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洪煜清  聂宏  张明  阮爽 《航空工程进展》2023,14(6):109-118,152
飞机的前起落架摆振通常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滑跑的过程中发生,对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产生危害,是一种严重的飞机故障。针对某型号无人机,基于动量矩定理,建立考虑起落架侧弯、扭转的摆振数学模型,讨论使用传统油液阻尼减摆器和电磁阻尼减摆器时不同的动力学模型。对于传统油液阻尼减摆器,采用等效线性模型,得到摆振临界稳定阻尼曲线的上下边界;而对于电磁阻尼减摆器的非线性模型,使用分岔分析理论确定系统的摆振稳定区域。结果表明:过大的减摆阻尼对摆振无法起到抑制的作用,得到控制参数平面上摆振的稳定区域,可为后续的起落架减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飞机机轮摆振的数字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液压减摆器的流体力学模型代替摆振分析中常用的线性或二次阻尼系数,模型中考虑了油液压缩性的影响,采用变化的油液体积弹性模量。采用仿真方法研究飞机机轮的摆振问题。应用快速富氏变换从时域响应获取摆振频率信息。仿真结果与0批K8飞机的滑行实测结果进行了考核对比,仿真所得摆振幅度、频率和含气率等因素对摆振的影响均与实测吻合。  相似文献   

3.
冯飞  常正  聂宏  张明  彭一明 《航空学报》2011,32(12):2227-2235
以某型客机为对象,研究了飞机滑跑时前起落架的摆振动力学问题.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采用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将关键部件柔性化,建立了计及前起落架和机身弹性的全机地面滑跑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摆振稳定性仿真分析.采用起落架静力试验和模态试验的结果对模型进行校验,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给出了以飞机速度和防摆阻尼系数组成...  相似文献   

4.
飞机柔性前起落架摆振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常正  聂宏  冯飞  张明  冯彪 《航空工程进展》2011,2(4):432-436,484
前轮摆振是飞机地面动力学中的重点研究课题。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采用有限元方法及点线吻合的方法处理缓冲器的柔性问题,建立了前起落架全柔性体摆振动力学模型,并采用起落架静力试验的结果对模型进行校验;给出了以飞机速度和防摆阻尼系数组成的飞机摆振稳定区域图;研究了轮胎的侧向刚度与转动间隙对临界防摆阻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点线...  相似文献   

5.
飞机前起落架的摆振是飞机在地面滑跑时产生的一种有害的自激振动。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模时运用点线耦合的方法处理起落架缓冲器的柔性化问题。采用子结构模态法建立刚柔耦合模型,考虑了起落架结构的弹性以及机体的刚性运动。通过线性化计算得出前起落架的典型模态,并对模型进行了校验,给出了以飞机速度和临界防摆阻尼系数组成的飞机摆振稳定区域图,研究了前起落架柔性、机体重心设置和机身刚体运动对摆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起落架结构柔性对摆振稳定性影响较大,且在低速滑跑时的影响更为突出;飞机重心后移,有利于提高摆振稳定性;机身刚体运动对于前起落架摆振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6.
轮胎刚度作为轮胎动力学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研究其对大型民机前起落架摆振的影响规律,可以从前起落架防摆设计的角度为轮胎刚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基于前起落架摆振非线性数学模型,使用Matlab/Matcont 软件计算不同轮胎扭转刚度、轮胎侧弯刚度下的摆振区域图;研究轮胎扭转刚度、轮胎侧弯刚度对前起落架摆振的影响规律,并对比二者对前起落架摆振影响的敏感度。结果表明:对前起落架摆振影响的敏感性,轮胎扭转刚度大于轮胎侧弯刚度;轮胎回正力矩系数每减小1%,扭转摆振最大临界阻尼减小0.88%,侧向摆振中速区最小临界减摆阻尼增大33.87%;减小轮胎扭转刚度,增大轮胎侧弯刚度有利于抑制大型民机前起落架摆振。  相似文献   

7.
详细推导了摩擦式减摆器的摩擦阻尼力矩和实际当量阻尼公式,分析了其阻尼特性。一方面,摩擦式减摆器的摩擦阻尼力矩跟速度无关,在结构尺寸及摩擦系数确定的情况下,只跟载荷相关。另一方面,摩擦式减摆器的实际当量阻尼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摆振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这种摩擦式减摆器安装在一种支柱式起落架上,其提供的实际当量阻尼在小载荷的情况下小于临界当量阻尼,滑跑速度大于6m/s时起落架有摆振的风险。在大载荷的情况下实际当量阻尼大于临界当量阻尼,起落架不会摆振。  相似文献   

8.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前起落架摆振动力学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进行起落架摆振动力学特性研究,有必要开展起落架摆振动力学仿真分析。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某型飞机前起落架摆振问题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给出不同速度和防摆阻尼系数下的扭转角、扭转角速度、侧滑角和侧向位移的时间历程曲线,并将五组不同算例的仿真结果与相关文献的结论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在非惯性坐标系中建立了起落架支柱的动力学模型。与飞机地面运行的六自由度模型结合,可以考察非直线滑跑飞机的起落架摆振现象及飞机地面滑行的方向稳定性。以K8飞机为例,考察了非直线滑跑模型与传统的直线滑跑模型的摆振特点及飞机的滑跑稳定性。算例结果合理,表明模型可供有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飞机起落架系统摆振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摆振是起落架支柱侧向运动与围绕支柱的扭转运动相互耦合产生的自激振动,对飞机地面滑行的操纵性与安全性等具有很大的危害,是起落架系统设计中重点关注的动力学问题之一。摆振主要有“轮胎型”和“结构型”2类,可以采用动力学理论建模、多体动力学数值分析与全尺寸物理试验等方法对起落架系统的摆振特性进行研究,已发展了线性与非线性理论建模方法和数值工具,建立起了起落架摆振试验系统,也开展了全机瞬态激励下的滑跑稳定性试验。为防止摆振问题的产生,在认识摆振机理的基础上,研究者广泛而又深入地研究了起落架设计参数、轮胎参数、机体特性等对滑跑动响应与稳定性的影响,在获得各种设计参数对起落架摆振稳定性影响的基础上,发展了摆振动力学优化设计方法和智能器件与半主动/主动控制的摆振抑制方法,并开展了试验验证或装机演示验证。结合未来飞机平台的发展和起落架技术的创新,对起落架摆振动力学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飞机前轮摆振是常见的一种严重故障。本文就减摆器的常见故障原因做些说明和分析,针对这些原因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研究,并找到了若干种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常正  金秀芬  马建 《航空工程进展》2011,2(3):273-275,297
飞机起落架的摆振严重影响着乘员的舒适度以及机体、起落架的使用寿命,因此起落架摆振是飞机结构动力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从摆振的最初理论基础出发,全面阐述了摆振产生的机理和防摆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综述了国内外飞机起落架摆振研究的概况和最新进展;从工程设计角度,提出了起落架摆振验证的验证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飞机主起落架机轮摆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德培 《航空学报》1992,13(9):507-509
针对××型飞机主起落架上、下扭力臂之间装有附加阻尼器的特殊方案,分析了主起落架机轮摆振问题,讨论了各种参数的变化对防止摆振的作用,结果表明附加阻尼器对防止摆振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同时,又对该型飞机采用4轮小车式主起落架的改型方案,验证了去掉原来附加阻尼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对波音737NG飞机液压油污染空调系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的进行起落架摆振动力学特性的分析,有必要开展起落架摆振动力学建模方法研究,拓展摆振动力学仿真方法。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对对一个简单的前起落架非线性摆振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建模,并给出具体算例。通过结果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飞机前起落架防摆抗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朝升  沙伯南 《航空学报》1989,10(10):495-500
 本文将试验,计算与外场实测相结合,论证了歼六飞机前起落架损伤折断的主要原因是前轮摆振,采取简单、合理、易行的措施,解决歼六飞机前起落架防摆抗断问题,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杨国柱  余仿春 《航空学报》1989,10(4):188-191
 本方法基于对摆振运动方程组的特征值判定来求解防摆阻尼值。1. 主要假设 系统线性;轮胎的滚动采用点接触理论,变形采用静态特性;机轮转向角同结构广义坐标间无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