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在我们生存的宇宙,据目前观测数据表明至少已有200多亿年了.200亿年前的宇宙是一团巨大的超物质、超能量、超时空的原始聚合物体,在自身各种能量的强烈作用下,这团物质发生了"大爆炸"(在最近这次"大爆炸"之前已发生过无数次相同或相似的宇宙"大爆炸").在爆炸后的漫长演变、变化过程中,形成了现在宇宙的形式,而且还将继续演变下去.从"能量物质"逐渐变成"恒量物质",再经过几百亿年或者上千亿年的时间,"恒量物质"最终又将转变成最初"能量物质".这样,宇宙就圆满完成了它"生命"的一个周期,或者说宇宙又"活"了一次.  相似文献   

2.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探索万物是我们的本能.茫茫宇宙有无数的星系等待人类探索,但是受限于人类航天技术的局限性,人类目前唯一的工具——化学燃料火箭与航天器,还不足以支撑人类去探索光年之外无尽的宇宙.目前,人类所能够接近的只有太阳系内的太阳、8大行星、已知的470颗卫星、4143颗彗星和100万余颗小行星.  相似文献   

3.
拜访外星人     
心榕 《太空探索》2008,(3):36-38
宇宙中到底有没有"外星人"?这是一个人类百谈不厌的话题。有人说有,希腊一位名叫米特洛多·希奥斯基的哲学家曾说:"广阔的田野里不可能只生长麦穗。同样,广阔无垠的宇宙中也不可能只有一个住人的世界。"也有的人说没有,美国加州大学的提普勒认为,如果存在"外星人"的话,我们也许早就和他们取得联系了。到底有还是没有"外星人",人类决定去找找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发射了  相似文献   

4.
正观宇宙之浩瀚,方知人类之渺小。无限宇宙,无限奥妙,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梦想。中国古人曾提出"盖天说"和"浑天说",汉代学者张衡也曾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无限宇宙概念。飞向宇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今天人类终于研制出了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天"的美好愿望。但是由于太空的环境的特殊性,人类在太空中的生活终究和在地面上有很大的差别。曾幻想,假如有一天地球没有了引力,那么自己就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的飞翔。那么现实中没有重力的太空生活又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5.
浩瀚宇宙,星汉灿烂,宏观微观,奥妙无穷 尽管人类足万物之灵,创造了独特的地球文明.但是,当我们放眼浩森太空,不觉思绪茫茫.就空间而言,其距离以光年计,也显单位太小;就时间而言,宇宙的历史以亿年计算,也显不足.太阳系的"大"放在宇宙中,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点.相形之下,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块狭小空间,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只是宇宙巾极为短暂的一瞬.  相似文献   

6.
董玥 《太空探索》2010,(1):56-57
<正>2009年5月,作为"中国俄语年"活动的一部分,潞河中学的全体同学都参加了其中的以宇宙航天为主题的绘画活动。由于航天啦、宇宙啦,对我而言都是太遥远的东西,但我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共同的梦想,航天科学承载了人类的未来,于  相似文献   

7.
这是人类探索太空史上的首例--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无人驾驶飞船"尼尔鞋匠"号于北京时间2001年2月13日成功降落在一颗离地球3.16亿千米远的以古希腊爱神"厄洛斯"命名的小行星上,实现了历史上首次探测器与小行星的相会.这次对小行星的探索与考察对于人类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是可以考察太阳的起源;二是提高人类对小行星撞击地球危险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天文学发展遵循"观测-理论-观测"的途径,不断把人类的视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处。所以观测手段是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手段,由此逐渐形成了观测天文学。观测天文学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常用于取得数据以与天文物理学的理论比对,或以测量所得的物理量解释模型的含义。在实物上,通过望远镜或其它天文仪器的使用来观测目标。伽利略被人们称为"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  相似文献   

9.
江先华 《飞碟探索》2012,(11):40-42
在我们的地球之外,宇宙中存在外星人吗?有人相信有,有人认为这只是科幻的东西,也有些人说那是无稽之谈。是的,讨论外星人的问题,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摸不着边的感觉,甚至会认为这是无聊的、不切实际的事情。然而,地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实现邀游太空的梦想,需要利用不断进步的科技手段对宇宙进行研究。而有关外星人的问题,也就成了一项严肃的科学探索任务,科学界也因此开始认真对待有关外星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迄今为止,全世界共有7个国家的57名女航天员执行过太空飞行任务,其中有6名女航天员执行过5次太空任务,还有多名女航天员同时参加过任务。她们为人类的宇宙探索事业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同时创造了载人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  相似文献   

11.
1 火箭发射情况 目前,洛马公司研制并运营宇宙神-5(Atlas-5)和"雅典娜"(Athena)火箭.2015年,宇宙神-5火箭共发射9次,均取得成功.其中,军用发射6次,科学探测1次,商业发射1次(为墨西哥政府发射通信卫星),空间站货运任务1次."雅典娜"火箭2015年发射次数为0次.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人类跨入了号称"太空时代"的新纪元.而在这个时代中,人类取得的最伟大的宇航成就,莫过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间的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有史以来,人类首次依靠自身的力量,到达了地球以外的星体.这一计划的成功被认为是人类向太阳系扩张的前奏,并被作为光辉的一页而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3.
生态:和谐的整体胡益兴自古至今,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大自然和整个宇宙的向往、探索和追求。白天仰望碧海青天,夜间凝视月宫星河,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像嫦娥奔月、夸父追日这样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像哥白尼、伽利略这样献身于宇宙探索的杰出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正1990年4月24日,"发现"号航天飞机从美国肯尼迪中心发射升空,将哈勃空间望远镜送入近地轨道。浩渺宇宙的万花筒,从此展现在人类面前。是哈勃空间望远镜让人类的双眼第一次目睹宇宙深空的缤纷景象,连上百亿光年之外的恒星爆炸、塌缩都清晰可见。最神奇的是,它给我们带来了距离地球130亿光年之外的信息,这几乎就是时间的尽头,宇宙大爆炸的起点就在不远的前方。这是天文学家梦  相似文献   

15.
正回顾美国航宇局(NASA)在2015年的成绩,可以说,这是NASA取得大丰收的一年。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说:"2015年是美妙的一年,我们离火星更近了一步。我们为商业合作伙伴取得的进步喝彩,他们很快就能够将美国航天员送往国际空间站,我们也为那些能将我们送往深空、改善航空系统、探索宇宙和地球的新技术和新任务取得的进步而喝彩。"2015年NASA大丰收NASA网站于2015年12月22  相似文献   

16.
1 引言□□空间探测的历史 ,经历了地面无线电探测、探空火箭探测、卫星和飞船探测几个阶段。进入空间时代后 ,空间探测已经是一种分工非常精细、内容非常广泛的高技术领域 ,并且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 ,人类将从认识和探索空间环境 ,转而进入开发和利用空间环境及资源。应用卫星的大规模发展和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 ,使得空间探测已成为探索宇宙奥秘、开发宇宙资源、探索人类新的活动疆域、解决人类社会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全世界共同涉及的社会经济问题的重要途径。空间探测已成为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等拥有空间技术实力的国家在 2 1世…  相似文献   

17.
陈琦 《飞碟探索》1994,(3):16-17
值此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的曙光穿过穹苍抵达我们地球的前夕,人们不禁要问,20世纪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将留下了什么?诚然,20世纪确实经历过许多重大事件:两次世界大战,前苏联的诞生及崩溃以及被誉为“世纪工程”的英吉利海峡隧道等等,但真正要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的将不是它们,而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空间在宇宙的延展.20世纪是人类“上天揽月”的世纪,是人类进军太空的开端.  相似文献   

18.
正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浩瀚的宇宙是神秘的,自人类诞生至今,从未停止过仰望头顶璀璨的星空,思考深邃宇宙的奥秘。今天人类终于研制出运载火箭,实现了"飞天"的美好愿望。但是,由于太空的特殊环境,人类在太空的生活和在地球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那么,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与在地球上比起来,航天员在太空中有哪些奇妙的经历?  相似文献   

19.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阿波罗17"号是"阿波罗"计划中的第11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6次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次成功登月的太空任务."阿波罗17"号是"阿波罗"计划中唯一一次夜间发射的任务,也为"阿波罗"计划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20.
在我人的想象中宇宙是无穷的.但天文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可视的宇宙是有限的.其半径不超过150亿光年,这个结论源于一个定律——哈勃定律告诉我们,人类可视的宇宙半径仅此而已.在此之外是什么仍然未知.射电天文学家们尽了最大的努力试图去发现这个极限外的的世界,但仍然一无所获.这个结论或许使人类感到沮丧:原来人类生活在一个半径为150亿光年的球内.而想象一下UFO在宇宙中自由飞翔的情景,宇宙仿佛太小了,虽然如此.就目前的人类而言.150亿光年半径的球内的未知出太多了.而神奇的UFO则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