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渗碳及碳氮共渗等金属表面硬化方法 ,传统工艺热处理周期长、耗能多、成本高。本成果创造的“钢件活化催渗气体快速渗碳法”和“碳和其它元素的快速复合渗工艺”专利 ,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大突破 ,具有突出的优点和国内外领先的渗速。气体渗碳与碳氮共渗过程是多相化学反应和扩散过程 ,是复杂多变、互相制约的过程。使控制因子加速 ,并使其它各个过程协调一致加速 ,整个化学处理过程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化学热处理过程中最慢的过程不一定是整个化学热处理过程的控制因子 ,而工件的表面状态才是化学热处理过程中的控制因子 ,此乃两项发明依据的…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适于精密零件无氧化、微变形的可控气氛渗碳、碳氮共渗和低温渗氮等化学热处理的现状及发展,介绍了适于这些化学热处理的二项新工艺—微机可控气氛渗碳和低真空脉冲氮化.并简述了稀土元素在化学热处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气体碳氮共渗时氮,碳原子被高铬高镍合金表面形成的氧化膜阻止在外,不能渗入金属基体。本文研究了通氨滴醇法气体碳氮共渗,采取了专门措施以克服表面氧化膜的阻止作用,实现了这种材料的气体碳氮共渗。与盐浴碳氮共渗法和离子碳氮共渗法相比,本工艺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产品质量好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1 滴注式渗碳工艺过程自动控制滴注式气体渗碳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常规热处理方法。气体渗碳是将有机液体滴入炉罐中 ,高温下滴液分解产生富碳气氛 ,被零件表面吸咐、吸收并扩散 ,达到表面增碳的目的。由于渗碳过程中滴入有机液体种类不同 ,滴入量不同 ,炉内碳势变化极大 ,此种变化直接影响渗碳零件表层的碳浓度、浓度梯度、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和金相组织 ,致使性能下降。应用碳势控制已成为提高渗碳质量的重要方法。本成果以煤油为渗剂 ,以甲醇、空气为稀释剂 ,以CO2 、CH4 红外仪为传感器 ,实现了滴注式渗碳工艺过程的微机控制 ,并对渗碳…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高铬不锈钢零件经液体、气体碳氮共渗的渗层组织成分和性能特性以及渗层黑色组织和裂纹的生成原因;试验论证了气体碳氮共渗不同工艺参数的渗济量和冷却方式等对渗层组织成分和性能方面的影响及其取代液体碳氨共渗在解决渗层黑色组织和裂纹等缺陷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渗碳零件除对渗碳的一部份零件表面要求渗碳外,其余表面则要求防渗,过去其防渗工艺多沿用镀铜法或切碳法。最近兰州涂料研究所研制出的玻璃涂料TR-77-46,是一种防渗的好材料,用在防气体渗碳和防低温碳氮共渗工艺上,效果较好,成本低、施工简便,而且无污染。该涂料是用玻璃粉、滑石粉和甲基硅酸钠按2∶1∶2.25比例调匀,用喷、刷、浸等办法涂在除油的需防渗的表面上,室温干燥2小时,  相似文献   

7.
利用仿真数学模型推导出的渗层碳浓度分布与渗碳时间、渗碳温度、气氛碳势之间的关系式以及三点自调整控制原理,编制了气体渗碳的全过程动态控制软件,并且安装、调试了两级全过程动态控制系统的硬件,从而开发了气体渗碳过程的计算机两级全过程动态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稀土、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 本工艺是将混合稀土溶人含有碳、氮元素的有机溶液中,作为活化催渗介质,与渗碳剂煤油按一定比例滴入炉中,在气相条件下对金属表面进行稀土、碳、氮三元共渗。稀土元素有极强的化学活性,可加速化学热处理的过程;有机介质的分解,获取更多的碳、氮原子;金属表面对活性碳、氮原子的吸附;碳原子向内层的扩散。同时稀土亦被渗入钢的表面层内,起到微合金化的作用。 本成果证明稀土元素在化学热处理过程中有很强的催渗活化作用,解决了碳、氮共渗工艺时间长、质量不稳定的难题,可缩短共渗时间15%~20%,节能效果显著。 碳、氮共渗工艺广泛应用于动力、化工机械、汽车、拖拉机齿轮轴等耐磨耐疲劳零部件,但周期长、能耗大、工艺不稳定。本成果进行了长期开拓性的研究工作,突破了稀土对钢表面的固溶大原子不能渗入的理论禁区,为稀土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该成果渗速快、节能效果显著、稳定性高、成本低廉,经济效益显著,便于推广。汽车变速箱齿轮经稀土、碳、氮三元共渗处理后,其接触疲劳寿命比原工艺提高12%。 精密零件氮基保护淬火固溶沉淀硬化处理 本技术可用于精密零件及模具、刀具的氮基保护淬火,固溶及沉淀硬化处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本成果稳定性好,经生产实践证明工艺稳定,未发生因保护气氛问题造成产品报废现象。合金钢及高合金钢工件保护淬火后,表面光洁,无脱碳。使用温度范围700℃~1250℃。在φ250 mm、φ300mm的炉膛截面,温差≤±1.5℃。 本工艺具有显著效益:在保持了国际先进的氮基气氛技术条件,省去了复杂、昂贵的净化系统设备与添加装置,降低了投资,节约能源;简化了气氛制备系统,操作方便,维修简易;设备操作安全,占地面积小,无环境污染。 本工艺可在多种热处理炉上应用。在外热式流态炉及气氛炉上应用时,把氮气直接通入工作炉即可,其他工作顺序与盐炉相似,操作非常方便。工业普氮的纯度≥99%。·李连清·  相似文献   

9.
齿轮是传递动力的机械零件,重要的航空发动机齿轮都是在高速高载荷条件下工作的,要求齿轮传递能力大、耐磨性好和抗疲劳强度高。为了满足高速、高强度、小型和长寿命的要求,大部分齿轮要进行渗碳、碳氮共渗和氮化处理。目前,航空齿轮多采用渗碳及碳氮共渗处理,15~20%的齿轮则需经氮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我部于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三十一日在广西省梧州市召开了《渗碳、碳氮共渗、氮化金相组织检验标准》及《钢的渗碳、碳氮共渗、氮化层深度测定方法》两项部标准审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二十八个单位的工人、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共五十八名代表。会议首先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1976年24号文件,  相似文献   

11.
HT700提供了用于热处理工艺的红外气氛控制系统,它最适宜于炉里的吸热反应,能防止氧化作用和工件材料表面上碳的损失。 使用这一系统可以避免灰垢堆积,而且热处理后的金属有一个光洁、光亮和均匀粗糙度的表面。 由分析开发公司研制的这一系统能用于控制碳-氮化、非氧化退火,另外能通过测量热处理炉或气体发生器中各点采样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来控制渗碳和渗氮气氛。  相似文献   

12.
气体软氮化是一种由液体软氮化发展起来的、新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其实质是以渗氮为主的低温碳氮共渗。它的特点是处理温度低、时间短,工件变形小,质量稳定,不受钢种限制,能显著提高零件的耐磨性、疲劳强度、抗咬合、抗擦伤等性能,同时还能解决液体软氮化中的毒性问题,避免了公害,因而劳动条件好。此外,设备和操作都简单,容易推广。一、基本原理气体软氮化的原理是在530°~580℃的气氛中产生2CO→[C]+CO_2(渗碳)及2NH3→2[N]+3H_2(氮化)反应,使钢铁表面形成氮化物或碳氮化物。它的过程与其他化学热处理一样,可分三个阶段,即氮化剂分解出活性碳、氮原子;钢的表面吸收活性原子,渗入的原子  相似文献   

13.
戴华 《洪都科技》1989,(4):41-46
在电阻直接加热的影响下,由于表面热处理工艺的强化和碳在奥氏体中的快速扩散,在石墨流体炉床中,渗碳的速率较传统的气体热处理要快得多。本文研究了磁性铁试样的渗碳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速钢刀具的氮碳氧共渗是软氮化和蒸汽氧化工艺的复合。它是在等于或稍低于高速钢回火温度下,使成品高速钢刀具表面在具有活性[N]、[C]、[O]的气氛作用下,同时渗入氮碳氧的一种工艺过程。经过氮碳氧三元共渗的高速钢刀具表面呈深兰色、无脆性、有较高的硬度(HV11OO以上),同时有较高的抗粘附性,从而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我厂采用氮碳氧共渗工艺提高高速钢刀具  相似文献   

15.
三元共渗是一种新的化学热处理方法,它综合吸取了碳、氮、硼三元素单独渗入时的优点,适用于所有碳钢和一般合金钢件,可以提高工件的耐磨性、抗疲劳性、抗咬合性及抗腐蚀性等。在碳素钢中,以45号钢进行三元共渗效果最好。我厂选用45号钢铰刀,进行气体三元共渗后,再经淬火,低温回火,最后精密磨削,可以代替原用的T12A、9CrSi、W18Cr4V钢制铰刀,其使用寿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铰孔精度、光洁度亦比原来铰刀加工的好。现已小批投入正式生产。目前,许多单位都在推广气体三元共渗新工艺,普遍感到纯硼粉货源缺乏,价格较贵。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氮基气氛保护淬火和可控渗碳热处理工艺研究结果,对氮基气氛热处理中两个关键技术问题——氢脆和加热温度上限进行了全面研究,因此,推动了氮基气氛热处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稀土元素在气体碳氮共渗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稀土元素(RE)在气体碳氮共渗中的作用,并系统地提出了稀土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8.
钢铁的硫碳氮共渗(以下称之为硫化)处理,是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开始引起注视的一种比较新的热处理方法,共渗的目的是在金属的表面获得一个较硬的碳氮化合物层,在最外层有一个硫化物薄层。由于这种组织对提高机械  相似文献   

19.
我厂热锻模由于使用寿命不高,一度成为生产关键。最近,通过对5CrNiMo、5CrMnMo钢制的热锻模进行硼、氮、碳气体三元共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过去未经三元共渗处理的一套镶块模锻打三千件至四千件后,产生塌陷而不能使用,而经气体三元共渗处理后的一套锻模能锻打九千四百二十件以上。目前这套镶块模的模腔部位的表面硬度仍保持共渗处理后  相似文献   

20.
低温电解渗硫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反应的热处理方法,是用来提高金属机械零件抗咬、耐磨的一种新方法,在国外被称为二十一世纪的热处理技术。它与常用的渗碳、氮化、碳氮共渗等化学热处理方法比较起来,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第一,处理温度低,在190℃左右,既节约能源,又不影响零件原来的机械性能,处理后,零件变形非常小,一般不足几微米。第二,处理时间短,约十五分钟左右。第三,无公害(不用剧毒的氰盐,只用硫氰化钾和硫氰化钠共晶混合物)。第四,设备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