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国际航空》2011,(6):70-71
2010年11月,中航工业控股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原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研究所),使之成为中航工业基础院下属的独立法人单位.它代表着中航工业,在飞机雷电与静电防护研究、设计和试验方面,扩展了新的能力,而原属于地方的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将在新的平台上大展宏图.  相似文献   

2.
《国际航空》2005,(7):70-71
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有限公司,原为安徽省科委的合肥航太电物理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7月,现改制为集科研、生产、贸易为一体的股份制公司,并经有关方面批准为第903研究所.专业从事电物理技术等应用于飞机(包括直升机、导弹、火箭、飞船等)雷电与静电防护领域的研究工作.公司成立10年来,本着科技兴国,实业强国,造福人类的宗旨,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鼓舞下,冲破国外技术封锁,在我国各有关单位和航空界专家们的支持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开创了我国飞机雷电与静电防护领域的试验研究工作,填补了国内空白,从而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宇航材料工艺》2005,35(5):F0003-F0003
西安太航阻火聚合物研究所,专门从事耐高温、洁净阻燃、耐烧蚀新型聚合物开发、生产、销售的精锐型民营企业。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独家生产,每年都有新产品问世,产品已用于航天、军工、机械、电子电器、汽车制造等各种行业,是中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会团体会员。  相似文献   

4.
《宇航材料工艺》2005,35(6):F0003-F0003
西安太航阻火聚合物研究所,专门从事耐高温、洁净阻燃、耐烧蚀新型聚合物开发、生产、销售的精锐型民营企业。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独家生产,每年都有新产品问世,产品已用于航天、军工、机械、电子电器、汽车制造等各种行业,是中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会团体会员。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月3日,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林左鸣,副总经理张新国莅临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视察工作。林左鸣首先参观了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展厅,深入试验现场了解情况,参观了中航工业网络中心、IT体验中心及大型高性能计算中心,随后听取了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所长梁丽涛关于构建高技术服务平台推动产业发展的专题汇报。林左鸣董事长对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近些年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标准化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快标准技术和服务模式的创新转型;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竞争激励机制,加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应用软件,为航空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10月1日下午4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和随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上海市市委书记习近平和市长韩正等陪同下,来到中国一航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考察。中国一航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中国一航科技委第一主任刘高倬,一航上电所所长金兴明、党委书记何仁兴全程陪同并向胡锦涛总书记进行了工作汇报。听完一航上电所的概况、主要产品和发展展望介绍后,胡锦涛总书记肯定地说,一航上电所有50年的历史,规模较大,又建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地位很重要。在重点实验室参观大型飞机电子飞行仪表系统时,胡锦涛总书记了解到,该所通过"十五"期间的科研攻关和  相似文献   

7.
2011年3月2日,中国商飞副总经理贺东风一行莅临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指导工作。中航工业基础院副院长周国强、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所长梁丽涛、党委书记周保富陪同访问。  相似文献   

8.
高博特资讯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第四届编委工作会在一航精密所举行7月12日,《航空精密制造技术》第四届编委会会议在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一航杨育中副总经理,中国一航科技发展部张聚恩部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唐晓青副校长、一航精密所王志标所长、第四届编委会10多位编委以及编辑部工作人员和广告代理公司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志标所长主持,他指出,近几年,《航空精密制造技术》在稿件、质量、影响、编辑等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确实反映了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刊物作为研究所的一个窗口,是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航空新闻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 8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中组部部长曾庆红、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新良、山西省委书记田成乎、省长刘振华及山西省国防工办领导陪同下,来到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视察,受到了公司领导和干部、职工以及驻厂军代表的热烈欢迎。 太航公司董事长殷卫宁、党委书记檀培如等陪同江总书记一行参观了公司科研重地。在军品陈列室,江总书记重点听取了太航公司董事长殷卫宁对公司大气数据系统、机电仪表等八大系列、三代产品的汇报。 随后,江总书记一行来研究所的科研区,亲切…  相似文献   

10.
中航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光电所")于1970年成立,是我国唯一以火力控制系统总体为核心的火控系统和光电系统专业研究所。中航工业光电所是集产品研发、生产、维修、服务为一体的光机电综合性多学科的应用技术研究所,被评为航空工业成立55周年重大贡献单位。中航工业光电所以火力控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为依托,设有博士后工作站,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军民品质量体系均通过国家ISO9001认证,拥有军工装备科研生产许可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与动态     
中航工业西北地区标准化协作组工作会议召开2012年9月19日~20日,由陕西航空工业局组织的"中航工业西北地区标准化协作组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中航工业集团公司领导、飞机公司领导、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领导均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参加会议的单位有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中航工业驻西北地区企(事)业单位和相邻的河南、山西、湖北地区的部分中航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8月23日至26日,由中航工业第304研究所、"计量与校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动态测试与校准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计测传媒(《计测技术》和中国计量测控网)承办的"2016计量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在昆明成功召开。会议一开始,由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廖理副所长致欢迎词。随即,由来自中航工业计量所、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4月12日~4月14日,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在江苏省苏州市联合举办了航空行业标准化工作程序与要求培训讲座。参加培训的共有来自中航工业西安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以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25家单位的37名代表。此次培训旨在帮助航空行业标准化从业人员全面了解航空行业标准的立项申报等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高标准立项申报和编制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本次培训专家团队来自全国航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航空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于10月29日在杭州召开,来自中航工业的33个单位近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标准化专业委员会总干事、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危运生主持;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纪委书记陈晓东到会并致辞;航空学会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5.
企业动态     
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庆祝建厂50周年 在全世界劳动者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全体职工也迎来了建厂50周年 的大喜日子。50年来,太航伴随着中国航空工业一道发 展壮大。 太航是中国航空仪表的摇篮,新中国第一批航空仪 表就诞生在日伪遗留下的旧兵营马棚里,从此结束了 我国不能生产制造航空仪表的历史。经过几代太航人 的不懈奋斗,工厂由最初的一个小企业发展成为研制 生产航空电子设备、仪器仪表、传感器产品的国家大型 骨干企业。 50年来,太航为航空、航天、兵器、核工业以及船舶、 气象等部门…  相似文献   

16.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系中航工业所属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研究所,是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精密制造技术航空重点实验室和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主要承担航空机载设备精密制造和精密检测技术及其设备的研制和开发。研究所在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设备,惯导测试与运动仿真技术与设备,数控三坐标测量机技术与设备,精密检测技术与设备,环境试验技术与设  相似文献   

17.
2011年8月15~16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质量安全部主办,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承办的"2011中航工业总质量师论坛"在浙江举办。本次论坛是"2011中航工业质量年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论坛的主题是"一代装备、一代技术、一代管理、一代质量"。来自中航工业装备、中航工业飞机、中航工业直升机和  相似文献   

18.
2013年5月28日,空装科订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13年某型飞机标准件周期性检验工作计划协调会"。来自空军、中航工业、航天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由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做了某型飞机标准件  相似文献   

19.
飞机修理企业不同于飞机制造企业,在飞机修理过程中,航修企业长期受研究所、主机厂、成品厂的制约,严重影响了修理周期,因此引入成熟的制造技术势在必行。本文简述了逆向工程技术在航修领域的应用,验证了制造技术在修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制造所)创建于1957年,是我国专门从事航空制造技术研究与专用装备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所。全所现有在编职工1400余人,占地面积33万余平方米,拥有机械加工设备、专用试验设备及仪器5000余台(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