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王峥华  李超 《飞行力学》2015,33(1):78-82
为了提高着陆进场最小操纵速度(VMCL)的分析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通过人机闭环数学仿真来计算多发飞机着陆进场VMCL的方法。考虑临界发动机突然停车后拉力的衰减过程、驾驶员意识到发动机失效后采取操纵的时间延迟,以及符合VMCL验证试飞操纵特点的驾驶员模型,建立了能够真实模拟VMCL验证试飞过程及驾驶员操纵策略的某型四发螺旋桨飞机人机闭环仿真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模拟VMCL验证试飞时发动机衰减特性、舵机动态特性、驾驶员反应延迟等因素的影响,以及飞机各运动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孟宪珍 《飞行力学》1996,14(3):71-74
简要叙述了飞机在着陆复飞时临界发动机突然失效情况下的最小可操纵速度和临界发动机不工作进场形态下的最小可操纵速度的试飞目的、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并结合试飞体会,归纳了驾驶飞机的操纵要点,以供试飞员和飞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建刚  董新民  薛建平 《飞行力学》2011,29(2):33-36,40
针对着陆过程中飞机对象的非最小相位特性,设计了基于稳定逆的飞机纵向自动着陆控制律.通过求解系统内部动态的有界解,设计了系统对于期望轨迹的稳定逆;基于相对阶的概念设计了光滑、连续的进场着陆期望轨迹.由稳定逆产生期望控制输人和状态轨迹,反馈控制器克服飞机参数不确定性及外界干扰.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着陆控制律具有精确跟...  相似文献   

4.
应用 2种气动布局飞机在着陆构形下的气动力数据 ,仿真计算了飞机的进场着陆过程 ,通过对着陆性能与飞行品质的分析表明 ,飞机气动特性和飞行员的操纵策略对着陆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机场灯光系统是夜间和复杂气象进场着陆的目视助航设备,是无线电进场着陆系统的重要辅助设备。它从单纯地为飞机夜间进场着陆提供目视指示和引导信号,发展到与无线电进场着陆系统结合使用,保障飞机在昼夜间低能见度条件下进场着陆。机场灯光系统的特性由4个主要的因素组成,这4个因素可称为4个“C”,即构形、颜色、光强和有效范围。  相似文献   

6.
李树有  王启 《飞行力学》1992,10(4):68-75
本文简要介绍了Y—7飞机失速特性适航试飞试验机概况,试飞方法和程序、测试技术及数据处理方法;较详细地介绍了Y—7飞机在巡航、进场和着陆三种构形下,由试飞获得的失速速度和失速特性。  相似文献   

7.
大型客机起飞着陆过程噪声辐射特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准稳态假设和分布点声源模型,并采用最新发展的噪声源半经验参数预测公式,发展和完善了用于飞机飞行过程中噪声辐射预测的计算模型和方法。该计算方法能够预测飞机起飞、着陆过程中的适航噪声,并能够对飞机不同噪声源的噪声辐射特性(声级、频谱特性和指向性等)进行计算分析。以某大型客机为对象,对飞机进场着陆过程和起飞过程中飞机噪声源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飞机进场着陆和起飞过程中,不同噪声源对远场噪声级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起飞过程中发动机风扇噪声源是最主要的噪声辐射源,而在进场着陆过程中飞机机体噪声(包括起落架和襟翼等)是重要的飞机噪声源。文中也给出了不同噪声源频谱特性和指向特性等。  相似文献   

8.
飞机着陆操纵指令模型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莹潇  赵伟 《飞机设计》2010,30(5):39-41,61
针对某型飞机进场着陆完全靠目视飞行的现状,分析了该飞机加装着陆指令驾驶系统的可行性,分别设计了下滑线、基准线和下滑速度操纵指令模型。对人机闭环系统进行了飞机全量运动方程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着陆操纵指令模型可用于实现飞机着陆指令驾驶任务。  相似文献   

9.
利用GPS/INS导引飞机精密进场的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雷  肖业伦 《航空学报》1993,14(11):561-568
建立了飞机进场的数学模型和导航观测器模型;确定了导引飞机精密进场的最优控制;以Airbus-300为例,给出了稳定的着陆窗口;计算了在GPS的各种定位精度范围内,从着陆窗口内开始着陆的飞机所能达到的等级;研究了GPS采样周期对飞机着陆精度的影响;分析了大气紊流和常值侧风对飞机着陆精度的影响。从计算和数值仿真结果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0.
动力进场速度是舰载飞机在进场任务中使用的带动力下滑速度。通过对国外舰载飞机在进场任务中的操纵需求分析,解析和动力进场速度相关的准则,在此基础上针对与准则相关的飞机特性给出相应的飞行试验方法,初步建立舰载飞机动力进场速度试飞方法,可作为舰载飞机动力进场速度试飞参考,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低速飞机或高速飞机,都必须经历进场着陆阶段,且都要在升限附近飞行。当飞机作大迎角低速飞行时,速度稳定性对于飞机的操纵特性和飞行安全,就显得特别重要。MIL-F-8785B(ASG)对飞机的着陆进场在驾驶员只操纵升降舵而不改变油门的情况下,规定了导数dγ/du作为评定航迹稳定性的判据。dγ/du看来是一个新的判据,因为在1969年MIL-F-8785B(ASG)正式颁发以前还没有使用过。然而在此以前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内,对于飞机的速度稳定性,曾不断地进行过研究,提出过不同的判别式和要求,其中有些判据形式上虽不同于导数dγ/du,但其实质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本文对速度稳定性问题作一扼要的历史性回顾,并联系dγ/du进行初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飞机在风切变下进场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飞机轨迹稳定性指标模拟试验中所用的有风切变时的数学模型。在地面模拟试验中采用着陆进场的人-机闭环控制方法,开展驾驶员定量评价,给出试验结果。对国军标GJB185-86的这一指标要求提出修改建议。讨论了在风切变下着陆进场的特性和驾驶技术。  相似文献   

13.
李益瑞 《飞行力学》1993,11(4):69-74
针对电传控制增稳飞机进行了进场着陆的飞行品质地面模拟试验研究,验证了适合于进场着陆的控制律,并得出一些重要的有关进场着陆的驾驶员评定意见。此外,还计算了轨迹角超调值,验证了该参数数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飞行品质准则。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通过控制发动机油门实现速度保持的控制律。当飞机工作在巡航或进场着陆模态时,该控制律能通过对油门的控制,使得飞机自动跟踪和保持机组人员设置的速度。以某型飞机为控制对象,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律是可行性的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科技成果     
飞机着陆导引有新招 惯性/差分GPS精密进场着陆导引系统试飞成功 由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和空军某部合作研制的惯性/差分GPS着陆导引系统经过试飞考核,获得满意结果。 该系统不仅精度高,可靠性和适时性好,而且一次投入低,易于普及推广。该系统除原有的导航功能外,还能以极高的精度指示飞机沿着指定的航迹飞行,给飞行员提供图形化的精确、安全的进场着陆导引信息,导引图像直观,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飞机全天侯,尤其是在复杂条件下的飞行能  相似文献   

16.
飞机进场着陆过程中,速度、迎角和俯仰角速度等多参数的跟踪模拟是一个复杂的多输入输出系统,采用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根据系统控制要求,提出一种利用最优二次型调节器(LQR)的控制方式.首先分析跟踪模拟的结构形式,把模型跟踪问题化为最优二次型状态调节器,确定控制律的基本结构;然后对某型飞机进场着陆阶段特性利用TIFS飞机进行模型跟踪控制律的设计,并结合经典控制理论对系统控制参数进行修正;最后利用舵机在回路的半物理试验台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LQR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多控制回路性能的自动协调,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而且有很高的模型跟踪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民用飞机气动性能对适航噪声的影响,说明在民用飞机的降噪研究中,除了追求对噪声源的抑制,还可以通过民用飞机气动性能的优化提升来降低适航噪声级。对民用飞机的起飞过程,升阻比增大,起飞基准航迹的航迹角增大,到飞越测量点的距离变大。该变化对横侧噪声级影响较小,但是会降低飞越噪声级。针对本研究的飞机构型,升阻比每增大1%,飞越噪声降低0.06 EPNdB。民用飞机的着陆过程中,最大升力系数增大,着陆基准航迹的进场速度会降低,进场噪声级会降低。最大升力系数每增大1%,进场基准速度降低0.5%,进场噪声级降低0.10 EPNdB。  相似文献   

18.
孙宏 《飞行力学》1999,17(4):66-70
结合典型飞行事故案例,讨论分析了在实际飞行中导致民航客机着陆性能恶化的主要因素,即高高度大速度进场,不正确的接地技术以及刹车使用不当等。并以737-300型飞机为例具体分析了高高度、大速度进场的特点及对着陆距离的影响,讨论了带平飘轻接地,不正确的接地技术导致着陆距离增长的原因,这些对帮助飞行员改进着陆操纵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升降舵控制的飞机飞行速度控制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保证飞机在要求精度下完成进场着陆(着舰),需要使飞行速度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简述了飞机飞行速度控制系统的主要作用,分析了飞行速度控制的几种主要构成方案,建立了基于升降舵控制的飞机飞行速度控制系统结构原理图及Simulink仿真结构图,运用数字仿真方法,对该速度控制系统的内、外回路进行了大量仿真研究,获得相应速度控制系统的良好控制规律传动比。仿真结果显示,基于升降舵的飞机飞行速度控制系统方案及其控制规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数据链在着陆阶段存在盲区和塔台无法获得着陆飞机实时姿态、接地参数等问题,提出利用多功能光电跟踪技术建立飞机着陆实时监测与评估系统,设计出飞机着陆监测与评估系统的技术方案。由于光电跟踪平台的视场有界,无法保证着陆飞机准确进入光电设备视场,采用精密进场雷达(PAR)牵引光电转台对准即将着陆飞机的方式,辅助光电设备捕获目标飞机,再经过图像检测算法处理,检测出目标飞机,进而转入跟踪锁定,计算出最终下降阶段目标飞机的姿态和偏航信息。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PAR初始化光电设备的方法、步骤。该系统在飞机下降阶段辅助塔台指挥,实现整个着陆过程的监视与评估,满足未来作战飞机精密进近引导的着陆保障和训练要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