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茫茫大海,点点白帆,一叶扁舟既然可以往来于天涯海角,那么,浩瀚宇宙,耿耿银河,是否也可以乘帆船横渡呢?众所周知,江河湖海里的帆船曾是我们人类的重要水上交通和运输工具,由于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这种较为古老原始的帆船才逐渐退伍了,慢慢让位于动力船.可是,航天科学家受帆船启发而设计了太阳帆船.科学技术的进步给帆船安上了翅膀,它不久的将来就要星海扬帆,展翅飞翔在太空了.  相似文献   

2.
星际旅行包括行星际航行和恒星际航行。人类已经实现了在太阳系内的不载人行星际旅行,要实现恒星际航行,人类还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天上深渊     
李兴春 《飞碟探索》2008,(10):16-17
月亮是地球的门槛,只有迈出门槛,到太阳系更远的地方去,到银河系更远的地方去,登陆其他行星和小行星,人类才算真正地离家远行了。这就是继地球大气层飞行和近地太空飞行之后的下一步:行星际航行和恒星际航行。  相似文献   

4.
宇宙探秘     
《飞碟探索》2010,(7):40-40
海上行不由经 纬度比较好决定,经度较难。地理大发现初期,航海者在大海中就常常沿着固定的纬度东西向航行,或沿着某经线南北向航行。  相似文献   

5.
12月19日,中国航天引路人钱学森先生的著作《星际航行概论》首次出版简体字版。记者从“《星际航行概论》出版暨庆贺钱老97岁生日座谈会”上获悉,该书是根据钱学森在中国科技大学讲授的第一课讲义基础上整理出版,其中对火箭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在现在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浮在水面上的帆船,借助风力就能前进。在这种思想启发下,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设想能不能在太空也扬起一张大帆,借助太阳光,也能推着飞船在宇宙空间里前进呢?  相似文献   

7.
伊卡洛斯星际航行工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科研项目,正致力于星际飞行的研究,目标便是研制出能够到达太阳系附近恒星的航天器。  相似文献   

8.
百慕大隐秘待谁解周晓珊编译来去无踪的“荷兰人”1840年,在加勒比海发现了“洛扎里”号帆船,它正挂满了风帆前进,但船上却空无一人。人们在检查船舱时,发现货物完整无缺,因此排除了海盗劫船的可能。可是,在舱内和甲板上,船员和旅客的东西被乱扔得遍地都是。船...  相似文献   

9.
针对介质跨越航行器控制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空中控制水下非控的单一控制策略;为了分析航行器非控状态下斜入水运动的规律,构建了航行器低速入水动力学模型,并分别使用数值仿真方法和理论模型求解方法进行同一条件下的航行体入水运动仿真,通过对2种方法的仿真结果对比验证本文所构建航行体斜入水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利用构建的入水动力学模型,分别对不同初始速度、角度、攻角条件下的入水过程进行了运动状态仿真并分析,得出了航行体在入水运动过程中的姿态位置变化规律。此入水规律将指导介质跨越航行器后续的水下航行、进而出水的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10.
雕像的先祖是北美印第安人 ? 在约占地球表面积 1/ 3的浩瀚太平洋上浮现着 30 000个大小不等的岛屿。它们星罗棋布在这片蔚蓝色的洋面上,群岛套着群岛,千姿百态。但是,与辽阔的太平洋相比,它们是那么渺小,以致人们航行在太平洋上几个星期也看不到任何陆地。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小岛为太平洋增添了旖旎的风光和神秘的色彩。  1722年荷兰海军司令雅可布·罗杰文指挥舰队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时,在波利尼西亚的东端、距南美大陆约 3000千米的海面上,发现了一座海洋孤岛。罗杰文率部登上该岛时,当天恰好是复活节,于是这位司令顺口将这座…  相似文献   

11.
图说大角     
每到5月下旬,沿着北斗七星斗柄几颗的曲线顺势延伸出去,画出一条大弧线,就可以在天顶附近的星空,找到一颗呈橘红色的、光耀夺目的亮星—大角。在大角之北有5颗2等和3等的小星,与大角一起排列成风筝或船帆的形状。  相似文献   

12.
针对部分变体航行器变体描述复杂、存在刚体与柔性体耦合导致动力学模型复杂的问题,推导了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变体航行器动力学方程。将航行器视为由质点组成的整体,建立每个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采用积分思想得到了适用于变体航行器的动力学扩展方程,其中,航行器变体产生的影响可以用附加力与附加力矩描述。对一种具有柔性翼的共形半环翼变体航行器进行了纵向面内开环运动仿真。针对部分附加力与附加力矩难以准确计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工程化快速计算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变体速率下航行器的动力学响应和附加力、附加力矩的影响。结果表明,附加力和附加力矩与变体速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超空泡水下航行体的结构动力响应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综合有关文献的理论,得到作用于超空泡水下航行体尾部的冲击载荷与航行速度的关系,然后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了在不同速度条件下航行体的结构动力响应和变形特性.得到了加速度响应的主频率及其取值区间、航行体内的最大应变值及其分布位置;并给出了加速度响应主频率以及航行体内最大应变值与运动速度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存在2个加速度响应主频率,当航行体航速相对较低时,应采用第1个主频率作为结构设计时的参考频率,速度较高时应采用第2个主频率;计算还表明:航行体内最大应变值随着航速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结果对超空泡水下航行体的结构强度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空泡摆动对超空泡航行体尾拍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超空泡航行体存在尾拍运动与空泡形态变化互相耦合作用的特点,建立了超空泡航行体尾拍耦合运动方程,并对超空泡摆动对超空泡航行体尾拍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速度和角速度的超空泡航行体运动过程及空泡摆动对尾拍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空泡摆动使航行体转角、整体运动周期、尾拍升力和阻力增大;在不同速度下,空泡摆动对航行体转角、整体运动周期及尾拍周期的影响随速度增大而逐渐减小;不同初始角速度下,空泡摆动对航行体转角、整体运动周期、航行体尾拍升力和阻力的影响随角速度增大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5.
众眼看宇宙     
<正>铅笔星云NGC2736这个编号为NGC 2736的星云距离我们约八百光年远,长度约为五光年,是南天帆船座超新星遗迹的一个小部分.帆船座超新星遗骸本身的直径有一百光年,产生这个碎片云的恒星爆炸则发生在一万一千年前。起初,激震波的传播速度高达300千米/秒,但随着气体在太空中的持续膨胀而逐渐减速,形成包含层层褶皱的朦胧星云,由于其中最明亮的部分像支铅笔,而被戏称为"铅笔星云"。另外,当冲击波穿过太空,钻入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航行体水下试验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水下航行体运动参数测量系统。从该系统的原理算法、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系统以采用硅微传感器的姿态测量系统(以下简称MTi)作为惯性测量组合,导航计算机采集MTi中的加速度计、陀螺和磁力计的原始传感器数据,结合捷联惯导四元数算法更新姿态矩阵,对航行体的姿态、速度、位置进行实时解算并存储解算结果,试验结束后通过上位机对试验数据进行读取。该测量系统多次应用于航行体的水下试验,获得了航行体水下运动参数。经试验验证,该测量系统性能可靠,可以满足水下航行体的运动参数测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所谓冷战时期的60年代和70年代初,美国海军的核潜艇可以轻易地探测到隐藏在大海深处的苏联核潜艇并对其进行追踪,因为当时苏联核潜艇的水下航行噪声相当大。前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助理埃弗雷德佩阿特于1990年4月,在众议院武装部队海上力量小组委员会上发言时说:“自从苏联人发现:美国人只需把头栽进水里,就能听到苏联核潜艇的航行噪声以来,苏联人便对其潜艇的降噪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李俊主 《飞碟探索》2010,(12):56-57
英国的大型客轮“泰坦尼克”号1912年在北大西洋航途中,被冰山撞沉,1635人葬身大海,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惨痛的一次事件。事后,人们为避免类似的海难事件重演,建立了海冰巡逻机构,向在大洋上航行的轮船报告冰山源流情况。  相似文献   

19.
李龙臣 《太空探索》2003,(4):F002-F002
2003年是康·爱·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火箭公式100周年的日子。这个被誉为“宇宙航行第一公式”的火箭公式将人类古老的飞天幻想,变成了宇宙航行的理想,进而又变成了今天活生生的航天现实。  相似文献   

20.
“大云”级补给舰现有两艘服役,主要部署在南海舰队,其为南海舰队专用于南沙各岛屿的补给任务.常年航行在南海海域,其公海露面的机会多,国外对其报道较多,现两舷号是南运95l、南运952。有意思的是,曾有人见过相像的中国渔政船出没于南海海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