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SC PATRAN/NASTRAN,对某型飞机前机身球面框进行有限元建模;计算了球面框结构在纯气密载荷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应变,并对其放射辐条、球形蒙皮等进行了弯矩校核.分析结果表明球面框的设计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为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天线阵面板应力分析和固有频率计算作了较全面的叙述,包括计算原理与公式,计算结构模型,计算数据及计算结果与分析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一种解雷诺应力方程的一种新的显式方法。本方法对坐标和变量作了规格变化,并对方程作了特征变换,与控制方程不作特征变化的方法相比,本方法十分有效。用本方法作了四种算例计算,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十分一致。  相似文献   

4.
孙小娟  刘波  贾宏光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11):2538-2544
对最高转速7000 r/min的3N·m·s偏置动量轮轮体综合其静动态特性建立结构优化数学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依据人工材料变密度法,对轮体进行三维静动态拓扑优化,得到趋于4根工字梁辐条结构的概念模型;并提出工字梁与矩形辐条两种模型,采用ANSYS零阶方法分别进行尺寸优化,所得体积均为1.51×10-4m3,但工字梁辐条轮体一阶弹性频率(1468.0 Hz)高于矩形辐条轮体(1413.5 Hz),结构更优,进而验证了拓扑优化结果的合理性.研究方法对减小设计质量、降低轮体振动水平等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单晶涡轮叶片的蠕变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DD3单晶叶片的蠕变计算分析方法,并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ANSYS对某型号发动机的涡轮叶片作了蠕变计算。同时分析了单晶材料的工程常数对蠕变的应力,蠕变应变和位移的影响,并与国外相应的单晶材料的计算结果作了对比分析。从计算结果分析说明DD3材料的单晶叶片抗蠕变性能是优异的。这对单晶叶片的选材和设计有其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水泥混凝土道面温度翘曲应力作用过程较长的特点,为 正确计算道面的温度翘曲应力,需考虑材料的粘弹性特征,为此作了部分基层材料的蠕变试验,由此可得基层材料粘新颖性模型和各项参数,为考虑材料粘弹性的温度翘曲应力的计算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7.
定向结晶气冷涡轮叶片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通用程序对定向凝固结晶的气冷叶片进行了热弹性分析。对DZ-22材料性能常数进行了分析和确定。建立了横观各向同性的本构模型。根据叶片模型和最大工作状态选用八节点三维元计算了离心应力、热应力和总的当量应力, 作了相应的前后置处理。   相似文献   

8.
带裂纹板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玉龙  刘元镛 《航空学报》1989,10(5):227-233
 本文使用八节点等参元和六节点畸变等参元的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中心穿透裂纹板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并与Chen和Aberson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本文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少的计算量。文中还给出了动载影响系数k1(t)和静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关系式。并考虑了材料特性和板的几何尺寸对于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选择复连通域边界(多环路)计算J积分的一种新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单连通域内有铆接点时计算J积分的问题。文中还提出了一种“虚设铆钉法”,采用这种方法,可利用同一网格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裂纹长度下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这大大简化了模型准备工作并减少了计算结构总刚度矩阵的工作量。本文采用刚度导数法、J积分法及能量释放率法,计算了含裂纹铆接加筋板的应力强度因子,通过计算结果对比,对各种方法作了粗浅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尹泽勇  柳军 《航空动力学报》1988,3(2):101-104,183-184
本文用含接触面的循环对称计算模型进行轮盘-叶片组件的统一有限无应力分析。此法考虑了榫头与榫槽间的三维接触传力,利用循环对称性,不人为假定轮盘切开处的边界条件,可同时得到轮盘及叶片中的应力分布。还用另外五种简化计算模型来分析同一计算对象。将所得结果同含接触面的循环对称模型的计算结果作比较,评价了简化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模拟实际构件的蠕变行为和应力松弛效应,在通用有限元程序环境下,利用其提供的用户可编程特性工具,将所发展的一种能完整描述蠕变3个阶段变形特征的归一化参数模型编制成用户子程序.考查了子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差异、时间步长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对不同规模有限元模型的计算耗时作了对比分析.针对变载(应力、温度)情形,在子程序中实现了时间硬化理论和应变硬化理论,并提出的介于两者之间的相对时间硬化理论.对带孔平板进行了实例计算,表明所发展的模型能够与有限元结果对实际结构进行蠕变模拟,计算结果的规律说明所发展的方法可较好地模拟实际构件的蠕变行为和应力松弛效应,验证了子程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二阶雷诺应力封闭的湍流旋流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三种不同的湍流旋流流动有限差分的计算结果,即:涡流管中的流动、强自由旋转射流、轴对称,旋转突然扩张的湍流流动。湍流的模化是求解微分形式的雷诺应力分量输运方程的二阶封闭。计算的结果均与试验数据作了比较。比较的结果表明雷诺应力模型明显地优于常用的K—ε模型。而预示与试验数据的吻合程度也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文[1]计算的应力强度因子(SIFs)的近似值,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厚壁和薄壁的管道进行了考查,建立了应力强度因子与参数α、ξ、K1(a)中n的回归模型,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并将拟合和预测值与其他作者的结果作了比较。计算机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注射成型翘曲应力计算模拟对成型透明件光学畸变预测的意义.首先建立了残余应力计算模型和翘曲计算模型,采用了HsCAE软件的相应模块,对透明平板注射过程中的残余应力、翘曲变形及收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平板边缘的残余应力和厚向收缩大而且不均;而中间区域的残余应力和厚向收缩率小且比较均匀;平板中间区域的翘曲变形量最大,且沿平板平面向四周均匀递减.实测了注射成型平板的外形尺寸,验证了模拟结果.光学畸变测试表明,计算模拟显示残余应力和厚向收缩分布不均的区域光学畸变相对严重,而残余应力和厚向收缩均匀的区域具有低光学畸变;翘曲变形均匀也有利于获得低光学畸变,从而显示了翘曲应力的计算模拟对光学畸变预测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减速器机匣安装边疲劳寿命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安装边载荷计算方法。采用半解析有限元法计算安装边的应力 ,然后采用局部应力应变法计算疲劳寿命。给出了两个算例 ,采用本文方法对一机匣试验件安装边的应力及疲劳寿命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用残余应力确定涡轮盘应变循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避开瞬态温度场测试而通过残余应力计算得到最大应力应变循环的方法。应用以应力释放位移为几何边界条件的残余应力确定法对某型发动机高压涡轮盘进行了残余应力分析,得到了涡轮盘中心孔与径向销钉孔交界处的残余应力,并计算了该危险点最大应力应变循环,预测了低循环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确定影响零部件寿命主要因素的最大应力应变循环。   相似文献   

17.
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的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有限元商用软件ANSYS的三维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标准试题验证了该软件的计算精度。研究结果表明,ANSYS程序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的计算精度可以满足工程设计和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剪叉机构关键受力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对剪叉机构进行了静态应力电测测试,并与ANSYS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应变片检测实验获得的各测量点的应力数据整理分析,验证了ANSYS计算所确定的最大应力点及最大应力值与实验结果较好地吻合,确定了剪叉机构最大应力点发生的区域,为结构设计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弹塑性力学基本原理 ,建立了单轴与多轴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 ,应用多轴Neuber法和Glinka法 ,计算了圆棒结构件应力集中处的应力应变 ,并与弹塑性有限元结果进行了比较 ,分析表明 :多轴应力状态下直接采用单轴近似算法会产生较大误差 ,采用多轴Neuber法及Glinka法计算得到的局部应力应变结果与弹塑性有限元结果比较接近。在此基础上 ,对航空发动机轮盘榫槽部位进行了局部应力应变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用混合标架法处理药柱尾部人工脱粘滑动边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宏斌 《推进技术》1995,16(5):78-81
介绍了采用混合标架法处理药柱尾部人工脱粘滑动边界条件以及对总刚方程进行对称处理求解的方法,用此法对某药柱模型进行了轴向加速度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析,并与有关文献作了比较的分析,证明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