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缩孔是在压挤结束时形成的一种缺陷。它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金属流动的不均匀性,即金属流动的愈不均匀形成的缩孔深度愈大。另外它还取决于变形区的特点,若在压挤过程只形成一个变形区时,则形成的漏斗形缩孔为最小,甚至在最后阶段才形成漏斗形缩孔。但根据研究证明,实际上对漏斗形缩孔影响最大的为压挤垫表面上的摩擦情况,压挤垫表面愈光滑形成漏斗形缩孔深度愈深。详细解释见本文。  相似文献   

2.
关国航空航天局“火星环球测量者”太空船上的“热力散发分光仪”探测到火星的赤道附近有相当分量的赤铁矿积聚,面积约有500平方千米。赤铁矿是一种氧化铁,是经过一些与水有关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的。火星上的赤铁矿是粗粒的,像沙粒那么大,而且集中在赤道附近。科学家相信火星曾经发生过剧烈的水热改变成沉淀过程,造成赤铁矿从水中沉淀下来,形成粗粒的铁矿。这次的发现,进一步证明火星表面曾经有热水存在,而且可以帮助科学家选择下一次着陆火星的地点,以便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同时收集赤铁矿样本,带回地球做进一步研究。火星上的赤铁…  相似文献   

3.
重力对合金凝固过程与缺陷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在常规地面条件下难以清晰揭示凝固过程中的重力效应及其作用规律,而在微重力环境中重力对熔体的作用以及对凝固过程的影响大大降低.利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并结合地面对比实验,研究AlCuMgZn单晶合金在微重力和重力环境下枝晶生长形貌和特征参数差异以及成分偏析和缺陷形成的异同,揭示重力对枝晶生长过程和成分偏析等现象的影响及其在凝固缺陷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我国首次卫星搭载,进行了偏晶合金Zn—Pb、Al—Pb 的空间微重力下的重熔试验,研究了低于临界温度下Al—Pb 合金重熔过程中的物理规律;在临界温度之上重熔了Zn—Pb 合金,发现了Marangoni 对流对合金凝固过程的影响;在液态烧结条件下制备了均匀的粉末Zn—Pb 合金。在微重力下的研究表明:空间微重力条件对消除由于重力引起的宏观偏折和自然对流十分重要,但在重力消失后,非重力的其它因素的影响又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5.
切屑形成过程的破坏问题是一个和切削原理的基本理论有密切关系的重要问题,如何发生破坏这个问题也就意味着切屑如何形成这个问题。作者在本文中认为切削过程的破坏有二种;一种为形成所谓单元的破坏,另一种为形成加工表面的破坏。关於前者著者认为以单元形成过程来解释是不正确的,指出切屑形成开始时有些类似於墩粗的过程,然后再像塑流一样流出形成切屑。因此第一种破坏应和墩粗时的纵向裂纹类似(当然比它复杂得多)在切屑的自由侧边发生破坏,如果侧边破坏贯串到整个切屑才形成真正的单元,不然就是半破坏切屑。同时指出这种破坏不是一下子到最大,而在沿前面的流出过程渐渐地扩大。关於第二种破坏作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它因被继续在的塑性变形所抑制,所以看不见它的扩张,只有在低速加工小塑性材料时才可能扩张而形成超前裂缝。在本文中著者还企图将切屑重新分类,并对目前所述的收缩系数能否真正表示塑性变形的大小提出怀疑。 本文是关於破坏问题的一些探讨,希望因此能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争鸣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消除环件冷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采用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法对环件径向冷轧过程进行仿真.研究揭示了矩形截面铝合金环件径向冷轧工艺中总压下量不变时,芯辊进给速度对环件塑性变形大小及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进给速度相对较小时,环件鱼尾形状系数较大,随着进给速度进一步增大,鱼尾形状系数反而减小.根据塑性变形的不一致性产生残余应力的原理,进一步分析由此塑性变形规律形成的残余应力分布情况,从而为消除冷轧后残余应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机电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磨损退化失效和环境引起的冲击失效。通常认为自身退化与冲击失效是相互独立的或存在冲击造成自身退化突增的局部关联现象。本文考虑冲击会影响退化过程,同时退化也会影响冲击,当自身退化量达到一定值后不仅会影响冲击失效的失效率,还会使产品冲击失效阈值降低,造成产品的抗冲击能力下降,使产品的冲击失效过程呈现两阶段现象,在自身退化与冲击失效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情况下,建立了失效率与失效阈值改变的可靠性模型,解决了传统竞争退化建模考虑因素不完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短消息     
正近日,据新华社报道,自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以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共发现51颗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11颗已被确认为新脉冲星。近日,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铁军教授的实验室,制成了高纯度的铌钴锑合金。实验还证明,稳定的铌钴锑合金不属于标称的19电子体系金属,而是自带"缺陷"的18电子体系半导体,是正宗的半导体热电材料。这为科学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极区双雷达STARE系统观测到的高纬E区电场(65°—70°范围内)之形态为基础,用简单模式法对其中部分有趣现象进行了讨论。静日(1≤Kp≤3)形态与Vasyliunas模式符合较好。其晨一昏不对称性可部分地由电导率日一夜不均匀性解释,同时也说明在磁层中亦应有晨-昏不对称因素。本文还提出了两个简单模式,以讨论扰日对流圈的西向旋转。其一讨论了场向电流一、二区的相对强度产生之效果;其二考虑了Hall和Pederson电导率之比的作用,并对此两模式进行了比较。为了进一步搞清这个问题,需对磁层过程有更多的了解,也需要对电场和场向电流进行同时性的观测。   相似文献   

10.
木星也有旋转环 2008年5月3日,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共同研究发现,太阳系中不仅土星存在围绕自身旋转的由尘埃粒子组成的环,木星也存在相应旋转的环,其直径约64万千米.他们在研究报告中介绍了木卫十四(距木星第5远的卫星)的轨道外围出现的暗淡轻薄环状结构,以及背离可接受环状结构形成的观测数据.阐明了这种环状结构是由于阴影和太阳光在灰尘粒子上的交互作用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
飞行器总体设计中主要参数的神经网络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神经网络技术,成功构造了飞行器总体设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总体质量估算网,升力系数估算网,以及阻力系数估算网,结果表明训练后的参数估算网比通常使用的近似估计公式具有更高的精度.同时,根据所涉及问题的数据特点,为了提高对网络的训练精度,对现有MBP算法作了进一步改进,仿真结果证明改进的MBP算法具有更高的训练效率.这一思路和方法可适用于机械及航空航天其它产品的总体概念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伴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陨石不仅变得不再神秘,而且还可以帮助人们揭开地球与太阳系演化历史中的种种谜团。科学家们从坠落地球的陨石中窥探太阳系、银河系的相关信息,甚至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形成了太空生物学等新兴学科。人类首次绘制银河系图形(1785年)1784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决心要数一数天上的星星究竟有多少颗,并且想了解在不同的地方,星星的数目究竟是怎样分布的。赫歇尔在他妹妹卡罗琳的协助下,经过不懈研究与努力,终于发现越靠近  相似文献   

13.
在并不遥远的以前,著名飞碟学者、反常现象专家希拉利·艾瓦斯谈到了一个问题.40多年来,不明飞行物研究学作为科学的存在,以及14万多个精选出的事实材料,无论是要用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不明飞行物”的存在,还是想以无可非议的材料来表明球外文明来访的事实,学者们都还感到无能为力.与这一题目相关的90%的消息,都具有完全科学的解释——对此,即使是最入迷的飞碟专家也予以承认.很多结果让人觉得疑点重重,神秘不堪,而军人们,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严守这个话题的秘密,不发表任何东西.尽管后者用各种监测方法来记录地面及宇宙飞行的反映,但他们却执拗地对自己的研究保持沉默.这样,在我们今天形成了几种观点.  相似文献   

14.
苏联的科学家们制订了研究太阳系奥秘的宏大计划。这中间包括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的研究。这一研究工作在科学上有着重大意义,它将解答科学家们提出的许多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深入认识地球自然界的基本结构,逐步解释为什么生命仅在地球上出现和蓬勃发展。 1988年7月苏联将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先后间隔几天发射两个宇宙飞行器。这两个飞行器先进入人造卫星轨道,尔后飞向火星。飞行将持续200个昼夜。它们飞抵火星时,火星与地球间的距离将为1.8亿公里。飞行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前言弹射筒这类火工品常被用作为航天运载器和航天飞行器等有关结构部件的连接、分离元件。这样,就不仅要求它能可靠地进行连接和分离,而且还要求它能提供足够的冲量使被分离的结构部件获得所需要的分离速度。弹射筒的连接性能属结构强度方面的问题,对此本文不作讨论。至于弹射筒分离特性的测定涉及到具体产品结构的安装、承载、变形以及弹射筒  相似文献   

16.
时至今日.UFO与外星人依然是科学界的一大难题。它同时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反对的人认为,绝大部分UFO现象都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同时也没有任何可靠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能证明外星人存在;赞成者则是有大量的目击报告或接触实例为证。综观这些目击者或接触者,既有科学家,也有普通的民众;既有专业人士,也有一般的天文爱好者.甚至还包括宇航员。  相似文献   

17.
Zr含量对Mg-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镁锆合金的晶粒细化机理,制备了不同锆含量的镁锆合金,在制备过程中采用了含有SF6的混合气进行气体保护.研究了镁锆合金凝固组织与性能,以及应变、频率、温度和锆含量对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利用减振实验验证了合金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合金锆含量的增加,晶粒尺寸细化为30 μm,同时合金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研究还表明,合金阻尼性能和频率无关,但随着应变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并且在ε=1×10-4时,损耗因子达到5.3×10-2高阻尼水平.采用Mg-Zr合金制作的仪表基座对振动信号的传递比为1.88,显著低于ZM6和LY12合金基座的传递比.   相似文献   

18.
在现在可能看到的书籍与杂志中还没有讨论这种同步器的误差的文章。作者用电路分析法在理论上定量的说明其作用原理并求出其理论误差,同时用实验证明这种同步器实际上的误差是和理论误差很相像的。然后再用分析方法证明只要将其传输器电阻环加以适当的设计,便可以使它完全没有理论误差。最后再从理论上推出一个没有理论误差的传输器电阻环的形状。本来在理论上与实际上二线式直流同步器的误差都是很大的。如果按照本文所设计的电阻环的形状来做传输器,便完全没有理论误差,这就大大提高了二线式直流同步器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因厂房地基下沉等因素引起的飞机数字化装配体系中公共基准点产生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飞机装配坐标系公共基准点粗差检测与校正方法.该方法通过泰勒展开布尔沙-沃尔夫空间坐标转换模型形成了适用于大旋转角的坐标系转换线性模型,并结合拟准检定法检测并估算偏差较大的基准点,进而给出了公共基准点在装配全局坐标系下的坐标修正模型.采用激光跟踪仪对公共基准点进行测量并用上述方法修正公共基准点坐标.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粗差并修正,提高飞机装配坐标系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子产品日新月异的发展,在产品品质提高的同时,产品价格的下降也越来越被消费者重视。为了降低电子产品的价格,首先需要降低核心芯片的生产成本。UHF RFID芯片的设计成本很低,因此测试成本在芯片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为此,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集中CP测试方案来降低芯片CP测试的成本。与最基本的8 芯片同测方案相比,不仅芯片面积变小,单组集中CP测试方案可对测试时间至少优化68%。如果单个测试单元的芯片个数改变,或者同时采用多组同测,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测试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