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4):23-23
2008年6月20日,贾森-2(Jason-2)卫星搭乘德尔它-2火箭从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Jason-2是一颗海洋观测卫星,由法国航天局、NASA、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合作实施,NOAA负责数据分析。Jason-2将接替Jason-1卫星研究地球海洋与气候,Jason-1已经在高1336km轨道上运行了7年。Jason-2卫星由泰雷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建造,以Proteus卫星平台为基础,重约553kg,  相似文献   

2.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1型运载火箭9月29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进行了首次发射,将加拿大航天局的“级联小卫星与电离层极区探测器”(CASSIOPE)空间天气观测卫星以及搭载的5颗小卫星送入低地轨道。  相似文献   

3.
肖择 《上海航天》2009,26(2):14-14
最后一颗极轨运行环境卫星(POES)——NOAA-N Prime卫星入轨后被命名为NOAA-19卫星,现已完成了为期45d的在轨验证。这是美国电视与红外观测卫星(TIROS)系列的最后一颗卫星,所有卫星均由洛·马公司为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设计并制造。校验完成后,NASA将运行控制权移交给美国家海洋大气署(NOAA)。  相似文献   

4.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7,16(4):50-50
2007年6月29日,俄罗斯军方用天顶-M(Zenit—M)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一颗电子侦察卫星宇宙-2428(Cosmos-2428)。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10,(1):40-40
据美国太空新闻网近日报道,2009年12月18日欧洲航天局(ESA)签署协议,为3颗地球观测卫星、阿里安-5火箭新型上面级以及有翼太空飞机验证模型投资总计7.2亿美元。其中一项最主要的合同是关于3颗“哨兵”(Sentinel)地球观测卫星的合同,该项目由欧洲航天局和欧盟27国联合确立,是全球环境与安全监视项目(GMES)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小卫星与国际灾害监测星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9月27日,英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制造的3颗小型对地观测卫星由俄罗斯的宇宙3M火箭送入预定轨道,与先期发射的“阿尔及利亚星”(ALSAT)1小卫星共同组成了国际灾害监测星座(DMC)。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工程》2008,17(6):148-148
2008年10月1日,一枚俄罗斯“第聂伯”火箭从俄罗斯南部的Yasny发射场升空,将泰国地球观测卫星系统(THEOS)卫星成功送入轨道,卫星最终将机动到822km的太阳同步轨道。THEOS卫星重715kg,主要为地球科学应用和灾害监视应用提供中等分辨率图像。  相似文献   

8.
阳光 《航天》2011,(12):34-34
11月4日,俄罗斯质子M/和风M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3颗格罗纳斯-M型导航卫星。这是质子M火箭在去年12月发射3颗格罗纳斯-M卫星失败后首次用于发射格罗纳斯系统的卫星。该系统此前有27颗在轨卫星,但只有23颗正在工作。俄联邦航天局称,有两颗卫星正在维护,一颗处于待机状态,另有一颗今年2月发射的卫星正在进行入网前测试。  相似文献   

9.
先进的陆地观测卫星(ALOS)是日本的一颗高分辨率地球观测卫星。星上装有3种仪器:1)用于立体制图的全色遥感仪(PRISM);2)先进的可见光和近红外辐射仪-2(AVNI-2);3)相阵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PALSAR)。这3种仪器可用于制图,区域观测和自然灾害监测。为了充分利用遥感器获得的数据,ALOS卫星具有大容量数据处理的功能,并且装有下一代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所必须的精确测定位置和姿态的发系统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工程》2012,21(3):34-34
中新网2012年4月25日消息,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与ESA将于5月10日在瑞士签署一份关于“火星生物学”(ExoMars)探测项目合作的协议。根据此协议,2016年将制造火星登陆器,2018年发射去火星;2016年发射一颗火星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11.
《航天员》2009,(1):7-8
2009年1月30日,俄罗斯将一颗“日冕-光子”(Coronas—Photon)科研卫星送入太空,圆满完成了俄罗斯2009年的首次航天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政府新闻处2011年4月29日表示,现年53岁、刚刚被解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职务的弗拉基米尔·波波夫金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航天局长,取代担任这个职务7年之久的65岁的阿纳托利·佩尔米诺夫。近年来关于佩尔米诺夫即将离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传闻不断,且在2010年底损失了三颗“格罗纳斯·M”卫星后招致俄罗斯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的严厉批评。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工程》2010,(5):16-16
据美国aviationnow网站2010年8月31日报道,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计划2011年测试印度月船-2(Chandrayaan2)任务上的着陆器。月船-2预计2013年发射,包括轨道器、着陆器、漫游车。预计使用印度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从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着陆器由俄罗斯提供,轨道器和漫游车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建造。漫游车重30~100kg,具体重量取决于采取半硬着陆还是软着陆。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工程》2009,(4):88-88
据新华网报道,莫斯科时间2009年7月21日晨,俄罗斯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用一枚宇宙-3M轻型运载火箭成功将2颗卫星送人太空。其中一颗将服务于俄国防部,另一颗则是美国、加拿大、法国和俄罗斯合作开发的国际失事船只及飞机卫星搜救系统(Cospas—Sarsat)的俄方卫星。  相似文献   

15.
发射消息     
俄罗斯宇宙运输国际航天公司的第聂伯1火箭10月13在亚斯内发射场发射了“泰国地球观测卫星”(THEOS)。THEOS的发射已因火箭方面原因推迟了近两年。卫星由EADS阿斯特里姆公司建造,  相似文献   

16.
薛忠 《中国航天》1992,(3):27-27,30
日本的地球资源卫星-1(JERS-1)是日本用于地球资源和环境监测的地球观测卫星。该星载有一部合成孔径雷达(SAR)和若干台光学探测器,本文介绍了JERS-1的构成及其有效载荷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25日,俄航天部门从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用一枚质子-M火箭将3颗GLONASG—M导航卫星送往近地空间,使得该系统的在轨卫星总数达到20颗。GLONASS—M卫星属于新一代导航卫星,每颗卫星重1.4吨,服务寿命为7年,由俄罗斯列舍特涅夫卫星信息系统公司制造。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工程》2009,18(2):54-54
2009年2月12日,俄罗斯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宣布,俄罗斯去年年底发射的3颗Glonass—M导航系统卫星已全部开始正常工作。至此,俄Glona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轨正常工作卫星总数已达19颗。据当地媒体报道,俄Glonass导航系统共有20颗卫星,除了已投入正常工作的19颗,另有1颗卫星正接受技术维护。这一系统使用的卫星有G|onass和Glonass—M两种型号。前者属于上一代卫星,使用寿命仅为3年,后者服务寿命为7年。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9,(2):48-48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1月23日用H-2A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和另外7颗小型卫星。GOSAT又名“息吹”(空手道的呼吸法),由JAXA、国立环境研究所和环境省联合研制,重1750公斤,用于监测二氧化碳这一温室气体的密度分布,是首颗专门用于观测温室气体的卫星。它将能通过太空全球观测数据同陆地观测数据的结合,并利用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20.
《航天电子对抗》2012,(1):30-30
俄罗斯塔斯社2011年12月13日报道称,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副局长Anatoly Shilov当日表示,俄将在2012~2020年间为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划拨104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