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日本实验舱的进展范剑峰1987年7月,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特设的空间站委员会向日本政府提交了一份日本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的政策报告。1988年9月29日,日美政府签署了国际空间站计划的政府间协议。按照协议,日本将研制一个实验舱与美国的核心舱对接。由美国、...  相似文献   

2.
云力 《中国航天》1996,(5):12-13
日本加速国际空间站的研制云力日本今年将加速其国际空间站项目的研制工作,计划于2月对日本实验舱(JEM)进行关键设计评审,并将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促进利用该实验舱进行科学及工程研究工作。日本至少有10家大的宇航公司参加了总价值30亿美元的空间站系统承包工...  相似文献   

3.
受运载工具运载能力的限制,大型空间站须在太空对接组装。对接与转位机构在空间站组建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用于实验舱与核心舱的对接及转位,实现空间站实验舱的组装。空间站实验舱对接与转位机构分系统是实施对接与转位任务的主动端,为复杂的空间机电热一体化机构产品,在正常模式下,由主动端实施分系统所有动作。在研制过程中,分系统充分论证系统方案,集中攻克关键技术,充分试验产品样机,并先后在轨圆满完成了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的对接与转位任务。论述空间站实验舱对接与转位机构分系统的研制技术,对后续空间机构产品研制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日本实验舱(JEM)也称作“KIBO”(日语希望的意思),它是国际空间站的一部分,是由日本国家空间发展署(NASDA)为国际空间站项目出资研制的。它有一个压力舱和一个暴露在空间的平台,因此它可为用户提供极具吸引力的实验机会。JEM  相似文献   

5.
日本工程试验卫星7的空间自动交会对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平 《中国航天》1997,(1):29-32
一、引言日本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计划参与一系列先进的空间活动,例如参加国际阿尔法空间站的活动──研制日本实验舱(JEM),研制可重复使用的希望号不载人航天飞机和建造先进空间平台等飞行器。这些空间活动都需要交会对接和在轨操作服务技术以及应用空间机器人支持执行各  相似文献   

6.
日本航天技术取得进展日本目前正在继续开发其未来的载人和不载人航天器所需的技术。其中载人航天器技术包括将由日本宇航员在美国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上进行的空间试验技术。有关航天飞机的基础研究工作也在进展之中。在不载人航天器方面,日本正在实施所谓的...  相似文献   

7.
3.日本实验舱与国际空间站成功组装 希望号日本实验舱是日本建造的首个载人航天设施,用于进行微重力下的材料加工、蛋白质晶体生长和流体力学研究以及医药、生物技术及通信等实验,以进一步推动月球和火星探测工程。该实验舱的研制工作历经25年之久,耗资约6800亿日元。  相似文献   

8.
米孙 《中国航天》1995,(7):32-33,37
日本扩大空间科学探测范围在国际空间站计划越来越不确定的情况下,日本正依靠新的运载器计划来增强其航天发射能力。这些运载器计划在日本航天预算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在今后几年里,日本实验舱的开发工作将受到H-2火箭加大和希望号航天飞机研制计划的影响。从某种程度...  相似文献   

9.
2007年2月7日,国际空间站的重要组件——日本“希望”号实验舱从日本横滨启程,3月12日安全运抵肯尼迪航天中心。“希望”号实验舱是首个日本建造的可供人居住的太空设施。主要由日本筑波航天中心研制。“希望”号实验舱由压力舱、舱外设施、两个实验设施、一个实验后勤舱、一个舱外实验平台及机械臂等部分组成,它们将先后搭乘美国航天飞机升空,与空间站完成组装对接。  相似文献   

10.
日本将于1996年发射日本实验舱(JEM),这是日本参加美国航宇局空间站的实验设施。该实验舱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牵头研制。日本实验舱中搭乘一名乘员进行生命科学和材料研究。 目前,该实验舱已完成初步设计。初步设计从去年年中开始,于今年完成。1989~1990年进行工程设计,尔后研制地面试验模型、飞行模型。该实验舱研制费为3000亿日元。其中,实验舱主体2500亿日元,实验设备和软件500亿日元。 在该实验舱上将采用人工智能和专家分系统。由于实验舱可搭载的重量和可供使用的电源有限,因此实验舱只能搭载地面设备专家系统的分系统。知识库的准备工作由地面承担。 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在电源系统和实验设备出故障时,可确定故障的设备和原因。实验舱上的专家  相似文献   

11.
空间站有效载荷真空支持系统方案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载荷真空支持系统是空间有效载荷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空间有效载荷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真空环境支持和保证。文章详细分析了国际空间站包括美国“命运号”实验舱(USL)、欧空局哥伦布轨道舱(APM)及日本实验舱(JEM)内的有效载荷真空支持系统方案及使用情况;对美国实验舱内的一号微重力材料科学机柜及微重力燃烧科学机柜内部专用的真空支持系统作了主要介绍;最后提出了我国空间站有效载荷真空支持系统的初步方案设想,即合理安排有效载荷实验进行次序,将废气排放子系统及真空资源子系统合二为一,以节约资源,提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日本已开始自由号国际空间站价值25亿美元的日本设施的研制工作。 日本实验舱(JEM)及其大型空间暴露平台将于1998年由美国航天飞机发射到自由号空间站上。为了监督计划的执行情况,日本正在组建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即日本载人系统公司。这家新公司是由14家大公司和大银行创建的,将负责为空间站的研制和使用工作配备人员。该公司将进行安全及产品保险监督,协调空间站的应用工作,并将参与站上宇航员的培训工作。这家公司的成立表明,日本政府和各承包商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合作,而这在美国还做不到。  相似文献   

13.
《航天员》2009,(3):45-45
日本航天员若田光-在国际空间站上由日本建造的“希望”号实验舱内试验了毯上飞行以及零重力条件下滴眼药水等。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已将若田5月15日的“飞毯”表演视频公布于众。画面显示.现年45岁的若田站在一块白色布单上,就像单板滑雪一样平稳地滑过国际空间站上的一个实验舱。此外,若田还尝试了零重力条件下叠衣服。这些挑战是若田从民众建议的1597项实验中挑选出16项中的一部分。若田4月还在空间站内尝试过俯卧撑等挑战。  相似文献   

14.
庞之浩 《航天员》2012,(2):62-65
“希望”号日本实验舱是国际空间站最庞大、最复杂的舱段,所以用美国航天飞机分3次把它发往国际空间站。它由增压舱、遥控机械臂、暴露设施、实验后勤舱4部分组成,其中实验后勤舱又包括增压段和暴露段2部分,是日本实验舱的主要储存舱,用来储存和供给实验样品、各种气体和液体以及日本实验舱的备件。该舱暴露段位于暴露设施前端。可容纳3个有效载荷,用于为暴露设施储备和提供物资。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早期总体定义阶段的活动研究成果,概述了日本实验舱信息系统的结构、通信链路环境、系统基本组成要素,并详细介绍了信息系统的需求、功能、子系统、硬件架构、软件结构以及与美国舱信息接口等关键点。最后总结分析了日本实验舱信息系统的典型特点,包括通信链路备份、核心网络与有效栽荷网络相互独立、数据传输线路优化、分层控制体系、光技术应用、CCSDS标准应用、软件分层模块化设计等。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在积极研究空间机器人,以使未来的空间开发活动更加可靠和有效。在空间和月球上,或在其它行星上所进行的活动同地球上相比,在重力、温度和辐射条件等方面十分不同。在这些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使用空间机器人可以在无人飞行中准确地完成其预定的任务,或者在载人飞行中代替宇航员完成部分艰苦的工作。日本宇宙开发署正在开发两种不同的机器人。一种是“日本实验舱遥控手(JEMRMS)”,它将由空间站中日本实验舱的宇航员操纵。另外一种是固连在工程试验卫星7号上的机器人臂,它可由地面上遥控。考虑到未来空间活动所要求的各种机器人功能,日本宇宙开发署正在研究下一代空间机器人所使用的元件和系统技术。这些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 (1)在轨修理机器人  相似文献   

17.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和日本其它的航空航天集团正在为载人航天活动建立一个广泛而深厚的基础。他们打算花6~7年的时间让航天员进入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工作。在不久的将来,日本可能决定继不载人Hz轨道飞行器(HOPE)之后制造载人空间飞行器。 在设计、制造、操纵日本实验舱及其辅助设备的同时,要制定廉价研制载人航天活动基础设施的计划。由于对美国航天飞机的依赖,日本的航天员飞行计划耽搁了很久,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使日本航天员的第一次航天飞行拖延到了1992年。  相似文献   

18.
一、一年来世界载人航天的重要进展 2008年是世界载人航天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各国或地区在21世纪初宏伟航天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针对所面临的形势对载人航天计划进行了调整,美国“星座计划”等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航天飞机进行了多次发射,为国际空间站运去包括欧洲哥伦布实验舱、日本希望号实验舱等一批重要组件,国际空间站迎来了建站十周年纪念日。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工程》2009,(5):100-100
据新华网2009年8月1日报道,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7月31日平安降落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结束了为期16天的“国际空间站”建设之旅。奋进号7月15日升空,17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28日与其分离。对接期间,空间站上的人员数量达到史无前例的13人,宇航员们合作完成了日本希望号实验舱的最后一个组件——外部实验平台的安装工作,并为空间站更换了电池。  相似文献   

20.
邸乃庸 《航天》2010,(12):28-31
二○○九年 这一年,航天员为国际空间站组装了最后一组太阳电池阵组件,完成了日本"希望"号实验舱外部试验平台和俄罗斯"探索"号实验舱的组装,并更换了一些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