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有喜  肖嵩  吴成柯 《宇航学报》2007,28(1):108-112,122
根据无线信道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场景统计模型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和网络拥塞控制的多媒体鲁棒传输系统。首先进行场景统计模型和特性分析,采用MPEG-4分级编码将所有的层划分成几类,接着由码流对网络拥塞和重建视频质量的影响将其分成两个传输优先级队列。在传输过程中,依据信道误码率和网络丢包率进行自适应的信源不同保护等级编码和网络拥塞控制策略。试验数据表明,本方案与以前文献中提出的IPB等方案相比,能够明显的提高重建视频质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以全景视频为代表的虚拟现实技术向高质量、沉浸感的方向发展,低时延全景视频传输技术的研究成为热点。对全景视频传输中影响终端用户体验质量的时延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低时延的全景视频传输方法,使用随机接入帧间预测帧来减小视口切换引起的传输时延,进而改善用户的视觉体验质量。经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在不影响用户体验质量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内容的测试序列,该方法可以将视口切换时延平均降低至2.4帧时长,同时将用于用户视口切换的视频码率平均减少20.23%。相比于已有方法,该方法可以在降低时延的同时,提升传输带宽利用率,为实现全景视频的高效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JPEG2000高速实时图像压缩硬件实现的率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多路T1编码器,在每个通道编码结束时计算所有编码块到该通道为止的累计压缩字节数,当目标比特率小于某个通道的累计字节数时,若该通道比最低通道高,则把该通道设置为最低通道,从而渐进升高最低编码通道,避免编码那些产生被丢弃码流的通道,提高了编码效率,节省了存储空间。经FPGA仿真验证,该实时压缩系统每秒能处理250帧512×512的灰度图像。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变格式异步嵌入式遥测系统,该系统能正确有效地传输飞行器导航计算机数据(块)及其他各种被测信号,重点分析了遥测数据帧格式的设计及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特殊设计的视频测量中心单元,它将常规遥测的多种遥测传输设备与多种中间装置统一设计,以2.3kg重的一种单机完成了开关量,脉冲数,数字量,隔了电压量,非电物理量等百余路参数的隔离调节、编码测量与数据编帧传输,只需外接发射机和天馈系统即可组成基本的导弹遥测弹上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对导弹总体性能影响小等特点,特别适合于批检与战斗弹遥测等场合。  相似文献   

6.
遥测数据软件容错解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硬件帧同步器解码可能丢失整帧数据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软件解码方法,并对实时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首先将接收到的PCM数据流进行位同步,然后经过一双口RAM作为缓冲,直接送入微机进行实时帧同步码粗同步。在所有遥测数据都接收完之后,利用模糊算法和最优选择实现帧同步码精确同步,从而得到不丢失帧的遥测解码数据。该软件用VC6.0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采用FPGA技术实现MPEG-4 ASP级视频DCT量化模块的设计方案。该模块包括二维DCT/IDCT、量化/反量化和帧内直流/交流(DC/AC)预测。用VHDL进行描述并通过模拟试验表明,该模块可在880个时钟周期内处理完一个宏块的数据,工作频率达到40MHZ。文章采用全硬件实现方法,提出了各模块的硬件电路结构设计,减少了电路规模。  相似文献   

8.
陈浩  季玲玲  张晔 《宇航学报》2007,28(4):936-940
针对JPEG2000码率控制方法无法使压缩码流长度精确达到预设值,影响星载遥感系统缓存设计和控制、造成无用数据被纠错编码导致传输资源浪费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通道内截断的精确码率控制方法,将JPEG2000以通道为最小单位的码率控制延伸到通道内码率控制。先进行码率粗控制,再进行通道内截断,根据编码过程自适应地保留相对重要的通道数据,舍弃不重要的数据,最终实现精确码率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JPEG2000码率控制的结果与预设码率相差可达上百字节,该方法在有所提高执行速度并保持图象恢复质量的前提下能够精确达到预设的码率,结果与预设码率完全一致。不仅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而且为地面接收的同步处理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9.
支持宏块级帧场自适应的H.264解码器帧内模块FPGA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支持宏块级帧场自适应的H.264帧内预测和残差系数反变换反量化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易于硬件实现的H.264解码器的帧内模块算法并给出了其硬件结构,采用流水线方法、分解计算等多种优化计算方法提高硬件系统的并行度。从实验结果看,作为硬件实现方案,完全能达到实时要求。系统已经通过FPGA验证,工作频率可达到80MHz。  相似文献   

10.
相位解缠是进行精确差分干涉测绘的关键步骤,在相位解缠算法中,最小费用网络流(MCF)是当前常用的算法,该算法具有精度高、限制残差点误差扩散、优先将误差限制在低相干区域的优点,但随着残差点数量的增多,其计算效率也随之降低。改进的MCF算法通过对其做分块,有效提升了算法效率,但块尺寸的选取影响最后的准确度与效率。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分块的改进MCF解缠算法,通过自适应寻优的方式选取合适的分割块,将相干性较高的点集中在同一块内,使得在准确度不受过多影响的情况下有效地提升算法效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SPIHT算法抗误码性能差的缺陷,提出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其抗误码性能的方法。对以完全子树方式编码后的子树码流采用EREC算法重新组织,解码过程引入自截断机制,发现违反约束关系的数据时,立即结束当前子树解码。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误码扩散,得到更好的抗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由位于不同轨道上的多颗卫星组成。卫星轨道和地面用户位置的差异造成了星地链路传播机制和统计特性的差异。信道的统计特性对于卫星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建立了星地信道综合模型,考虑了不同大气条件和传播机制的影响。基于此模型,给出了调制方式为二元相移键控时的误比特率与信噪比的关系。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仿真和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FY-3卫星微波成像仪天线为模型,对反射面天线面形精度对天线主波束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数值拟合法的公式,用GRASP软件半物理仿真结果,修正Ruze公式关于面形精度影响因子的表达式,实现了工程中天线主波束效率快速估算。该方法减小了Ruze公式中由于假设口径场等幅同相分布引起的计算误差,采用该方法后计算精度可控制在1%以内。最后针对多馈源共用反射面的辐射计天线提出了分区域分析面形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通道幅相误差和RCM(距离单元徙动)幅相误差同时出现导致数字阵列雷达近程成像效果不佳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在小视场条件下快速实现数字阵列雷达近程成像的方法。通过研究数字阵列雷达的回波信号模型,确定了DBF(数字波束合成)成像中幅相误差的来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字阵列雷达小视场成像的快速DBF成像模型。理论仿真和实测数据表明:该方法在校准通道幅相误差时能有效实现RCM幅相误差的补偿,通过单次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即可实现DBF成像。与现有小视场成像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成像效率,在系统性能评估测试等小视场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多模式、多带宽脉宽组合的雷达系统调试测试时通道误差提取与补偿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道误差随参数变化的自适应补偿技术。该方法可在通道误差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各工作模式所设定的带宽、脉宽组合自适应生成幅相误差补偿曲线,并以回波模拟器通道误差自适应补偿为例给出了误差模型获取与自动生成的具体步骤。通过某雷达系统测试过程中的试验验证,所提出的方法幅度误差提取结果相比逐次提取结果偏差小于0.02dB,相位误差提取偏差小于0.2度,满足通道误差补偿的需求,不仅适用雷达系统调试测试,还可应用于其他通道特性稳定系统的通道误差补偿,避免繁杂的手动操作,提高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6.
将统计数据深度理论应用到抗差估计中,用数据深度作为衡量残差在整个样本集中地位的统计量.提出了基于数据深度加权的抗差估计算法.考虑到天基观测结构的复杂性,设计了天基测控的误差传播因子,并构造了模型结构权对定轨模型结构进行加权.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基于数据深度加权和模型结构加权的M估计算法,证明了该算法的高崩溃点特性.设计了天基测控模式下的轨道确定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估计方法能有效抑制观测粗差和模型结构误差的影响,并且能显著提高定轨算法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阴影环境下陆地移动卫星信道模型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陆地移动卫星信道传播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阴影环境下移动卫星信道的混合模型,并采用随机数产生器实现了该信道模型的统计特性仿真。通过与实测数据的统计特性进行比较,验证了该信道模型和仿真实现方法的正确性。由于移动卫星信道是一个复杂的时变随机信道,所以,通过随机数产生器产生的统计特性具有很好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8.
用软件实现遥测数据事后帧同步和定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目标遥测系统中 ,实时对每个目标的视频遥测数据进行帧同步、定时处理 ,其硬件成本高 ,且定时延迟不确定。随着计算机处理速度的提高 ,可以将经过码同步处理的数据和遥测定时信息实时记录 ,事后用软件对实时记录的遥测数据、定时信息进行处理。提出一种多目标遥测系统实时记录数据帧同步处理、B0 0 0码解码、插入遥测定时的软件实现方法 ,该方法降低了遥测系统的硬件成本 ,提高了遥测定时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Ka频段卫星通信的性能,采用信道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差分Turbo码正交频分复用(DT-OFDM)方案,给出了DT-OFDM系统模型的组成和差分软检测方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子载波数的DT-OFDM误码率均低于传统的卷积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C-OFDM)和网格编码正交频分复用(TCM-OFD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