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倞中 《推进技术》1987,8(1):60-62
本文概述了国外低温推进级和氢氧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和生产成本问题,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航天运输系统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汝辉  邱小梅 《航空动力学报》1992,7(2):169-172,197
介绍了空气喷气发动机的分析方法,以实例对于新发展的分析法和传统的能分析法做了比较。阐述了分析对于空气喷气发动机工程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强调指出空气喷气发动机中能量损失的主要部位在燃烧室。因而提高燃烧室的效率是改善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戴耀松 《推进技术》1986,7(4):69-69
将来空间运输的许多计划曾对先进的氢和碳氢发动机用于单级入(SSTD)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另外,空气喷气发动机具有比火箭发动机高得多的比冲特性,用它作为将来空间运输体系的动力一直就有浓厚的兴趣.最近,英国航天局的HOTOL-计划就采用了这种动力装置.不久的将来,用火箭-空气喷气发动机推进系统发射飞行器具有极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推进技术》1987,8(6):93-96
$】m — —航天飞机动力装置专辑—— 航天飞机动力系统方案探讨…………………………………·。…………………·楼东堡(2) 空气喷气发动机在空间运输系统中的应用………·二……………………………张克勋(9) 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航天技术中的应用…………………………………阮崇智 张德雄(16) 美国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研制概况………………·,…………………·王克昌(24) 航天飞机轨道机动发动机方案探讨………。……………………………………··丁丰年(29) 航天飞机液体推进剂的选择问题…………·二……………………………………·…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对战术导弹的要求及实现二级推力程序可能的动力装置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二级推力比和总冲比是选择动力装置方案的重要参数.当推力比大于5时,不宜采用单室双推力方案,尤其是在一、二级推力比较大而总冲比较小的情况下,选用贯穿式双室双推力方案较有利.文中进行了实例对比.当一、二级推力比很大,而总冲比又很小时,采用组合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是一种很可取的方案.本文还概述了无喷管固体火箭发动机在组合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及其它二级推力动力装置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克昌 《推进技术》1987,8(1):24-28
本文概要介绍美国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的性能,研制过程中出现和解决的技术问题,还介绍了进一步提高该发动机性能的方案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
固体火箭发动机具有先进的性能、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因而使它在航天运载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美国、西欧、日本研制固体火箭发动机过程及其性能与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8.
傅似虹 《推进技术》1987,8(3):35-40
本文简述了巡航导弹用的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采用火药燃气冲击式起动系统的必要性,介绍了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起动过程和起动加速性与起动功率的关系,并用类比法估算了火药燃气冲击式起动系统的火药筒质量和燃气流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导弹获得最佳性能,本文研究了两种情况.其一,选用一台已有的空气喷气发动机,将导弹总体参数与发动机转速调节方案结合起来优选.算例说明,该方法可用.其二,将导弹外形参数、总体参数与发动机调节方案联合进行优选并在发动机数学模型中充分考虑安装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毛金道 《推进技术》1987,8(5):73-74
冲压发动机的比冲远高于火箭发动机,因此,冲压发动机或超音燃烧冲压发动机在未来空间运输系统的研究中正在得到重视.Wolf,D.M.提出了冲压发动机应用于太阳系某些天体大气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李兆民 《推进技术》1987,8(3):47-51,6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研究端面燃烧固体火箭发动机中药柱的燃速增大特性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在一些端面燃烧装药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中,平面的燃烧端面往在演变成锥形燃烧面.实验表明: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推进剂中可移动组分的迁移,细颗粒在界面高度集中,以及推进剂的应变造成的.文中还介绍了控制燃速增大,避免在燃烧过程中出现瞬态锥面的各种方法及其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辐射冷却推力室设计计算方法.内容有:物理过程的分析、燃气与室壁之间对流热流和辐射热流的计算、室壁中温度场的计算、因辐射冷却引起的比冲损失的计算等.并通过一个计算实例来说明方法及所得结果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进气中氧浓度增加对空气喷气发动机的影响。利用冲压式喷气发动机进行了改变进气氧浓度直至达到25%的模拟实验。其结果表明,氧浓度的增加可以显著地改善发动机燃烧室的工作条件,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赵瑞湘 《推进技术》1989,10(1):64-64
空气喷气技术系统公司在加里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附近完成了超音速发动机试验设备的建造.其中超音速设备的3.6×7.3m试验舱段,在马赫数8,高度为30480m状态下可试验30秒.研制X-30空天飞机发动机的洛克达因公司已与空气喷气公司签定了16个月的试验合同,对发动机方案进行试验验证.试验工作将于1988年末开始,试验经费为五百万美元.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朱森元 《推进技术》1987,8(1):51-53
本文提出了以氢为燃料的冲压火箭组合发动机作为航天飞机动力装置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液氢爆震波冲压发动机作为高超音速导弹动力装置的可能性,对一个二元简化模型就升力、推力和燃料消耗量诸性能参数作了初步估算.  相似文献   

17.
美国CFD研究公司正在最后组装一种将火箭发动机和涡喷发动机技术组台在一起的先进的空气喷气发动机。按计划,这种非飞行重量验证机的地面试验将在近期进行,而飞行试验可能也在1999年进行。这种空气涡轮一火箭(ATR)发动机循环将为空气喷气推进系统提供大的重要的收益,这些收益包括简单和低成本的结构、高的推重比(20-40)、大的油门能力、不敏感性和可长期储存。这种结构紧凑的混台式发动机,其近期的可能应用是装战术导弹和高速无人飞行器。由于ATR循环采用了火箭发动机和涡喷发动机的技术,所以它将起到新发动机的作用,并在以…  相似文献   

18.
马汉英 《推进技术》1987,8(1):34-38
本文对航天飞机可能使用的几种液体推进剂进行了性能、价格、发射航天飞机的推进剂使用维护费用、推进剂毒性以及腐蚀性等的比较,对航天飞机液体推进剂的选择做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列举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热试车可能出现的故障.介绍了各种监视来统的作用与功能.建立起各类参数测试的原理与用于故障分析的数学模型.同时探讨了瞬态测试特性的重要性与故障预估的方法.文中以实例论述了发展一套地面热试车故障分析技术在研制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龙玉珍 《推进技术》1987,8(4):18-18
据慕尼黑消息,MBB公司和罗耳斯-罗依斯公司为了研究“先进的空气喷气发动机系统概念”,与欧洲航天局签订了一项九个月的合同.该合同是欧洲航天局研究的一部分,这导致选择一种继阿里安-5之后的适应性强的航天运输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