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刘晓锋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6):1389-1395
针对航空发动机工作安全边界,提出了一种基于切换控制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给出了切换控制策略的设计思路及切换稳定性的条件.给出基于混合灵敏度的航空发动机多回路切换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并构造了线性矩阵不等式.通过基于计算得到的控制器参数仿真表明,采用该切换方式相比于Min/Max切换方式消除了积分饱和在切换中延迟影响,提高发动机的动态响应能力及鲁棒性,同时可以保证切换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王杭宁 《飞行力学》1999,17(3):55-59
以某型直升机横航向通道为对象,将H^∞控制理论与计算方法引入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中。通过对灵敏度函数和补偿灵敏度函数频率特性的回路整形,设计出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和较好鲁棒稳定性的直升机H^∞控制系统。仿真计算表明,具有H^∞控制器的直升机横航向姿态保持系统,其指令跟踪和鲁棒稳定都性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杨帆  张曙光 《飞行力学》2005,23(2):23-27
根据投放任务要求设计缩比可重复使用空间飞行器(RLV)投放轨迹,并建立飞行动力学基本分析框架。其中包括对轨迹进行参数灵敏度分析和沿轨迹的操稳特性分析。灵敏度分析则包括飞行终端状态参数受模型变化、投放条件、操纵参数、风场等内外扰动影响的分析。稳定性分析包括静稳定性和失速/偏离判据以及模态特性分析;操纵性分析包括考虑平衡、增稳和机动性余量三方面的要求。以上工作为导航和控制设计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应用混合灵敏度H∞控制理论研究了综合飞行/推进系统多变量鲁棒控制器设计问题,分析并提出了合理构造和调整加权阵设计综合控制律的方法,针对混合灵敏度H∞控制设计的关键———构造加权阵问题,从加权阵的约束条件和控制系统设计的性能指标两方面入手,通过构造和调整两个加权阵频域特性,以达到对控制系统进行频域整形的目的,仿真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混合灵敏度H控制算法中加权函数阵的选择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选择加权函数矩阵的思想。以某悬臂梁为研究对象,将混合灵敏度H控制方法应用在高阶柔性结构的振动主动控制问题中,完成了两输入两输出结构振动控制的控制器设计和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本方法选择加权函数矩阵,可在满足鲁棒稳定性的前提下,使外部干扰得到有效抑制,减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民用飞机鲁棒飞行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民用飞机同时存在模型参数变化和外界干扰这两种不确定性,采用基于混合灵敏度的鲁棒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器的设计。仿真表明,闭环系统不仅对模型的参数变化具有鲁棒稳定性,而且对外界干扰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飞行器多学科设计优化中的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在飞行器设计领域,多学科设计优化(MDO)方法得到了高度重视。灵敏度分析技术作为MDO的关键技术之一,被认为是处理飞行器MDO研究中四个复杂性问题的有力工具。本文对适用于飞行器MDO的灵敏度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介绍了多种学科灵敏度分析方法,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几种常用的系统灵敏度分析方法。最后,总结了各种灵敏度分析方法在飞行器MDO中应用的原则,并对发展适用性更广的广义灵敏度分析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连杆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可靠性设计理论与灵敏度分析方法相结合,讨论了发动机连杆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问题,提出了可靠性灵敏度设计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可靠性灵敏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设计参数的改变对连杆可靠性的影响,为连杆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勇  陈作斌 《空气动力学学报》2005,23(4):501-505,520
应用复变量方法计算目标函数关于设计变量的灵敏度,以此进行优化设计.该方法尽管计算量较大,但求灵敏度简单易行,适合目标函数比较复杂的情形,而且精度很高,几乎不受扰动步长影响,数值优化过程特别健壮,所以非常适用于设计变量不多或气动力计算很快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多变量控制技术应用于飞行/推进一体化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对于耦合的飞行子系统和推进子系统,建立了飞行/推进综合模型,分析了对模型输出端乘性不确定性和对跟踪误差性能不确定性的飞行/推进综合多变量反馈控制系统转化为混合灵敏度函数整形问题设计的途径,提出了一种按时间加权的误差平方积分(ITAE)准则选择加权灵敏度函数的方法,应用混合加权灵敏度H∞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对飞行/推进一体化模型进行了设计,并对所求的最优控制器进行了控制系统性能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内某新型战机及其装配的新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本文研究了该综合飞行/推进系统一体化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飞行子系统、推进子系统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飞行/推进系统综合模型;利用H∞混合灵敏度控制器设计方法,设计了综合系统控制器,对控制器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作了讨论;最后通过仿真,表明所设计的综合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熊冰  范晓樯  魏金鹏  程杰  赵志刚 《航空学报》2021,42(8):525808-525808
飞行器/发动机一体化是制约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核心和关键技术,本文针对高超声速飞发一体化构型开展了算力体系划分及算力参数敏感性研究。通过将一体化飞行器不同部件划分至气动和推进系统,研究了算力体系划分对气动/推进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飞发一体化构型,在不同算力体系下表征的飞行器气动/推进性能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横向比较飞行器气动/推进性能必须在明确算力体系条件下进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飞行器算力对空域、速域、飞行姿态、气动热效应、真实气体效应5个因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壁面温度是影响飞行器轴向力计算的敏感参数,马赫数和攻角几乎影响所有气动指标。在研究范围内,雷诺数和气体比热比是飞行器气动性能的不敏感参数。  相似文献   

13.
彭可茂  赵超  申功璋  文传源 《飞行力学》2001,19(2):17-20,25
基于凸多面体线性系统族镇定方法和航迹准稳态运动概念,研究了现代攻击机的综合飞行/推进控制系统的鲁棒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航迹准稳态运动的条件。生成航迹准稳态运动的期望控制量和状态量,以航迹准稳态运动为基准运动建立综合系统的线性系统族模型,采用凸多面体线性系统族鲁棒镇定方法设计了综合控制系统的反馈调节控制器。数学仿真表明,所设计的综合控制系统对攻击机推进系统输出推力的变化具有大范围的鲁棒性,在推力开环控制下能够获得良好的系统动态性能和战术性能。  相似文献   

14.
综合飞行/推进控制(IFPC)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阳旭  马瑞 《推进技术》1999,20(1):108-111
在分析国内外关于综合飞行/推进控制(IFPC)技术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回顾了综合飞行/推进控制技术的问题来源及发展过程,总结了综合飞行/推进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系统地介绍了在综合飞行/推进控制技术研究中采用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5.
飞行/推进系统自适应神经网络综合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金泉  蔡红武 《航空学报》2002,23(4):364-367
 提出一种基于发动机喘振裕度自适应的飞行 /推进系统综合控制。在发动机喘振裕度较大的某些飞行条件或飞行包线内,通过调整喷口面积,使发动机喘振裕度保持在一个较小值,既保证发动机稳定工作,又增加发动机推力,从而改善飞机的性能。采用分散控制方案,综合控制系统由 5个控制子系统组成。各控制子系统的设计采用自适应控制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所提出的参数和权重的自适应调整律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全包线范围内飞机平飞加速和爬升数字仿真结果表明,该综合控制方法可缩短飞机的平飞加速时间和爬升时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综合推力矢量飞行/推进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充分考虑了推力矢量飞行、推进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后,建立了带推力矢量综合飞行/推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结合推力矢量研究的特点,采用鲁棒伺服LQG/LTR设计法,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设计达到了要求,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飞行/推进系统分散控制优化设计及鲁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一种短距起降战斗机的飞行/推进综合控制系统设计为背景,对分散控制如何保持集中控制的性能和鲁棒性的问题提出利用优化的思想设计分散控制器.首先采用遗传算法设计集中控制器,作为分散控制的性能参考,然后给出具有接口变量的分散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得出影响分散控制性能的关键因素,并通过数学推导得到以频率加权矩阵为设计参数的分散控制性能表达式,将分散控制器设计转化为优化问题,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分散控制器.分散控制器设计中同时用到了一种改进的平衡降阶方法.通过仿真和结构奇异值分析验证了这种优化设计方法可使分散控制达到集中式控制的性能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姜广伦  安锦文  戴宁 《航空学报》1997,18(5):571-574
提出了特征结构配置/奇异值灵敏度分析/回路传递复现(LTR)综合设计方法,为某直升机在悬停飞行状态下,设计了控制增稳系统,并对飞机系统状态参数改变及由某个速度下过渡到飞机悬停状态的过渡过程进行了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具有气动/推进/控制强耦合和强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一套面向控制的一体化设计方案.在概念设计阶段,以飞行器控制性能为优化目标,对气动、推进、结构、控制等参数进行一体化综合优选来设计飞行器.考虑模型生成的保真度要求和计算效率,建立高超声速飞行器参数化的数学模型,并设计LQR(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跟踪控制器.通过不断调整飞行器构型,比较控制相关的动静态特性和控制效果,面向控制需求选择新的飞行器构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概念设计初期可以扩大飞行包线,有效增大失速裕度,减小油耗,提高操纵面效能,降低发动机壅塞制约,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效率和控制性能的提高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