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国外载人航天发展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国外主要航天国家继续大力推进新一代载人航天系统的研制,载人航天与深空探索领域取得诸多显著成果。对美国而言,能力驱动成为推动载人航天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多目标选择成为其下一步探索的主要特点。月球没有放弃,载人小行星重定向方案逐渐明晰但备受质疑,火星始终作为其可预见的载人空间探索的最终目标。面对国内是否继续发展载人航天的争论,美  相似文献   

2.
我国深空测控设备的发展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岭 《飞行器测控学报》1999,18(1):64-70,63
深空测控通信是目前航天测控通信领域中难度最大、技术最尖端的部分,而深空探测将是下世纪继续升温的世界性的航天热点。本文讨论了我国深空探测的必要性,重点从深空测控设备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月球探测中针对USB设备的改造方案以及从长远和发展的眼光出发、针对火星探测的深空测控设备方案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世界载人航天活动呈现持续升温趋势。美国以"空间探索新构想"为指导,公布了"重返月球计划";俄罗斯计划进行首次载人探月飞行;印度也计划将航天员送入太空;日本有意在2007年先于中国发射月球探测器;美国、俄罗斯重启国际空间站建造计划。总之,在竞争中探索新的合作方式,在调整中谋划创新能力的提升,将成为未来世界载人航天的主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路遥 《国际航空》2006,(10):97-98
近年来,中国航天取得了以载人航天为代表的一系列瞩目成就.明年,我国将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与后续月球探测计划和未来深空探测相配套的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的预研工作也在进行之中.<中国"十一五"空间科学规划>的制定则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国际航空》2006,(1):20
航天领域在2005年掀起了一个太空探索的新高潮,许多国家纷纷加强了太空和深空探索的活动,并提出了新的空间探测计划.美国加快了占领太空的步伐,不仅增加了NASA的研究与发展预算,还频频举行"太空战"演习,企图称霸太空.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国外主要航天国家依据本国国情持续推进载人航天活动,美国完善了载人航天技术顶层规划,俄罗斯继续进行航天机构重组,美、俄新型航天运输系统研制进展顺利;国际空间站延寿至2024年,将继续扮演着技术验证和科学实验平台的重要角色,发挥人类火星之旅的前哨作用;美国商业航天发展快速,未来可承担近地轨道、月球轨道的运输任务;各国深空探测目标与计划更加明确,探测活动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7.
月球是深空探测的热点,也是美、欧等国家航天技术的竞技场。随着我国"绕、落、回"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建设月球基地和月球空间站已成为新任务的论证热点,这将对材料提出新的需求和发展方向。本文在概述月球环境对航天材料的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未来探月工程的任务难点,并从轻量化结构、高效热管理、先进热防护、低温润滑、防尘、缓冲吸能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探月工程对航天材料的新需求,最后给出了后续如何发展探月工程新材料新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载人月球探测,在我国现有深空测控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航天组织,如NASA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欧空局)等分布在全球的深空测控资源,提出了全球深空站布局体系.该体系包括我国深空站在内的8个地面站,大体形成“南四北四,均匀分布”的格局.并以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深空站布局为参照,对比分析了布局体系的测控覆盖、三向测量和干涉测量共视弧段,讨论了布局干涉测量不同观测站三角的测角精度,可以为后续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提供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国外主要航天国家依据本国国情推进载人航天发展战略,规划载人航天未来目标与重点;运载火箭、飞船、发射场等载人系统取得诸多显著进展,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国际空间站主要成员国都已同意延寿至2024年,将为载人航天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以SpaceX公司等为代表的商业公司低地球轨道能力与技术不断成熟,并正在向月球、火星等低地球以远拓展;小行星、火星、木星等无人深空探测活动依然活跃,取得多项探测  相似文献   

10.
《载人航天》2014,(2):F0002-F0002
<正>为进一步推动载人航天工程学术建设,促进载人航天领域学术技术交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拟于2014年10月召开第3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本次会议围绕载人航天发展战略、载人航天工程技术、载人航天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载人航天基础研究、载人航天成果应用及世界载人航天发展前沿技术等专题组织研讨交流。现将研讨会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征文应紧紧围绕空间站工程研制建设、空间站应用工程、载人深空探测等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月1日发布了《2011财年预算评估》,预算要点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方面:1.与2010财年相比,2011~2015财年将增加60亿美元预算,使未来5年的总预算达到1000亿美元。2.重要而持续的投资项目包括:创新技术的开发和关键技术演示,以发展新的空间探索方法;飞往太阳系多个目的地的机器人探索任务;研发重型运载器及推进技术;扩大美国商业航天飞行能力;提高未来发射能力(包括航天飞机退役后,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现代化改造);延长和扩大国际空间站的利用;跨领域(cross-cutting)技术开发,以提高NASA的商业航天能力;加快下一轮气候变化研究和观测航天器的研制等。3.提出取消作为"重返月球"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的"星座"计划。2011财年预算  相似文献   

12.
最近,NASA 公布了建设月球基地的初步方案和一个《全球探索战略》。《全球探索战略》的目的是鼓励世界各国参与未来的美国的月球探索和其他航天计划,以有效利用全球可用的知识和资源,推动人类对太空的发现和探索。力促国际合作NASA 对邀请国际伙伴和商业组织参与重返月球计划采取了一种开放态度,并希望它的这种态度可以最终导致在近地轨道之外的载人航天活动中形成一种广泛的合作形式。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各主要航天国家依据本国具体国情,以审慎务实的态度持续推进载人航天活动。基于此背景,综述了2013年国外载人航天领域发展动态,梳理了国际空间站及深空探索领域的系列成果,分析了重型运载火箭、新型飞船、空间商业运输能力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佳力 《国际航空》2003,(11):18-19
随着我国"神舟"5号发射成功,我国科学家的眼光越来越集中到深空探测领域,而月球探测作为我国深空探测的第一站更是吸引了众多目光.  相似文献   

15.
佳力 《国际航空》2004,(9):57-59
30多年来日本发射了70多颗不同卫星,其数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日本自行研制的H系列火箭的主要性能可以同欧美国家的运载火箭媲美;日本参加了国际空间站项目,负责建立空间实验舱;日本于1998年发射了"希望"号火星探测器,虽未获得成功,但显示了深空探测技术的实力。2003年,日本多次航天发射失败,航天业受到重创,迫使日本重新审视航天开发政策,调整航天机构和启动载人航天计划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正>在成功举办"CCSDS建议在我国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首届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为更深入地开展CCSDS建议在我国航天领域的应用研究,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于2012年7月6日在北京召开了"CCSDS建议在我国航天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第二届专题研讨会。本届研讨会以"走向深空"为主题,着重就CCSDS建议在深空任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2022年美国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取得里程碑式的进展,成功发射阿尔忒弥斯-1,完成载人登月系统的首次全流程、全系统演示验证;俄罗斯载人航天遭遇进一步挤压,联盟5火箭与雄鹰飞船的首飞任务进一步延迟,规划的新空间站建设任务仍未得到政府批准;欧洲发展独立的载人航天能力的意愿不断加强,顺利完成新一轮航天员招募活动,以满足未来载人航天任务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载人航天发展行列,以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空间站成为俄罗斯与西方仍能保持合作的唯一项目,目前延寿至2028年已成定局。私人航天员任务成为2022年的新亮点,不仅成功完成首次私人航天员任务,且成为多个国家开展载人航天的主渠道;以SpaceX公司为代表的商业载人航天力量发展迅速,将承担更多的深空任务,成为未来载人航天发展及深空探测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我国深空探测对航天材料及工艺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和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任务的圆满完成,我国深空探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首先对我国深空探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深空探测面临的极端温度、强太阳电磁辐射、强粒子辐射、尘与尘暴、酸性大气等环境及对深空探测任务的影响进行了梳理,进而从材料及结构的轻量化、高效热控制、可靠的辐射防护与抗辐射能力、提供可持续的能源、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具有较好抗尘与尘暴损伤性能、在轨组装与制造等角度梳理了深空探测对航天材料与工艺的需求,最后从轻质结构机构材料、高效热控制材料、组合辐射防护及耐辐射材料、耐腐蚀材料、耐尘与尘暴材料、高可靠能源材料、3D/4D打印技术等方面给出了深空探测材料与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太阳噪声对地面站噪声温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太阳噪声对NASA深空站天线接收系统噪声温度的影响,并根据目前我国航天测控系统各种口径天线接收系统噪声温度的实测数据,给出了太阳噪声对系统噪声温度影响的测量方法、数学模型,从而为月球探测和深空探测通信链路估算中外部噪声温度的计算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深空网(DSN)是由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空间操作办公室(OSO)资助的,它为NASA的深空任务、月球及远地轨道任务提供通信和导航支持。深空网的设施在不断发展,其设备也用于行星探测、无线电科学以及射电天文学。在过去的30年中,深空网的通信和导航性能提高了许多个数量级。其接收灵敏度和无线电测量的数据精度接近目前可达到的最高水平,并可根据任务需要、技术发展以及资源用途进行改进。尽管一直在进行技术革新,但为了满足各种任务的要求,其操作不但要做到高度可靠,而且.还要具有通用性。 为了提高未来深空网的能力,正在积极开发先进技术。这些先进技术将在深空网中实施,将会为在通信和导航能力与航天器的质量和功率之间进行折衷提供更大的自由度。目前正在开发的主要领域有Ka波段(32GHz)技术、波束波导天线、低噪声放大器、编码、导航技术、大功率发射机以及光学技术。 本文介绍了目前正为深空网开发的技术及其在90年代中期和以后可能发挥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