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关键事件的系统级单点故障识别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级单点故障严重影响航天器任务的成败。为全面识别系统级单点故障模式,文章提出了基于时域空域分析、故障树分析(FTA)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相结合的关键事件系统级单点故障识别方法,并在交会对接任务中得到了应用。通过对识别的单点故障模式相关设备采取在轨补偿措施或过程控制措施,降低了任务风险,保证了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该故障识别方法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航天产品FMEA工作有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全  宫颖 《航天器工程》2011,20(1):142-146
从航天产品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工作的目的出发,提出了需要从开展FMEA工作的及时性和规范性、识别故障模式及其原因的全面性、表述故障模式及其原因和影响的正确性、采取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来保证FMEA工作的有效性.论述了当前FMEA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提高航天...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航天型号产品供方管理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航天型号产品供方管理的目标和管理模式的设想,从确定供方选择原则、建立灵活适用的供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供方数据采集和分析模型、识别和优化供方、规范航天型号产品供方评价方法和程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浅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航天型号产品供方管理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航天型号产品供方管理的目标和管理模式的设想,从确定供方选择原则、建立灵活适用的供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供方数据采集和分析模型、识别和优化供方、规范航天型号产品供方评价方法和程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浅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反导系统中的模式识别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反导系统目标识别特点,提出了反导系统识别特点及其对模式识别技术的要求,然后系统回顾了反导系统的红外与雷达特征提取与识别技术,总结了反导系统中的模式识别方法,将反导系统中的模式识别技术归纳为统计识别方法、专家系统法等五类,最后探讨了反导系统中模式识别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潜在电路计算机辅助拓扑识别应用系统是提高航天控制系统安全性及可靠性的分析工具。它对查询火箭等控制系统潜在路径,保证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重点介绍基于推导出的网络树拓扑模式识别算法与图形生成算法所设计的具有工程使用功能的计算机辅助拓扑识别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航天产品关键特性的定义、分解与传递,分析了相关概念的异同点,阐述了关键特性的本质,提出了适于航天产品的关键特性识别方法,给出了特性提取、关键特性识别、评价方法、关键特性波动性控制等要点。介绍了对接机构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产品三类关键特性中的设计关键特性,对产品最终的质量与可靠性有决定性影响。在对航天型号单机产品设计关键特性识别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造逻辑决断图识别模型实现对单机产品设计关键特性的快速识别,提高了识别过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产品保证的发展历程,对国外NASA、ESA及我国航天产品保证模式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其中的有益经验,总结了产品保证工作特点及建设经验,结合研究所实际,分析传统航天型号质量管理工作与产品保证工作的差异,提出以产品保证为中心的航天型号质量管理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航天复杂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搬运机器人与柔性功能点的智能化装配生产模式,通过工位功能的柔性集成技术实现设备动态重用与装配工艺兼容。同时,以空气舵为应用验证对象,进行空气舵智能化装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工业机器人、柔性工装及末端执行器协作能够实现空气舵装配所需的复杂装配路径,基于视觉识别技术进行的精度补偿和装配结果确认能有效保证产品质量,为航天复杂产品装配生产提供了新型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在航天产品工程实践中,一种从产品设计关键特性识别入手,在指标完整性、功能协调性、裕度充分性、环境适应性、设计可测试性、设计工艺性等方面强化设计的精益设计方法,并介绍了此方法在识别和控制产品关键特性,提升成熟度方面起到的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各行业"大数据"分析应用现状及国内外航天领域数字工作平台应用现状,结合航天产品工作的现状和需求,探讨在大数据时代下,航天产品综合应用系统的构建重点和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3.
航天着陆试验场指挥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挥控制系统是航天着陆试验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成试验指挥、控制、管理、视频监控、数据分析与处理、故障判别、仿真、授时、通信等功能。文章所介绍的某航天着陆试验场指挥控制系统,由时统子系统、通信子系统、语音调度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大屏幕投影显示子系统、数据处理与存储子系统、指令发控台、指显工作站、软件等组成。系统结构采用双机双网并行工作模式设计。作为数据传输核心的通信子系统,采用双网热备路径冗余设计;作为数据处理与指令发布核心的处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控制计算机,设计上都采用了双机并行技术。实践证明,上述技术的运用从系统结构上避免了由于单点故障而引起的系统宕机,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航天文标会的工作实践和经验总结,论述了文献工作标准化在强化文献的科学管理、优化文献知识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加快文献产品商品化的进程中收到的效果,同时也锻炼了一支标准化队伍,为航天文献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航天标准件涵盖产品类别多样、标准层级广泛,在标准件投产、制造、流转、使用等全生命周期中把控产品信息及技术状态显得尤为重要。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建立航天标准件生产制造基础数据,对标准件产品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确保标准件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同源化,以实现企业所有业务单元的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从核心驱动出发提出航天发展三阶段第一推动力,从产业要素出发分析航天产业进阶的市场、技术和产业政策三要素。而后从价值链出发研究航天产业产值分布和产业整合策略。最后分析了新兴航天发射服务公司的模式、产品和技术,为我国航天发射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NASA所采用的软件正规检查的情况,包括成员的组成、各自的职责、实施的过程、被检的产品以及数据的分析等,以期对我国航天软件检查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航天研究院(本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确保复杂系统产品全寿命周期质量可靠性的重要基础。航天研究院(本部)质量管理体系既要突出复杂系统产品又要体现管理服务。与项目产品保证、机制、质量文化结合并追求卓越绩效的航天研究院(本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模式.为解决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问题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介绍国内外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及规范化情况,分析我国航天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标准化的角度提出我国航天项目成本管理规范化方案,对航天项目成本管理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10月22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举办了航天产品单元制造模式现场交流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副总经理袁洁、总工程师杨海成及集团公司总部有关部门领导,集团公司工艺专家以及相关领导等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制造能力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核心能力,采用先进制造模式是制造业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