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阿里安1~4(欧空局)李双庆阿里安是西欧联合研制的运载火箭。在此之前,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法国曾研制了钻石,英国曾研制了黑箭,欧洲运载火箭发展组织曾研制了欧罗巴运载火箭。前两种是小型运载火箭,后一种是中型运载火箭。欧罗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燕生 《宇航学报》2023,(4):509-518
从动力学建模、姿态控制器设计和设计仿真技术方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液体运载火箭姿态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当前运载火箭姿态控制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根据国外运载火箭姿态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后续中国运载火箭发展的技术需求,对姿态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提出了下一阶段姿态控制技术发展的5项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德尔它(美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德尔它(美国)李双庆德尔它运载火箭是美国麦道公司设计、研制、制造和经营的中型运载火箭。它自1959年开始研制,利用了雷神中程弹道导弹和先锋运载火箭的部件和研制成果,1960年5月13日进行了首次发射,当时的静地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只有4...  相似文献   

4.
运载火箭故障模式及制导自适应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武权  张志国 《宇航学报》2019,40(3):302-309
为提高制导控制系统在运载火箭全发射任务周期中的智慧水平,提高运载火箭完成任务的鲁棒能力,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运载火箭故障模式,创新提出了基于能量属性的故障分类方法。针对不同级别的能量故障提出了对制导控制系统的功能、性能需求。尤其针对小、中级别能量故障,简述了运载火箭故障飞行制导自适应方法应用,包含案例及任务目标变更原则等,并分析了制导自适应技术后续工程化应用的实施途径。基于能量属性的故障分类方法及制导自适应方法可应用于后续中国运载火箭工程研制。  相似文献   

5.
测控系统是航天发射任务中不可缺少的支持保障系统,为适应未来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本文提出建立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载火箭发射测控系统,其作用为运载火箭发射任务提供测控支持服务,这样将大大增强运载火箭发射的灵活性,降低发射成本,并且对这一发射测控系统组成结构和体制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6.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VLS(巴西)孙广勃巴西的运载火箭计划是在其探空火箭计划的基础上开始实施的。1964年巴西首次发射了探测1运载火箭,以后又陆续研制了探测2、3和4。其中探测是巴西走向研制卫星运载器(VLS)运载火箭的第一步,1974年开始研制,19...  相似文献   

7.
晓雨 《中国航天》1997,(11):11-13
基斯特勒公司加紧实施K┐1运载火箭计划晓雨美国新崛起的运载火箭厂家基斯特勒宇航公司已即将完成其两级、可完全重复使用的K-1商用运载火箭的详细设计,并已开始了制造工作。如研制成功,这种可高频度定期飞行的运载火箭系统将能像定期货运航班一样运行,预计每次飞...  相似文献   

8.
运载火箭制导系统惯性器件误差补偿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供了对运载火箭制导系统惯性器件的各项主要误差在飞行中进行实时补偿的方法,以提高运载火箭将卫星送入轨道的精度。文中以中等精度惯性器件为例,对运载火箭计算其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9.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H系列(日本)李双庆日本的H系列运载火箭是由N系列运载火箭发展而来的,二者都是用于发射日本应用卫星的,是日本主要的航天运载工具。目前N系列中的N-l和N-2及H系列中的H司都已退役,正在使用的是H-2运载火箭。1969年,日美签订了...  相似文献   

10.
日本运载火箭获得成功SFU的H2运载火箭在头两次发射中已取得成功,由于研制问题特别是运载火箭的LE7第一级低温发动机,首次发射推迟了两年多。第一次完全是日本本国产的、大型的、液体推进剂运载火箭HZ是作为日本空间计划的骨干火箭而设计的,并也由三菱公司下...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以美国运载火箭测试发控系统的发展过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运载火箭测试发控系统的发展阶段,然后论述了我国目前的测试发控系统的特点、优点及表现出来的问题,接着分析了运载火箭测试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几个对运载火箭测试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有影响的新技术,最后在结束语中对我国测试发控领域科研工作以后要解决的中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2.
周威 《中国航天》2004,(10):25-27
自1996年4月前苏联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以来,其运载火箭在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位置。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为降低发射成本,提高运载火箭可靠性和发射计划的灵活性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的各种运载火箭以各种合作方式不断进入商业发射服务市场,有关其运载火箭的资料和信息逐渐丰富起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掌握的有关资料也在不断完善。本文拟根据俄罗斯航空航天局(最近重组为俄联邦航天局)、国际发射服务公司、波音公司、阿里安公司和欧洲咨询公司等网站资料和有关信息,以及日常工作中积累的资料,较为系统地介绍前苏联国家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的各种运载火箭情况。  相似文献   

13.
可靠性增长分析指出,长征系殡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出现了马鞍形,其经验教训值得认真记取,由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可靠性改进措施,自1996年10月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23次发射成功,用Bayes方法评定可得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可靠性的Bayes估计为0.958,置信水平为0.90时,可靠性的Bayes下限为0.930。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运载火箭测试数据的完整性与正确性,克服传统人工判读模式判读效率低、易误判漏判以及通用编程语言自动判读模式判读适应性、扩展性、复用性差的不足,提出并设计运载火箭测试数据处理领域的自动判读语言IPL(Interpretation Language),以及配套的语言解析与执行器,实现了运载火箭测试判据的形式化定义与描述,减轻了业务人员的学习、判读成本,使得海量测试数据的判读在分钟级即可全部自动完成,目前已在多种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运载火箭性能计算一体化优化设计系统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载火箭性能计算一体化优化设计系统在运载火箭方案论证设计阶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在面向对象方法学的指导下,建立了运载火箭性能计算一体化优化设计软件系统的对象模型、动态模型以及功能模型,划分了系统的组成模块,利用Visual studio 6.O和Office2000开发实现了该软件系统。对象技术的应用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该软件系统可以完成不同型号运载火箭和不同优化设计性能要求的仿真优化计算,软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6.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09,(9):4-9
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再传捷报 7月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成功进行了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动机长程摇摆试车。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根据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重点支持新型运载火箭等重大高技术工程,形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的指示精神,最近,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预研工作已全面启动。 5月 10日,由国防科工委主持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预先研究课题论证评审会在北京召开。 长征运载火箭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在国际高科技产业群中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技术上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卫星是现出重型化和星座化的发展趋势,对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可靠性。经济性和适应性都提出了…  相似文献   

18.
林蔚然  何继伟  潘坚 《中国航天》2000,(6):26-26,39
一、运载火箭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我国发展运载火箭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对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方面。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有能力用自制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对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之林,提高在世界上的威望和国际地位作出了巨大贡献,社会效益巨大。而运载火箭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其取得的经济效益也是十分显著的。运载火箭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节省发射费用、对外发射服务和向国内、外销售技术和产品方面。1.节省发射费用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航天运载火箭事业发展需要以及承接外星发射任务的增加必须提高运载火箭发射工位的发射频率为依据,提出研制运载火箭总装运输起竖车液压系统的必要性;论证了实现运载火箭总装运输起竖车液压系统的技术途径、系统组成、功用、性能及今后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20.
载人运载火箭是运载火箭家族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种类。通过对历史上载人运载火箭发展的简单回顾,总结了载人运载火箭的主要特点。从载人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分系统设计等方面展望了未来载人运载火箭设计需求,供未来载人运载火箭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