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杭文  张昊摄 《航天》2013,(11):4-4
9月30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天宫一号在轨飞行任务”系统级评审会,审议通过了《天宫一号在轨运行任务总结》,认为天宫一号在两年寿命期内飞行结果满足工程总体要求,在轨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会议就天宫一号的飞行任务执行情况和主要技术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汇报,总结了天宫一号的发射及在轨测试阶段主要飞行事件及执行情况、平台功能验证等功能。天宫一号探索并建立了适应多飞行器在轨并行管理、技术状态新、接口关系复杂、协同性高、决策实时性强等要求的联合飞控管理模式,实现了在轨运营全过程“统一组织、统一调度、统一监视、统一决策、统一确认”,为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中国实现了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  相似文献   

2.
高分一号卫星环境遥感监测应用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以来,在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中的精细化和定量化遥感监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高分一号卫星的主要用户,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利用高分一号卫星数据开展了大量应用示范工作,本文以其对气溶胶光学厚度、水华、水质、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等遥感监测和评价内容为例,介绍了高分一号卫星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示范情况。  相似文献   

3.
螺旋锥齿轮技术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螺旋锥齿轮作为高速重载高精度机械传动的基础部件,它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论文简要评述了这一重要工业技术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近几年这一技术的发展状况,概述了螺旋锥齿轮在设计、加工、检测、修形及机床设计等各方面的基本思想,指出了今后这一技术领域可能的几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交锁  王林 《中国航天》1993,(10):43-46
电磁轨道发射器作为一种发射运载工具和作战武器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现将它的发展概况、原理、性能以及应用前景向读者作一简要介绍。 一、发展概况 1916年和1918年,法国人福桑·维勒普雷对轨道炮进行了大量研究。1926年,他出版了《电力炮》一书,并于同年和安德烈·  相似文献   

5.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概念出发,介绍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模型、成熟技术、优点及应用,提出了数据融合的一种新的分类方法,指出了数据融合的难点和潜在的问题。最后,重点论述了这一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压缩编码技术和数据传输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出现了许多新的多媒体通信方式。多媒体会话型业务就属于其中的一种,作为多媒体会话型通信业务的一种典型,视频会议业务已在社会性的信息交流中发挥了巨大的沟通作用。  相似文献   

7.
CZ-3A系列运载火箭承担了北斗工程,包括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的全部发射任务,被称为“北斗专列”。在北斗工程历时26年的研制过程中,CZ-3A系列火箭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使火箭具备了从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到倾斜同步转移轨道(IGTO)、中圆转移轨道(MTO),从一箭一星发射至转移轨道,到一箭双星发射至转移轨道,再到一箭双星直接发射入轨的发射能力,实现了跨越发展。满足了北斗工程的发射任务需求,北斗工程共计44箭、59星,CZ-3A系列火箭发射均获得了圆满成功,成功率达到了100%。  相似文献   

8.
一、一年来世界载人航天的重要进展 2008年是世界载人航天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各国或地区在21世纪初宏伟航天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针对所面临的形势对载人航天计划进行了调整,美国“星座计划”等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航天飞机进行了多次发射,为国际空间站运去包括欧洲哥伦布实验舱、日本希望号实验舱等一批重要组件,国际空间站迎来了建站十周年纪念日。  相似文献   

9.
航天工业是近代新兴的一门工业,它高度综合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就,是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航天工业技术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建立了从事卫星与运载火箭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配套的单位,造就了一支专业技术齐全的航天科技骨干队伍。 我国发展航天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推动我国科技的发展,造福于人民。从这一目的出发,我们愿意  相似文献   

10.
前言欧洲动力公司(S.E.P)是这次考察的重点单位。除正式参观两天外,代表团还邀请该公司主管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经理J.Dardare先生进行了一次技术座谈。代表团参加了一次阿里安火箭第一子级的全弹试车;参观了装配活门、涡轮泵、发动机的净化车间,一子级与三子级地面试车弹的总装大厅,PF-20、PF-41、PF-42、PF-43试车台及其测控、数据处理中心;在考察期间,还和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1.
2004年3月30日,一院召开了2004年院标准化工作会,一院所属有关单位的标准化主管领导、处室领导和标准化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一院质量技术部杨双进副部长主持。一院质量技术部胡卫东处长作了2003年一院标准化工作总结,提出了2004年标准化工作要点;李明华院长助理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指示。胡处长在总结报告中回顾了2003年院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紧密围绕院2003年工作要点中提出的“武器装备实战化,运载火箭市场化,经营开发规模化,技术基础现代化,管理方式科学化”的奋斗目标,在型号标准化管理方面重点完成了××-2首飞前、载人航天首次…  相似文献   

12.
王家胜 《中国航天》2001,(3):9-13,17
一、引言 1945年,英国人克拉克曾在一篇文章中大胆地提出了利用3颗地球静止轨道人造卫星进行准全球通信的设想。当时人类还未步入宇航时代,这一有关应用卫星的设想无疑带有浓厚的科学幻想色彩。但到了50多年后的今天,它不但变成了现实,而且发挥得淋漓尽致:通信卫星作为空间技术和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美妙结合,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各种卫星中最早投入商业市场,效益最为显著的一种。通信卫星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信道质量高,通信容量大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国际、国内或区域通信、军用通信、海事通信、电视广播以及航天器的跟踪和数据中继…  相似文献   

13.
凌晓冬  武小悦  刘琦 《宇航学报》2009,30(5):2133-2139
对多星测控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测控调度模型。根据卫星测控需求及其调度特点,建立了可能任务模型,设计了一种各类型需求通用的编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种禁忌遗传算法。完成了包括遗传算子设计、邻域设计、禁忌移动算子设计、算法流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设计实现。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洋一号卫星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海洋一号卫星是一颗观测海洋水色和水温的试验业务卫星,有效载荷配置有十谱段水色扫描仪和四谱段CCD相机,与风云一号卫星采用一箭双星发射。卫星设计采用了CAST968小卫星平台技术。本文介绍卫星技术方案,内容包括技术指标、轨道、系统组成、工作模式,突出了卫星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武器装置一撒布器的概念、原理。论述了国外撒布器的研制进展和使用情况,重点介绍了机载撒布器的结构设计问题,可供研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是中国航天的高燃之年、丰收之年、创新之年。这一年,航天发射任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创造了许多新的航天纪录,中国人迈向太空的脚步越来越快、越来越稳。2022年的航天发射给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一、接力腾飞,太空之家建造完成2022年,中国航天发射最大的亮点就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中国人有了自己的太空家园。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规划,2022年是实现“三步走”战略最后一步的关键之年,全年共完成了6次重大发射任务,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  相似文献   

17.
<正>新的一年,新的目标。2010年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全面推进国家重点型号任务、完善军民融合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年。1月1日,集团公司党组发布一号文件,提出了全年的总体目标,全面部署了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2005,(4):5-6
日前,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京组织召开了资源1号02B星转正样评审会。国防科工委系统一司、国家测绘局、国土资源部、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单位领导、专家评委们在听取了卫星正样设计方案和测试覆盖性、可靠性分析报告,审阅了相关文件后,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从卫星研制初期的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历经实践一号、实践二号卫星群、实践四号以及实践五号卫星,初步形成了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在充分利用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的基础上,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我国发射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的第一颗卫星即实践一号。80年代初,我国进行了一箭多星技术试验.即利用一枚运载火箭将3颗卫星送上天,分别是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和实践二号乙。  相似文献   

20.
张万增 《中国航天》1993,(11):20-22
一、引言 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航天侦察遥感设备的又一支劲旅——合成孔径成像雷达(SAR)异军突起。它一出现,就以其特长和优点赢得了人们的重视和青睐,近几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