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宇航学报》2006,27(6):F0002-F0002
一、概况 中国宇航学会液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76年10月,是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由全国从事液体火箭推进技术的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中国宇航学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挂靠单位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和北京十一所。  相似文献   

3.
《宇航学报》2007,28(1):F0003-F0003
一、概况 空间电子学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宇航学会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挂靠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第五0四研究所。多年来,本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宇航学会的领导下,在集团公司、五院、特别是挂靠单位五0四所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发扬学术民主,紧密围绕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趋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内外航天学术交流活动,在为国家航天技术的重大决策提供咨询、促进航天技术的发展、推广航天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以及促进航天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6年8月1日至4日,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第23届学术年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本次年会旨在总结航天领域“十五”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未来固体推进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宇航元器件的分类、质量等级、选用、采购和应用等元器件保证的主要方面,介绍日本宇航元器件的保证现状和质量管理的情况,并结合国情提出做好我国宇航元器件保证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彬若 《航天》2009,(12):26-27
10月12日,第60届国际宇航联大会(IAC)在韩国大田开幕。韩国总统李明博出席了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国际宇航联大会是国际宇航界的重要盛会,每年举办一次。本次宇航联大会有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宇航界代表参加。本次大会共分为29个专题讨论,主要有:空间生命科学,寻找外太空文明、空间通讯和导航、材料和结构、空间教育以及未来航天技术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7.
《宇航学报》2007,28(1):F0002-F0002
一、概况 中国宇航学会发射试验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宇航学会所属专业委员会之一,是从事运载火箭、卫星发射试验的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性学术组织;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广泛开展学术活动,促进我国运载火箭、卫星发射试验技术现代化是本专业委员会的宗旨。  相似文献   

8.
《宇航学报》2007,28(2):F0002-F0002
一、概况 中国宇航学会空间控制专业委员会于1979年正式成立,该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之日起,一直挂靠在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二、组织机构该专业委员会由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航天自动控制工程研究所、上海航  相似文献   

9.
《宇航学报》2007,28(2):F0002-F0002
一、概况 空间遥感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97年,是我国空间遥感领域各位专家、科技工作者所关注的一个全国性学术组织,从建立至今吸纳了航天航空、中科院、国家海洋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高校以及军方等单位的著名专家、技术人员。两年一次的全国空间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在推动空间遥感技术在我国国防、民用领域的应用有很重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宇航学报》2007,28(1):F0002-F0002
一、概况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目前己走过19年的发展历程,这里聚集了国内空间返回与再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涵盖了航天、航空、兵工、电子、机械、船舶、中科院、军方等领域,以及国内多家大专院校。随着近几年航天事业的蒸蒸日上,学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载人航天“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和返回,更是将我国的航天返回事业推向了更高峰。专业委员会以促进国内外航天返回与再入技术学术交流为宗旨,以推动返回与再入技术在我国国防领域的应用为目标。每两年我们都定期召开全国返回与再入技术学术交…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五届年会于2008年8月19日至22日在贵阳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SRM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及中国兵器工业第二0四研究所联合承办,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共1  相似文献   

12.
《宇航学报》2007,28(2):F0003-F0003
一、概况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测控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76年10月,是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由全国飞行器测控技术领域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中国宇航学会的分支机构,挂靠单位为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13.
《宇航学报》2007,28(1):F0003-F0003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惯性器件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宇航学会下属以飞行器惯性制导、导航专业技术为主题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专业技术学术团体组织,成立于1978年。现挂靠单位为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十三所,其委员单位由国内从事惯性制导、导航领域的专业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组成。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惯性器件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宇航学会的领导下,主要发挥以下作用:一、围绕中国惯性技术领域的发展战略,开展学术交流,以提高我国惯性技术的专业水平。二、开创惯性技术领域国际技术交流的新局面,积极参与国内外惯性技术领域内的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6):582-582
2011年10月26日,由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上海市宇航学会承办的“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  相似文献   

15.
《宇航学报》2007,28(2):F0003-F0003
中国宇航学会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于1980年10月,是中国宇航学会领导下的学术分支机构。它由702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共同担任主任委员单位,主持专委会的学术交流活动和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6.
《宇航学报》2006,27(6):F0002-F0002
一、概况 空气动力与飞行力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是我国空气动力与飞行力学领域各位专家、科技工作者所关注的一个全国性学术组织,从建立至今吸纳了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科院、总装二十九基地、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21个单位的著名专家、技术人员。该专业委员会是联系我国宇航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我国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7.
未来的地球—轨道运载工具应能在作出决定后的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发射.这种运载工具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始.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设计出了11种能将2.27t载荷送入极轨道的运载工具,并验证了设计参数的变化(增加轨道机动飞行动作、增加载荷重量等).根据第一阶段研究结果,第二阶段的设计工作选择了两种方案,即垂直起飞的两级系统和水平起飞的两级系统.给出了几种推进方式的评估结果,包括起飞时的推重比效果、水平起飞的双燃料推进方案和使用氟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18.
《宇航学报》2015,(4):489
<正>为了推进航天学术交流与研讨,繁荣学术思想,引领学科发展,促进航天技术发展,中国宇航学会拟于2015年9月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德航天企业对接会"和"中荷航天企业对接会"也将同期举行。年会将以大会报告和专题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云集我同航天领域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的领导,科研院所院士、专家、学者,探讨航天发展的难点、热点及关键技术,内容将涵盖  相似文献   

19.
核推进的空间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通过比较太阳系各天体探测所需速度增量与各种推力器能达到的喷射速度,阐明核推进对于太阳系探测的重要性;随后,在简要介绍几个典型的基于核推进的空间任务设计方案后,通过参数化宇航动力学分析,阐明在当前或近期可达到的技术水平下,基于各种核推力器的航天器所能实现的任务能力,并比较分析各自的优劣,指明改进方向.分析表明,化学推进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要真正实现太阳系内广阔区域的大规模探索开发,必须依靠核推进;基于固堆核热推进的当前技术指标已经能够满足相当一部分雄心勃勃的航天任务需要,在不远的将来实现广泛应用是可以预期的;核电推进尽管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但要能够在近期的航天愿景任务中获得超越固堆核热推进的优势,尚须在技术上实现进一步突破,尤其需要大幅降低核电源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介绍热塑塑料及其复合物的种类和在宇航领域中的应用;其潜力能否充分挖掘取决于是否能经济有效地设计和制造这些材料.正涌现出的热塑塑料在竞争激烈的工程领域有可能满足宇航应用的要求.添加合适的纤维加强物使中空成微球状来减小密度和个电特性,“塑性”材料就能广泛应用,热塑塑料当然是其中之一.但热塑塑料也不会完全取代热固性材料,它们只是相互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