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动态     
<正>01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整流罩分离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1月12日]2014年12月26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整流罩第一次分离试验在天津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基地取得了圆满成功。该型整流罩是国内在研型号中长度最长、质量最大的整流罩。因此,分离难度大、分离过程复杂,给安全分离和回收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科研院所成立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整流罩分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载人航天运载火箭型号配套研制的可靠性信息采集、管理和评估系统(RICE)。利用该系统完成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可靠性信息的采集、管理,并在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前进行了可靠性评估。  相似文献   

3.
江山 《国际航空》2002,(3):56-58
冷战时期。前苏联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足以让其对手感到恐惧。他们不仅率先实现了载人航天的梦想,而且在载人航天领域连拿数项第一。 在运载火箭方面,前苏联/俄罗斯同样具有超强的实力,他们拥有多种系列运载火箭,这些火箭为前苏联/俄罗斯在航天方面同样创建了多项世界第一。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事航天实力每况日下,军用卫星,特别是侦察卫星数量不足,为此,俄航天兵与俄航空航天局已决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优先发射由俄国防部控制的军用卫星。  相似文献   

4.
李东  王珏  陈士强 《推进技术》2021,42(7):1441-1448
简要回顾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历程,结合国外运载火箭动力系统发展态势,系统梳理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设计准则和总体方案,详细介绍了与长征五号有关的新型大推力发动机、循环预冷、低温火箭POGO(液体运载火箭结构系统与动力系统动特性相互耦合而产生的纵向不稳定低频振动)抑制、高可靠增压输送、直径5m液氧/液氢模块动力系统试车、无人值守测试发射等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系统关键技术。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技术发展为牵引,提出了低温火箭发动机、全流程自动化测试发射、动力系统故障诊断、先进POGO抑制等技术发展建议,对火箭的长期停放及在轨的使用维护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载火箭用典型低温密封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液氢液氧条件下的几种典型密封材料,如橡胶材料、塑料材料和金属材料等,及其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电气系统实时数据吞吐率与系统测试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EPA总线的电气系统数据传输方案。首先制定了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电气系统总体方案,接着对基于EPA协议的总线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与优化,然后在明确了信息传输与处理冗余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载人航天运载火箭应用要求的箭地一体化通信体制,并对该总线体制下的数据流量进行了规划,最后针对该总线网络进行了系统传输性能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保证实时性、安全性等指标的基础上,相比传统电气系统总线体制,数据吞吐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传统载人登月方案中重型运载火箭难以研制、交会对接窗口选择困难等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现有技术条件的基于地月L1点的载人登月方案设想。基于对圆形限制性三体模型和地月三,点特性的分析,将载人登月任务划分为不同的飞行阶段,研究了载人登月任务的规模、系统组成以及各舱段的质量分配等。通过与基于环月轨道方案各参数的分析和对比,提出通过付出较小代价将基于环月轨道的载人登月方案转化为基于地月,L1点的载人登月方案的方法。结果分析表明,经方案转化,不但能充分发挥地月L1点的优势,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节省燃料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2013年,各主要航天国家依据本国具体国情,以审慎务实的态度持续推进载人航天活动。基于此背景,综述了2013年国外载人航天领域发展动态,梳理了国际空间站及深空探索领域的系列成果,分析了重型运载火箭、新型飞船、空间商业运输能力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实现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的高可靠性研制目标,在充分继承和借鉴国内外运载火箭型号成功经验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在以"两分析"、"九设计"、"双试验"(简称"2+9+2")为代表的长征七号可靠性工程技术方案,结合型号研制实际改进了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工作,总结提炼和应用了可靠性设计"九要素",研究应用了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发展完善了运载火箭各类产品的可靠性指标验证技术。"2+9+2"可靠性工程技术方案的成功应用,克服了各种制约因素,有效解决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研制中的可靠性问题,促进了我国运载火箭可靠性工程技术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载人火箭信息传输网络系统是为适应载人运载火箭远距离测试和发射控制而研制,系统采用热备份路由及重传验证信息传输方法,实现了高效、高可靠的地面信息交换平台。在系统框架设计及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待发段故障诊断、流程指挥与射前监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了高可靠信息传输网络系统,系统已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任务。本技术成功应用优化了运载火箭信息传输与应用模式,提供了标准体系构架,对于后续运载火箭及航天器信息传输与应用的研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佳力 《国际航空》2004,(11):36-38
我国已发射了50多颗自行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卫星技术的国际合作和小卫星研制也获得了较大成功;"长征"运载火箭是国产名牌火箭,为进一步提高运载能力,我国将分三阶段发展运载系统;我国已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明年还将发射搭载2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立项,这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的零突破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运载火箭运载能力提升引起的动载荷条件严苛化对结构动力学性能的高要求,以现役载人运载火箭整流罩飞船支撑结构为原型,对载人火箭整流罩和飞船之间的连接支撑结构进行了动响应拓扑优化设计。动响应分析采用模态加速度法,以在保证计算效率的前提下提高计算精度。动载荷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载人运载火箭软件工程化二十年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以来,在航天领域中系统地开展了软件工程化的应用推广,其中载人运载火箭软件研制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CZ-2F火箭软件工程化的历程进行回顾,从发展段的自发行为,到成长段的规范管理,至今天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比统计了同时期各型号软件质量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性质以及问题发现的环节,可以看出软件工程化对提高载人运载火箭软件质量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最后结合火箭的特点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工程化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士元 《国际航空》2001,(7):44-46
21世纪,在航天运输方面,除进一步改进现有运载火箭外,还将研制可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卫星将向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小两个方向发展,即发展高功率的卫星平台和小卫星、超小卫星、微型卫星及纳米卫星;载人航天将分4步走,即建立新的空间站、建立空间平台、建立月球基地和载人火星飞行。此外,21世纪还将进行空间天文探测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天津圆满完成了所有部段的进塔工作。至此,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首次向世人展示其全貌。目前,该型火箭全面进入全箭模态试验阶段。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芯二级氢箱运抵低温区贮箱台后,进行了液氢工况内压合格试验、液氢轴弯内联合使用载荷合格试验以及整箱内压破坏试验等各项研制任务。该试验安全风险高、技术状态多、准备周期长。因此,试验过程中将工作重点放在试验风险识别处置、技术状态管控、计划动态监控协调等方面,以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2012年5月15日,联盟TMA-04M载人飞船由联盟-FG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搭载新宇航员飞赴国际空间站的联盟TMA-04M载人飞船与联盟-FG运载火箭成功分离,进入中间轨道。飞船在预定时间与第三级火箭分离,一切按计划进行。  相似文献   

17.
新一代运载火箭电气系统体系架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回顾,简要介绍了长征运载火箭电气系统近年来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国外主流运载火箭的导航系统、总线体制以及冗余设计方案。随后分析了美欧新一代运载火箭在电气系统设计方案上的主要特点,重点对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从总线体制、冗余体制、分布式控制、IMA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这些方面可以看作这一时期火箭电气系统的主要特征;并且对比了中型运载火箭与Ares/SLS火箭在这些方面的区别。最后对我国未来重型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国富  蔡小庆 《航空学报》1992,13(12):651-656
 应用细长体摄动理论和边界元数值解法发展了一种适用于计算捆绑式运载火箭气动力的工程数值计算方法。本法可利用已有芯级火箭的气动力数据,加上安装助推器后净增值,得到捆绑状态火箭的气动力,例如法向力、侧力以及力矩等。本法还可分别计算出捆绑状态下芯级和各助推器所受的气动力。对我国C火箭和日本N火箭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说明该方法能满足方案设计阶段精度要求。是方案设计过程中快速而经济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前苏联N-1火箭,美国土星系列,航天飞机以及法尔肯9运载火箭动力冗余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N-1火箭四次发射失利以及最终的事故原因,从现役运载火箭可靠性评估结果、运载火箭飞行故障统计结果和运载火箭动力冗余和非冗余可靠性的关系三个方面论证了动力冗余的必要性;提出了变推力方式和发动机贮备方式两种动力冗余方式,并分析了它们对运载火箭整体性能以及各系统的影响,最后梳理出实现动力冗余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运载火箭地面风荷载及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捆绑式运载火箭地面风环境下的风洞试验,分析了不同试验条件下主体火箭及助推器各测压截面压力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主体火箭和助推器之间的相互干扰、发射塔架对于火箭的影响都很明显。另外,对其气弹性模型在地面风荷载下的动态响应亦进行工程计算,并与试验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