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木 《太空探索》2004,(3):39-40
火星自古以来就是令人着迷和向往的星球。它那红红的颜色,令人炫目。它地表上纵横的沟壑,好像人工开凿的运河。它是太阳系中除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不管是在过去,抑或在将来都是如此。因此,它成为人类探险和移民的首选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2.
再造一个「地球」张友新不管你属何种人种,也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地球生物圈之中,它是养育人类的“天堂”,也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人类能否用人工的方法再创造一个“地球”呢?这是科学家们长期以来的追求。如果人类能够创造“地...  相似文献   

3.
《飞碟探索》2012,(10):48-50
我们要清楚:不管UFO现象背后是什么,不管它代表着外星智慧还是人类的精神作用,1948年的夏季危机已经使美国军队和情报机构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从而找出所有的解决方案,包括地球之外的方案。然而,海纳斯简单的几笔就画出了一幅与历史记录完全相反的图画。按照海纳斯的  相似文献   

4.
火星探测的主要目的 各国火星探测计划中都包括查明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一任务。不管美国人还是俄罗斯人,他们都把目光集中在寻找火星生命上。从美国火星探测器奥德赛发回的图片分析.现在火星上肯定有水,而且数量大得惊人。为什么科学家如此关心火星上有没有水呢?原因很简单,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这是我们地球人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成  相似文献   

5.
最近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每天的通信高峰期,若采用非地球同步轨道的卫星进行通信,将会取得很好的效益。通常,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不管用户是否需要,都提供一天24小时昼夜服务。美国的商用卫星通信大多集中在上午9~10点钟和下午4~5点钟左右。在这段高峰期如采用非同步轨道卫星通信,将明显显示其潜在优势,因为它可避免占用宝贵的地球同步轨道资源。据估计,非地球同步卫星的每信道费用要比地球同步轨道的低25%。非同步卫星之所以占居优势是因为白天它的远地点在赤道上,或可称白天赤道远地点轨道——ACE。这项新的科学设想最初由  相似文献   

6.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人类为什么钟情于火星?这是因为火星在物理、化学物质上最接近地球。在九大行星中,除地球之外,火星大概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一颗行星了。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不过它和太阳的距离要比地球平均远7800万千米,因此可以推断它比地球要寒冷些。火星赤道上的温度,白天可能在27℃左右,而夜间就可能下降到-72℃,年平均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7.
1 引言气象卫星的出现是本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大重要事件。多年来,气象卫星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用常规观测手段所无法获得的宝贵信息,从根本上解决了地球上广大海洋和陆地上高原与荒漠区域气象观测资料不足的难题,使人类对地球及其大气的了解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  相似文献   

8.
您了解地球的运动吗?●李宏刚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自地球形成时就存在了。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了解地球的运动吗?自转、公转固然是地球的运动,而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地球存在着比人们想象的更为复杂的运动。地球环绕通过其质心的轴作周期性的旋转运动,称为自转。它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据国际发射服务公司(ILS)宣称,他们将于1999年提供俄罗斯大推力质子-M火箭,把商业载荷送上地球同步轨道。这种新火箭的有效载荷能力增加50%后,将成为当今世界商业发射市场上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质子-M火箭将取代现有的质子-K火箭,这种新火箭能将3.5t重的载荷送到地球同步轨道,或者是将7.6t重的载荷送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该火箭将使用一个新的上面级——牛虹-K级,它是由曾在Rockot火箭上使用的牛虻-K上面级演变而来,并将置换现有质子-K火箭的使用液氧和液氢为推进剂的DM第四级,而K型火箭的其他三级也将要作改进。新火箭…  相似文献   

10.
火星:充满奥秘与神奇的净土(上)傅民杰火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外行星,它看上去是一颗火红色星球,故此得名“火星”或“红色行星”。天文学家又把火星称为地球的“姊妹星”,因为它许多地方跟地球十分相似。火星直径6800千米,这约是地球直径的1/2,它的质量是...  相似文献   

11.
1995年的3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地球呈现出一派充满希望的景象。天文学家们也在满怀希望地等待哈勃太空望远镜传回的首批冥王星图像。自从人类发现冥王星以来,这将是第一批能反映冥王星外貌的图像。因为它实在是太遥远了(距太阳平均距离约59亿千米),在地球上最大的望远镜里,它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圆盘。在当时,它仍是惟一未被太空探测器访问过的太阳系行星。1846年海王星被发现后,世界上再次掀起了寻找新行星的热潮。在这上面花费精力最多的恐怕要数美国天文学家洛韦尔了。他通过计算得出,太阳系除海王星外还存在…  相似文献   

12.
空间扫描     
空间扫描俄建造遥测地面的“太空眼”俄罗斯科学家正在萨马拉的航天中心研制一种被誉为“太空眼”的航天器,它将用于地球遥测、研究地球生态状况。这种名为资源-DK的航天器计划于2001年发射升空,它在距地面300km的轨道上能看清地面约2m大小的物体。它将记...  相似文献   

13.
僻静之地     
这是地球北极的落日影像吗?不管网络上流传的谣言是怎么说的,答案为否。上面这幅图描绘的景观,是要呈现一个想象中安静且祥和的天堂之地,故命名为僻静之地。这个景观不可能在地球上任何的地方看到,因为从地球看出去,太阳和月亮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张角,最明显的例证是在日食发生之  相似文献   

14.
北辰 《飞碟探索》2002,(4):47-47
火星是太阳的第四颗行星,它的公转和自转姿态与地球差不多,它的公转轨道周期为687天,1年约合地球上的2年。它在天空中时而顺行,时而逆行。这颗被我们的祖先称为“萤惑”的红色星球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疑惑。  相似文献   

15.
拍摄者是一个房地产经纪人,当时正在给她将在报纸上拍卖的房屋拍照。她在这张黑白的小照片上发现了这个神秘的“标志”。虽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但她最终还是将这张照片保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16.
地球犹如一粒微尘,在深邃无垠的宇宙空间默默无闻地向前运行。然而,它的运转却又是有条不紊的,这是因为地球跟其他天体一样,稳定地置于宇宙网络的一个特定网节之上。宇宙中的天体之间既互相吸引,又受离心力的作用互相保持一定的距离,纪律严格地在自己的曲线轨道上运行。这一切使得整个宇宙成为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是破不了的有机网络。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已经运行几十亿年了,由于地球只是太空中的一个普通天体,所以在宇宙空间它的地位并不特别优越。 地球在自己轨道上的运行活像一艘宇宙飞船,全部人类和整个动植物都是它的“…  相似文献   

17.
候涛 《飞碟探索》2009,(12):12-13
为了真正将时空旅行变为现实.科学家从20世纪初便开始研制时间机器.除此之外,纳粹德国还多次组织了在全球各地寻找时空入口的秘密行动。虽然几经挫折,但不管是正义还是邪恶.使人类实现时空穿梭的念头从来都没停止过。  相似文献   

18.
远古核遗迹之谜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现在也有了新说法。欧美的一些科学家提出,地球生命源于火星,其理由是:比地球小且离太阳更远的火星,早在地球冷却前,就已经适合生命的存在。此后由于火星陨石跌落地面,从而将生命的种子传到了地球上。这种说法虽然还需进一步的科学数据来支持,但是,下面的事实却不能忽视。1972年,科学家在加蓬共和国境内发现了一个古老的核反应堆。经考证,该反应堆功率很小,仅有10千瓦~100千瓦,它由6个区域组成,结构合理、完善,是于20亿年前建成的,并投入运行约50万年。此发现令科学家瞠目…  相似文献   

19.
1999年2月8日北京时间凌晨5时 ,一枚德尔塔Ⅱ型火箭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把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星尘”号无人探测器送入太空 ,开始了它漫漫7年的“追星”之旅。这是一枚费时10年耗资1 66亿美元的彗星探测器 ,将于2004年与围绕太阳运行的怀尔德 -2彗星在太空相会 ,到时全球的科学家将为之瞩目。为什么要进行考察彗星的实验?彗星上真能找到地球生命的起源吗?“星尘”号都用了当今世界上哪些最先进的技术?彗星物质带给地球的将是惊喜还是灾难?这些便是“星尘”号彗星之旅最让人关心的秘密。浩瀚…  相似文献   

20.
1994年10月,美国航天飞机把一组遥感器置入地球轨道,用于对地球大气层进行观测,其是美国航宇局从宇宙对全球进行长期研究计划的一个部分。这些遥感器都装在一个可回收的自由飞行平台上,这是航天飞机卫星公共平台的一种先进型号,称谓ASTRO-SPAS卫星。它通过航天飞机遥控器系统的机械臂将其释放,再由指挥员将其机动飞行到离航天飞机几千米至几百千米远的空间,对地球进行几天观测,然后由航天飞机回收带回地面。ASTRO-SPAS的原型是SPAS-01,它的首次轨道飞行是在1983年6月,1984年2月又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