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龙 《国际太空》2002,(4):11-13
美国空军的第 5颗“军事星”(Milstar)通信卫星于 2 0 0 2年 1月 15日用大力神 - 4B/半人马座运载火箭发射入轨。第 5颗“军事星”是美国防部目前最先进的通信卫星 ,也是第 2颗带有中数据率(MDR)有效载荷的卫星 ,MDR由波音公司研制。此外 ,星上还装有 TRW公司制造的低数据率 (L  相似文献   

2.
形形色色各显神通自海湾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几乎动用了全部军事空间系统,并显示出卓著的优越性。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帮助部队确定所处位置;照相侦察卫星用于发现目标,监视伊拉克部队的移动;电子侦察卫星用于窃听军事通信和雷达信号;气象卫星为部队提供天气预报;军事通信卫星提供部队和指挥员之间的可靠通信等。目前,用于海湾危机的美国军事卫星有13种。美国成像侦察卫星用于观测海湾危机地区,它们是两颗KH-11卫星、两颗KH-  相似文献   

3.
经过修订并经美国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认可的“军事星”计划,将为美国未来军用卫星通信系统结构提供关键设备。经过修订的“军事星”计划与原计划相比,少了两颗卫星和若干个地面站;它新配一个中等数据率有效载荷,与新建的一系列造价较低的终端相连,主要供战术用户使用。经过修订的“军事星”计划共有2组8颗卫星,这些卫星将在赤道和高倾角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可覆盖整个地球;其中的5颗卫星配备  相似文献   

4.
尽管美国绝密的战略通信卫星军事星的经费超支和研制进程迟缓,但它还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TRW宇航公司军事星分部经理R·吉布森说,在今年晚些时候,军事星的超高频通信有效载荷承包商将交付第一部有效载荷,以便在卫星上组装和测试。吉布森说,在洛克希德公司总装要用一年时间。他指出,尽管军事星的生产和发射计划仍属保密,但外界估计在1990年某个时候结束总装  相似文献   

5.
“军事星” (Milstar)的全称为“军事战略战术与中继卫星”,是一个由美国国防部主持的三军共同协作的军用通信卫星系统,目前正处于研制阶段。在美国,“军事星”卫星计划是由总统批准的少数优先计划中的一个,也是C~3I领域中第一个享有最高优先权的计划,从而可看出该卫星的重要性。该卫星系统具有最强的抗核加固能力、最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和生存能力,可进行远距离通信和星与星之问的通信。所以,一旦地面站停止工作或被摧毁,能利用其它卫星进  相似文献   

6.
目前,美国空军正在抓紧军事战略战术中继卫星(milstar 简称军事星)的研制工作。该系统是由卫星、地面站和终端组成的全球通信网。军事星系统计划部署7颗卫星,其中4颗在同步轨道上,3颗在极轨道上。军事星将提供 SHF 和 EHF 抗干扰通信,为装有终端机的飞机、舰船、潜艇、地面车辆及机动部队等4000个用户服务。该系统计划九十年代初部署,它将取代那些易受干扰的 UHF 和 SHF 转发器,  相似文献   

7.
一、军用侦察卫星空间时代伊始,美国和苏联首先是发展本国的各种军用卫星,主要是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军用通信卫星以及海洋监视卫星。英国也早已拥有自己的军事通信卫星。近两年来,法国在入轨的两颗国内“电信星”上已设有专用军事通信转发器,其次是日本防卫厅也利用了“实用通信卫星”上的转发器,作为军用通信。  相似文献   

8.
法国航空航天公司最近透露,法国正在与意大利、西班牙谈判制造第2颗欧洲军事侦察卫星埃利奥-2号卫星,以加速建立独立的欧洲军事侦察卫星系统。法国航空航天公司人士指出,建立独立的欧洲军事侦察卫星系统的设想是在海湾战争之后提出来的。在这场战争中,人们认识到卫星军事情报的重要性和“拥有起码的卫星侦察手段与摆脱对美国人的依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美国空军和承包商根据国会的命令,正着手增加军事星(Milstar)通信卫星系统的技术范围和工作量,以便更好地满足战术指挥官的需要。首批改进后的Milstar卫星将与改进前的一样,继续保持其主要适于核战争通信需要的很多功能,而淘汰那些不再需要的造价昂贵的卫星功能。改进Milstar卫星(见封底图)面临的问题有: (1)卫星覆盖范围问题。即适当调整卫星轨道,以便更好地覆盖某一战区。在海湾战争时,美国空军曾将国防通信卫星的定点位置从印  相似文献   

10.
各国军方对于微小卫星用于军事目的有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是赞成 ,认为微小卫星除费用低外 ,还有军事上的分散性和生存能力强 ,紧急情况时 ,微小卫星能迅速适应战术的要求 ,是可以快速发射的卫星 ;而另一种否定的意见是 ,微小卫星能否完成现在大卫星所承担的任务 ,令人置疑 ,也就是说 ,到目前为止 ,现在的军用卫星大部分仍是大型的 ,它能搭载复杂且高难度技术的有效载荷 ,而微小卫星不能获得完成长期任务所需的充足功率。美国和前苏联都曾利用过许多小卫星来实现其军事目的。小卫星除用于通信外 ,在信号侦察、照相侦察等重大任务上也有相当的…  相似文献   

11.
微小卫星在军事上的应用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军方对于微小卫星用于军事目的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赞成,认为微小卫星除费用低外,还有军事上的分散性和生存能力强,紧急情况时,微小卫星能迅速适应战术的要求,是可以快速发射的卫星;而另一种否定的意见是,微小卫星能否完成现在大卫星所承担的任务,令人置疑,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现在的军用卫星大部分仍是大型的,它能搭载复杂且高难度技术的有效载荷,而微小卫星不能获得完成长期任务所需的充足功率.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军事空间活动自1992年末以来再度开始活跃,仅在1993年第一季度,就发射了12颗军用卫星:3颗军用导航卫星、2颗军用通信卫星、2颗照相侦察卫星、2颗导弹预警卫星、2颗电子情报卫星和1颗海洋监测卫星。尽管西方分析家曾认为,鉴于苏联解体后的经济形势,俄罗斯为节省经费开支和恢复其它军事计划,已经放弃了海洋监测卫星项目。但就目前看来,俄罗斯已经恢复了其关键的军事空间系统——海洋监测卫  相似文献   

13.
第一颗军事星(Milstar,英文“军事战略与战术中继系统”的缩写)已于8月30日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工厂测试,可在1992年底交付给美国空军。该卫星在最后测试之前,在洛克希德公司的圆柱形真空环境试验室中进行了68天的热真空模拟试验。试验温度范围为0~40℃,大于卫星实际经受的环境温度范围。在最终整星测试过程中,检查了星载各系统,均未发现异常,考虑到军事星卫星的复杂性,元部件之多及卫星尺寸之大,研制生产的第一  相似文献   

14.
1995年11月5日,美国的第2颗“军事星”(Milstar)卫星用大力神-4火箭发射。整个发射过程进行顺利。该火箭的末级“半人马座”的氢氧发动机经过3次点火工作,成功地将卫星送入预定的地球同步轨道。“军事星”重4500千克,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建造...  相似文献   

15.
1.“军事星”的发展“军事星”实际上是70年代末美国“战略卫星”(Stratsat)讨论之后的产物,但当时的战略卫星仍是单一用途的卫星,而“军事星”则是多种用途的战略卫星。冷战的结束,实际上是为“军事星”系统提供了一次重新评审的机会。首先,美国取消了...  相似文献   

16.
天兵 《太空探索》2005,(3):30-32
受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04年全球只发射了19颗军用卫星升空,与2003年升空的28颗军用卫星相比少了许多,但在这一年中也有几项重大的军事航天活动,尤其是年底升空的欧洲首颗第2代照侦察卫星,给军事航天界挽回了一些“颜面”。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时间2015年10月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D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1卫星组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航天遥感应用领域商业化、产业化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吉林-1卫星组星是我国首批自主研发的商业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也是我国采用"星载一体化"设计的分辨率米级高清动态视频卫星。其由4颗卫星组成,包括1颗光学遥感卫星、2颗视频卫星和1颗技术验证卫星,工作轨道均为高约650km的太阳同步轨道。其中,光学A星是我国首颗自主研发的商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光学成像卫星,具备常规推扫、大角度侧摆、同轨立体、多条带拼接等多种成像模式,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2月23日,俄罗斯联盟2-1b/“弗雷盖特”型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子午线”5军事通信卫星,但因火箭第三级故障失败,卫星落人西伯利亚地区。问题出现在火箭起飞后约7分钟。按预定计划,卫星应在发射约9分钟后同火箭分离。这次失败对俄陷入困境的航天计划是又一次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19.
1982年1月21日,美国空军发射了其第六十二枚大力神3B运载火箭。火箭的有效载荷被置入了143×537公里×91.40分钟×97.32°的轨道。由于足以说明问题的低近地点和太阳同步倾角,所以美国军事空间计划大多数观察家很快地将卫星划为高分辨力的“详查”照相侦察卫星。但是,以后发生的机动飞行表明:它是一次与众不同的空间飞行。这颗奇怪的军事卫星,即1982-06A在  相似文献   

20.
国外卫星军事应用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21世纪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在积极发展军事应用卫星的同时,也在加紧卫星军事应用技术的研究,以推动航天力量军事应用的发展。卫星军事应用通常划分为卫星战场侦察监视、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定位。1 卫星战场侦察监视应用技术卫星战场侦察监视系统包括成像侦察、电子侦察、海洋目标监视、导弹预警与核爆炸监测、测绘、气象探测和海洋监测等。在成像侦察应用技术方面,以发展高分辨率光学侦察、合成孔径雷达(SAR)侦察和小卫星组网侦察为主导,开展目标详查和精确定位技术、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目标自动识别技术、多分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