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资源卫星及应用技术的新进展安嘉欣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通过卫星获得的对地观测数据已成功地应用于人类的科研活动、社会活动和商业活动之中。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卫星遥感及应用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出现了许多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  相似文献   

2.
展望中国资源卫星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良森  郎方 《卫星应用》2003,11(4):10-17,31
在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成功发射和数据应用前景良好的前提下,阐述了发展中国资源卫星后续星的必要性。通过对国外卫星遥感发展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用户对资源后续星的需求和我国卫星制造业的技术发展形势,提出了我国资源卫星后续星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3.
卫星遥感在我国土地资源调查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萧术 《中国航天》1998,(4):7-9,11
卫星遥感在我国土地资源调查中的作用寇有观萧术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它哺育着人类文明的成长与发展。以往,人们常笼统地讲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其实不然,从人均来讲,特别是近40年来,由于我国人口净增6亿多,使得我国成为资源短缺,尤其是土地资源短...  相似文献   

4.
引 言 今年3月2日,我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1正式交付使用。运行表明,它所取得的可见光和红外遥感数据与90年代国外同类卫星水平相当。CBERS-1的研制、发射和运行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陆地资源卫星的历史,使我国能实时接收覆盖我国全境及部分邻国领土的卫星遥感数据,弥补了以前北京地面站接收不到我国西部地区和南部海区的国外遥感卫星数据的缺憾。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卫星遥感应用的发展。 目前,陆地资源卫星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所以…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源遥感卫星也从最初的Landsat和SPOT两大系列发展到今天的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中国、俄罗斯、印度、日本、巴西、加拿大等许多国家都拥有自己的资源遥感卫星的格局。我国民用资源遥感卫星数据由最初单一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获取能力发展到现在中巴地球资源系列卫星、环境减灾卫星、测绘立体卫星等综合获取能力;传感器的研制从最初仅有光学的多光谱、低空间分辨率(几十米)发展到目前的高空间分辨率(几米)、高时间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宽视场多角度、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共存的格局,形成了传感器种类较为齐全的综合对地观测体系。  相似文献   

6.
《卫星应用》2005,13(3):1-6
介绍了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计划现状及未来发展,介绍了数据分发状况和数据销售政策;总结了资源一号卫星数据在资源调查、环境与灾害监测、作物长势监测以及影像制图等领域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用遥感卫星经过30多年的努力,现已建成了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和海洋卫星3个卫星系列,形成中国连续稳定运行的民用卫星系统,为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空间遥感信息。文章简要论述了中国民用遥感卫星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8.
中巴资源卫星02星于去年10月21日发射升空后,经过100多天令用户满意的表现,近日结束了“实习期”,走上了实际应用的征途。2月12日,国防科工委在京举行了中巴资源卫星02星交付仪式,正式将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移交到卫星用户的代表部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介绍了俄罗斯的RESURS系列地球资源卫星,包括RESURS-F系列卫星、RESURS-O系列卫星和正在研制中的RESURS-SPECTR卫星。介绍了RESURS系列卫星的轨道参数、有效载荷类型和性能等。  相似文献   

10.
郭建宁 《卫星应用》2007,15(3):6-10
回顾了15年来中国资源卫星应用系统建设、资源卫星应用以及卫星遥感国际合作方面取得的成绩,总结了中国资源卫星应用的基本经验,展望了中国资源卫星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吴忠 《中国航天》1994,(5):45-45
俄罗斯的资源地球观测卫星俄罗斯从70年代就开始在流星气象卫星的基础上研究探测地球资源并进行生态环境监测的地球观测卫星——资源一O系列卫星。“O”的含义是卫星所获取的遥感数据可通过高速无线电信道实时、准实时地传输给地面站。俄罗斯的流星和资源卫星系统主要...  相似文献   

12.
《航天》2010,(1):10-10
为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让中国遥感卫星数据更多地走出国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积极推进海外建站业务。在已建成的南非中巴资源02B卫星地面站的基础上,环境减灾小卫星A星泰国地面站即将建成。该中心后续的海外建站计划还包括环境减灾小卫星A/B星巴西地面站、中巴资源02B卫星香港地面站。  相似文献   

13.
《卫星应用》2009,(3):F0003-F0003
中国资源卫星中心于2009年7月16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国陆地观测卫星第三届用户大会,大会的主旨为:加强合作,扩大共享,共同促进国产卫星数据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卫星应用》2008,16(1):15
(2月13日《中国航天报》报道)国防科工委在京组织召开了中巴资源卫星02B星交付仪式,此举标志着该卫星由生产试验部门正式交付给中国、巴西两国用户使用。卫星交付使用后,将接替2003年发射的02星,实现中巴资源系列卫星的连续稳定运行。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李元,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副总经理袁家军,该卫星工程总师孙家栋,以及水利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测绘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出席了交付仪式。  相似文献   

15.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是以中国为主研制的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文章简要介绍了它的发展历程,全面介绍了星上的有铲载荷、采用的先进技术和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6.
阎秀英  蔡伟 《卫星应用》2003,11(4):27-31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1)发射并正常运行,促进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在积极推广宣传CBERS-1产品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生产及应用成果。随着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后续星的发展,卫星的性能、指标的改进和提高,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卫星产品市场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7.
1引言 2007年4月中旬,中国航天在太空奏响了两曲凯歌。是月11日、14日,中国的第二颗海洋探测卫星——海洋1号B星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计划中的第一颗导航卫星——北斗M1号卫星(将运行于距地面21500km高度的圆轨道)相继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8.
唐绍凡 《卫星应用》2000,8(2):46-50
介绍了国外地球资源卫星及其遥感器的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我国资源卫星及遥感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高层技术决策立足两个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着眼于自身整体优势和国际应用,根据国际地球资源卫星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准确地把握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技术发展方向。科学合理地进行了多谱段及其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器配置,使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多种有效载荷技术性能和指标互补,综合技术指标先进,光学遥感器技术指标整体优势已经突显出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特色,瞻望发展前景遥感器技术水平将明显提高,卫星应用范围将日趋扩大。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我国资源卫星应用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卫星数据的生产与分发,总结了资源卫星数据在各领域应用中所取得的成绩,展望了我国资源卫星应用系统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