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邦治 《航天》2010,(4):28-29
我国的液体运载火箭技术是在液体弹道导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第一种运载火箭为长征一号,是以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为原型进行研制的。尔后,又在液体弹道导弹的基础上改进研制了我国的第二种运载火箭长征二号。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使用N2O4/UDMH推进剂的液体运载火箭爆炸事故冲击波形成过程与特征,介绍了N2O4/UDMH推进剂爆炸当量值的选择范围。给出了N2O4/UDMH推进剂爆炸实验研究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和典型液体运载火箭爆炸冲击波危害距离估算值。  相似文献   

3.
郑治仁 《中国航天》1994,(11):36-37,41
发射场防爆安全问题郑治仁使用液体推进剂的导弹或运载火箭,其推进剂重量往往占有很大比重,例如美大力神Ⅱ洲际导弹,推进剂加注量为144吨,占起飞重量149.7吨的96%。美国和前苏联都发生过加注后的洲际导弹发生大爆炸的事故。因此,其安全问题十分重要。那么...  相似文献   

4.
根据液体火箭推进剂腐蚀性强、毒性大等特点,提出了液体火箭推进剂运输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各类常见事故的处理和人员中毒的防护与急救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液体火箭推进剂的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5.
图1研究人员正在进行液体推进剂物化性能测试航天液体推进剂研究中心成立图2质检人员正在检测液体推进剂中的微量杂质图3环境监测人员正在用气相色谱仪监测大气和水体中液体推进剂的含量本刊讯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液体推进剂研究中心6月30日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  相似文献   

6.
廖少英 《上海航天》1994,(4):18-22,29
论述液体推进剂剩余对运载火箭性能的影响。讨论推进剂剩余的控制方法。介绍两种型式的推进剂利用系统。  相似文献   

7.
许忠 《中国航天》1994,(3):33-34
美俄采用新技术处理导弹推进剂俄已同意为试验工作提供从3枚SS-13导弹上卸下来的固体推进剂图中所示为SS-13导弹根据美苏达成的削减战略武器协议,俄罗斯将有大量洲际弹道导弹要拆除。对这些将被拆除的导弹,特别是固体导弹的推进剂做如何处理,美俄工业界目前...  相似文献   

8.
许兴 《中国航天》1994,(1):20-21
俄将潜射弹道导弹改作民用负责研制潜射型弹道导弹(SLBM)的俄罗斯马可耶夫机械工程设计局已与美国海射火箭投资商组成了一个海射服务公司,共同合作实施一项旨在把俄库存的SLBM改为商用运载火箭的计划。弹道导弹将改由水面发射,把核弹头换下来之后就可以发射通...  相似文献   

9.
日本运载火箭获得成功SFU的H2运载火箭在头两次发射中已取得成功,由于研制问题特别是运载火箭的LE7第一级低温发动机,首次发射推迟了两年多。第一次完全是日本本国产的、大型的、液体推进剂运载火箭HZ是作为日本空间计划的骨干火箭而设计的,并也由三菱公司下...  相似文献   

10.
基于神经网络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泄漏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志武 《火箭推进》2005,31(1):55-58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在热试车过程中出现的推进剂泄漏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神经网络法对发动机相关参数进行检测,以发现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的推进剂泄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神经网络实现推进剂泄漏的及时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李双庆 《中国航天》1995,(10):32-34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旋风号(俄罗斯/独联体)李双庆旋风号是前苏联于60年代中期在SS-9洲际弹道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属谢尔顿编码体制下的F系列中型运载火箭,共有三种型号,其中F-1-r(SL-10旋风1)已退役,F-1-m(SL-11旋风2)和F-2(...  相似文献   

12.
红烟硝酸、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等可贮存推进剂在战略弹道导弹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美国现役洲际导弹大力神Ⅱ(射程15000公里、当量1000万吨)所采用的推进剂就是四氧化二氮和混肼-50(无水肼和偏二甲肼50%);而在苏联方面,则采用可贮存液体推进剂的战略洲际导弹占绝大多数。在现役1398枚洲际导弹中,除60枚SS-13为固体推进剂外,其余550枚SS-11、150枚SS-17、308枚SS-18、330枚SS-19,其一、二级都采用了以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为推进剂的可贮存液体火箭发动机,占导弹总数的  相似文献   

13.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二号系列(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二号系列(六)邸乃庸朱维增吴瑞华长征二号E长征二号E是以加长型的长征二号C为芯级,捆绑4个液体助推器组成的低轨道两级液体推进剂运载火箭。它可以把9.2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倾角为28.5度、高度为200公里的近地圆轨道。如配以合适...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1995,(7):27-29
各国运载火箭介绍:宇宙号(俄罗斯/独联体)宇宙号是俄罗斯/独联体目前仍在使用的最小型的老式运载火箭,由扬格利设计局(现乌克兰的南方科研生产联合体)于60年代初在SS-4中程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开始研制。最初研制的型号为SL-7(谢尔顿代号B-1)。尔后,...  相似文献   

15.
新一代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交叉输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液体运载火箭和航天飞行器推进剂交叉输送技术的概念。分析了贮箱间和管路间两种交叉输送系统的原理和工作特点,以及国外如美国第二代航天飞机、三级并联火箭飞行器、宇宙神运载火箭,以及欧空局阿里安4LP运载火箭采用的交叉输送技术。阐明了交叉输送连接器和交叉增压等关键技术。对所研制的蝶型活门进行的气动螺栓分离和气动分离,以及以水为介质的交叉输送系统小比例系统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分离方案均能实现可靠分离,系统工作正常。推进剂交叉输送技术可用于改善捆绑式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的布局和性能。  相似文献   

16.
在1982年固体火箭的主要成就中,领先的是航天飞机固体助推器那继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成绩,以及在 MX 洲际弹道导弹研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这个直径为92英寸的导弹,其前三级都用的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第四级是一个液体双组元推进剂系统,它预定在1983年初进行首次发射。  相似文献   

17.
1983年2月8日,一枚苏联的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首次发射成功。这是苏联打算研制的四种第五代洲际弹道导弹的一种,即小型固体导弹。四种导弹中的两种为液体型号,估计采用四氧化二氮与混肼-50(50%偏二甲肼+50%肼)可贮存液体推进剂,其中  相似文献   

18.
张永敬  陈占海 《上海航天》1992,(6):11-12,51
简要介绍了大型运载火箭液体推进剂的加注方式,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案,并着重把推进剂加注过程由不可视变为可视过程,简要介绍了改进后的方案、系统组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龙乐豪同志是我国优秀的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技术专家。曾参加和主持过多个型号的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长期担任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中国工程院院士。 进入新世纪,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引下,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已经启动。最近,《航天制造技术》编辑部以我国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的成就与展望、我国航天制造技术的发展等为题,走访了龙乐豪院士。  相似文献   

20.
液体推进剂泄漏应急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瑛  赵后随 《上海航天》2003,20(1):60-62
提出液体推进剂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人员疏散、隔离区划分、受伤和中毒人员救治,抢救人员个人安全防护以及其他控制险情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