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用磷钛偏高的江苏地区生铁,用加镁的方法生产球墨铸跌的可能性。试验证明,在含磷0.2%,含钛0.04%时,对石墨形状及机械性质起决定性影响的是含硅量。如果含硅量在2.0~2.2%以下,再适当提高残铁量,并辅以适当的热处理,完全可以达到球铁50—1.5或60—2的要求。 退火的温度以900—930℃为宜,退火过程中,同时起着石墨化、均匀化及改善磷共晶的作用。想消除磷共晶而把温度提得过高是不恰当的。为了获得较佳的耐磨性和适当的韧性,建议把一般习用的550℃回火改到650℃;为了获得最大的韧性,建议在700—750℃回火。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一年来试验高硫高碳土球墨铸铁及试制土铁机床的初步经验。在成份要求上,根据南京土铁具体情况提出了碳锰让其自然平衡,磷硫适当限制,(P<0.5%,S0.35~0.6%),而控制硅量在1.8%左右。浇铸前要用冰晶石粉去渣去气,铸件宜用立式造型,适当加大浇冒口。第一阶段石墨化退火应按铸件大小采用不同温度,小件可在900℃左右,大件应在930℃左右,第二阶段石墨化退火有害无益,可不必进行。当要求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质时,石墨化退火后应进行调质或等温淬火处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热电偶和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了真空度和浇注温度对一镁合金消失模铸造金属-铸型间的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抽真空相比,抽真空明显降低了铸件开始凝固的温度.铸件的凝固是在整个截面上几乎同时开始进行的,涂料层外壁的温度在合金共晶凝固开始前达到最大值,此后缓缓降低.铸件通过涂料层向周围干砂的散热只能使距铸件有限距离内干砂的温度缓慢增高,在实验中离铸件4 cm处干砂的温度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提高浇注温度增大了涂料层和周围干砂的温度,但抽真空条件下温度提高的幅度却较小.  相似文献   

4.
利用余热生产金属型薄壁铁素体球铁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铸件余热,在金属型中生产薄壁铁素体球铁件。研究结果表明,当球化剂加入量为1.0%-1.5%,孕育剂为0.6%,刑内孕育剂为0.15%-0.2%时,可保证壁厚为4-6mm,带有坭芯的管道三通球铁铸件基本上不出现莱氏体。若铸件在开箱后本身温度高于840℃时进入600℃的保温炉,保温30min,可使基本铁素体量最高达85%。  相似文献   

5.
消失模铸造阻燃镁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消失模铸造阻燃镁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表明,RE的加入在组织中出现了枝条状共晶Al11RE3相,并未形成粗大A12RE相,同时晶界上离异共晶β相的数量大大减小,且呈不连续网状或孤立块状分布。降低模样厚度和浇注温度,合金的组织明显细化,共晶Al11RE3相和β相的尺寸减小,分布更为均匀。消失模铸造阻燃镁合金的力学性能与消失模铸造AZ91镁合金的基本相当,断裂方式是以解理为主的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6.
膨胀剂对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膨胀剂在我国被广泛地应用于补偿大体积混凝土收缩。不同品种的膨胀剂对混凝土的补偿收缩效果有所不同。氧化钙类和硫铝酸钙类(AF t)可补偿混凝土的早期收缩,但分别在28和60 d后仍会出现后期收缩现象。水泥品种、养护条件对膨胀剂的膨胀效果有不同的影响。掺氧化镁类膨胀剂的混凝土没有出现后期收缩现象,比较适合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在做好基础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同时,选择适宜品种的膨胀剂,可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变形,减少收缩开裂,提高混凝土的结构耐久性能和建筑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高硅进行白口铸铁的合金化。实验发现,随着硅含量的增加,碳化物形貌由网状向断网状、直至分散孤立的条块状变化,碳化物的含量逐渐增加,碳化物的尺寸细化,碳化物硬度、基体硬度也逐渐增大。当硅量〉2.5%,铬量〉5%时,组织中出现了M7C3。  相似文献   

8.
一、壳体中几种典型的热应力对于不受任何约束的壳体。经受均匀温度变化时,壳体可以自由膨胀或收缩,因而,温度变形不引起热应力。若温度分布不均匀,或壳体某部分位移受到限制,壳体中将产生热应力。 1 均匀温度场内双层圆柱壳中的热应力若两壳体由不同材料做成,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分别为:E_1、α_1;E_2、α_2。由于  相似文献   

9.
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Al-Cu-Li合金,分析了焊态下接头的微观组织以及焊后热处理对接头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 明,在焊态下,焊缝中心为典型的树枝晶,在树枝晶界分布着共晶组织,其主要组成相为α+θ′(Al2Cu),焊缝中的强化相数量较少。经过焊后热处理,接头焊缝区组织发生了显 著变化,焊缝中心组织由树枝晶转变为等轴晶,焊态下的晶界偏析现象得以消除,焊缝中析出了数量较多的球状δ′(Al3Li)相以及细针状T1(Al2CuLi)相,使接头的力学性能明显改善,接头抗拉强度由焊态下的348 MPa提高到热处理后的423 MPa,接头拉伸断口呈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细现力学方法研究了纤维泊松收缩对陶瓷基复合材料迟滞回线的影响.采用库仑摩擦法则描述脱粘区界面剪应力分布,结合拉梅公式得到了界面脱粘区和粘结区的细观应力场.根据卸载与重新加载时纤维相对基体滑移机制,分析了加、卸栽纤维轴向应力分布,假设纤维轴向应力在界面脱粘尖端连续得到了初载时界面脱粘长度ls、卸载时界面反向滑移长度y以及重新加载时界面滑移长度z',讨论了纤维泊松比、纤维体积百分数和界面摩擦系数对加卸栽界面滑移长度、迟滞回线的影响.由于考虑了纤雏泊松收缩的影响,预测的迟滞回线面积及卸载残余应变大于Pryce-Smith模型预测值.  相似文献   

11.
单颗磨粒切厚均匀化实现脆性材料延性域磨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脆性材料磨削加工中容易出现表面亚表面损伤等质量问题,而且加工效率较低,这已经成为脆性材料产品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的瓶颈。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工艺构想,即采用磨粒有序排布的砂轮及其精细的修整工艺实现单颗磨粒切厚均匀化,使得每颗磨粒都处于脆性材料的延性加工状态,从而实现脆性材料的延性域磨削。基于此构想,制作了磨粒有序排布的单层钎焊超硬磨料砂轮,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整和磨削试验,最后实现了氧化锆陶瓷的延性域磨削。实验证明该工艺方法可行,有效且可操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光镜,电镜,阳极复膜等手段研究了稀土对6063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细化枝晶组织有一临界含量,这个临界含量约为0.15%RE。当稀土含量大于0.15%时,稀土才会减小二次枝晶间距并细化共晶组织。而稀土细化晶粒在低含量时最为明显。从铸态组织考虑,6063合金中加入0.20%RE为宜。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振动台试验中的"过试验"和"欠试验"现象,以星箭系统级结构简化缩比模型及卫星结构简化缩比模型为对象,从简单模型基础激励下的理论分析出发,研究了单卫星振动试验时界面响应及星上振动响应与系统级试验的差别,探讨了振动台试验出现天地不一致的原因及其合理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在强几何约束条件下,对一种Ma=0~6.0的小长高比组合发动机喷管气动设计开展了初步研究。采用特征线法设计程序开展了喷管型线设计,并对设计点马赫数选取、三维侧向膨胀角、喷管双通道相对位置对喷管气动性能的影响开展了研究,给出了兼顾空间有效利用与喷管气动性能的喷管气动设计方案。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降低设计点马赫数可以改善组合发动机喷管在低马赫数飞行时的性能,避免喷管出现严重过膨胀;喷管保持出口高度不变时,随着侧向膨胀角的増大,其高马赫数气动性能较优,而低马赫数气动性能下降严重。涡轮/冲压发动机喷管出口相对位置对并联布局组合发动机喷管转级点气动性能影响较大,且存在一个最佳位置布局,使得转级点达到最优的推力性能。获得的组合发动机喷管在设计马赫数下的推力系数约为0.920,模态转换过程流场平稳过渡,推力系数不低于0.918。  相似文献   

15.
矩形转圆形进气道马赫5正8°攻角启动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赫5、正8°攻角状态对收缩比为6.9的带楔形前体的矩形转圆形内收缩进气道进行了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该进气道无放气及有放气时在风洞中的启动特性。结果表明,无放气状态该进气道在风洞中并不能顺利启动,不启动状态进气道顶板上存在较大分离区,分离激波被推出内压缩段,此时总压恢复仅为0.378,增压比为54.1,出口马赫数为1.48。通过在内压段的顶板上激波附面层相互作用区域放气后,该进气道可在风洞中正常启动。启动后总压恢复为0.558,增压比减小至44.9,出口马赫数为1.84,放气量约为唇口封闭处截面流量的1.2%。以上研究表明,放气可有效改善内收缩进气道的启动性能,启动后放气量较小,总体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6.
对火箭发动机三喷管喷流场和红外辐射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三股燃气射流在射流起始段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复杂流场特征。当射流喷出后,由于压力高于背压,气流发生膨胀,射流边界向内收缩,同时会产生压缩波以抑制因压力降低而产生过膨胀现象的出现;压缩波扩展并增强为激波,随下游距离增加,膨胀波及压缩波区的尺寸和波强不断削弱。一旦射流发展至下游26倍助推级发动机排气喷管直径处,三股射流将合并成为一股射流而继续发展。三喷管排气喷流的红外辐射强度空间分布与单喷管喷流的红外辐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但三喷管的排气喷流和内腔的总体红外辐射在水平面和铅垂面上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新津机场近11年冬季逐时气象资料,对本场能见度(VIS)的各种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累年各月逐时最小VIS和平均VIS,12月和1月最小;各月、各观测时次出现日最低VIS频率的情况基本一致,9点前均大于15%,其后迅速减小;小于1.8 km VIS的出现情况在各月中的分布是:11月在11点前出现频率最大,12月和1月在13点前频率最大,2月在10点前频率最大;VIS小于1 km时,各月、各阶段持续时间的发生次数呈波动变化,在持续3-5小时后迅速减少,1-1.8 km时,除11月,均在持续2小时后明显减少,大于1.8 km后,对应的变化趋势为一致的单调递减,持续1小时后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钛合金退火变形规律,对Ti6Al4V薄板初始残余应力作一定假设和简化,采用MSC.marc软件建立Ti6Al4V薄板退火热粘塑性模型,分析不同退火温度(550, 580, 600, 620, 650 ℃)对钛合金退火变形的影响及其原因,并结合退火实验验证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初始残余应力在蠕变作用下产生蠕变应变和弹性应变,使薄板退火后应变分布符合板材弯曲时典型应变分布规律,最终导致薄板退火变形。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蠕变作用加强,退火变形增大,而应力应变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由等离子体声源、PCB压力传感器和高速相机等构成的实验测量系统,研究了强声波脉冲引发的空化气泡运动和二次声辐射.通过实验,观察到了强声波脉冲特有的波形结构,空化气泡的成长、膨胀和坍缩过程以及气泡坍缩时辐射的声信号.其次,利用Gilmore方程和Bernoulli方程,从理论上对空化气泡的运动和声辐射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强声波脉冲正压区的作用下,空化气泡将受到压缩并围绕“准平衡态半径”振荡;在强声波脉冲负压区的作用下,空化气泡将出现膨胀、坍缩和回弹的物理过程.(2)空化气泡坍缩时周期性辐射的声脉冲持续时间极短,具有“冲击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超声速射流噪声的产生中 ,喷嘴出口的激波栅格结构有关键的作用 ,激波栅格的间距是推测激波噪声基频的基本参数。应用激光多普勒测速方法对收缩喷嘴欠膨胀射流垂直冲击平板的流场进行了测量 ,获取了射流轴线上的速度分布。从该轴线速度的起伏推算出自由射流段的激波栅格间距与前人用接触测量方法得到的经验公式基本一致 ,但是比该经验公式值低 5 %以上 ,表明由该接触测量所得的经验公式描述的激波栅格间距可能大于实际的激波间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