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 近日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获悉,国家863项目EOS/MODIS数据接收处理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863计划项目验收专家组认为,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承担的美国新一代地球观测卫星(EO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数据接收处理技术课题组,跟踪国际领先技术,成功研制开发了接收EOS卫星MODIS数据的接收处理系统,实现整体技术集成,在我国首先实现该数据的实时接收,获得了很好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图像。该成果也有广泛产业化潜力。 EOS卫星MODIS资料可广泛用于气象、环境、林业、渔业、港口、交通、自然灾害监测等领域。MODIS是世界上首次进…  相似文献   

2.
刘健  高云  咸迪  徐喆 《卫星应用》2012,(4):61-67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自1978年开始接收、处理、存档各类卫星数据,至今存档数据已近1000TB。每日接收、处理和存档的实时卫星数据近2TB,丰富的数据为用户的科研和业务提供了数据基础。随着卫星的发展,已累计了一定观测时间的卫星观测数据,使得卫星数据在气候变化监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让卫星数据在气候监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需对长时间序列的卫星数据进行再处理。在再定标和精定位处理的基础上,根据气候监测需求研制稳定算法,获取气候监测所需的大气、陆地、海洋参数,是卫星数据用于气候监测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中国气象局现有的卫星数据资源,国际卫星气候数据集构建的发展现状,及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处理生成形成长时间序列卫星的产品在气候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卫星云图的分析应用水平,充分发挥DVB—S系统在天气监测、预警中的作用,3月18—22日,民航西南、西北空管局联合委托国家卫星中心在北京举办DVB—S系统应用培训班。DVB—S系统是采用广播技术和网络技术搭建的天地一体化卫星遥感数据共享平台,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多个卫星地面站接收的多颗卫星遥感资料,其中包括EOS/MODIS、FY系列、NOAA系列卫星的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4.
王盛  牛晔 《中国航天》2004,(8):29-32
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遥感卫星地面接收和处理基础设施,负责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各类对地观测卫星数据,为全国服务,同时开展卫星数据接收与处理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目前已经能接收10颗国内外遥感卫星数据,处理并分发9颗卫星数据,数据  相似文献   

5.
海量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是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系统的关键技术,北京三号B卫星作为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其图像传输速率高达几十吉比特每秒,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万兆网接口与高速串行收发器GTX/GTH接口的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该系统使用万兆网接口接收前端相机载荷数据,使用GTX/GTH接口实现产品内数据互联,并基于超大规模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核心处理芯片实现海量数据路由分发、编解码和处理。测试结果表明:可实现36.04 Gbit/s数据接收和60 Gbit/s数据传输处理能力,并具有可靠性高、系统延时小、通用性强的优点。与传统数传方案相比,系统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一倍以上,且显著降低了硬件成本。  相似文献   

6.
中加一重大空间项目建成我国和加拿大太空署的空间合作项目——加拿大雷达卫星和法国斯波特卫星数据接收技术与预处理系统,9月11日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建成。有关专家指出,它标志着中国的科学家们从此能够接收、处理和分发这两种世界上最先进的遥感卫星数据,...  相似文献   

7.
结合深空探测项目研制任务研究遥控数据接收处理电路FPGA片上容错设计技术。在研究航天器遥控数据接收处理电路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遥控数据接收处理电路FPGA片上小粒度自主备份容错设计方法;应用此新方法进行遥控指令通道FPGA设计优化;针对FPGA缺陷成团性,进行遥控指令通道FPGA布局优化,最终设计出能够自主容错,容错能力更强,可以应对缺陷成团性影响的新一代遥控指令通道FPGA。这一FPGA的实现,验证了文中提出的新方法,也为未来深空探测项目、微小卫星等提供新的遥控产品。  相似文献   

8.
为成功接收搭载分米级分辨率的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载荷低轨遥感卫星数据,验证卫星载荷工作状态和性能,本项目研发一套Ka/S双频段遥感卫星接收与处理机动站。针对窄波束高动态卫星跟踪、多通道高速率遥感数据星地传输的重难点,本文着重从窄波束高动态目标卫星跟踪、超高速高性能全数字解调以及高精度双模式自适应盲均衡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试验验证技术路径正确、措施有效,可为后续相关系统研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遥测数据事后分析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数字采集、大容量磁盘阵列记录和软件无线电技术的迅速发展 ,利用大容量磁盘阵列实现遥测数据实时记录已成为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的发展趋势。针对这一发展趋势 ,提出遥测数据事后分析处理系统 ,介绍其设计思想及组成结构 ,说明解调模块和帧处理模块设计及实现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该系统能实现对记录遥测数据的事后分析处理 ,解决目前接收回放遥测信号设备使用、维护费用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埃及国土面积为100.1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1亿(根据2020年3月数据),从宗教、经济和地区影响力方面看,埃及既是伊斯兰大国,也是非洲第三大经济体(非盟所在地)和北非大国。航天一直是埃及经济、军事和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民用航天(一)国家遥感与空间科学局及其早期航天项目埃及民用航天主要依托国家遥感与空间科学局(NARSS)来开展工作。NARSS成立于1991年,有遥感应用部和空间科学技术部两个主要部门,前者负责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应用;后者侧重于遥感卫星、卫星分系统传感器的研发和空间科学研究,同时也涉足卫星控制,通信,数据接收、存档和分发等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1.
针对船载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天线的动态跟踪航行特点,提出一种提高船载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天线跟踪精确度的方法。通过天线伺服控制设计和计算机程序,克服船姿扰动对天线跟踪的影响,实现快速捕获目标卫星并进行精确稳定跟踪,从而解决恶劣海况下,船行过程中对X频段低轨卫星全空域、无盲区跟踪和可视区域内的高精度指向跟踪问题。该方法已在雪龙号船载卫星遥感接收处理系统建设中得到应用,可为后续舰船上建设遥感卫星接收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郑伟  刘诚 《上海航天》2017,34(4):73-78
对利用风云三号(FY-3)卫星数据对洪涝灾害监测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用FY-3卫星中分辨率成像仪(MERSI)和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RR)对薄云下和薄雾覆盖的水体判识的原理,以及洪涝信息检测中水体最大淹没面积和淹没时间信息的获取方法。给出了用FY-3卫星微波成像仪(MWRI)通过微波指数法反演洪涝信息的方法,可进行连续、全天候的大范围洪涝灾情监测。2011、2016年由其他卫星获得的洪涝水体信息表明:风云卫星的洪涝水体监测精度可达90%以上,甚至优于EOS卫星的MODIS和NOAA卫星的AVHRR的精度。近年来,风云卫星在国内外洪涝灾害等重大灾害监测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了业务上以国外卫星资料为主进行洪涝灾害监测的局面,同时也提升了FY-3卫星在国际上的地位。展望了我国风云卫星在洪涝监测中的发展方向,指出随着风云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洪涝灾害监测评估精度将会提高,为洪涝灾害防灾减灾提供更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针对卫星发射主动段存在遥测盲区问题,开展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数据接收方法的研究,突破发射场通信建立、地面测控天线指向控制、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接收系统搭建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PID的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接收系统,进而高质量实现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数据全时段接收与监测。提出的方法在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发射任务中得到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数据接收完整且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一、概况 卫星遥感技术正在成为孟加拉国进行环境监测、灾害控制及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孟加拉国负责卫星遥感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部门是空间研究与应用局(SPARRSO)。在该局的领导下,孟加拉国建立了2个接收和处理卫星遥感数据的地面站。它们是: 1.先进的气象地面站(AMGS)  相似文献   

15.
卫星数据采集系统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继云  胡如忠 《中国航天》2001,(3):21-22,25
一、卫星数据采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卫星数据采集系统是利用航天遥测、遥控、遥监等技术,对航天器远地点进行各种监测,并根据需求进行自动采集,经过卫星传输到数据中心处理后,送给用户使用的应用系统。 卫星数据采集系统的技术特点是:能自动提取被采集的数据;数据率较低;数据分时采集;覆盖地域广;可野外工作;无人值守。 卫星数据采集系统的优点是:时效性高;采集数据地域广;经济性优;真实性强。 卫星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组成有:传感器、数据采集平台、卫星采集通道、数据接收站、网络管理和中心处理系统。卫星数据采集系统由空间卫星信道、传…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洋一号(HY-1)卫星是用于海洋水色探测的试验型业务卫星。星上装有十波段海洋水色扫描仪与四波段CCD成像仪。卫星下发的数据由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的北京、三亚地面站负责接收处理,境内外探测计划根据用户要求制定,卫星测控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负责执行。  相似文献   

17.
针对X射线科学数据全天时、种类多、数据率变化大、更高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研制了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数据存储系统(DSS),用于实现对有效载荷和卫星平台数据的接收、处理、记录、存储以及回放。文章在给出了数据存储系统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工作模式灵活多样和在轨长期工作下的高可靠性存储这两个最主要特点的设计和验证情况进行了说明。通过软件注错、辐照试验,以及在轨长期连续运行结果表明:HXMT卫星的数据存储系统灵活性高、可靠性好、运行稳定,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对HXMT卫星科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可为后续航天器数据存储系统的设计和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卫星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载荷频段电磁干扰处理工程实施代价,打破近海海域接收屏障,文章提出了AIS赋形高增益梯度天线、AIS抗电磁干扰与连续捕获等载荷优化方法,并开展了整星AIS频段电磁环境优化设计与处理。相关优化措施的有效性在卫星地面测试过程得到了验证,卫星入轨后,AIS载荷可适应卫星工作工况,在轨接收效能得到进一步验证。结合海洋二号C(HY-2C)卫星AIS载荷在轨表现,分析了AIS数据应用情况,给出了后续AIS载荷在设计及工程上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2月7日,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以下简称CBERS-04星)发射成功。12月8日10时44分,在第15圈卫星轨道上,CBERS-04星首次打开全色相机并向地面发送遥感数据。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即时接收首轨卫星图像数据,与此同时,在100km外的地面接收站网运行管理系统进行全分辨率快视。这标志CBERS-04星首轨遥感数据接收任务成功,也是在国内首次实现陆地观测首轨卫星遥感图像数据远程实时显示。4分钟后,三亚站开始首次接收数据,并实时传送至北京显示。11时25分,在第16圈轨道卫星首次向地面发送红外相机遥感数据。喀什站首轨数据接收成功,图像在北京实时显示。至此,3站首次接收的2部国产有效载荷首轨数据接收任务执行与远程实时图像快视试验一次成功。目前,地面数据接收站网正在执行CBERS-04星在轨测试任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遥感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包括我国航天对地观测体系及国家级遥感卫星数据接收和服务系统,传感器数据获取技术,遥感影像数据处理技术,空间信息分析机理及技术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