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空高速飞行和隐身性能的不断发展,使得将来的战斗机能在100米以下的高度超音速飞行,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攻击能力,并且可在严重的电子干扰环境中进行作战。防区外发射武器是未来导弹武器的发展趋势,而且下个世纪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也将是多种多样的,如被动雷达寻的、主动雷达寻的、干扰源寻的、被动红外、红外成像、激光雷达、惯性制导、声学、地形跟踪和全球定位系统等。这些武器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寻求一种评定寻的制导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的方法。着重分析了寻的制导武器系统与抗干扰性能有关的五个环节,各自的作战任务及其相互关系和它们各自受干扰影响的几项主要指标,进而提出了寻的制导武器系统与抗干扰性能有关的六项基本指标。在此基础上,列出了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评定表,最后以一个简单的示例说明了该抗干扰性能评定表的使用方法。武器系统抗干扰设计者可按此方法来估算、分析武器系统抗干扰性能的优劣,并得到定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3.
精确制导武器在近几次局部战争中显示了超常的作战能力.为了实现高精度制导,多种传感器的综合制导方式已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广泛运用.如何充分发挥各种传感器的优势进行实时融合制导,是多传感器制导的技术难点.本文着重分析了目前各种制导方式、多传感器制导中存在的不足,讨论了基于先验和专家系统综合评估决策的多种制导方法的加权融合制导方法.给出了一种加权融合算法,该算法是基于某种导弹的仿真实时融合算法.该方法适用所有的制导方式,更适于多传感器融合复合精确制导武器,已在多种类型的地面跟踪测量设备上进行了验证,证实了该方法切实可行.在多种传感器和信息处理方法高度集成的未来,相信会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宋建梅  蔡高华 《宇航学报》2014,35(5):554-563
对半捷联寻的导引头的寄生回路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半捷联寻的制导系统主要参数变化与各误差源对制导精度的影响。首先进行了半捷联寻的导引头跟踪控制系统设计,建立了半捷联寻的导引头隔离度数学模型及由隔离度函数引起的寄生回路数学模型,推导了隔离度函数最大幅值与导引头系统参数之间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寄生回路稳定判据,建立了寄生回路稳定域与导引头控制器参数之间的约束关系。 基于伴随技术推导了目标机动及测量元件噪声所引起的脱靶量与弹体过载的显式解析表达式。 最后针对实际的半捷联寻的制导系统进行了精度分析,给出了制导系统主要参数变化对制导精度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各种误差源信号对制导精度的影响程度,为半捷联寻的制导系统总体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基于谱方法的寻的导弹零效脱靶量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登高  姚郁 《宇航学报》2008,29(2):605-609
在寻的导弹的设计过程中,制导导弹的性能通常用脱靶量来度量。目前,对寻的制导  相似文献   

6.
    
寻的制导导弹在整个导弹“家族” 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机载导弹的制导体制全部为寻的式;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为了提高快速性、机动性、抗干扰能力和攻击多目标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寻的制导体制.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针对主动雷达寻的制导问题,进行了非线性系统状态估计和最优制导律的研究,并进行了目标机动情况下的仿真验证。利用主动雷达给出的带有噪声的观测信息,设计了寻的制导系统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估计弹目相对运动状态信息。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按照需用过载和脱靶量最小设计了线性二次型最优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主动雷达寻的制导系统滤波器和最优制导律能有效对付机动目标,满足飞行器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
光学景象匹配制导已经成功应用于巡航导弹或其它精确制导武器的末制导,大大提高武器系统的打击精度和突防能力,本文根据景象区配制导的基本原理,对影响其制导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基准图与实时图的各种干扰,建立了相应的误差模型,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英国宇航公司副总经理梅特卡夫在“90年代及其以后的战术制导武器”一文中说,“应研制能承受发射时大过载的制导炮弹,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火炮。”在相同的射程下,制导炮弹比导弹便宜得多。本文着重介绍了现役的激光制导炮弹,并与发展中的毫米波制导炮弹作了比较。文中最后指出,精确制导炮弹是战场上必需的、无法代替的武器。  相似文献   

10.
对GPS制导导弹的有效干扰途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GPS制导导弹首次在海湾战争中的成功应用 ,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精确制导武器中 ,GPS制导占有重要地位。从海湾战争到“沙漠之狐”行动以及北约轰炸南联盟 ,GPS制导武器频频亮相 ,并取得一连串的成功。GPS制导技术不仅推动武器系统的发展 ,而且使精确制导技术进一步提高。然而 ,GPS制导武器能不能干扰 ,如何干扰 ,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理论和试验研究证明 ,GPS制导导弹武器是可以干扰的。  相似文献   

11.
自1972年起,美国导弹研究与发展司令部在红石兵工厂进行实时半实物寻的导弹仿真试验,它由制导与控制管理部门主管,这种混合仿真用来验证导弹的制导和控制系统,检验飞行的硬件以及对数字自动驾驶仪设计进行评定.适合作这种仿真验证的武器是半主动激光末段寻的制导导弹,例如“狱火”或“铜斑蛇”导弹.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航天器空间交会寻的段的三冲量制导方案.以节省燃料和提高末制导精度为目标,设计出基于Hill方程寻优和轨道预报实时优化的双重优化方法,对无初始误差及测量误差情况下的寻的制导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并且对存在初始误差与测量误差时的寻的制导进行模拟打靶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在保证终端精度的同时能较好地节省燃料,并且对于误差影响具有鲁棒性,计算量较小,具有工程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寻的导弹的制导规律.这种设计概念是以最短寻的时间为基础的.业已表明,为了实现这种制导概念,需要有一种算法和一个制导指令产生器,这种算法能够预测相遇航向;这种制导指令产生器能使导弹的飞行方向转向预测的相遇航向.本文推导出了相遇航向的预测算法,而且还证明该整个的制导规律是很容易实现的.为了验证最短的时间特性和扩大的发射范围,本文还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4.
惯性/雷达/红外复合末制导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罗婷  高晓颖 《航天控制》2011,29(1):15-18
对基于惯导/雷达/红外导引头的复合末制导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介绍了双模导引头应用到飞行末段改进惯性导航的方法.提出了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将寻的头测量得到的相对方位角和角速率信息与惯性导航信息融合起来,估计并修正再入飞行状态参数偏差,按其具有终端位置和角度约束的制导律实时进行导引控制的再入复合末制导方法.本文对寻的头卡尔...  相似文献   

15.
针对侵彻型制导武器终端多约束制导问题,建立包含一阶弹体动力学的多约束制导模型,采用最优控制方法推导终端多约束制导问题的通解。根据终端约束与罚函数的关系,求解了实际工程中关心的3种最优制导律,并结合当前主流制导控制体制,在小角假设下,将其表述为便于工程实现的形式,即包含弹体动力学的最优比例导引制导律、弹道成型最优制导律和终端多约束最优制导律。理论分析和典型末制导条件仿真表明,后2种制导律可为侵彻制导武器终端位置与角度双约束以及位置、角度与加速度多约束制导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半主动寻的中程舰空导弹复合制导控制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垂直发射捷联惯导+修正指令+半主动寻的复合制导体制,并对所涉及的一系列制导与控制方面的技术关键及难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张海容  侠谷 《上海航天》2001,18(4):31-33
论述了半主动寻的系统在间断照射体制中存在的目标信号盲视问题;提出了在间断期间应用数学解算原理,求解目标方位的数学导引头方案,并以此方案与半主动寻的导引头交替工作的方式,解决半主动寻的制导问题。  相似文献   

18.
红外成像精确制导武器的光电对抗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成像制导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介绍了精确制导武器和红外成像制导系统的原理和特点 ,提出了三种对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汪朝群 《航天控制》2005,23(1):76-78
随着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现在不再是利用单一的雷达或者红外寻的 制导方法实现对目标的探测、跟踪,而是采用多谱段组合的复合寻的方法实现对 目标的探测、跟踪和指令的形成。目前最常用的复合寻的是射频与红外复合寻 的。因此,要在内场实验室内进行复合寻的制导系统的性能验证和评估,半实物 仿真试验是必不可少的技术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射频/红外复合系统半实物仿 真试验的可行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雷达/红外双模复合制导在防空反导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海航天》2014,31(6)
对雷达/红外复合寻的制导在防空反导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防空反导武器系统中典型的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应用。介绍了红外前置、红外侧置、雷达/红外共径、雷达/红外共形等不同技术方案的特点。讨论了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系统集成与优化、双模信号融合转换及交班、双模复合系统跟踪与制导、双模寻的半实物验证与仿真试验等关键技术,并归纳了雷达/红外复合寻的制导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