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线自缚     
倪有鱼  刘邓 《西南航空》2008,123(4):72-75
刘邓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却又不像一个标准的重庆艺术家。在今天.以重庆四川为主的西南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的中心.而中心的另一种说法.就是漩涡。艺术家商品意识的过于浓厚.导致独创精神和文化意识的萎缩.这多少让人有一种担忧。刘邓身在中心,却偏偏要从这种热闹里走出来.这是他的固执己见.  相似文献   

2.
自在于其中     
“自在于其中”,在西方现代绘画中.是一种艺术理念。它要求画者不是平面地.直观地描摩对象,而是直接进入画面之中.反映出自己在三维、四维时空里的切身感受.其中,既有时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也有空间的分割、穿插乃至重叠。这类作品.充分地反映了以人为本和人的主观意识,既有天人合一,又有物我两忘.自在于其中。放大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它是一种思辨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3.
曾策 《西南航空》2013,(4):110-113
自然大美的清纯人一旦离开童年,就开始远离清纯,找回清纯,就是回归童稚;艺术很需要返璞归真,因为它体现着人的某种精神需求,艺术的清纯从作品本身或艺术家的内里充溢出来,彰显出一种融合了纯美与开阔气象的纯粹气质。自然的清纯,是画家灵感的源泉。安华平工笔花鸟画的清纯感使观者感受到的远远超出画面所承载的容量,这依托心灵  相似文献   

4.
翟永明  李怡 《西南航空》2004,(10):54-56
作为一种方式,荷译的画不仅仅在画廊或艺术馆、或现在最火的艺术家工作室展出.他也选择最新的画在酒吧中办个展。这样一种随心随意地处理作品的方式,是艺术家很少使用的——他们大多数更关心艺术馆的档次、级别、条件。荷译并非对自己的作品不加善待,只是这其中包含了他对艺术品的自在态度“一个小型沙龙展与在现代的展厅里展出的效果会不一样,因它没有现代展厅的那种巨大的空间而让人感到冷漠。它或许会使人与画的距离贴得更近,更自然,更亲切,更生活化,说不定会有一种特殊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周岭说,他不是一个红学家,不是一个企业家,不是一个艺术家,也不是一个教育家,他是一个红学爱好者,他是一个做企业的人,他是一个写过剧本的人,他是一个教过书的人。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6.
《今日民航》2011,(9):58-61
一直在期待一场绝对浪漫的旅行,那里要有令人惊叹的美景,给我的眼睛带来最震撼的冲击;那里要有足够刺激的体验,让我能在尖叫声中彻底放松精神;那里还要有最唯美的故事,让我的思绪能够任意驰骋,在精彩的剧情中体会微笑和感动。终于我找到了这个地方——张家界天门山,那里山水奇绝,索道高悬,有着最奇幻动人的传说和最精美绝伦的演出,它奇迹般地符合了我对于浪漫的全部想象。  相似文献   

7.
透明     
肖子奇 《西南航空》2008,(6):102-105
从材料和特性来说,玻璃,是一种不寻常的制品。它不仅仅是用来观看和使用的。这个观点是展览《透明》所想要讲述的信息。前段时间在麓山国际A4画廊举办的《透明》玻璃艺术展览。展示了24位从事工作室玻璃的丹麦艺术家的成就。“工作室玻璃”这一术语是指艺术家在自己的工作室使用玻璃这一媒材创造出的独一无二的玻璃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8.
《西南航空》2011,(6):30-30
中国有句古话,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亲水、亲地,是人与生俱来的特质。自古以来.岛居都被看作是一种修为、一种精神。人们都希望能在自然流动的水边滋养智慧,过滤心灵。天然河流冲刷出的半岛区域,让南湖国际社区拥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9.
摄影师任大跃近些年一直奔波于四川各地.搜寻拍摄散落于民间各处的牌坊遗存。“它不仅是一种装饰符号和模式语言,也承载着无数个动人的故事.蕴涵着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0.
巨树     
周涛 《今日民航》2012,(11):119-119
我对于巨树是有一种敬畏的。现在我的案头,正摆着一个看起来非常古怪的东西:它是褐色的,或者说是蘑菇色的。外型也像蘑菇,大约有一顶帽子那么大;但它显然不是蘑菇,它有木头的质感,却比木头要轻。看到它的人都会问:那是个什么怪东西?我回答:高级东西。他们马上会说:值钱吗?哎,你可以弃之如废物,也可以尊之如神物,看你怎么看了。  相似文献   

11.
初识陈锦先生,源于他的摄影集《茶馆》.在这里.我看到了传统主流摄影以外的摄影作品,有丰富的化信息.而不是一张在构图和光线上很完美的图片。这样的片子对于研究社会学.研究民俗学的人都有很大的作用.这样的作品可以引起世界的关注.也能够扬帆在时间之河。那若干的影像作品着实在说明.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当代摄影家,他的镜头有一种穿透力,穿越历史与地域.直逼人的内心与明的内核。  相似文献   

12.
冯博一 《西南航空》2006,(12):28-29
没有一种方式能够为回顾者重现过去的生活,哪怕是一部洋洋洒洒的历史巨著。但是一幅人物的画儿、一张照片的意味往往更能表现某一历史阶段人的内心世界,因为诉诸眼睛的表情往往会在文字语言的尽头才更加生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检视,善于隐身的现实和时代的变迁,甚至意识形态都会有意想不到地自动显现。我们从艺术家创作的人物表情来考察艺术形象的时代变迁,可以看出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对于艺术家创作所带来的影响和限制。或许这就是图像的直观力量。  相似文献   

13.
刘红 《西南航空》2006,103(8):62-63
道教音乐是道教斋醮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又叫道场音乐.简称“道乐”.道乐虽然是在宗教场合中运用的音乐.但由于道教生长于本土.因此.道乐是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音乐.对于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中国人来说.道乐其实并不生疏.只是我们还没有充分地了解它.认识它.一旦我们接触道乐.反而会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道教音乐是道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几千年以来.它一直伴随着道教、道教文化的兴盛而兴盛,伴随着道教、道  相似文献   

14.
冯博一 《西南航空》2006,107(12):28-29
没有一种方式能够为回顾者重现过去的生活,哪怕是一部洋洋洒洒的历史巨著.但是一幅人物的画儿、一张照片的意味往往更能表现某一历史阶段人的内心世界,因为诉诸眼睛的表情往往会在文字语言的尽头才更加生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检视,善于隐身的现实和时代的变迁,甚至意识形态都会有意想不到地自动显现.我们从艺术家创作的人物表情来考察艺术形象的时代变迁,可以看出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对于艺术家创作所带来的影响和限制.或许这就是图像的直观力量.  相似文献   

15.
曾策 《西南航空》2009,142(12):112-113
放眼艺术家群落.油画家游晓林先生也许不算很有名.却有其超前的灵悟.他率先用画笔通过《金沙遗梦》系列油画与古蜀先民对话,或许这个动作是潜意识的缘触.但它对揭示“金沙”的真相、丰富和完善古蜀文化的内涵有着重要的形象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南航空》2004,(5):58-61
泥巴、石头.青铜、生铁,这些物质的名字,叫起来.就别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这是因为这些朴素的物质.从远古人类的创造中.直是我们人类理想和美的承载体,人类在它们身上发现并且创造了种歌咏的话语方式——雕塑。世界上恐十白再也没有比雕塑更让人怀旧的东西了,艺术家把多少难以言表的爱、追求、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塑造、雕刻成许多伟大永恒的艺术品。它们没有如意的运动.它们静止的姿态却张扬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王林 《西南航空》2009,(11):106-108
城市记忆之于摄影.必须聚焦在实体上,其中最重要的对象.不外平民居与工厂。傅文俊的创作.正是从这两个方面展开。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银版效果.令人想起摄影史上的早期命名,尽管技术手段大不相同,画面造成的历史感和艺术家对记忆的执着乃是很沟通的。《工业回忆》这组作品以黑白为主,仿佛是影像从记忆的黑暗中浮出。无论是机车还是铁轨,无论是车间还是厂房,  相似文献   

18.
肖七七  令习习 《西南航空》2007,118(11):82-86
人们探讨天价油画时代的到来时,有一种延续千年的绘画形式,其实并不势微,它只是用悄然的姿态,占据着市场和许多艺术家的心.这样一群人,他们思索、酝酿,积极筹划,终于在2007年,成都有史以来最短暂的一次秋天,重新启动了非常之展,REBOOT,他们让人们看到了这样的水墨:新实验、多层面且富含争议.  相似文献   

19.
刊首语     
《西南航空》2006,106(11):18-18
春戏桃花夏观荷.秋赏菊花冬品梅.一年又一年.大自然重复着如此的美丽.于是.我们总相信.花凋了会再开.是啊.花凋了会再开.那岁月流走了还会再回来吗?岁月慢慢地流淌着.如此的悄无生息.如此的了无痕迹.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然而它又如此的实在.实在得让人觉得它的残酷.它残酷得可以剥夺掉曾经的繁荣.让繁荣走向衰微,直至灭亡.想来真是让人颓废.我们还能留住什么呢?而实际上.我们正努力地留住些什么!“它们或许偏处一隅鲜为人知,或许因传载人群的衰落而难以为继.或许因环境的变迁而举步维艰.总之.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下.维持文化多元性的区域传统文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尽管它们曾经绽出那么灿烂的文明之花.并一度在人类的精神殿堂中占据显位.”本期特刊《触摸文化的脉络——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选粹》让我们在文图的带领下.走进这些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中.去感受它们荣耀.并为它们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20.
问倾  张亦驰 《西南航空》2006,105(10):118-118
“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每桌一部电话,可与咖啡酒吧中任一女孩聊天,阿伦故事酒吧连锁是一种功能和文学的连锁。阿伦创立了一种无法复制的“裂变式营销法”,“造雪球”式的启动模式,较之现在国际上的酒吧连锁格局一味的追求装修的简单划一、酒品样式、服务的趋同.阿伦故事更强调满足精神层面的交流和文化的创新,使用了这个品牌就可以将目标人群整合.如去丽江、拉萨的全世界的男男女女都很多,潜意识希望在旅途邂逅的年轻人高达80%.因而阿伦故事的品牌功能就像一块磁铁把这些人群吸引到一起。这种连锁十分“恐怖”.就像在全国各地立了一个广告牌,白马王子知道那是灰姑娘出没的地方,白雪公主也会在那里守候未来另一半。如果你在美国的纽约知道Allen Story.你到了东方的中国会不会去呢?再加上现在人的交流意识加强.网络让世界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