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解决复合材料热压罐固化框架式成型模具设计过程中重复性工作较多、设计效率较低、后续修改困难等问题,将参数化设计技术分为尺寸和拓扑结构的参数化设计两个方面,并运用于模具设计中。模具尺寸的参数化设计在分析模具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取出模具的主要设计参数,利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规划了模具的参数化设计流程;引入参数追溯概念,提出对主要设计参数进行追溯的方法,以便通过参数驱动模具尺寸的快速修改。模具拓扑结构的参数化设计结合CATIA的知识工程模块与面向对象的技术,实现参数化变更模具的拓扑结构。基于CATIA CAA二次开发平台,开发了复合材料固化框架式成型模具参数化设计系统,并给出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2.
复合材料构件成型模具规范化敏捷设计技术是飞机数字化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复合材料热压罐固化成型模具的特点,分析了模具的结构特征、设计规范以及参数化设计的可行性,提出了复合材料固化成型模具模块化和参数设计的算法,在CATIA环境下开发实现了完整的复合材料固化模具设计的功能,并进行了实例化验证,为复合材料构件模具设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涡轮叶片精铸模具知识模板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缩短涡轮叶片精铸模具的设计周期,本文通过研究知识模板的组织结构和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模板的产品快速设计方法.通过提取和总结涡轮精铸叶片模具设计过程中的相关知识和参数化设计规则,建立了模具外围机构的知识模板,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基于知识模板的设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复合材料构件成型模具的结构,分析其型板架的设计要求与建模特点,运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对结构各部分尺寸建立参数关联,设计了型板的智能排布和散热孔的对齐算法,基于CATIA二次开发平台,开发了复合材料构件成型模具型板架参数化设计模块,应用于飞机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模具设计中,可减少模具设计重复性工作,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聚氨酯橡胶通用模冲裁的机理,模具结构,用该模具冲裁品种多、批量小的航空机载设备产品中的微薄零件所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并对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聚氨酯橡胶模应用于超薄材料冲裁件的制作与传统的工艺方法相比,它可简化模具设计,降低模具制作难度。本文扼要阐述了聚氨酯橡胶模的设计要领及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学习兄弟厂采用薄板冲模的经验,结合我厂具体情况,试将薄板冲模固定在电磁模座上进行冲裁。经过一年来的模具制造和批生产使用证明,薄板冲模完全可以在电磁模座上固定进行冲裁。目前我厂已制造了电磁薄板冲模三百余套,可以生产四百五十余项零件。模具寿命能满足新品试制或批生产的要求。推广电磁薄板冲模冲裁,在钣金下料工艺方面,为中小零件实现以冲代铣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将电磁薄板冲模的结构、应用范围,经  相似文献   

8.
作为飞机钣金件主要成形方法之一的橡皮囊液压成形,具有效率高、成形后零件表面质量好等优点.随着飞机制造业的发展,橡皮囊液压成形在飞机钣金件成形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随着CAD技术的发展,基于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支持,航空企业已广泛应用CAD/CAE等先进技术来实现橡皮囊成形模具的结构设计与优化[1],从模具三维造型设计到模具的数控生产,数字化技术提高了模具的设计与生产精度,缩短模具设计周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使我国航空企业步入高效生产、精益生产的时代.由于航空钣金件数量大、类型多、模具结构形式多变,橡皮囊液压成形模具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设计人员的经验,模具的快速设计已成为模具设计中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图1所示零件的成形、翻边、弯曲、冲孔几道工序由一套如图2的复合模一次完成。本冲模无卸料机构,从而大大简化了模具结构,方便了设计和制造。但冲孔后的零件紧箍在两冲孔阳模10上,造成卸料困难。取下后的零件出现挠曲变形。我们对现有模具作了点滴改进,顺利冲出了合格零件。根据冲裁间隙对冲件尺寸精度影响的规律,我们注意到我国冲裁模的间隙表,由于受  相似文献   

10.
橡皮囊液压成形模具快速设计方法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形模具设计在整个飞机钣金制造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快速化、专业化以及精确化是其发展趋势。本文提出的基于知识的设计方案检索、设计流程导航、设计信息快速提取、结构参数化驱动设计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实现橡皮囊液压成形模具快速设计和降低设计经验要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针对硬厚料冲裁内孔尺寸超差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计算冲裁工作刃口尺寸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管材的近净下料问题,给出一种基于疲劳断裂机理的新型近净下料工艺。完成了近净下料机和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搭建,利用径向循环偏心加载和管材表面缺口的应力集中效应,通过变频调速改变下料模具加载速度,控制在不同下料阶段对管材的加载频率,实现管材的疲劳断裂,完成近净下料。实验结果表明,该近净下料方法切实可行,能满足工业生产中中小直径厚壁管的下料要求。  相似文献   

13.
借鉴低速模拟技术在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研究中的成功经验,探索了将其应用于高压涡轮部件时的气动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叶型重设计方法.以此方法为设计准则,选取E3发动机高压涡轮的第1级为原型高压涡轮,设计了与其相似的低速涡轮试验设备.在设计过程中保证了两者之间相等或相近的稠度、展弦比等结构参数,相近的效率、负荷系数、沿径向分布的效率和气流角等气动参数,以及类似的无量纲叶片表面等熵马赫数分布形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低速涡轮设备的落压比、总温比等参数均与原型高压涡轮差别较大,压气机低速模拟中常用的流量系数、叶片表面压力分布等相似参数不再适用.按照给出的结构和气动相似参数所设计的低速涡轮模型达到设计要求,其能够反映出原型高压涡轮主要的气动参数变化趋势,能够作为涡轮内部气动热力学研究的试验载体.   相似文献   

14.
对某型机复合材料机翼蒙皮的结构、材料进行分析,制定了某型机机翼蒙皮的铺带制造工艺方案。通过精确铺放控制设计、同向铺带与交叉异向铺带设计、自动铺放与激光投影、自动下料技术配合使用,成功将铺带机技术应用于某型机复合材料机翼蒙皮的制造,制造出的机翼蒙皮,其无损检测内部质量合格,铺带间隙和表面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为铺带机技术在复合材料铺带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多工位级进模通常含有大量的冲裁工序,与单工序的模具不同。在现代模具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适于大批量生产。多工位级进模生产出来的工件为分步切边完成,而非通常的采用落料工艺。本文针对级进模的加工特点,给出了级进模中落料、冲孔、切边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和公差选取,特别对切边刃口尺寸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准确地型面计算与条料排样设计,才能得到质量较高的制件。  相似文献   

16.
涡轮叶盘加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  相似文献   

17.
A fast, efficient and reliable code for wing design has been developed at INTA coupling a residual-correction method by Bauer, McFadden and Garabedian to an inviscid solver for wing analysis in transonic flow. Smoothing procedures, including Bézier cubic splines, are used to avoid irregularities of the wing surface, as well as the twist distribution. A non-conservative full potential finite differences code is used as the flow solver. The redesign of two wings in transonic flow are presented with promising results. The computing time required to achieve convergence up to a good level of accuracy is less than 1 hour in a Workstation of 300 Mflops. The code is actually a powerful tool for preliminary wing design. Future work will be addressed to the addition of viscous effects and to studie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arget pressure distributions.  相似文献   

18.
目的剖析模流分析应用的一些技巧;方法采用模具CAE技术,借助HSCAE方法;结果使模具制造时间缩短约30%,一次试模成功率提高约50%,成本下降约10%;结论应用CAE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产品开发和模具生产方式,缩短模具设计周期,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带分流叶片离心叶轮气动设计及其流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某涡轴发动机的性能,需要对其离心压气机进行改进.本文设计了带分流叶片的离心叶轮,以确保离心压气机在不降低喘振裕度的前提下,设计点总压比提高不低于0.3,效率提高不低于2%.计算结果表明新设计的离心叶轮达到了设计指标.流场分析显示,新设计的叶轮有效地控制了气流分离,减小了出口尾迹的强度与范围;分流叶片的长度对叶轮效率有一定影响,合理的分流叶片长度可以有效地削弱二次流强度,提高叶轮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