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微型惯性开关闭合时间短、接触弹跳问题,设计了增强接触效果的摩擦接触式微型惯性开关。基于MEMS惯性开关工作原理,建立了开关物理模型,研究了不同类型惯性开关的闭合性能,提出了增强接触的摩擦接触方法,设计了摩擦接触式微型惯性开关的结构。为了对比接触性能,基于UV–LIGA叠层光刻和精密微电铸工艺,研制了3种不同类型的惯性开关。最后,进行落锤试验,测试结果显示:施加400g外载加速度时,刚性、柔性、摩擦接触式微型惯性开关的闭合时间分别为10μs、80μs、620μs;在惯性开关中引入摩擦电极,既能延长闭合时间,又能解决弹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摩擦接触式微型惯性开关在增强接触效果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具有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多转子系统双稳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弯扭耦合传递矩阵法计算具有挤压油膜阻尼器(SFD)的多转子系统在弧齿锥齿轮啮合作用下的振动特性。给出了对多转子系统进行双稳态特性分析的方法和具有SFD时峰值转速计算方法;改进了偏心率及峰值转速的计算方法和软件,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效率。首次分析在较大的弧齿锥齿轮啮合力与不平衡力综合作用下,复杂转子的双稳态特性。得出了该转子可能发生双稳态现象的偏心率界限为ε>0 61。分析了后支承刚度、传动功率、油膜分布对双稳态特性影响,研究了排除和改善双稳态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祝长生  汪希萱 《航空动力学报》1994,9(3):237-241,330
从理论及试验上研究了非线性挤压油膜阻尼器(SFD)柔性转子系统在加速通过共振及双稳态区时的瞬态动力特性。结果说明了设计合理的SFD不仅可以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稳态特性, 而且还可以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加速特性;设计不当的SFD不仅会产生具有较大振动的双稳态, 而且不可能单纯以加速转子的方式使转子通过双稳态区而不发生双稳态跳跃, 必须采用合理设计的SFD才可以避免以稳态的出现。SFD的非线性越强, 转子通过双稳态区也越困难。   相似文献   

4.
推导了轴向力作用下的两端支承梁的运动微分方程,以两端支承梁的振型函数为假设振型函数,分析了不同扭转弹簧刚度下轴向力变化对梁固有频率的影响,导出了两端支承梁在临界轴向力作用下的解析表达式,讨论了扭转弹簧刚度对梁临界轴向力的影响特性.  相似文献   

5.
在航空惯性稳定平台的框架结构设计中,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结构进行了刚度和模态分析,得到了大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分布及模态特性,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满足稳定平台的控制精度要求。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框架结构刚度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同时其动态特性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从而验证了在稳定平台设计中进行工程力学分析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航空惯性稳定平台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类阻尼器动力特性的主要试验结果,这些重要结果为阻尼器的设计应用奠定了基础;双稳态跳跃现象刻划了阻尼器的高度非线性特点,实验结果展示了同心型和非同心型阻尼器的双稳态跳跃过程和以是否发生质心转向来判别双稳态跳跃和临界转速的振幅突变;为考察阻尼器的结构完整性,作了实机寿命试车,256小时的长期试车证明,挤压油膜阻尼器不但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而且经得起在恶劣工况下的长期试车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结构对称的带定心弹支挤压油膜阻尼器(SFD)—柔性转子系统双稳态现象的发生规律。说明了计算双稳态特性的方法,以轴承参数B、刚度比f 和质量偏心U 作为基本参数来分析双稳态特性,并得出了B—U 及f—U值范围。结果表明,只要设计参数选择合理,使B,f 和U值不在此范围内,即可避免双稳态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新型动静压挤压油膜阻尼器对转子系统振动的控制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祝长生 《航空学报》1996,17(2):227-233
以改善传统的挤压油膜阻尼器 (SFD)油膜力高度非线性的不足为目的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阻尼器 ,即动静压挤压油膜阻尼器 (HSFD)。在推导出无周向回油槽深油腔 HSFD油膜力近似解的基础上 ,以小孔节流的 HSFD为例 ,对其油膜力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 ,并从理论及试验上研究了 HSFD对转子系统振动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 HSFD不仅能够明显地改善 SFD油膜力的高度非线性特性 ,克服在 SFD系统中经常出现的具有极大振动的双稳态现象 ,而且还具有更有效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常规无轴承开关磁阻的转矩与悬浮力之间的强耦合,长磁路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结构。在对其原理及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电感、转矩、径向力等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与分析,可以看出所提出的结构具有自解耦、短磁路及悬浮电流小的优点,便于简化控制策略,实现电机的高速运行。  相似文献   

10.
结构惯性参数动态测试与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庆华 《航空学报》1994,15(11):1315-1320
提出了一种结构惯性参数测试、识别方法。采用试验模态分析技术,将被测结构柔性悬挂,对结构激振,测量激振力和响应,经信号处理、参数识别,最后可得到结构的质量、质心坐标、主惯性矩、惯性主轴等全部惯性参数。某直梁的计算机仿真计算及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理论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3):225-240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ve sliding motion between the target and the manipulator’s end-effector is considered and characterized as a unilateral contact constraint. A new possible solution is presented to estimate the inertial parameters of a non-cooperative target while the relative sliding motion exists. First,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ynamical model is presented, and a parameter-explicit linear time-varying model is obtained. Then, an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new model, which can effectively estimate the unknown inertial parameters of the target when relative sliding motion exists. As the modified reactionless controller requires the knowledge of inertial parameters, a hybrid post-capture control scheme is also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witch law between different controllers. The correctness and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re valid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which proves a potential framework for the non-cooperative target post-capture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2.
弹性梁碰撞阻尼识别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首先将连续碰撞系统离散成包括任意个模态的状态方程,然后基于Hertz定理和能量平衡原理,证明弹性碰撞阻尼取决于碰撞冲量和最大碰撞力,提出了确定弹性梁碰撞阻尼的新方法,解决了碰撞阻尼识别中的关键问题。最后由两个弹性梁的碰撞实验检验了其正确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两柔性梁碰撞振动的非相似模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栋平  胡海岩 《航空学报》1998,19(3):357-360
研究以Hertz接触模型描述的两柔性梁的碰撞振动,通过坐标变换将系统投影到环面上分析其模态动力学问题,揭示碰撞模态呈现非相似性质。  相似文献   

14.
扑翼机翼气动力和惯性力对翼杆结构变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限元方法探究了机翼上气动力和惯性力对结构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扑翼机翼产生的气动力和惯性力大小在同一量级.机翼惯性力对机翼结构变形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当机翼处于水平位置时机翼气动力对结构变形贡献最大,同时合力产生的最大变形也出现在机翼水平位置.仿生扑翼机翼结构变形研究为高升力、低能耗扑翼机翼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分体式石英谐振加速度传感器在性能提升上受到装配误差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故提出一种全石英谐振加速度计芯片结构,包括下层的硅结构和上层的石英结构。下层的硅基底仅作为支撑结构进行加工制作,敏感单元为全石英材料,硅结构与石英结构键合到一起,结构加工完成后去除硅材料,以释放石英敏感单元。整体结构为中心对称,包括质量块、音叉结构、微杠杆结构和应力分配梁,芯片通过微杠杆结构来增大传感器的灵敏度,并通过应力分配梁使石英音叉两根振梁上的内应力均匀一致。通过仿真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仿真的差动灵敏度为35Hz/g。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8):43-53
When a force test is conducted in a shock tunnel, vibration of the Force Measurement System (FMS) is excited under the strong flow impact, and it cannot be attenuated rapidly within the extremely short test duration of milliseconds order. The output signal of the force balance is coupled with the aerodynamic force and the inertial vibration. This interference can result in inaccurate force measurements, which can negatively impact the accuracy of the test results. To eliminate inertial vibration interference from the output signal, proposed here is a dynamic calibration modeling method for an FMS based on deep learning. The signal is processed using an intelligent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 model in the time domain and an intellig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model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Results processed with the intelligent models show that the inerti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MS can be identified efficiently and its main frequency is about 380 Hz. After processed by the intelligent models, the inertial vibration is mostly eliminated from the output signal. Also, the data processing results are subjected to error analysis. The relative error of each component is about 1%, which verifies that the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deep learning has considerabl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value in data processing for pulse-type strain-gauge balances. Overall, the proposed dynamic calibration modeling method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force measurements in shock tunnel tests, which could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field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微半球热成型工艺,研究了表面张力、黏性力、惯性力、重力及压差对成型的影响,得出了黏性力在成型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表面张力、惯性力及重力对成型的影响可以忽略,压差的变化不影响成型的形状,只影响成型的速度的结论,并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该结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电化学沉积的高深宽比无源MEMS惯性开关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电化学沉积技术在金属基底上制作了一种新型的无源MEMS惯性开关。针对高深宽比、细线宽微电铸用光刻胶模具制作过程中,由于SU-8胶膜严重侧蚀导致的胶膜制作困难、质量低下的问题,进行了紫外光刻试验研究。试验研究了不同曝光剂量和后烘时间对SU-8胶光刻效果的影响,优化了光刻工艺参数。采用降低曝光剂量和延长后烘时间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高深宽比、细线宽SU-8胶膜制作困难的问题,制作出高质量的微电铸用光刻胶模具。最后,在上述试验结果基础上制作了一种高深宽比、无源MEMS惯性开关。其外形尺寸为3935μm×3935μm×234μm,其中最细线宽12μm,单层最大深宽比达10∶1,多层最大深宽比达20∶1。  相似文献   

19.
邓峰岩  和兴锁  张娟  李亮 《航空学报》2006,27(6):1092-1096
针对旋转Timoshenko梁结构,在梁的纵向、横向变形中均考虑横向弯曲以及轴向伸缩的耦合作用,同时在横向弯曲中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在柔性梁的2个变形方向上均考虑了变形的二次耦合项,并充分考虑轴向离心力、横向惯性力的作用,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离散并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非线性变形模式下的一种新的Timoshenko梁动力学方程。对一平面旋转梁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分析不同情况下的频率与端点变形位移,说明耦合作用的"软化"效果,以及轴向离心力、横向惯性力对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