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主办,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承办,《太空探索》杂志社、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等单位协办的"我们的太空家园"全国少年儿童绘画大赛活动近日开幕,无疑为热爱航天、喜欢幻想、擅长绘画的孩子们,送上了一道暑期大餐。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视野更加广阔,载人航天的最终目的,就是远征和改造其他天体,将其变为适合人类居住的  相似文献   

2.
超声速复杂流动中湍流模型的性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16°,20°,24°超声速二维压缩拐角进行了数值模拟,系统评估了SA(Spalart-Allmaras), k-ω, 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3种工程常用湍流模型对激波/边界层干扰复杂流动的模拟适用能力.对于"弱"干扰、小分离,工程常用湍流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其压力、摩擦力、热流分布,而对于"强"干扰、大分离则会造成较大的偏差.同时,随着分离区的增大,各湍流模型的适用性能差别更加明显,数值方法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紫晓 《太空探索》2010,(3):16-19
<正>2010年1月11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绕月探测工程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众所周知,我国"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绕月探测工程是这三步走的第一步,而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则是绕月探测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正>4月13日落幕的"载人航天工程工作协作配套工作会议"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透露,今年是我国载人工程交会对接任务准备十分关键的攻坚年,也是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实施的开局年。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对外正式发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及中国载人空间站、货运飞船名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如上图所示。左图为中文标识,右图为英文标识("CMS"为"中国载人航天"英文"China Manned Space"的缩写)。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共5个名称如下: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代号"TG";核心舱命名为"天和",代号"TH";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代号"WT";实验舱Ⅱ命名为"巡天",代号"XT";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代号"TZ"。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负责人称,自公布之日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用新的标识,载人空间站及货运飞船有关文件及宣传文稿一律使用新的规范名称  相似文献   

6.
段丽娟  薛滔 《太空探索》2014,(11):52-53
<正>2014年10月10日下午,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办、中国宇航学会承办、北京理工大学协办的庆祝2014年"世界空间周"科普报告会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中国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炜到会致辞,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主持会议并与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嫦娥三号副总设计师贾阳等专家为出席活动的青少年代表赠送航天科普图书。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嫦娥三号副总设计师贾阳分别作了题为"嫦娥三号工程任务历程和成就"、"玉  相似文献   

7.
<正>8月24日,由国家航天局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共同主办的"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展"在香港科学馆落幕。据统计,在港展览期间,共有15万人前往观展。此次展览是中国探月工程实施十年以来首次举办的主题展览活动。展览以嫦娥三号任务为重点,主要展示我国探月工程、航天科技发展和成就。展览展出了嫦娥三号着陆器模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3月31日,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简称卫星服务联盟)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该联盟2015年重点活动计划,启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卫星应用服务解决方案,编撰《中国卫星应用服务解决方案大全》,以此隆重纪念我国卫星通信工程,即"331工程"实施40周年。"331工程"是中国航天技术从试验走向应用的重要标志,大大推进了我国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的进程,开始迈向世界水平。卫星服务联盟是一个泛民间、开放式、跨界域的非盈利社会团体,由航天全产业链的优秀企业、科研机  相似文献   

9.
2011年6月9日15时30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在经过8个多月的太空飞行圆满完成各项工程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之后,"嫦娥二号"卫星再次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与去年国庆节发射升空所不同的是,这次她将要在地面飞控中心的控制下,飞离月球,奔向更加遥远的深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评选结果揭晓。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团队被评为2014年度科技创新团队。2014年11月,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验证了返回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相关的关键技术,为全面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  相似文献   

11.
<正>"十二五"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全面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二期、月球探测工程二期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并推动火星探测等新的重大专项工程立项。到2015  相似文献   

12.
<正>美宇航局拟定于2020年发射的下一辆火星漫游车"火星"2020将配备23台相机,比好奇号漫游车多6台,比勇气号和机遇号漫游车多了13台。"火星"2020上的相机有7台用于科学观测,另有7台将用于在进入、下降与着陆阶段拍照。另9台为工程相机,将用于帮助任务团队进行导航和避开可能带来危害的障碍物。上述工程相机能拍摄高分辨率彩色图像,且视场更宽,此前的同类相机  相似文献   

13.
<正>下一代火星车"好奇"号是火星遥控设备史上的最新成员。与它的前辈"勇气"号和"机遇"号相比,"好奇"号具有极大优势:更大的体积可以使它从障碍物上越过去,而"勇气"号和"机遇"号只能从障碍物一边绕过去;"好奇"号由钚供能,这意味着它不用担心阳光的角度,或者太阳能电池板上是否落满了灰尘;此外,"好奇"号的下降路径更加精确,它将借助"天空起重机"降落到火星表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赖  相似文献   

14.
<正>黄纬禄"系统工程"这个名词是钱老创造出来的。他认为导弹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实质上牵扯到方方面面非常复杂的情况。怎样把这个系统理顺,让它能够顺利的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金秋十月,重阳之际。2010年10月16~17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和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010航天工程高性能材料需求与应用高端论坛"在北京航天城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6.
主编的话     
<正>第一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将于2019年10月25-28日在厦门举办。此次大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的"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凝聚全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以及空间应用领域的力量,助推我国航天强国梦早日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空间科学卫星工程以及相关重大任务的工  相似文献   

17.
孙宏金 《太空探索》2011,(12):42-45
9月7日,来自全国的育种专家云集北京,在由国家农业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办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上,专家就"航天工程育种——科技创新和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和规划。如果说十年前航天工程育种还处于民间行为、小打小闹的话,那么今天,在国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26日,首届中国空间科学大会在厦门召开。它是我国空间科学领域唯一的将本领域各分支学科组织到一起进行集中交流的全国性学术大会。此次会议以"发展空间科学,建设航天强国"为主题,围绕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空间科学卫星工程的热点前沿、未来规划、最新成果开展交流,并通过学术论文交流架起空间科学各分支学科之间、技术与产业之间、应用与服务之间的桥梁,促进各学科深度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10月16-17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和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010航天工程高性能材料需求与应用高端  相似文献   

20.
首先分析了Judith Barnard类构件潜在可重用性预测模型,针对其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将"类构件"的概念进行扩展,提出了"可重用类群"的概念及相应的判定算法,该技术使得对类构件潜在可重用性的预测更加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