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采用低频振动液体磨料研磨去毛刺工艺进行了去除微小孔钻削毛刺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方法能有效去除毛刺,具有工艺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交互操作过程中虚拟手抓持物体后,虚拟手及被操作物体如何逼真跟随运动的问题,分析了虚拟手交互操作过程。对虚拟手采用两层仿真模型,对绕轴转动类物体提出以转动角度计算其和虚拟手的随动算法,该算法保证了在移动过程中虚拟手与被操作对象的接触位置不变,实现了连续随动。给出了支持无约束自由移动类物体、有约束沿固定方向移动类物体和有约束绕轴转动类物体虚拟手交互操作统一仿真流程。最后通过空间站舱门和灭火器交互操作仿真实例对仿真流程和随动算法进行了综合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流程能适应不同约束类型的物体操作仿真,随动算法使得操作与视觉反馈一致,交互操作简单自然,实时性好,为后续航天员采用虚拟现实训练提供了有效的基础算法。  相似文献   

3.
关联规则挖掘是数据挖掘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Apriori是目前最经典和具有影响力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在分析研究关联规则挖掘中Apriori算法的基础上,针对Apriori算法中的两个主要操作--连接和剪枝进行改进,通过扫描1-项集、去除分解子集操作及不生成候选项集等多种策略结合的方法来减少连接操作的数据项数和算法运行过程中对数据库扫描的次数,最终使改进后的Apriori算法的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航天产品对零件毛刺的去除要求极高.零件在精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微细毛刺和材料堆积现象.这种现象对零件的尺寸检测、装配生产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铍材作为惯性仪表零件的重要材料,其材料特性给去除毛刺带来了新的困难.我们经过大量的实验和摸索,找到了几种有效的铍仪表零件毛刺去除方法.同时在工艺文件中对具体零件的具体去毛刺方法及操作时...  相似文献   

5.
随着火箭增压输送系统的阀门制造任务日益繁重,阀门零件交叉孔毛刺的去除急需稳定有效的工艺方法。为实现运载火箭铝合金阀门壳体交叉孔相贯线毛刺稳定高效的去除,提出了一种使用过孔刀数控加工去除交叉孔毛刺的工艺方法。设计了过孔刀数控加工去毛刺试验方案,研究了交叉孔相贯线毛刺去除原理,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毛刺去除质量的影响规律,得出了铝合金阀门壳体的交叉孔毛刺去除的最优工艺参数。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在交叉孔相贯线位置形成过渡圆角,实现了铝合金交叉孔毛刺稳定高效的去除,在航天阀门产品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去除毛刺质量和效率,从去除非锐边毛刺和去除锐边毛刺两方面,给出了航空精密偶件去除毛刺的实用方法。通过对精密偶件中最典型的阀芯阀套类零件进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精密零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及后续使用中遗留毛刺无统一表征问题,采用LEDCA DCM3D型白光干涉仪测量零件毛刺去除前后的形态,一方面从表面形貌三维图和零件横纵方向截面图定性表示毛刺去除与否及去除情况;另一方面从毛刺幅度参数、毛刺空间参数等参数定量表征毛刺去除与否。  相似文献   

8.
针对红外图像中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差、边缘模糊、纹理信息缺失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urvelet变换的红外图像去噪方法。算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具有较高的实时性。试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有效去除红外图像中的噪声和杂波。  相似文献   

9.
微型孔去毛刺系统由美国E-Z去毛刺工具公司最新推出微型孔去毛刺用工具系列和与其同时配套使用的自动化去毛刺系统。使用自动化去毛刺系统和根据零件加工孔大小(特别是根据斜孔大小及斜角大小)选择的合适工具,能在一次操作中只用2~3秒钟即去除直径范围为中1.2...  相似文献   

10.
基于Keystone变换和MDCFT的高机动弱目标检测与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雷达对隐身、超声速和高机动目标存在回波信噪比不足、距离徙动和多普勒谱扩展问题。将Keystone变换和修正离散Chirp-Fourier变换(MDCFT)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雷达信号处理算法。该算法通过Keystone变换补偿距离徙动问题,利用MDCFT对多普勒谱严重扩展的目标回波进行相参积累,提高目标检测性能的同时完成了对目标参数的估计,且该算法在方位向欠采样时仍可适用。最后对算法运算量及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Census变换和改进自适应窗口的立体匹配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立体匹配算法难以在幅度失真图像中获取高匹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ensus变换和改进自适应窗口的立体匹配算法。首先根据图像结构和色彩信息获得基于十字骨架的任意形状和大小的Census变换窗口;其次利用Census变换的Hamming距作为匹配代价,使用两次累加降低计算复杂度,采用局部优化得到初始视差;最后提出一种基于均值偏移的视差提精方法,有效地处理了不可信视差区域,获得高精度的视差图。实验表明,通过该算法获得的视差图与当前优秀的局部算法相比精度相当,特别是能很好地处理现有算法难以解决的幅度失真问题,适用于无人机视觉导航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多小波变换和DCT变换混合变换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伪随机序列调制的彩色图像盲水印算法。该算法先将原始彩色图像由RGB空间转换到YIQ空间.选取Y分量多小波变换后的中频区域作为水印的嵌入区域。水印嵌入前先对待嵌入水印区域8×8分块,然后对所有子块按照纹理和能量特征进行模糊分类,最后将置乱后的二值水印信息用两个互不相关的伪随机序列进行扩频调制.嵌入到8×8子块DCT变换后的交流系数上。提取水印时,通过比较两个伪随机数列和待检测系数相关性的大小来提取水印,不需要原始图像参与。实验表明,该算法对噪声、JPEG压缩和几何剪切等常见的攻击操作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用于驾驶员诱发振荡(PIO)探测的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反映出PIO时飞机在频域和时域的特征,利用模糊逻辑方法对特征参数进行辨识可以有效地识别出是否发生了PIO.模糊逻辑方法中的隶属函数直接反映了特征参数的特点,其设计决定了是否能有效地对PIO进行识别.为了设计有效的隶属函数,根据特征数据的特点采用球壳型模糊聚类算法对数据...  相似文献   

14.
小波域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小飞  徐大专 《航空学报》2005,26(1):98-102
在分析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一种小波域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与通常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相比,该算法利用小波变换对小波空间进行了分解,信号经小波变换自相关性会下降,收敛速度提高,同时在此分解过程中,根据信号与白噪声在不同尺度上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表现完全不同的特性进行信号的消噪。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收敛速度较快,且计算量增加较少,易于实时实现,而且具有较好性能。同时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与小波基和尺度的选择有关,尺度越大收敛速度越快;对于同一小波基系列,小波基的正则性越好收敛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提高激光强度图像的质量,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其他多源图像匹配,提出了一种激光强度图像与距离图像融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分析了激光强度图像与距离图像不同类型像素点之间局部统计信息的差异,然后利用Ostu算法和模糊最小误差阈值算法求出强度像和距离像的局部统计信息的全局阈值和最佳阈值,最后将这些阈值作为融合参数,按照一定的融合规则,将强度像与距离像进行融合.仿真实验表明:与单纯的滤波算法相比,该融合算法在控制激光散斑噪声的同时,通过融合不同源图像的互补信息,达到提高激光强度图像的各方面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卢景月  张磊  孟智超  盛佳恋 《航空学报》2019,40(7):322745-322745
前视合成孔径雷达(SAR)存在左右模糊问题,在直线航迹下,目标关于航线对称模糊,模糊关系不随航线变化,可利用波束形成进行全孔径解模糊处理;但在曲线航迹下,目标的模糊关系具有空变性,不能全孔径解模糊成像。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曲线航迹下目标模糊关系的空变特性,提出一种前视多通道SAR快速后向投影子孔径处理解模糊成像算法。首先进行子孔径划分,在每个子孔径内目标的模糊关系近似不变,每个子孔径分别成像,然后通过波束形成对每幅子图像进行解模糊处理,最后融合子图像得到最终的成像结果。算法有效解决了曲线轨迹下目标模糊关系的空变性对解模糊的影响,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几何可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控制性能,针对具有静差与动态不对称特性的连续可调喷管作动系统,采用模糊控制算法进行控制器设计,并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控制器参数优化,最后将模糊控制系统与PID控制系统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模糊控制系统,优化后的模糊控制系统消除了稳态误差,减小了大小喉径在调节时间上的差异,鲁棒性较强。相较于优化后的PID控制系统,优化后的模糊控制系统在保证无稳态误差的基础上,具有更短的调节时间与更小的超调量,跟踪信号时具有更小的误差包络,优化后的模糊比PID控制系统性能提高2.6倍。总之,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的连续可调喷管模糊控制系统比PID控制系统性能更高,能够满足高动态几何可调冲压发动机提出的响应快、调节精准、超调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运动干涉检测的模糊逻辑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最大相对速度-距离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逻辑控制时间裕度,使任意两次检测间的时间间隔适当增大。该方法不仅减少了检测次数,更主要的是利用模糊逻辑的鲁棒性,减少了误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使它无论在效率还是在可靠性方面都有了提高。以运动平面多边形为例,通过不采用、采用、部分采用模糊逻辑控制3种方法加以比较,表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杨琳  王从庆  姜龙生 《航空学报》2012,33(3):544-553
 针对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中记录的舱音背景信息多而复杂、频率范围宽、非平稳等特点,通过对15种舱音信息进行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包变换,依次提取其Mel倒谱系数(MFCC)和小波包分解系数(WPC),利用距离可分性判据对MFCC和WPC信息进行压缩融合,得到舱音信息特征向量。设计了面向不均衡样本的模糊支持向量机(FSVM),分别计算每种类别样本及其内每种舱音信息的2个隶属度,然后利用FSVM对舱音信号进行分类识别,解决了CVR信号含噪奇异样本和数目不均衡样本时识别性能较差的缺点,实验表明该方法明显优于常规支持向量机(SVM)和FSVM,分类识别率达到98.33%。  相似文献   

20.
非线性系统在线模糊建模的快速算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于复杂、病态、非线性动态系统,基于模糊集合的模糊模型,利用模糊推理规则描述动态系统的特性,是一种有效方法。讨论了利用模糊方法实现非线性系统的建模方法。首先,利用在线模糊竞争学习方法划分输入变量的模糊空间,然后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辨识模糊模型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