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文献[1]中对Chen氏混沌系统的自适应控制实现同步的理论分析和控制规则,设计了自适应同步控制器电路,给定电路元件的取值,在此基础上利用Multisim2001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实验,在示波器上观察到了两个同样的但参数值不确定的Chen混沌系统的同步。  相似文献   

2.
韩新娜  李智  奚波  朱丽 《航天控制》2006,24(6):36-39
目前利用鲁棒自适应同步原理实现多个Chua混沌同步电路并不多,文中针对这一点利用自适应控制、混沌同步及电路原理,设计了一种混沌自适应同步电路,并用Multisim2001对该电路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可使多个Chua电路达到自适应同步。  相似文献   

3.
混沌是非线性系统中常见的现象,混沌同步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实现混沌同步有多种方法,但各种实现方法之间差异较大,各有优缺点。这里通过mulitisim2001对电路进行仿真,用具体的实验数据和图形,说明驱动-响应同步方案及耦合同步方案两种方法,在原理、两同步子系统中是否相互影响,以及同步时间及应用范围方面的差异,并给出调整电路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确定混沌系统的变论域直接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用于不确定混沌系统的变论域自学习模糊滑模控制方法.引入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控制器逼近滑模控制的等效控制,消除因系统不确定性及干扰导致的等效控制无法准确确定,同时使控制器设计不依赖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给出规则参数调整的自适应率,并确定滑模切换控制项以保证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根据滑模控制原理给出4条模糊规则以平滑不连续控制,实现高烦抖振削弱.某Lorenz混沌系统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法对系统参数突变和外部干扰具强鲁棒性,同时削弱了抖振.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统一混沌系统同时作为同步系统的驱动系统和响应系统,在已确定驱动系统方程的情况下,利用混沌同步的三种方法:PC激活控制法、反馈法、Lyapunov直接法,去构造响应系统方程,并将构造的响应系统以L¨u为例,从理论和数值上进行了分析,又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以L¨u系统为例得出两个统一混沌系统达到同步的充分条件,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给同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论文采用系统变量的比例微分反馈法研究了六阶耦合Chua电路的超混沌和非自治强迫布鲁塞尔振子的混沌控制问题。理论分析和数值研究表明:对于超混沌系统的控制,只用一个变量进行反馈通常是不充分的,一般至少需要两个变量进行反馈,才能实现超混沌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判断目标量测值和运动状态之间的最优对应关系,将数据关联问题描述为一类约束组合优化问题,采用混沌优化自适应遗传算法来求解数据关联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具有很高的关联成功率;此外,分别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混沌优化算法以及混沌优化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数据关联问题,结果表明,混沌优化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数据关联问题的最优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方法,且其收敛速度也明显快于单独使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或混沌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8.
蒋飞  刘中 《宇航学报》2007,28(2):484-488
提出一种基于脉冲同步技术的混沌雷达信号延迟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混沌信号进行滤波;然后对滤波输出进行采样量化,采用数字技术延迟实现量化的信号;最后通过脉冲同步系统来恢复原信号,实现混沌信号的延迟。文章给出了方法的系统实现结构,并发展了一个新的脉冲同步方法。通过计算最大条件Lyapunov指数,研究了滤波器带宽和最小采样频率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采样和量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刘云峰  陈军  廖平 《上海航天》2010,27(4):14-18,42
基于指数终端吸引子的有限时间快速收敛特性,将指数型快速终端滑模引入一类不确定混沌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滑模变结构跟踪控制。证明了系统跟踪误差变量在有限时间内能以较快的收敛速度到达各级滑模面的邻域,并最终收敛至平衡点附近很小的区域,系统有良好的动态性能。Dulling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有强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朱俊  陈忠贵  廖瑛  文援兰 《宇航学报》2011,32(7):1471-1477
基于近代平差理论系统地讨论导航星座的自主时间同步问题,建立了自主时间同步的空间自由网平差模型,提出基于星间双向测距链路和原子钟模型的自适应动态平差算法。该算法对污染测量值采用抗差M估计,而对各卫星钟差模型采用不同的自适应因子调节。给出了简要的理论分析和关键的仿真技术。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控制观测误差和模型误差的影响,实现星间高精度自主时间同步。  相似文献   

11.
基于星载信息系统高集成化、轻小型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微系统电路通过SOC/SIP等先进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将CPU、 FPGA及相关功能的裸芯片高密度集成。相比传统卫星研制方式,微系统电路的体积、重量、功耗显著减小,且产品研制周期由于模块化、通用化设计得以缩减。文章介绍一种基于RISC-V指令集处理器的星载信息系统微系统电路设计方案,采用基于RISC-V指令集的双核处理器作为微系统控制核心;通过架构优化设计集成RISC-V处理器核、 FPGA、存储芯片、接口电路等;考虑空间环境的影响,通过结构级抗辐照加固设计提升微系统电路的在轨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CCD视频信号处理器件单粒子锁定引起的系统功能中断,开发了光学遥感器光电信号处理系统单粒子锁定解锁控制电路。利用器件单粒子锁定时电流突增的特征,通过系统自动判别锁定—断电解锁—上电恢复的工作模式,进行了解锁控制电路与系统电路融合嵌入式设计与试验,在工程上实现了器件发生单粒子锁定时光电信号处理系统的自动解锁控制。利用重离子辐照进行的系统成像验证试验表明,解锁控制电路能够有效可靠判别单粒子锁定是否发生,并自动快速有效解除锁定,恢复器件及光电信号处理系统功能,系统功能恢复时间<5 s。  相似文献   

13.
引言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飞行流量与日俱增。空管自动化系统在空中管制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而时间同步技术在空管自动化系统中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雷达自动化处理使用精确的时间同步有效消除远距离数据传输过程中误码、滑码现象,保证雷达数  相似文献   

14.
分析一种基于Lorenz系统的保密通信的方法,把信息信号掩盖在系统的混沌信号中,并传输这个加了信息的混沌信号,然后使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同步,从而可以在接收端解密获得信息信号.最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电路和确定电路参数并仿真进行验证.理论与电路仿真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保密通信.  相似文献   

15.
随着航天电子线路产品的不断发展,电磁兼容性设计已成为电子线路产品设计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文章主要针对印制线路板布线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给出了双面板、多层板布线的设计方案以及地线设计方案,指出了设计中需遵循的原则,对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资源一号”卫星火工控制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靠性、安全性,与卫星成败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文章重点描述了“资源一号”卫星火工控制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的设计,主要包括火工控制系统的点火电路设计、点火通路电缆设计、太阳电池板(文中简称太阳翼)可靠展开的冗余设计和点火限流电阻的设计等4方面内容,尤其在点火限流电阻的选取和设计方面进行了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火箭入轨通常是沿标准轨道面的飞行控制,常规发射任务只需侧向小偏航角校正,但当今一些特殊的入轨任务要求火箭制导控制能侧向大偏航角飞行,以克服较大初始侧向偏差对末级火箭入轨的影响。文中提出了一种末级火箭的侧向大偏航非线性自适应组合制导控制方法,结合土星-5火箭IMG方法和航天飞机LTG方法各自的优点,进行了大偏航角的非线性耦合补偿修正,并对动力飞行过程的迭代算法进行了鲁棒稳定性改造。基于姿态喷嘴开关控制的六自由度数值仿真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和算法简单可靠、稳定性好、精度高,在火箭入轨控制和空间飞行器变轨控制中具有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双星编队的InSAR雷达系统,提出了SAR与相位同步一体化的系统框架,在双星时间同步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时间同步误差、SAR和相位同步发射及接收链路时延的双星相位同步设计方法,给出了相位同步补偿后的辅星回波信号相位和双星干涉相位,推导了两种时变相位误差功率谱密度,经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证明:相位同步补偿后,时间同步误差不影响相位同步精度,只影响辅星目标位置。辅星回波固定相位误差较大,但不影响成像,双星干涉固定相位误差为千分之几度,对干涉测高精度影响可以忽略,辅星回波和双星干涉时变相位误差与主星相近。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介绍留轨舱通风系统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带风管道的通风回路方案进行设计。以人活动区为例对送风参数和送风量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送风量受送风温差的影响较大,当温差从1℃开始增大时,送风量急剧减少,温差达到4~5℃后送风量变化趋缓,而送风量随舱内设计参数的影响较小。文章还对气流组织方式和风道系统进行设计,最终采用上底角集中双侧送风、下底角集中双侧回风的气流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