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外测温中环境辐射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物体进行辐射测温时,若被测物体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则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为了提高测量精度,依据普朗克定律通过数值计算得出红外测温中环境温度影响比率在不同物体温度、环境温度和辐射波长的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若使环境辐射的影响可忽略则被测物体所满足的最低温度.最后讨论了环境辐射对比色测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轴流压气机气动性能试验中存在的低压比温升效率评估问题,构建了常规测温方法与反串测温方法测量的温升效率不确定度数学分析模型,并采用某单级压气机真实试验数据进行了两种测温方法不确定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常规测温方法,反串测温方法不仅消除了热电偶冷端环境温度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还大幅降低了进口温度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使温升效率测量不确定度减小幅度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3.
针对状态评估过程中如何对燃气轮机性能参数进行折合从而消除环境温度和环境压力的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验的方法,利用对环境温度(或环境压力)回归直线的斜率、环境温度(或环境压力)均值和被折合参数均值确定折合指数,对某参数进行折合。实例分析表明:与常规折合法相比,经验折合法能更有效消除环境温度和环境压力的影响。性能参数的经验折合值与环境温度和环境压力的相关系数均接近0,更能反映燃气轮机本身的状态变化趋势,便于开展状态评估。   相似文献   

4.
粉末合金轮盘关键部位多圆弧转接降应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验证某型航空发动机粉末合金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在旋转试验器上进行了涡轮转子的低循环疲劳寿命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有轮缘凸块和配重块断裂飞出,导致试验失败,得出该低循环疲劳试验故障的主要原因是裂纹起始部位的局部应力偏高。通过建立故障部位的单圆弧、双圆弧和3圆弧局部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研究了转接圆角处的应力与转接圆角半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圆弧转接方法对粉末合金涡轮盘寿命考核部位进行改进设计是最佳方案,降低了轮盘考核部位应力,提高了轮盘寿命,并通过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研究Al含量和冷却速率对TiAl合金全片层组织在1150℃的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Al含量在46at%~48at%范围的二元TiAl合金的Al含量越高,γ偏析程度越严重,铸造片层组织的热稳定性越差.Ti-48Al合金α单相区固溶处理后炉冷的粗片层组织的稳定性远远优于空冷的细片层组织,空冷细片层组织容易在晶界处发生不连续粗化转变,并且空冷片层晶粒内的魏氏片层(Lw)与基体的界面往往与晶界一同成为片层组织发生分解的起始部位.  相似文献   

6.
谭祥升 《飞行试验》1998,14(3):25-28
通过LS-16P航空机轮机部温度的测试,就有关机轮测温部位,测温方式,测试参数,测试点,热电偶敷设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较详细的阐述,同时,分析了机轮内部温度的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叶卫东 《航空计测技术》1995,15(5):28-29,32
在一些用单片机组成的测试仪表或控制器中,常常需要一两路温度输入信号,如环境温度、水温的测量,而若仅为一两个温度信号的测量而增加1个硬件A/D转换器,则势必增加仪表的成本。这里所要介绍的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接口电路,每路温度测量包括传感器在内仅10元左右的成本,在-20℃~+70℃的测温范围内测温精度可达±0.2℃。并且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较强。已成功地应用在工业测控仪表中。  相似文献   

8.
杨光  艾延廷  徐毅  关鹏  赵武军 《航空动力学报》2019,34(12):2686-2694
为研究微细热电偶测温安装涂层对其测量精度的影响机理,基于气固耦合传热(CHT)方法,建立了接近真实气膜冷却叶片的三维模型,选择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 γ -θ湍流模型,对未喷涂氧化铝涂层与在叶片吸力面前缘、压力面前缘、压力面尾缘处喷涂氧化铝涂层后的气冷叶片表面温度进行数值研究。无涂层工况的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控制在5%以下,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涂层对近壁面燃气的流动特性产生显著影响;三种有涂层工况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压力面前缘处比吸力面前缘处温差波幅小,且比压力面尾缘处测温误差降低35.5%;在压力面及吸力面前缘处,最佳测温区域为涂层中部至下端之间的部位,而在压力面尾缘处,最佳测温区域尽量选择靠近涂层上端部位。   相似文献   

9.
针对黑体式光电高温计中输出光电流范围较宽,并与温度呈近似指数关系、不易处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精密对数放大器LOG100设计的调理电路,将宽范围的光电流转化为0~5V电压,便于进行A/D转换,提高了测温灵敏度,拓宽了测温范围,比传统的分立元件电路简单、可靠.实验表明:该方法测量灵敏度高,可以满足高温计最大测温偏差0.5%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固体火箭发动机对交变环境温度瞬态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阐述了环境温度方程、传热方程和粘弹性本构关系的基础上,用有限元法求解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对交变环境温度的温度和应力响应,给出了发动机中的温度分布和应力分布,得出了发动机中危险部位和危险季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某型号惯导原有惯性仪表测温电路存在非线性以及测温不够精确等缺点,通过优化电路参数、选取温度系数合适的电压基准,对原电路进行改进设计。随后的噪声分析及建模仿真表明该电路不仅能够实现全温度范围内的精确测温,而且具备良好的线性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型简单循环三轴燃气轮机,基于面向对象的建模理念,运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建立了三轴燃气轮机的热力学模型,开展了环境温度变化时的稳态性能仿真。在1.00和0.35两种工况下,分析了四种不同控制策略下,环境温度对燃气轮机重要监控参数及装置的比功率、热效率等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燃气轮机台架试车实际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控制策略及不同工况下,环境温度对三轴燃气轮机的影响程度不同,需要综合考虑相关因素,以选择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使用RotamapⅡ红外测试系统前需要已知被测涡轮叶片的表面发射率。阐述了1种使用电涡流加热涡轮叶片,从而获得较大温度范围内的涡轮叶片表面发射率的方法。试验测试了某型航空发动机的新、旧2种高压涡轮叶片的表面发射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叶片的发射率数值会发生变化,新叶片的表面发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当叶片表面发生严重氧化后发射率变化较小,在±0.02之间。采用RotamapⅡ系统测试某型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温场时,发射率数值可以取0.893,其测温误差小于被测物体温度的1%。同时结合试验得出的发射率造成的测温误差曲线可以对红外测温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场凝固技术在Ti-50at%Al合金固相线以上糊状区和液相区内,对其进行稳恒电场处理,通过对比有无电场和对比不同电流密度对合金凝固组织的作用效果,研究电场对合金凝固组织中γ相和γ/α2片层组织形态、尺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稳恒电场在靠近电极附近对合金的作用效果最明显;且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Ti-50at%Al合金的晶粒尺寸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5.
为排除某航空发动机DD6单晶合金涡轮转子叶片振动试验过程中出现异常裂纹的故障,开展了裂纹外观检查、断口宏观和微观形貌分析、表面检查、解剖分析、显微组织检查、成分分析及应力分布计算等工作,对故障叶片失效原因及内腔局部区域的等轴晶成因和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D6单晶合金涡轮转子叶片裂纹性质为高周疲劳,裂纹过早萌生与叶片内腔存在等轴晶有直接关系,且附近存在无枝晶的异常组织也促进了疲劳裂纹的萌生及扩展。同时,等轴晶在叶片使用之前已存在,是由于内腔工艺孔处的高温合金焊料遗留,高温真空焊接时形成易形核质点。建议加强对叶片内腔生产质量的控制,并对叶片内腔工艺孔附近危险部位进行严格检查,避免此类故障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6.
全片层TiAl合金的片层取向和片层间距控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片层TiAl合金的片层取向和片层间距对其断裂韧性、屈服强度、蠕变性能和疲劳性能等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片层取向控制和片层间距控制两方面,系统的综述了全片层TiAl合金的性能和组织间的关系,并总结了提升全片层TiAl合金的性能的手段。指出取向与晶体生长方向相同、片层间距细小的全片层TiAl合金具有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减小Al当量、增大生长速度和环境压力可减小全片层TiAl合金的片层间距,增大Al当量是最简单有效的细化片层的手段;自引晶法是控制片层取向的新兴方法,是未来TiAl合金片层取向控制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崔云先  高富来  朱熙  苏新明  殷俊伟 《航空学报》2020,41(12):424097-424097
飞行器以高超声速飞行时瞬间温升可达1 600℃以上,为了保证飞行器的可靠和运行安全,准确实时测量热防护系统表面温度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高温环境实时测温的技术难题,结合磁控溅射技术和陶瓷烧结技术,提出了一种引线和传感器基底一体化的微小型高温薄膜温度传感器结构。采用高温检定炉对传感器陶瓷基底的高温绝缘性进行了测试,并使用多种微观形貌表征方法对传感器主要结构材料进行筛选,得到薄膜温度传感器制备所需的最佳材料组合。进行了薄膜温度传感器静态标定和综合性能高温考核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传感器灵敏度、重复性的变化与标准热电偶基本保持一致,在实际环境温度低于1 500℃时,传感器测量误差不超过4‰,可在1 200℃高温环境中连续准确测温6 h以上,且测温上限高达1 800℃,验证了该传感器在高温环境中进行测温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航天器表面温度测量和热防护系统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表面温度测量飞行试验测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示温片具有面积小、操作简单、方便、用它来测量飞机表面温度是一种比较先进、快捷、简易直观的测温方法,特别适用于对测温精度要求不很高,结构复杂及大面积温度分布物体的表面温度测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片层组织对TC4-DT钛合金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种β热处理制度对TC4-DT钛合金板材进行热处理,调整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损伤容限性能.利用金相显微镜对不同热处理制度下合金的片层组织特征参数进行观察,分析了不同片层组织对合金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粗片层组织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在近门槛区对组织比较敏感;在Paris区,细片层组织具有较低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随着片层厚度的增加,裂纹扩展速率加快;合金在β区短时保温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使用卫星温度遥测进行温度测量产生的误差,结合卫星测温电路与温度遥测参数的传输过程,提出了一种卫星温度测量误差模型,确定了影响卫星温度测量准确性的关键因素:由热敏电阻分度表进行曲线拟合时产生的误差,由测温电路基准电压偏差造成的误差,由测温电路中匹配电阻阻值偏差造成的误差以及由测温过程中A/D(Analog to Digital,模数转换)量化产生的温度误差。并结合某卫星使用的热敏电阻进行了实例分析,给出了上述各项误差的计算方法,确定了由各因素造成的误差大小。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卫星测温误差分析模型能够实现高精准温度遥测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