为美国海军制造的AN/APG-79(AESA)是一种有源电扫阵列雷达,是APG-73雷达的改进型。是一项对F/A-18E/F战斗机的重大改进项目,也是F/A-18E/F战斗机的第二批改进计划(blockⅡ)中的关键设备。本文介绍了该雷达的技术特点和工作方式,给出了AN/APG-79雷达较之APG-73雷达的改进,详细介绍了AN/APG-79雷达的研制进度、飞行试验和交付情况。  相似文献   

5.
APS504(V)5是一部机载搜索雷达,采用了脉冲压缩,频率捷率、行波管放大器、扫描变换、数字处理和光栅扫描显示器等先进技术,附加设计的边搜索边跟踪板系统升级为一部攻击雷达,可同是跟踪20批目标,并且具有较好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6.
首型在空军服役的有源相控阵多功能火控雷达AN/APG-63(V)2 1.1 APG-63/70雷达的改进AN/APG-63(V)2是雷声公司制造的多功能火控有源相控阵雷达,是APG-63/70雷达的改进型,用于装备F-15C战斗机。它是世界上进人空军服役的首型战斗机AESA雷达,已全部交付。该雷达消除了原来F-15雷达笨重的液压天线驱动系统,雷达的快速扫描和多目标跟踪能力得到了改善,提高了飞行员对战场环境的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94GHz雷达在全杂波背景中自动检测目标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进行了硬件和系统研制情况,已研制了几种用于野外试验的地基和机载测量雷达。这些系统的复杂性从简单,固态的碰撞雪崩渡越时间(IMPATT)发射机/耿氏组件向具有扫描天线,双接收机和频率捷变的高功率脉冲雷达变化。人们感兴趣的雷达是由低空(30~60米)飞行的高速军事飞行器所运载的,且能高概率探测和辨别3公里处活动武装目标群的那种雷达。  相似文献   

8.
利用目标信号估计目标角度会受到主波束干扰的影响,解决该问题的一个办法就是综合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自适应单脉冲多信号分类(MUSIC)算法可以在干扰中区辨出目标方位角估值和俯仰角估或真实频谱。但在进行目标识别和分类时,仅依靠这种算法不能得到理想的误差概率。通过综合综合导航系统(INS)和单脉冲雷达的方位与俯仰信号,能提高精确检测目标位置的概率。设计AIMS算的目的是进行目标瞄准,并综合自适应INS系统、四孔径单脉冲雷达和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器的信号。自适应INS系统不断测量地基目标的位置变化;四孔径单脉冲雷达用MUSIC算法自适应地降低主波束干扰,实现可靠的角度估计;空时自适应处理机(STAP)则将目标从杂波中分离出来。结果表明,AIMS算法有效地综合了传感器数据。并提出了识别正确目标信息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面临的电子战环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舰导弹在实战中的命中率和威力已使各国加强了对舰船防御系统的研究,从而使反舰导弹的突防难度增大。舰载有源干扰对末制导雷达的威胁并不大,而箔条干扰、舷外假目标以及弹炮一体化系统却对反舰导弹形成极大威胁。因此反舰导弹除了应在战术、技术上使用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外,其末制导雷达应采用缩短开机时间、多参数大范围捷变技术使敌舰船防御系统难以截获雷达信号,或仅有很短的反应时间;采用信号识别技术区分真假目标;扩展雷  相似文献   

10.
根据掩护式干扰方程给出了设计SOJ(Stand-Off Jamming)检飞航迹的设计方法,实用公式、需的有关问题和设计实例。“烧窗(Brun through)距离可根据检飞要求任选,解决了小功率雷达使用大功率干扰机进行检飞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外层空间日益军事化,作为反卫星武器的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研究与发展备受关注,其军事价值日益显现.对高功率微波武器的作用效能及特点作了详细分析,重点评述了各主要军事强国在高功率微波武器方面的研究情况.最后分析了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对可动态检验相控阵雷达系统性能的相参多目标模拟器总体设计进行了介绍,包括多目标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功能组成和系统模型,并对其应用于相控阵雷达性能检验进行了效能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电磁脉冲弹从"前门"损伤雷达的机理,给出了雷达"前门"电磁损伤判断公式,并提出了一些雷达系统"前门"电磁加固措施.可作为电磁脉冲弹威胁下雷达系统生存性研究和战场抢修研究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组合干扰是对抗新体制雷达的有效方法之一。研究了基于DRFM的组合干扰原理以及影响干扰效果的若干因素,提出了对抗机载多功能雷达的组合干扰方法,分析了梳状谱与相关拖引的组合干扰关键参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概述巡航导弹(CM)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常规地基雷达的实际情况,对常规地基雷达探测CM面临的视距、强杂波、多路径效应以及全程探测和跟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正林  刘建 《航天电子对抗》2009,25(2):29-31,44
基于数字射频存储技术,提出了对相参体制雷达的侦察干扰一体化处理方案.通过对侦察和干扰技术的分别论述和整合研究,将传统上独立的侦察和干扰的主要数字处理算法集成在单个可编程器件内,大大提高了对相参雷达的干扰效能,减小了电子对抗设备的体积和功耗.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多波束雷达通道失配对旁瓣对消的影响,并结合某雷达的试验现象,运用仿真方法分析了该雷达在假目标干扰条件下通道失配对旁瓣对消性能的影响,为该体制雷达的对消效果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何密  李永祯  王雪松  肖顺平  李志坚 《宇航学报》2011,32(12):2589-2595
极化校准是现代雷达精确获取目标极化散射特性的前提和基础。为解决某全极化雷达的校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auli基分解的极化校准算法,给出了算法的正交条件和相关推导,可选择任意满足正交条件的三个目标做为定标体。对校准算法的误差来源和误差对校准结果的影响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给出了不同条件下该校准算法和其它校准算法的仿真结果,以及某全极化雷达校准试验数据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基于Pauli基分解的极化校准算法能有效消除天线的变极化效应,可更准确地校准目标的极化散射矩阵,并可应用于大型地基极化雷达、极化合成孔径雷达以及极化相控阵雷达等的极化校准。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不同位置关系3D雷达对3D雷达的成功引导概率及引导误差,讨论了成功引导概率随参数特征变化的性质,仿真分析目标到提示雷达不同斜距时目标在被提示雷达中的角度分布及引导误差变化。研究对雷达组网中3D雷达对3D雷达引导提示系统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防空雷达抗反辐射武器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分析了反辐射武器的特点、性能和缺陷,从技战术两方面论述了抗击反辐射武器的对策,以求多途径地提高防空雷达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