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解决2A12铝合金表面耐蚀性差和高温化学镀成本高、镀液不稳定且易分解的问题,提出了在其表面进行中温化学镀Ni-P镀层的工艺方法。本文研究了镀液p H值和温度的变化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并对镀层厚度、热处理后镀层表面硬度及耐蚀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中温化学镀Ni-P镀层的可行工艺方案。当镀液p H值为4.5,镀液温度为70℃时可获得较好的镀层表面形貌;镀后400℃热处理保温2h后,镀层硬度可达408HV;铝合金自腐蚀电位由施镀前-0.96V提高到-0.55V,耐蚀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表面仿金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表面仿金技术 :含黄铜仿金、仿金镀层、铝合金染色、电解着金色、不锈钢着金色、锌镀层着色等 ,举例说明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3.
电镀热处理     
电镀工艺主要是改善钢件表面性能 ,将它与热处理搭配起来就成了电镀热处理。将电镀后的零件加热到 5 5 0℃左右 ,然后通入氮气再水冷 ,通过这种电镀热处理 ,使镀层自身硬化 ,更加牢固 ,特别是在热处理温度下水冷 ,使镀层表面产生热应力 ,这对防止镀层脆性极为有利。把电镀 热处理进行综合使用 ,这就成为填补电镀与热处理之间的热处理边缘技术。电  镀热处理电镀热处理钢表面镀锡 560℃导入氮斯塔纳姆高锡合金热处理钢表面镀铜—锡 560℃导入氮高利士铜锡合金热处理铜表面镀铜—锡 40 0℃特尔卢萨铜锡或锡铜合金热处理铝表面镀铱 1 50℃吉…  相似文献   

4.
就电子元件及印制板表面镀银、金的缺点及镀铅锡的优点作综合对比,用几种镀层性能试验结果证明铅锡镀层代替银、金镀层的优越性,指出镀层铅锡比对使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电镀铅锡配方及存在的缺点,引证了国外合金电镀技术的发展状况,对化学镀铅锡合金新技术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AZ31镁合金进行表面化学镀镍,优化了化学镀工艺。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EDS)等测试方法对镀层表面形貌、结构、成分等做了测定和分析。最后通过电化学实验和盐雾试验等测试方法对Ni-P镀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化学镀工艺的优化,制备出了外观平整、光亮、结合力强、耐腐蚀性能好的Ni-P非晶镀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金属密封件镀金工艺技术,该工艺采用亚硫酸盐镀金方案,以单脉冲电源为镀覆电源,以预镀镍层为中间镀层来制备金镀层,得到了结晶细致、厚度均匀并与基体上结合牢固的金镀层.研究了金镀层的沉积速率和结合强度,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组织结构,进行了金属密封件气密性试验和典型试验.结果表明:金属密封件金镀层的技术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能够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中,该发动机已通过地面热试车考核.  相似文献   

7.
论文通过L93正交试验表研究了搅拌速度、微粒添加量、施镀温度、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四个因素对Ni-P-SiC-MoS2化学复合镀镀层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粒的添加量和搅拌速度对镀层硬度较大,而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及温度对镀速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钛及其合金上直接电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纯钛及钛合金上直接电镀的难点在于其对氧、氮等气体的亲和力很强,其表面极易形成一层致密而且稳定的氧化膜,且其在大多数介质中的钝化电位比铬、不锈钢等金属更负。为此研究了钛合金镀前的浸蚀工艺和活化工艺,研究了浸蚀液和活化液的组成及其对镀层结合力和粗糙度的影响。用XPS和XRD测定结果表明,经活化处理后钛基表面形成TiH_2活性膜,这种膜可以防止活性钛基再氧化并有利于提高镀层结合力。测试证明:采用本工艺所得镀层经常规、加热、冷热交变等试验,均无鼓泡、剥落等现象,表面粗糙度保持原有等级。  相似文献   

9.
印制板制造过程中,用表面涂复铅锡合金镀层代替全板镀金、镀银,为进一步改善这种工艺,增加红外热熔过程,用红外高温辐射加热于铅锡镀层,使镀层熔融重新结晶,既能提高质量,又可增加生产效率,因此,除介绍这种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其发展运用状况外,就热熔所采用的设备及具体工艺过程作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0.
宋凉  刘兴斌  叶晖 《火箭推进》2009,35(1):54-58
为保证钎焊镍层的要求,对耐高温材料TaW10进行了钎焊镀层的工艺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TaW10表面镀镍工艺,包括预处理过程和镀镍过程。对镀层的性能(外观、结合强度及钎焊性能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TAW10执行吹细砂-除油-浸酸-预镀镍-镀镍工序,得到的镀层结合强度高,经试生产钎焊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极轨航天器多层外表面充放电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空间带电粒子辐照试验台进行了太阳同步轨道航天器多层组件表面充放电试验,研究了常规与导电型(带ITO镀层)两种Kapton/Al薄膜在受到带电粒子辐照后的充放电情况和外观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在近极地轨道运行的航天器,带ITO镀层的导电型Kapton/Al薄膜能够有效释放电荷、降低多层组件外表面对航天器地的电位差,本身不会形成放电损伤,比常规Kapton/Al薄膜更适合作为航天器多层外表面热控涂层。  相似文献   

12.
永磁材料NdFeB因超高的磁性和低廉的价格,成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材料,但由于耐蚀性较差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本文通过研究永磁体表面中温化学镀工艺来提高其耐蚀性能,改变镀液的主盐浓度、温度和pH值,获得了理想的中温化学镀工艺为:硫酸镍35g/L,次亚磷酸钠30g/L,乙酸钠30g/L,氟化钠2g/L,酒石酸40 g/L,pH为6.5,温度70℃。在此工艺下,获得的表面镀层覆盖完整、镀层的胞体致密且大小均匀,表面无明显缺陷;化学镀镀层厚度均匀,镀速为19.80μm/h,符合工业生产要求;化学镀使永磁体表面硬度和耐蚀性均得到了提高,在上述工艺下,表面硬度由450Hv提高到610Hv,腐蚀电流密度由0.30A/cm~2降低到0.8×10~(-6)A/cm~2。  相似文献   

13.
不光亮铅锡合金电镀层代替长期沿用的光亮铅锡合金电镀层,可节约大量贵重原材料改善印制板电路工业的经济效益,这是北京光华无线电厂的工艺成果。达到的技术指标:潮湿试验:40±2℃,湿度95~98%,七天七夜表面不生锈;高低温试验:125±2℃至-55℃  相似文献   

14.
通过粗化、敏化和活化的方法,使金刚石表面产生微孔、使金属镀层在其表面更易沉积,从而提高金刚石与镀覆层之间的结合力。通过胶体钯对金刚石进行敏化-活化处理,使其表面微孔吸附一层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钯,再在表面沉积一层化学镍层,然后就可以像普通金属一样进行镀覆。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上、实践上比较了多种镀膜技术 ,确认了在铁氧体移相器单元表面镀膜最好且实用的技术是复合靶、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 ,并进一步阐述、分析了优质镀层获得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微型继电器的银镁镍合金接点上镀复3~5μm,金钴合金后可防止“冷焊”并减轻磨损。研试证实,从每升含0.1克钴的镀金溶液中获得的金钴镀层,其硬度可达HV122,较一般弱酸性镀金溶液的金镀层硬度可高出25~30HV;其耐磨性也相应地增加,经百万次接点机械老练试验,镜检表面完好无损,接触电阻稳定无上升趋势;其耐热性亦好,800℃钎焊无起泡现象;弯曲试验直至基体断裂,镀层仍未分层或脱皮;盐雾试验3周试片无腐蚀,试验证明,若镀液含钴量高于0.1克/升或低于0.05克/升,均可导致镀层性能下降,此外,镀液中游离氰的含量过多,使钴的析出困难。添加金氰化钾时尤应注意此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用电镀工艺方法,使热作模具钢4Cr5MoVSi镀上Co或Co+A1203镀层,镀液中加入经过一定处理后的A12O3粒子,电镀时均匀进入镀层。经20~700℃冷、热循环作用,镀Co、Co+Al2O3比未镀Co、Co+Al2O3的镀层硬度下降明显减少,且没有热疲劳裂纹产生。结果表明,Co和Co+Al2O3镀层提高了屈服强度,从而使4Cr5MoVSi钢的热疲劳抗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规划通信卫星有效载荷Q/V频段频率时,波导传输系统损耗已经成为影响系统噪声系数、接收品质因数G/T以及发射EIRP的关键因素,对其研究具有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在研究电磁波传输系统边界效应的基础上,一方面提出趋肤深度与金属镀层相关联的理论,依据该理论总结出通信卫星使用频段与波导金属镀层的典型对应数据,用于指导工程制造;另一方面通过衰减系数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探讨了表面粗糙度对电磁损耗的影响,提出基于Huray模型模拟金属表面微观形貌,用于仿真分析Q/V频段波导损耗.并就仿真分析数据与实际测试数据进行比对,获得了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某型导弹28框手打模,材料为ZG45、表面硬度HRC 30~35,外壁100×200处磨损0.2~0.3mm,论证用电刚镀修复,为此应用TD—60电源、TD型刷镀笔、TDY—101特殊镍和TDY—102快速镍刷镀液及规范化的刷镀工艺,结果符合技术要求、刷镀表面镀层的匀、组织细密,恢复原设计尺寸,五年来模具的使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试验,选择了一种较经济适用的工艺方案。并可通过化学分析来调整控制槽液各成分。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抗蚀性能好,孔隙率低,经热处理后镀层硬度可以大大提高,因而增加了镀层的耐磨性,它不受零件几何形状影响,较电镀镍层具有很多优越性。它有着广泛的用途,既可以作为防护性镀层,又可以作为耐磨性镀层,有时还可以代替铬镀层使用。但成本较电镀镍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