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作为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各国的航空活动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民航无线电陆空通话英语(简称陆空通话)是按照国际民航组织(ICAO)《无线电通话手册》和《中国民用航空无线电通话手册》为依据而制定的,它是一门特殊的行业英语,是半人造语言。无线电陆空通话英语的语音具有高度清晰性,词汇具有专业性和单一意旨性,句子具有祈使性和省略性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即语境教学法与听说教学法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正>国际民航组织9835文件明确要求从事国际民航运输相关飞行人员、管制员英语语言能力必须达到熟练运用民航专业英语和基础英语进行正常和非正常情况下的无线电陆空通话,谈论民航运输工作相关的民航知识、安全规章制度、飞行事故、安全管理等内容,消除由于语言交流障碍导致的无线电陆空通话失误,减少由于语言通讯失误造成的飞行事故及事故征候,确保飞行运行安全。为此,民航飞行人员必须想方设法提高民航基础英语和民航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清楚和得体地传达信息,需选用各种各样的文体交流.在航空英语中有许多文体及其语言特征,如飞行员与塔台之间的无线电通话、民航专业书籍、民航法律法规和操作手册.无线电通话属于口语文体,其他则属于书面文体.主要讨论这两类文体的语言特征,包括词法特征、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通过讨论和分析,更好地理解语篇,避免发生歧义.  相似文献   

4.
受民航总局飞标司委托对全国各地民航飞行员进行无线电陆空通话英语水平测试,该文是对测试的讨论。作者提出了测试依据,对测试的信度、效度和鉴别力等指标按测试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论述了测试结果对完善民航飞行人员英语陆空通话试题库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民航无线电英语通话用语为研究对象,在强调其言语行为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功能,归纳了语体特征.指出民航无线电英语通话是具有明显人造痕迹的英语变体.管制员、驾驶员应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一特征,以利空中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6.
陆空通话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空中交通管制(ATC)中,陆空无线电通话语言有如一座看不见的桥梁,联系着空中和地面,使机组与空中交通管制员之间的指令信息传递与交流得以顺畅地进行。“桥”的通畅度直接与飞行安全、正点、有序及高效相关联。在运用无线电通话语言时,如不注意掌握其内在规律,忽略其语言特点,把握不住通话程序,就会造成通话障碍,影响管制指令的传递和执行,威胁飞行安全。本文所述是飞行员与  相似文献   

7.
航空无线电陆空通话(以下简称通话)以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陆空双方通过话音通讯这种基本途径联接,信息交流主要依靠听和说两种交际形式。歧义现象渗透于语言交际的各个层面,如:词汇、语音、语法和语境,无论英语是否是通话者的母语,通话者都无法完全超脱偶合的语言歧义的干扰或者制约。在航空史上曾有不少重大事故的起因不在于技术或者能力缺陷,而仅仅在于通话语言的问题,有的空难甚至就源于一字之差。本文拟对陆空通话中的语言歧义现象进行归类,分析其特点、成因和危害,探讨避免和排除歧义的方法。所谓语言歧义,就是一个词、…  相似文献   

8.
航空无线电陆空通话(以下简称通话)是一种言语活动,它是通过两方式多方进行的言语交际过程。通话不仅包含着言语交际的基本要素,而且包含着信息传输及其加工的复杂过程,信息的交流以语言为载体,语言的功能体现在与语境的联系中,语境决定着语义的选择。本文将通过分析通话中语境与语义的关系、语境对语义选择的作用和影响,探讨排除语境干扰、避免通话失误、确保信息交流准确通畅的途径。一、语义选择与语境的制约功能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语言是一套系统,是由很多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9.
3月5日起,中国民航空管系统实施无线电通信指挥的管制人员必须具备国际民航组织管制英语四级及以上水平,开始全面推行使用英语进行无线电通话工作。  相似文献   

10.
英语陆空通话是一种特殊的口语,与日常口语有显著区别。将两者置于语域谱中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英语陆空通话的语体特征,从而为民航有关专业人员更有效地使用这一行业语言变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陆空通话语言自身特点的分析,对通话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总结,以及从信息传递的角度阐明复诵与监听在通话中的重要作用,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简明扼要地分析了如何提高通话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一、背景 本文所指的民航英语测试特指民航飞行人员和空管人员的陆空通话英语测试。国际民航组织关于执行新的语言标准政策出台以后,各国民航机构做出了相应的反应。中国民航总局在2006年提出了修订相关规章的意见稿,同时总局还在2005至2006年间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相关测试和培训问题,例如总局飞标司采用招标的形式委托澳大利亚RMIT大学开发和实施针对中国飞行人员的英语培训与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3.
撤笠 《民航科技》2007,(3):80-82
陆空无线电通话(Radiotelephony RT)是空中交通管制员与飞行员之间交流信息、传递指令的载体。我们对飞行的管制就是依靠陆空通话来实现的,很难想像如果陆空通话错误百出,无法将管制员的管制目的及时准确地传达,空中的飞机将会是怎样的状态。因此管制员应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性,通话准确,简明且无歧义。  相似文献   

14.
由语言所引发的航空事故,迫使国际民航组织对从事国际航线飞行的飞行员提出了最低的英语水平要求。要确保安全的航空通讯,飞行员应该同时具备三方面的英语交际能力,即无线电通话专门用语能力、航空用途英语能力、一般用途英语能力。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民航有关法规,执行国际及地区航班飞行任务的机组人员必须用英语进行空地通话,同时,获取各种等级飞机驾驶执照的飞行员亦须通过相关的英语通话考核。全民航范围内的飞行人员英语通话考试即将在全国进行,为此总局飞行标准司组织民航系统有关专家、学者研究并进行了考试命题及建立考试题库的工作,为考试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此之前笔者在各地飞行员中进行了抽样测试,按教育统计和评价的方法及原理对我国民航飞行人员英语通话水平现状作出了分析,对考试命题及考试题库的建立提供了相关依据。一、测试对象及测试过程随机抽取的35名…  相似文献   

16.
民航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工作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航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是指民航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对民航信息系统物理安全和运行安全以及关键信息的生成、存储、传递和利用的过程及手段,实施审批、审定、审核、监督、检查的行为。2006年7月至11月,民航部分企事业单位相继发生离港系统故障,故障造成航班延误,旅客滞留机场,干扰了民航的正常生产秩序,社会影响较大。离港系统故障事件,反映出相关单位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日常管理上存在缺陷,技术保障上存在漏洞,应急措施上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际机场推行陆空全英语通话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51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理事会就确定了英语为世界范围内的陆空通话用语,并制定了相应的通话标准。在此后近60年的时间里,该组织约200个成员国陆续加入了该标准,但是,在母语非英语的国家全面推行英语陆空通话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2003年,中国民航局(CAAC)就决定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机场推行使用全英语陆空通话,  相似文献   

18.
莫斯科地区陆空通话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无线电陆空通话是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与管制员进行通讯的用语。为了减少由于通讯问题造成的飞行事故,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了一套标准的无线电通话用语,然而由于受到口音等各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飞行员和管制员的通话用语与标准通话用语有所差异,本文以莫斯科地区实录通话为例,总结了该地区通话在用语和语音方面的特征,帮助飞行员和管制员了解莫斯科地区通话差异,从而提高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9.
早在1998年,国际民航组织(ICAO)就通过了A32-16号大会决议,敦促各成员国采取措施,在那些要求使用英语的空域内,确保空中交通管制员和飞行人员具备熟练的英语无线电通讯能力。2003年,ICAO修改了涉及语言要求的相关附件,提出飞行员和管制员"在任何规定的情况下必须使用ICAO标准化的专门用语,唯有标准化的专门用语无法实现通话时,才使用简明语言"。为执行这些决议,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相继开始了飞行员和管制员的语言培训和测试。这些语言测试,按照ICAO的要求,既包括对ICAO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语言水平要求、测试等级划分和新要求的影响3个方面对最新的ICAO语言能力要求进行了解读。解析发现,国际民航组织提高了对飞行和管制人员的英语听说能力要求,飞行和管制人员不但要提高标准通话英语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通用英语能力。新要求将对我国民航英语培训和测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