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金兑 《太空探索》2001,(2):18-18
1970年在远程导弹的基础上,在总设计师屠守锷的主持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开始研制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用于发射近地轨道返回式卫星。 长征二号是一种两级液体火箭,箭长32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190吨,总推力280吨,其近地椭圆轨道的运载能力为1.8吨。经过4年的研制,1974年11月5日第一枚长征二号火箭进行发射试验,但由于箭上控制系统一根导线折断,火箭升空后20秒飞行姿态失控。最后火箭自毁爆炸,残骸坠于发射场附近,试验失败。  相似文献   

2.
长二F火箭 长征二号F火箭是以长征二号捆绑火箭为基本型,以发射载人飞船为主要目的而研制的火箭。火箭全长58.34米,起飞质量479.7吨,  相似文献   

3.
“长二捆”火箭 工程的立项为了发展我国运载火箭技术和适应对外发射服务的需要,1986年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提出了研制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简称“长二捆”火箭)的方案设想,并开展了部分前期  相似文献   

4.
在第三十七届国际宇航会议上,中国和日本发表了他们用于发射小型卫星的运载火箭的资料。中国运载火箭为“长征二号”,可携带2~4颗卫星进入低轨道。日本的运载火箭为三级固体火箭,可发射20公斤小型卫星。  相似文献   

5.
农历春节前夕,本该为中国古老的传统佳节奉送份贺礼的航天发射,却发生了重大的意外。 1月26日6点40分,中国用“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在西昌发射“亚太二号”通信卫星时发生了爆炸。许多人从中央电视台的实况转播中亲眼目睹了这份惨烈:火箭  相似文献   

6.
金兑 《太空探索》2001,(7):22-25
1986年,在世界航天发射流年不利的情况下,为了适应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需求和推进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中国把研制大推力捆绑式火箭提上日程。1988年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美同休斯公司草签了用长征二号E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澳大利亚通信卫星的发射合同,同年12月这种新型运载火箭进入研制阶段。 长征二号E火箭的最大特点是首次采用先进的捆绑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长征火箭的运载能力,并  相似文献   

7.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48-51
1992年,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在长征二号E火箭的基础上,专门为发射神舟号飞船研制成功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从1992年开始研制,经适应性修改,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提高到11.2吨,不仅可以发射各种近地轨道有效载荷,还可用于发射月球探测器或星际探测器。1999年11月20日,它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第一艘神舟号试验飞船发射升空,飞船在太空遨游21d、时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第二天凌晨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7月25日下午3点05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探测二号卫星由长征二号丙SM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火箭飞行30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探测二号卫星已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681千米、远地点高度为38278千米、倾角为90度的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至此,探测二号与先于它半年多升空的探测一号卫星一起,携手欧空局已经在轨的四颗探测卫星,实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  相似文献   

9.
长征二号火箭是我国在7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两级常规燃料运载火箭,于1974年11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首次发射,以后在长征二号的基础上又发展了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捆绑等系列火箭。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则是为适应铱星发射的需要而在长征二号丙的基础上研制的新型多用途的低轨道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0.
"我给它打100分!"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神舟八号飞船精确入轨后,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说,这枚火箭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一起,创造了中国火箭入轨精度的最高纪录。11月1日5时58分07秒,长征二号F火箭点火起飞。在经过583秒的完美飞  相似文献   

11.
1978年,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科技人员进行了适应性的技术改进设计,把火箭长度由32米增加到35米,总起飞推力达到280吨,使其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从1.8吨提高到2.5吨,以满足发射更重的返回式卫星的需要,从而衍生出一种新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丙。  相似文献   

12.
高歌 《太空探索》2006,(6):18-19
1960年8月10日,美国用雷神-阿金纳火箭发射了发现者13号侦察卫星。一天后,一架直升机在海军蛙人的帮助下,从太平洋的海水中捞起那个因回收飞机未能在空中回收而掉进海里的胶卷舱。不久,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亲手将一面由这个胶卷舱带进太空的美国国旗覆盖在这个经历了多次失败后才成功回收的卫星返回舱上。15年后,中国也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并于3天后成功回收。当时,路透社评论说:“中国火箭已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把300千克的有效载荷射入远地轨道,把一吨多的有效载荷射入近地轨道。”另一家外国通讯社评论说:“从科学技术方面来看,中国完成的这次发射证明它已掌握了发射和回收地球卫星所需要的现代技术,迄今只有大国才可能取得这种成就。”发射中国这颗返回式卫星的运载火箭名叫长征二号。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07,(8):36-39
1978年,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经过适应性的技术改进设计,研制成功一种新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丙。火箭全长约4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4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3.9吨。  相似文献   

14.
张智 《太空探索》2003,(5):12-13
1999年10月19日,长征二号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载人航天开始起步,至今该型号运载火箭已将四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航成功送入太空中的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5.
世纪第一飞 新世纪世界范围内发射得最早对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具有重大影响的“神舟二号”飞船喜获开门红。北京时间1月10日凌晨1时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长征二号F火箭托着神舟二号飞船腾空而起,直刺苍穹。火箭起飞589秒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飞行试验,对全面掌握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44-47
1986年,为了适应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需求和推进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我国把研制大推力捆绑式火箭提上日程。1988年11月,我国和美国休斯公司草签了用长征二号E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澳大利亚通信卫星的发射合同,同年12月这种新型运载火箭进入研制阶段。  相似文献   

17.
金兑 《太空探索》2007,(8):40-41
1990年开始研制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用于发射新型返回式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在长征二号火箭的基础上,利用长征四号火箭的研制成果,以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方法,使长征二号丁火箭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崔志 《太空探索》2006,(6):40-43
2006年4月15日,台湾与美国联合研制的6颗微小型“华卫三号”卫星采用半人半牛座(Minotaur)火箭从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火箭升空后一切正常并在飞行14分25秒后分离第一颗卫星,尔后每隔大约一分钟依序分离另5颗卫星,直到发射后19分20秒6颗卫星按计划进入700~800千米高度的暂驻轨道。  相似文献   

19.
正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备份产品的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8.6吨,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设计在轨寿命2年。天宫二号在轨飞行期  相似文献   

20.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将于今年秋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承载其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七火箭经过工作人员1000多个日夜的奋力拼搏,通过了各项严格的测试,整装待发。7月19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隆重举行了名为“我要飞得更好”的出征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