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来载人航天发展的重点将围绕国际空间站进行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同时积极开展以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为核心的深空探索活动。目前,美国、欧空局、俄罗斯、日本和印度都制定了深空探索计划。国外载人航天的发展将在空间往返运输器领域展开新一轮竞争与合作。预计美国凭着强大的技术力量、经济投入和决心将主导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英国对欧空局三项航天计划(阿里安5运载火箭、使神号航天飞机及哥伦布空间站计划)的具体政策并且简要介绍了英国与其他主要宇航国家之间的空间合作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3.
1987年11月9~10日,欧洲空间局(以下简称欧空局)在荷兰海牙召开了成员国部长会议,加拿大、芬兰和欧空局13个成员国的部长出席了会议,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则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会议。会议由西德研究和技术部长海因茨·里森胡贝尔主持,审议了欧空局关于1985年1月罗马部长会议以来实施的长期航天计划的建议和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多边谈判的情况报告。最后,会议通过了两项决议:(1)关于欧洲长期航天计划和项目的决议;(2)关于参加空间站计划的决议。  相似文献   

4.
1985年1月欧空局罗马会议曾做出决定,通过与美国航宇局的合作来建立欧空局自主的载人空间站,即在需要以及经费允许时,停泊于美国空间站的欧空局空间舱段将与美国空间站分离。但是欧空局的这一如意打算遭到美国航宁局的断然拒绝,声称它不可能花钱来帮助欧洲搞独立。通过多边谈判,美国于今春就国际空间站计划已与主要合作者取得了一致意见,决定改用双龙骨结构将四个可以载人的舱段安  相似文献   

5.
一九九五年国外航天要闻综术周以蕴,王萍一、美航天飞机与俄和平号两次对接,拉开了建造国际空间站的序幕为了试验国际空间站未来运行时所需的多项技术,美国和俄罗斯计划在1997年11月正式开始建造空间站之前进行7次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的对接。6月29日,亚特兰蒂...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前苏联与美国先后成功发射载人飞船,把宇航员送上太空,开创了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此后,苏、美两个空间大国展开太空竞赛,由载人飞船分别向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发展。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机毁人亡,而20天后的2月20日,前苏联却把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设施最完善的和平号空间站送上太空,并与两年后恢复飞行的美国航天飞机比翼齐飞,把载人航天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独树一帜,独占鳌头,在征服太空领域中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俄罗斯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在太空飞行15年,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一项伟大成就,在人类航天史上竖起一座永恒的丰碑。它的长期载人飞行,创造了一系列新的纪录。  相似文献   

7.
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和印度等国都在各自的航天发展规划下开发自己的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美国在取消"星座"计划后,新太空计划以载人火星登陆为目标,其新型货运火箭将以航天飞机和"星座"计划的技术为基础进行研发,而载人火箭的研发则似乎更依赖于商业公司。俄罗斯明确了重返月球、登陆火星的计划时间表,正在重点研制联盟号火箭改进型和安加拉7火箭。欧空局的未来载人登月、登火星计划拟分别在2025和2035年之后实现,阿里安5液体主发动机捆绑固体助推器的方案仍是主要趋势。日本正在研发H-2B火箭,未来10年可能会设计探月载人火箭。印度计划于2015年前后实现载人航天,未来最有可能使用的载人运载火箭为GSLVMK3。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11,(7):46-46
欧空局局长多尔丹6月20日在巴黎航展一次会议上说,由于美国航天飞机即将退役.国际空间站计划将迎来艰苦的时期。他说.该计划在运输项目规划方面一直很“混乱”。他说.国际空间站计划是5个伙伴方之间一项非常好的合作.但各方也确实犯了一个错误.即未能就相关事宜进行充分的磋商。  相似文献   

9.
欧洲13国航天部长会议于1991年11月18~20日在慕尼黑举行。会议目的是对欧洲的几个大型航天计划进行决策,确定各成员国参加项目的资金份额。因此,这次会议对欧洲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欧洲在未来航天活动中如何发挥作用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各成员国在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各持已见,会议最终未取得积极的结果,只就欧洲航天计划的继续达成了一项协议。 一、为继续欧洲航天计划 寻求共识 法国作为欧洲第一航天大国,把研制使神号航天飞机和哥伦布空间站与发展核能、高速火车和空中客车飞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法国对这次欧洲航天部长会议极为重视,从9月份开始就在国内大造舆论,争取国民的支持。法国寄望会议做出有利的决定,以使欧空局大型航天计划早日进入实质性生产阶段。 与此相反,作为欧洲第二航天大国的德国,由于东西部统一后,国家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困难,无力支持这些投资浩大的航天计划。许多政治家也借机以各种理  相似文献   

10.
美国NASA和俄罗斯宇航员于最近在莫斯科签署了两项有关载人空间飞行和火星探测的合作意向书。协议详细拟定了俄罗斯宇航员搭乘美航天飞机、美国宇航员搭载俄“和平”号空间站,以及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合并对接的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在80年代初航天飞机试飞成功以后,就开始研究永久性载人空间站。 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批准了美国航天局提出的建造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的建议,并要求在本世纪末以前建成。这一计划不久又发展成由美国、欧空局、日本和加拿大参加的国际合作计划,并将空间站定名为自由号。 自由号空间站采用大型桁架结构,主横梁长达150米。建成后的空间站重达200多吨,可居住8名航天员,输出75千瓦电力,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载人航天器。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11,(2):83-83
据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网站2011年2月1日报道,俄罗斯计划在2011年进行48次航天发射,比2010年大有增加。2010年,俄罗斯进行了31次发射,占全球发射次数的41%,其中9次是向“国际空间站”的发射任务,包括4次载人飞船发射和5次货运飞船发射。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俄罗斯将承担向“国际空间站”发射的主要任务。目前,俄罗斯计划在新一代飞船上安装新型数控系统和其他系统。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开始进行载人航天的研究,主要产品有载人飞船、货运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在载人航天领域,美国通过实施"阿波罗"工程、航天飞机计划、国际空间站计划、"猎户座"飞船等重大工程与计划,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与储备,具备了全面研制生产载人航天产品的能力。美国的载人航天器研制与生产供应链基本完整,在总体设计与总装建造、推进、导航与控制、结构与机构、通信与信息处理、环境控制与生命  相似文献   

14.
王景泉 《中国航天》2005,(12):33-35
2004年1月布什政府发布空间探索新设想,提出了空间站发展新的时间表,明确了载人登月球、登火星和开发太阳系其他行星的新目标。欧空局、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等纷纷提出了行星探测新计划。世界上出现了将载人航天嫁接于行星探索和太阳系开发的重大历史性转变。一、主要航天  相似文献   

15.
《航天员》2013,(1):10-11
据欧空局网站报道,ESA于2012年11月20日至21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了部长级会议。在会议上,欧空局的20个成员国和加拿大的部长们一致决定拨款100亿欧元,用来投资未来数年欧空局的航天活动与计划。  相似文献   

16.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和日本其它的航空航天集团正在为载人航天活动建立一个广泛而深厚的基础。他们打算花6~7年的时间让航天员进入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工作。在不久的将来,日本可能决定继不载人Hz轨道飞行器(HOPE)之后制造载人空间飞行器。 在设计、制造、操纵日本实验舱及其辅助设备的同时,要制定廉价研制载人航天活动基础设施的计划。由于对美国航天飞机的依赖,日本的航天员飞行计划耽搁了很久,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使日本航天员的第一次航天飞行拖延到了1992年。  相似文献   

17.
欧空局的“凡尔纳”自动转移飞行器(ATV)4月初成功地与国际空间站实现对接。这让欧空局对实现自主的甜头小有感受.也让欧洲人再次动起了借助该货运飞船研制自己的载人飞船的念头.以图进一步减少对他国航天运输工具的依赖。欧洲此前已几度提出要搞自己的载人航天项目.但“使神号”等项目最终都因缺乏克服技术和经费困难的政治意愿无果而终。2004~2005年.阿斯特里姆航天运输公司曾在欧空局的经费支持下开展了一项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国际载人航天历史中双边、多边乃至区域性合作的成功,指出了全球性大合作是未来载人航天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简述了国际载人航天标准化发展的趋势及欧空局载人航天器标准化的做法,并以美国为例,说明了可靠性标准是载人航天计划获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文恩 《中国航天》1994,(1):30-31
俄罗斯继续在载人航天领域发挥优势今后10年,俄罗斯将继续在载人航天活动中起主导作用,除继续加速实施和平2号空间站计划以外,还将参与以美国为首的自由号国际空间站计划。自由号空间站由于存在经费及一系列的技术问题,迫使美国依赖于俄罗斯的先进经验。最近美俄双...  相似文献   

20.
发射航天器与"国际空间站"进行交会对接是美国和俄罗斯两国常规性的航天活动,在每次这类飞行的全过程中因特网的有关网站都将北美航天防空司令部(NORAD)追踪测量得到的航天器的轨道根数予以公布。据此对2005年7月美国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的交会对接以及2006年3-4月俄罗斯的联盟TMA-8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交会对接过程的轨道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