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9年10月16日晚上19时45分,我从父母家出来,当天天气较冷(10t左右)。我推着车子,习惯地仰头望天(此时面朝东),只有一颗每天都能见到的天空中最亮的星(可能是天狼星吧)。我仰着头向后转过身,同时将车子转向朝西,我看到一颗同东边一样亮的星。突然,我脑中灵光一闪:“不对!这颗星在移动,并且还不像飞机航向灯一闪一闪的。”我忙转过头盯住它,同时叫儿子(上三年级)快看,儿子说:“咦!那星怎么飞了?”这更证实了我的判断,我看到了UFO。我不能说是飞碟,因为它是圆的,它由南向北,以与水平呈25”-30ofe向前移动。开…  相似文献   

2.
1999年6月,我去香港探亲。公历6月28日刚好是农历5月15日,我与弟弟及其一子一女乘他自己的出租车到西贡游玩。当我们走到海边时天已黑了,又大又圆的月亮已从海边升起,非常美丽。海边一只满载乘员的中等龙船在海上训练,我利用手中的乐声R×30型摄像机拍摄周围的风景和人群。这时,我看见一架飞机亮着射灯从南方飞来,我把镜头对着飞机拍摄,天空周围就只有那飞机的一个大亮点。突然,我看到在飞机的后方左右两边不知何时各冒出了一个与飞机射灯差不多大的亮点,我以为又是飞机,但随即便发现那绝不是飞机,因为飞机发出隆…  相似文献   

3.
《飞碟探索》2011,(2):29-29
备注:有一天我们乘坐塞斯纳飞机旅行。飞机从大熊山机场起飞,在大熊山附近逗留了一会儿。风景美极了。所以我的相机就一直开着。不停地拍照片。飞机上共有3个人:飞行员,我的一个朋友和我。我当时坐在飞机的尾部,因此是最后一个看到飞行物体的人。我的朋友之前就看到了它并指给了我。飞行物体快速飞向了东边。转瞬即逝。这个飞行物体的形状并不规则,也不像我们熟悉的任何一种飞行器。  相似文献   

4.
《飞碟探索》2010,(2):61-61
备注: 2007年9月30日21时16分左右,我携妻子在金华市民广场西侧散步。忽然。我妻子说:“你看天上,是不是飞机?”我侧身抬头望去,心想这哪会是飞机,一点也不像。我赶紧掏出手机对准不明发光物,并连续按动手机快门。  相似文献   

5.
2002年12月10日,天气晴朗,寒风刺骨,当时寒流正侵袭申城。那天17时下班,乘上由虹口区提蓝桥开往杨浦区的28路无轨电车,我坐在车子的左侧位子上。当车子由杨树浦路拐弯到隆昌路后(此时车由南向北行驶),我无意中抬头向窗外(西北方向)观望。忽然天空中有一条35厘米长,一端宽约10厘米,另一端尖尖的,颜色呈橘红色的发光体闯入我的眼帘。发光体慢慢向西北方向移动,没有声音,飞行很平稳。“是飞机?是彗星?是火箭?还是UFO光临上海?”我的视线紧紧追随着移动的发光体。发光体渐渐缩短,紧接着一排高楼遮挡了我的视线。当我再看到它时,它已变成一颗非…  相似文献   

6.
《飞碟探索》2012,(5):61-61
备注 :当时,我与爱人刚从桃花园出来。很多人在桃花园放风筝,我继续看着那很美的风景,因视野很宽阔。无意间看到一个白色球形物从东方飞过来,当时以为是起飞的飞机(东面约17千米处是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经常可以看见从那里飞来的飞机)。再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7.
U档案     
《飞碟探索》2014,(3):31-31
备注:我驾驶私人飞机从马拉开波飞往卡拉卡斯,我的朋友用他的手机为我拍了这张照片。拍完之后才发现,照片里有个不明飞行物。当他把照片给我看时,我才想起在拍照时收到了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8.
无线电导航仪表是飞机的眼睛,对飞机按正常航线飞行和安全进港起到保障作用。导航仪表需要一些特殊的地面设备来定期检修,但目前在国内对地面设备的校准能力还很欠缺,有许多特殊参数还是空白。飞机信标模拟源是检测机载ILS、VOR、Mark信标机的地面设备,在民用机场、军用机场里普遍应用。其信号是调幅、调频、双调幅等复杂调制信号,目前在国内还没有校准能力。我所研究了通用的飞机信标源的校准方法,用快速傅里叶分析  相似文献   

9.
亲身经历UFO     
本人曾经在各种报刊和杂志上看到过有关飞碟的报道,但从没有想到会亲眼目睹它的风采。   1999年 12月 1日是我永远难忘的一天。那天下午 17时左右,我经过厂区的一个露天车间时,无意中抬头一看,猛然发现在正东方,视线与地面呈 60夹角的天空中快速飞过一个碟状飞行物。该飞行物外观像一个铁饼,中间隆起两个很完美的半圆,通身发出橘红色的光芒 (也可能是反射落日的余 晖 )。它速度极快地由南向北飞过,飞行高度要比普通民航客机低。我感觉它仿佛是在跳跃着飞行,这也许是它极快的速度给我造成的错觉。我心中一阵惊喜,急忙往办公…  相似文献   

10.
《飞碟探索》2012,(9):29-29
这张照片是视频中照片变焦、放大后所得,对比度、颜色以及亮光都被移除了。该视频拍摄于黎巴嫩。时间为2012年5月26日凌晨4时49分左右。飞行物在黎巴嫩上空东偏南146°方位飞行,飞行方向北偏西320°,有轻微的隆隆声,飞行速度不得而知。因为频闪灯的缘故,一开始我以为是飞机。但是等它靠近时才发现它有4盏非常明亮的灯,且3盏频闪灯以某种独特方式闪烁。我从来没见过飞机有这样的灯,因此我并未走开。  相似文献   

11.
红色光球     
2000年 3月 7日晚 20时,我和哥哥一起出去玩,走到村子一个宽阔的打麦场上,突然一道红光从我们眼前闪过。我俩同时抬头,被眼前的现象惊呆了 !一个有脸盆那么大的红色光球,由南向北飞来,猛然停在天空。这时我和哥哥都看清楚了,这个光球直径约 25厘米左右,发出的红光强度比白炽灯泡的强度高几倍,在两山之间约 300米的上空悬挂着,稍稍停留了一会,便以超高速沿弧线向北飞去,迅速地飞下地平线。这一现象从发现到消失大约 3分钟时间。红色光球!河南孟津@乔群伟  相似文献   

12.
U档案     
《飞碟探索》2008,(2):30-30
那是凌晨2时30分。整个房子好像都着了火。我跳下床拉开窗帘。看见一个火团飞离,我唤醒丈夫,告诉他有一架飞机坠落,马达满天飞。我丈夫躺着没动。因为他知道飞机坠毁时,发动机不会满天飞,所以他告诉我那是UFO。  相似文献   

13.
目击实录     
不存在的“飞机” 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披露了一条令科学家啼笑皆非的消息:芝加哥国际机场附近空域发现“幽灵”飞机 ! 没有人知道这些“幽灵”飞机到底是什么玩意。调查报告说,不知是什么原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飞机或者在很远地方飞行的飞机的雷达图像,会突然出现在奥哈尔机场的雷达屏幕上。有好几次,空中交通管制人员不得不命令正常起降的航班做突然且危险的规避动作,以避免与“飞机”相撞。但事后查明,那架“飞机”根本不存在 !管制人员还同时发现,部分民航飞机已经接近机场,经无线电联系却回答说他在很远的地方正常飞行。专…  相似文献   

14.
1999年夏季的一天,18时左右,我和同学从学校北面回来,向南走,在和同学闲聊时,回头发现在天空西北方向,有一巨大的长条形不明物体,呈黑色,中间有明显的较细的连接处,当时它没有移动,也没发现任何明显光彩。仰角为30度~40度左右,高度大约四五千米,估计此时该物体应在北京市大兴县境内,没有听到任何声响,其空域也没有任何飞机经过,我们学校的东侧经常有民航飞机飞过。当时的天气状况是:天空晴朗,有2级~3级偏北风。我把看到的一切告诉身边的同学,他们不相信是不明飞行物,说是风筝。可以想像谁能把风筝放到如此…  相似文献   

15.
1999年9月20日星期一晚上20时 ,我与爱人去天安门广场看节日夜景。我们走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前看河中喷泉 ,我无意识转身抬头看天空 ,只见在广场正中央 ,高空中从一点爆发出数十个大亮“星星”。还有一团簇拥着 ,并未散开 ,而是向南飞行。当时天空很黑 ,看不到星星、月亮。我爱人说是飞机 ,我说不像飞机 ,因为第一它们是自一点爆发出来的 ,不是从远自近出现的 ;第二它们的速度太快了 ,一瞬间掠过天安门广场上空 ,飞机可没有这个速度 ;第三即使是飞机夜航灯 ,也是闪烁的光 ,而此光球一闪也不闪 ,光也强的多。正在我们议论时已走过天安…  相似文献   

16.
沙漠火球录     
1998年9月底,我陪同几位院士前往巴丹吉林沙漠考察。10月5日,某试验基地晚上为前来考察的杨士中院士过了生日,院士们都十分感动。席间,著名无人驾驶飞机专家、空军专业技术少将赵煦,向我讲述了他在沙漠机场亲眼目睹UFO的事。1998年8月6日晚,赵煦正领导科研试验。当时飞机准备从跑道南向北起飞,就在这时,突然从跑道北头一上一下两个巨大火团从天而降。“当时在场的人都感到这两团火就要烧过来了,纷纷下意识地躲避。”赵煦头脑冷静,马上招呼塔台上的人下来拍摄。当摄像的人跌跌撞撞下来后,这两团火球又腾空而起,…  相似文献   

17.
最数字     
《飞碟探索》2011,(9):63-63
160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工程师设计并放飞了世界上第一架“打印”出来的飞机,让飞机设计的经济学发生革命性改变。这款飞机名为“SULSA”,是无人驾驶飞机,整个飞机的结构均采用打印这种方式,包括机翼、整体控制面和舱门。这款飞机翼展2米,最高时速接近160千米,巡航时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  相似文献   

18.
走近UFO     
我的经历1966年春节刚过我们有飞行任务。石家庄气象站预报说 :“天气很不稳定 ,垂直气流强盛 ,地面上有时还有较大的旋风 ,建议机组不要走。”我们看了一下机场天气情况 ,还是起飞了。到了规定的高度改为平飞 ,我感觉能执行任务 ,就和石家庄站脱离了无电线联系。过了5分钟 ,我观察飞机发动机工作情况时 ,发现飞机上起了一层火 ,火苗有3厘米~5厘米高 ,很有规律。红红的火苗 ,飞机气流那么大都吹不灭它。我从学飞行到这次执行任务 ,还没有见过这种场面 ,当时很紧张 ,不知如何是好。和我在一起飞的老杜同志看出了我的心思 ,对我说 :“…  相似文献   

19.
驾驶员诱发振荡(PIO)对飞机的飞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进行全尺寸飞机PIO特性评估飞行试验之前,利用与全尺寸飞机动力学相似的缩比模型进行飞行试验,对全尺寸飞机的PIO特性进行初步评估,可以达到节约试验成本和降低试验风险的目的。针对驾驶杆操纵到指令形成过程中的时间延迟这一因素诱发的纵向Ⅰ类PIO,选取带宽准则和Neal-Smith准则作为评定准则,分析了全尺寸飞机和缩比模型对应PIO评定参数的相似比例关系,并建立了基于缩比模型的全尺寸飞机纵向Ⅰ类PIO预测方法。以某型军用运输机及其缩比模型作为算例飞机进行了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分析得到的相似比例关系是正确的,基于缩比模型试验数据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全尺寸飞机的Ⅰ类PIO特性。   相似文献   

20.
C档案     
《飞碟探索》2008,(11):27-27
备注: 当时。我们给客人拍完外景婚纱照后,我无意间发现西北天空有异样的发光飞行物。起初我以为是飞机或者流星,但仔细观察后发现似乎不是,因为它并没有移动。此时夜幕渐渐降临,看得不是很清楚,所以我用相机拍下来放大后仔细看。就发现了照片上的UFO。之后,该UFO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很快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