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当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迎着朝阳,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冉冉升起的时候,为航天事业长期扎根在内蒙古草原的六院人(原四院内蒙指挥部)遥望东方无不激动异常。他们知道,这面高高飘扬的国旗不同寻常,这是一面在太空邀游十五天后,由六院研制的固体制动火箭发动机按程序准时点火,把这面象征着  相似文献   

2.
这是令国人骄傲和自豪的一刻。嫦娥三号被长征火箭川页利推上太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提供的各种类型几十台发动机,以完美的表现,再次铸就了中国人民“奔月梦想”的新的里程碑。人们欢欣鼓舞,拍手相庆。  相似文献   

3.
张美书 《航天》2014,(12):18-21
2014年11月1日,嫦娥五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安全“回家”。这不仅意味着探月工程完美拉开了第三期“回”的序幕,而且也让试验器上承担变轨任务的490N发动机向世人再次展示了她特有的风采。在中国人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漫漫征程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490N发动机,以其轻盈灵动的身姿,一次又一次地为中国人的奔月和太空探索完成了航天器的变轨任务,成为国人心目中的金牌发动机。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中国早在6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研制航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并于1970年首次应用于中国“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迄今已成功研制和应用了多种不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从本期起,分三期向国内外读音介绍六种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下属单位研制生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包括,第二期:FG-02“长征1号”运载火箭第三级固体发动机;“东方红2号”卫星远地点发动机,第三期:FG-23A返回式卫星制动发动机;“风云二号”卫星远地点发动机;第四期:EPKM近地点发动机,CZ-2C/FP运载系统变轨发动机(FG-47)。这些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六院建院以来研制固体火箭发动机产品质量所取得辉煌业绩,阐述了以“质量为立院之本”所做的工作与效果,提出了六院今后大讲质量、质量立院和“警钟长鸣”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王敏毅 《湖北航天科技》1997,(4):46-48,F003
对国内外固体火箭发动机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CAD)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开发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CAD系统的总体构想,为提高武器装备水平,缩短火箭导弹研制周期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前,美国已把为军用、民用和商用的低成本、高可靠进入太空方案列为重点项目.预计到2000年,对于低地轨道空间运输系统的有效载荷能力要求,可能会达到2268~2722t.固体火箭在满足这一要求方面具有很大的竞争力. 事实上,美国目前的太空入轨级(近地点和远地点发动机)、五分之四的运载火箭助推级和第五代运载火箭新型号,都使用或准备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 今后的空间站、星球大战计划及太空探索,都需要大推力运载火箭的支持;正在研制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质量评判的特点,以带有两种典型伤情缺陷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为例,对主观Bayes非精确推理方法在固体火箭发动机质量评判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非精确推理框图,并简要介绍了研究推理规划中的充分性度量LS、必要性度量LN和前提的可信度C(E,S),以及计算多种伤情缺陷作用下发动机禁用的后验概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子力 《中国航天》2000,(8):21-22
一艘由火箭推动的飞船沿着一面斜坡不断加速,最后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腾空而起,冲向太空。船中坐满了要逃向别的星球的地球人。这是美国1951年出版的一部经典科幻小说中描写的一个场面。将近50年后的今天,美国航宇局正在领导着另一场“地球大逃亡”行动。该局正在对各种新的推进技术方案进行研究,希望研制出能轻而易举地摆脱地球引力的羁绊、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来往的航天运输工具。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 正在研制的推进方案涉及冲压、超音速燃烧冲压、燃气涡轮和火箭发动机。虽然这些装置无论是作为方案进行研究,抑或是作为真…  相似文献   

10.
开槽管形装药(减面形)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一种火箭的固体发动机的要求,研究了开槽管形装药(减面形)的设计方法,并对减面形开槽管形药柱的槽数、槽长对燃面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划分燃面变化阶层的依据。经性能试验和飞行试验证明,这种开槽管形装药(减面形)设计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左右 《航天员》2012,(6):28-30
美国东部时间10月7日20时35分(北京时间8日8时35分),伴随着猎鹰9号火箭发动机的轰鸣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太空船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升空,成为首艘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的商业飞船。“距离航天飞机退役仅仅一年之后,我们又一次在美国的领土上发射了货运飞船,并且将相关的工作机会带给了美国商业公司”,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说,“‘龙’太空船的发射,标志着商业补给运输服务的正式开端。也表明美国商业公司完全有能力承担这一重任。”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参数化驱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设计、零件装配及其与平行层燃面退移的一体化集成,以Pro/E族表技术为核心,利用WinForm框架和XML等技术,提出了实现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参数化模装设计和整机自动化装配的技术途径,实现了发动机各零部件三维模型的参数化驱动及发动机整机的自动化装配,实现了复杂三维药柱退移过程中的拓扑结构变化。该研究开发完成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参数化模装设计软件系统,系统中包含29个发动机零件,通过灵活设定结构参数,可自动化构建多达720种不同结构形式的发动机结构实体模型,实现平行层燃面退移,得到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动态结构质量特性,同时计算出发动机的内弹道性能,并且具有可扩展性。该技术能够为进一步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仿真、优化的一体化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讨论应用简单的挤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助推器替代现有固体捆绑火箭发动机的可能性,并且探讨如何制造同固体火箭发动机相同经济效益的火箭发动机,而不出现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安全和操作缺限。固体火箭发动机经济效益好并被广泛使用。但是它表现出明显的安全和操作缺限,用现有经费模型探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经济效益,并说明其原因。为此促使我们比较分析简单的挤压液体火箭发动机级,此液体火箭发动机级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有相同经济效益的烧蚀冷却液体火箭发动机。本研究所选择的液体推进剂是过氧化氢和煤油,它具有可与固体火箭发动机相竞争的经济和性能特性。研究表明没有实际的液体推进剂组合可以获得固体火箭发动机那样的的密度比冲,应用过氧化氢和煤油的液体火箭系统是现有或未来运载火箭增加推力的一种经济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早在6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研制航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并于1970年首次应用于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迄今已成功研制和应用了多种不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这些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性能及应用的情况表明,中国航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具有优良的性能和良好的可靠性,一些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本期起,本刊将转载《固体火箭技术》杂志的有关内容,陆续向读者介绍6种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早在6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研制航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并于1970年首次应用于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迄今已成功研制和应用了多种不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这些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性能及应用的情况表明,中国航天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具有优良的性能和良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某固体发动机推力终止装置结构空间十分有限,为保证推力终止时发动机负推力大于等于零的要求,必须尽可能地提高反推力效率。因此对推力终止装置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设计,尤其是反向喷管连续锥形型面设计,在总结一般固体发动机研制经验的基础上,将非连续柱面型面改为连续锥形型面。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向喷管的结构可靠性和反向推力效率较高。此项设计技术对带反向喷管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性能调节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对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高度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壅塞式和非壅塞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性能调节特性及方案,并着重分析了非壅塞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燃气流量自适应调节原理与规律,分析计算表明,非壅塞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不仅结构简单,且能明显提高发动机在非设计状态时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模态分析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固体火箭发动机划分为144个自由度,采用锤击法,单点激励多点响应(SIMO)对其在4种工况下进行了频率响应的测量,应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和数据拟合,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获得了发动机在各工况1kHz以内的各阶固有频率、振型和阻尼,并对试验模态分析技术在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1979年美国在固体火箭领域中取得了下列成就:一、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相继研制成功1.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助推器它是用于载人空间飞行的最大固体火箭发动机,全长37.5米(125英尺),直径3.7米  相似文献   

20.
非壅塞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工作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非壅塞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高度特性,速度特性和导弹工作的稳定性。运用直连式实验,考察了这种发动机燃气流量的自适应调节特性。结果表明,非壅塞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冲压发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