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B/T1182-1996的发布实施,将代替GB1182-80和GB1183-80,但是考虑到与国际标准相协调,目前尚未制定有关几何要素的通用术语和定义的国家标准。因此,在GB1183-80“一般规定”中的术语仍可继续使用。它们是:要素———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理想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测量时由测得要素来代替。被测要素———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基准要素———用来确定理想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理想基准要素简称基准。理论正确尺寸———确定理想被测要素的形状、…  相似文献   

2.
基准?的补偿     
关于最大实体原则应用于基准要素时,被测要素的定向或定位公差如何从基准要素的状态变化得到补偿问题,各种说法不尽统一。本文就此问题谈点个人粗浅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3.
基本概念形状和位置公差带是实际被测要素允许变动的区域。我国形位公差国家标准是建立在几何概念的基础上的,所以用二维或三维的几何区域———公差带来体现对零件的几何精度要求。实际被测要素必须全部位于设计给定的形位公差带内,其几何精度才是合格的。除非另有附加的要求,实际被测要素在形位公差带内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在一般情况下,形位公差带是对整个被测要素的要求。如果只对要素的一部分有要求时,应按规定予以标明。随着坐标测量机的广泛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人们提出了用矢量公差来表达零件几何精度的新方法。矢量公差的应用将对机…  相似文献   

4.
图样上如何正确标注形位公差与零件的使用状况有着密切关系。以往在研究这个问题时,一般都是将零件的工作位置,安装条件等看作是不变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分析各要素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基准与被测及选择适当的标注方法等。但有些零件却不是这样,它们不但没有确定的装配场合,而且其本身的工作位置也是多变的(本文称之为多工  相似文献   

5.
《航空标准化》1985年第1期中刊载了《对较大尺寸环形零件孔组位置度公差的检测》一文,该文对孔组位置度公差的三种存在形式,即“采用独立原则的孔组位置度”、“薄壁件孔组位置度”、“被测要素采用最大实体原则的孔组位置度”分别提出了检测方案。本文拟对孔组位置度公差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即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均采用最大实体原则的孔组位置度公差,提出了检测方案,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望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6.
最小实体要求既可应用于被测中心要素,也可应用于基准中心要素。最小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应在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标注符号[图90a)];最小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应在形位公差框格内相应的基准字母代号后标注符号[图90b)]。图90(1)最小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最小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应遵守其最小实体实效边界(LMVB),即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实际被测要素的体内作用尺寸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I-MVS)。而且,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尺…  相似文献   

7.
最大实体要求既可以应用于被测中心要素,也可以应用于基准中心要素。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应在形位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后标注符号○,如图75a)所示;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基准要素时,应在形位公差框格内相应的基准字母代号后标注符号○,如图75b)所示。图75  (1)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应遵守其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即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也就是说,实际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而且,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  相似文献   

8.
在GB 1958—80《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的附录一 检测方案5—1的公差带与应用示例图中(《形状和位置公差》国标第141页),有一基准(A-B)(M)。就其中的(M),目前还存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的问题很好。在某些位置公差中(如键槽的不对称度、轴心线的不相交度等),其被测部位的理想位置相对基准究竟应该怎样确定,将直接影响误差的评定。因此,有必要对这类问题展开讨论,以期统一认识,更好地贯彻形位公差标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艺水平和测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机械产品的要求愈来愈高,国际和国内机械行业对于形位公差的广泛重视就体现了这种发展的需要。在形位公差标准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关于基准问题。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13项形位公差中,就有9项与基准有关。下面就基准方面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对延伸公差带的一点疑问》一文所提出的问题很值得研究。正如文章中所说的,延伸公差带对被测要素本身没有直接的控制作用,它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可能相当大,甚至远远超出未注公差的范围。这种现象在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具有复杂的外形型面(规则或非规则的单、双曲面)并带有对接孔(一个或数个)类的零组件,就其要素自身的形状公差和相对基准的位置公差,以及要素间的定位尺寸公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了“形位公差”标注中存在的公差框格指引线与尺寸线、尺寸线与基准符号之间的位置关系标注不正确等问题,并对一些常见的错误标注实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1.基准目标的含义 基准目标是在零件表面上用规定大小、形状和位置的点、线、面,按照六点定位原理建立三基面体系的一种方法,这些特定的点、线、面谓之基准目标。基准目标在加工和检验过程中体现为夹具或测具与零件相接触的点、线、面。  相似文献   

15.
公差带是由“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两个要素组成的。“公差带大小”由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位置”由基本偏差确定,从而形成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系列。为了得到多种不同大小和不同位置的公差带,既能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又能达到简化统一,便于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如何选择和应用《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在具体生产实践中如何正确理解几何公差项目、几何公差带的实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既要关注零件几何要素的功能要求,又要顾及产品的生产和检测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讨论形位误差检测其准建立的一般原则基础上,具体分析讨论:大尺寸机件位置误差检测中基准误差的来源;延伸公差带的传递特点;基准选择建立时容易疏忽而造成不良后果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复合位移度     
一、复合位移度的定义 复合位移度是指一个形体的位置同时受两项位移度控制。 二、复合位移度的公差带 复合位移度多用于复杂孔板,一项位移度为控制孔组的位置,基准一般应满足三基面原理的要求,所以公差带的位置是完全确定的;  相似文献   

19.
基准目标是零件在加工和检验过程中与夹具或测具相接触的有规定的大小和位置的点、线或面。这些特定的点、线或面按照六点定位的原理建立三基面体系。 基准目标系统最初应用于以粗糙表面定位的零件上。但目前在国外,基准目标已在铸件  相似文献   

20.
三、形位公差的基准图样上应规定基准,以便表示标注形位公差的形体与基准形体之间的设计关系。基准可以是圆形或棱柱形(六角形、方形等)形体的轴线、公共轴线、中心点或中心平面,也可以是某一形体的平面。圆形形体基准实际上是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