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3]中,首次引入了桥函数的定义,它是先移位后复制产生的。在此基础上,文[4]提出了先复制后移位桥函数。初步研究表明,第二类桥函数在数学表达式等方面优于第一类桥函数。  相似文献   

2.
第二类先移位后复制的桥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桥函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第二类先移位后复制的桥函数。文中详细介绍第二类先移位后复制桥函数的构造方法、数学表达式、递推关系、正交特性和完备性以及与沃尔什函数之间的一般关系等。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类和第二类先移位后复制的桥函数各有特点,两者相辅相成。对于H和X编序来说,用第一类先移位后复制的桥函数来描述更为简洁;但对于P和W编序来说,用第二类先移位后复制的桥函数描述更加简洁。  相似文献   

3.
先移位后复制桥函数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3],在研究沃尔什函数复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先移位后复制的第一类桥函数。本文进一步研究桥函数的数学表达式,递推关系式,乘积特性和正交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空天飞行器再入制导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禁飞区规避的分段预测校正制导方法.在再入段前期采用剩余航程作为目标函数,后期引入预测落点偏差作为目标函数进行制导指令求解,同时确定倾侧角幅值和符号,兼顾了计算效率与终端制导精度.在此基础上,对于再入过程中的禁飞区规避问题,把禁飞区分为两类,增加了通过倾侧角幅值修正策略实现侧向规避...  相似文献   

5.
“沙依纳”(又称“猎鹰”)是法国汤姆逊—CSF公司为沙特阿拉伯研制的一种近程防低空导弹武器系统,它是在“响尾蛇”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1981~1983年间,法国已向沙特阿拉伯提供了4套  相似文献   

6.
基于最小最大鉴别分析特征提取的雷达目标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锦  黄培康 《宇航学报》2003,24(1):61-64
针对基于雷达目标高分辨距离像的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准则函数,并依据该准则函数采用神经网络来实现自适应的非线性特征提取、变换与识别。同时,由于准则函数只坜对特征提取后的类间散度和类内散度作出估计,因此在样本数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得到较好的估计结果。该准则函数在形式上与Fisher准则函数相似,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鉴于二者的形似之处,遂将基于该准则函数的特征提取方法冠以“最小最大鉴别分析特征提取”之名。将该方法用于五类缩比目标测量数据的特征提取与识别,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求找逻辑函数系中独立函数的新方法,揭示了它的实质;同时利用“异或”的特殊性质,提出了“与-或/异或”型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为数字系统中该类型逻辑函数的化简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完整方法,同时也为模块的逻辑设计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美海军即将确定研制中的可移位超视距雷达(ROTHR)系统的方案。空间指挥和控制系统副主任霍兰说,“尽管这种超视距雷达的部署位置是可以改变的,但它本身不能运动,也不能快速移动”。  相似文献   

9.
《航天控制》2000,18(2):80
“白杨-M”导弹系统是21世纪的武器,在战斗准备自动化程度、机动性、生存能力和杀伤效能方面它远远超出了前一代。这一导弹系统将决定俄罗斯未来战略导弹部队的概貌。“白杨-M”是采用固体燃料的三级洲际导弹系统,它属于第五代。在俄罗斯联邦总统签署命令之后,于1993年在现有的“白杨”导弹系统的基础上改进研制,到1994年12月,在米尔内进行了“白杨-M”的首次发射。由“莫斯科热技术研究所”研制的“白杨-M”是第一种既可以井下发射也可以在自行式机动装置上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其弹头具有突破反导防御的能力。将来“白杨-M”导弹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易实现且实用的随机差错信号发生器,它可以产生误码率在10~(-2)~10~(-4)之间分级可调的随机性错误,它以有效地检验差错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减少野外实验的次数。此外还给出实验测试的结果,并分析了该随机差错信号发生器的性能。最后讨论了其它可能实现随机差错信号发生器的方法及P_d与m序列移位寄存器级数r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目前,在数字电路中,移位寄存器是最经常用的器件。特别是在电子存贮器,延时电路,码速率及码型变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里,我们推荐一种 B—GD_1四 D 移位寄存器的应用。B—GD_1是用四块 TTL 中速  相似文献   

12.
为开创工艺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1—1)加强基础技术的开发和改造迎接航天事业的新发展……………………·‘…………·(二一3) 工艺技术研究精密微波同轴接头的结构工艺性………·”‘·’‘··’…·’··’…·‘……“··‘·”·”·’…·’……‘·“( 1一 7)液压机械拉延工艺—………‘………·”…··’“………·’…’··’·’·’………·”’…’··’·’··’··(1—12)金刚石车削及其工艺参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筋 名 用 页 用于薄膜技术的多功能高频溅射仪 4 19—一 装有自由旋转尾翼的鸭式导弹的滚动发散 5 14肮天 丁二二厂:二二7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丁丁一’t乙,___。___,_,_,。___,___多信息传输技术在导弹地面发控设备中的 水平起落完全重复使用的下一代航天飞机38—’“二:““一’—”“”————”————’”~._^ 丁二7T二二二二二”””’””-”””“_应用 5 20 未来的大型运载工具37.._二二,。_.._、、._、_,___、。;___. 二二7二二7””—””二 二“阿斯派德”导弹杂波内可见度浅析 5 27 苏联的航…  相似文献   

14.
基于Cramér-Rao下限的多传感器跟踪资源协同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俊  单甘霖 《宇航学报》2012,33(9):1314-1321
针对防空指挥控制系统中多传感器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跟踪精度Cramér-Rao下限的多传感器跟踪资源协同分配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目标战术重要性函数求解目标优先级;然后在目标优先级函数和目标—传感器配对效能函数的基础上,构造了多传感器资源协同分配一般模型,并根据目标跟踪过程特点将Cramér-Rao下限引入到协同分配的模型中,使得在进行跟踪资源协同分配时无需考虑目标跟踪滤波算法的选择。对于分配过程中出现的NP(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难问题,探讨了利用匈牙利算法寻求满足条件的目标传感器最优组合,给出了模型求解的步骤。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多传感器跟踪资源协同分配方法的可行性与模型求解的快速性。  相似文献   

15.
“三叉戟”导弹是目前美国海军正在研制的潜艇发射的战略弹道导弹。它有两个型号:“三叉戟—1”(C—4)和“三叉戟—2”(D—5)导弹。“三叉戟—1”导弹预计1979年服役,射程为8500公里。(当正常负荷时射程为6400公里,减轻负荷时射程为9700公里,正常负荷时是由8~10个多弹头组成)。“三叉戟—2”(D—5)导  相似文献   

16.
硬件描述语言是人们利用EDA工具进行电子电路设计和仿真时的一种人机界面,已经成为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许多院校都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引入了这部分内容。本文在介绍硬件描述语言发展和作用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合理地开展“硬件描述语言”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通用逻辑模块(ULM),它以独立函数为核心(细胞),细胞之间以相同的方式——“异或”——相联结,可以生成全部2~(2n)个逻辑函数。它具有算法简单、使用灵活的特点。在伪随机信号的产生及自动控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g 0 e W 应力分析的影响 3 55 _一 戌刑F力、冷却谏率相u仆温溶对人瑞一“‘”施执口什能的孰响358 苏联以“能源弓”发射航天飞讥 21。、。】兰二二S父巴C_。、二 二 涨疯 动6介—“一…“25 押 型 军缎 丐 并$y ————w”“r’二士丁。、___、,__、计算们.抑制系统的臼动检测 《33 “阿里安”遥控环路中的适配单元 31z了Z:2苫C二二二二二;。。。。。。,。。。;二 广,’J———。一l{?二二J—。“—“-^革引信5民颐昆忱葵流申.jkty{yfe。N;1析4 甜 忡田煎由十衣讪不盐9销312““““’”“—””“’”一’“一”““‘““”一”“…  相似文献   

19.
自由—自由结构振动模态的一阶导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飞行器和车辆等一大类结构属于自由—自由结构。本文讨论这类结构的振动模态-阶导数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截尾模态展开法,将未知模态对模态导数的贡献用已知模态和系统矩来表达。针对刚度阵奇异问题,提出了移位措施,通过选择的移位系数,不仅解决了奇异问题,而且加速了算法的收敛速度。给出了一个数值例子,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20.
力限技术在航天器振动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正弦振动试验中模拟真实的飞行环境,防止因“过试验”而导致航天器结构发生不必要的破坏,需要对试验条件进行下凹控制。在以往的加速度下凹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力限控制方法可以提高航天器主频处下凹控制的精度和有效性。文章分析了传统加速度下凹控制方法的局限性,并以某结构星力限控制试验为基础,阐述了结构星力限试验条件的制定方法,介绍了力限双控试验平台设计,并分析了试验结果。经分析表明,力限控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在加速度控制的基础上引入力限控制的“双控”试验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航天器振动试验中的“过试验”和“欠试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