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国内外典型空间望远镜的热设计进行综述,并详细介绍了空间望远镜热光学分析的概念,讨论了热设计和热光学分析的关系,提出了将卫星热控制技术与光学波像差理论相结合,以光学指标作为热设计的最终评价标准,并应用于我国空间太阳望远镜(SST)的热设计和热光学分析之中。  相似文献   

2.
气体循环热控技术在卫星热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简要概述了气体循环对流主动热控技术在卫星热控设计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卫星热控设计,对该设计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从理论上定性阐释应用该设计方法时,影响卫星热控设计的主要参数,如星外表涂层,卫星内部接触热阻和导热热阻,星内对流换热系数等,然后对卫星进行热试验,验证热控设计,并得出相应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首先对热管理技术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并结合传统的热控设计,对热管理技术的特点及优点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以未来空间站为应用对象,对热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案设计进行了描述,其中包括流体回路的设计、舱内通风回路的设计以及热管理系统的主要配置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遥感相机电路的功耗和集成度的提高,导致相机的电学设计和热学设计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准确的热分析技术对PCB设计意义重大。传统的电路设计存在将电路和热路分开设计的缺点,电热耦合分析技术在兼顾电性能和热效应两方面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析方法,将焦耳热因素引入热分析中,为设计出准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电学设计方案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返回式测图定位卫星热控系统方案,根据卫星的特点,描述了相应的特殊热设计以及热惯性法在热设计中的应用。记录好部分地面热试验数据与01批3颗卫星的飞行试验遥测温度数据。  相似文献   

6.
潘增富 《航天器工程》2002,11(2):93-100
论述了中巴地球资源子星热控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试验技术,提出采用分段周期循环法进行整星的瞬态设计分析。介绍了为验证设计的正确性而进行的整星瞬态热试验方法,在轨两年多的飞行遥测结果表明,热控分系统方案合理,设计正确,工作稳定,性能良好,大部分仪器的温度控制在17℃-28℃范围内,满足了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Nothrop Grumman (NG)公司首创了一种热电池新体系,该体系热电池功率大,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能够达到数小时。NG公司对有效寿命为3h的大型声纳浮标热电池进行了论证,并正努力将其寿命延长到4h。NG公司认为,该热电池技术是导弹和飞行器的理想电源,因为导弹和飞行器对重量和体积要求非常来格。最后,NG公司对一个重28.5lb,额定电压28V,容量28Ah的热电池进行了测试。设计该电池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大型热电池作为导弹主电源的可能性。本文将论述NG公司设计的热电池的特征及其计算机设计能力,并介绍这些大型长寿命(几小时)热电池的性能,以验证将其机载到飞行器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中分辨率宽覆盖CCD相机的光机部分进行了热分析,为光学系统和光机结构热匹配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效散热的航空电子设备结构并对此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热设计计算、试验论证,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电子设备散热问题的设计方法,有助于解决航空电子设备体积成倍减小、功率成倍增加所带来的热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工程应用角度讨论了战术导弹电子设备可靠性设计准则。具体涉及到元器件选用,降额设计,容差设计,冗余设计热设计,简化电路设计,提高接点可靠性设计,三防设计,防冲击和振动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和软件可靠性设计等诸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热设计中的系统性和鲁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航天器系统设计最优的角度,讨论了热设计应关注的几个问题:系统最优而非分系统指标最优的热设计原则,合理并充分利用航天器资源的热管理思路,解决航天器研制问题的热设计最小重构手段,适应航天器在轨意外故障的鲁棒性热设计方法。提出了现阶段航天器热设计应适当增加主动热控比例的设计原则;结合卫星应用实例,给出了充分利用电加热这种简单可靠的主动热控手段,来提高热设计鲁棒性,从而提升热设计系统性的方案和流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星载应用对于固态功率放大器长寿命的应用需求,针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氮化镓(gallium nitride,GaN)固态功率放大器(solid state power amplifier,SSPA),阐述了器件存在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整机高可靠设计方法。首先,探讨了氮化镓器件的典型失效机理,给出了氮化镓器件在高场退化以及热退化方面的研究结果,分析了逆压电极化效应及热载流子效应引起器件退化的物理机制。其次,围绕降额设计、整机热设计以及电路稳定性设计,研究了如何针对氮化镓器件的特点实现星载固放的高可靠设计,并给出了典型的仿真及实验结果。最后,给出了典型的星载固态功率放大器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结果,产品在热真空试验、温循老炼以及高温老炼等试验过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为氮化镓固态功率放大器的上星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首发卫星(FM1)的热设计概况,根据在轨飞行四年的温度遥测数据,进行了天地数据比对和整星的热控性能分析,并对有效载荷CCD相机、磁带机以及电源和姿轨控系统的关键设备(如Cd—Ni电池、红外地平仪、陀螺组件等)的控温效果给以了评价,对热控分系统的主要部件(如热迭涂层、多层隔热材料、电加热器等)的热控性能作出了评估。分析表明,热控分系统的设计满足了总体的技术要求,为整星提供了良好的温度环境,同时也为延长卫星寿命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CBERS-1卫星CCD相机热控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在卫星规定的相机环境温度条件下,确保相机主体所需求的工作温度和温度梯度。CBERS-1卫星CCD相机热控设计由被动和主动温控相结合实现,采用了多项新技术。作为中国第一台传输型CCD相机,从目前CBERS-1卫星CCD相机在轨运行的遥测数据看,相机热控系统到达了设计指标的要求,运行良好,确保了CCD相机高可靠工作、并获得良好像质。  相似文献   

15.
颜丽 《上海航天》1995,(3):53-57
从防空导弹地面电源--热电池的热设计和工艺角度出发,分析影响电池工作寿命的因素,提出延长电池工作寿命的三条途径:合理控制热电池的内部热量;提高加热片的均匀性;合理选择外保温材料。实践证明,这些途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张平 《上海航天》1994,(3):58-60
简要介绍瑞典FREJA卫星上的镉镍电池组的研制和设计情况,给出了设计指标和飞行试验的遥测数据。飞行试验表明,该电池组满足了设计要求,且热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17.
"国际空间站"(ISS)为开展空间载荷试验,设计了载荷机柜(ISPR)作为试验平台。文章以ISS载荷机柜热控设计为对象进行分析和研究,梳理出热控设计的特点及关键技术。针对我国正在开展的载荷机柜热控设计,提出了热控接口标准化,热控设计模块化,热控、载荷、结构设计一体化及热控设计可重构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神舟载人飞船热控分系统设计和在轨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神舟载人飞船热设计特点和难点,简要介绍了飞船的热控方案,并对热控分系统的飞行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综合评估其在轨工作性能。飞行试验表明,飞船在临射前待发段、主动段、自主飞行段、返回再入段及轨道舱留轨各阶段,热控分系统均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和适应能力,全船仪器设备温度及密封舱空气温湿度均满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热控系统中的热泵-蓄冷组合方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提出了旨在降低热控系统质量的热泵-蓄冷组合热控方案。通过对负荷进行预测,对热泵蓄冷系统的集成模式,系统的运行策略,以及蓄冷设备的容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优化系统的运行参数,热泵蓄冷组合方案能实现热控系统的轻量化设计要求,在未来航天热管理系统中具有相当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自然冷却条件下,电力电子设备热设计的基本原则、功耗计算、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