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喆 《太空探索》2004,(8):40-41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但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而地球可供人类生存需要的资源又是有限的,因此,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创造人类的第二家园,是人类研究的一大课题,也是我梦寐以求的向往。  相似文献   

2.
<正>自古以来,飞离地球、遨游宇宙、探索深空是人类美好的梦想。随着人类进入空间能力的提升和航天技术的发展,深空已成为人类的重要探索领域之一。深空探测活动有助于人类破解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揭示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发现和开发空间资源、保护地球家园,对人类的持续发展和扩展地外生存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际空间站作为独一无二的空间科学实验平台,致力于增加关键技术的演示验证和减轻人类空间探索面临的健康风险。空间站的研究成果已经或将要造福人类,并将进一步扩大人类的生存空间、改善地球上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于怀超 《飞碟探索》2008,(10):34-35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与脚下的大地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探索地球深处的奥秘已成为人类越来越迫切的愿望。  相似文献   

5.
一、自然人的恐惑地球大然优越的生态环境养育了人类,人类依恋着她而生存发展,人类的衣食住行,一切都要从这个大自然中索取.早期的人类同猛兽争夺生存空间;农业时代,靠开垦森林扩大耕地维持生存发展,造成大面积沙化;到了工业时代,生态环境极度恶化,人类的生存岌岌可危了.也许有一天地球上再无资源可供开采,地面上再也长不出庄稼,到了那时人类将如何养活自身及繁衍子孙呢?今大的有识之士已经  相似文献   

6.
阳光 《太空探索》2005,(11):26-27
自1961年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以来.全世界已有400多人进行过太空飞行。他们为世界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现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的航天员就正在为提高地球上的生活质量和扩展人类的生存空间而辛勤工作。  相似文献   

7.
王文轩 《飞碟探索》2013,(11):54-55
在100余年前,地质学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海的深度是永恒的吗?从那时起,特提斯海就成为世界地质学界孜孜以求的热门研究课题。那么,它的持久魅力何在……希腊神话所叙述的故事,离我们足够遥远的了,但精彩动人的故事一直吸引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地质学研究的是地球的演化历史,地球至少有45亿年的历史,人类只在最近大约300万年前才开始出现。与人类相比,地球有着远古的历史。神话故事、地球历史都能令人深思,产生遐想,它们之间也就会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生存已经有了久远的历史.在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中,人类经历了磨难,懂得了适者生存的道理.一次次大规模的迁徙活动,使得地球这个小小星球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人类的过去曾经像一部科幻小说,人类的未来也必定会像一部科幻小说.然而今天是人类幻想的东西,明天依然会是幻想吗?在人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谋求新的科学进步的今天,幻想和现实只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9.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探测与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外星球,随着空间应用需求的日益加大、载人航天等主要空间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空间军事活动的需要,探测月球必然成为人类走向深空的首选目标,也是人类探测太空并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的前哨站与中转站。  相似文献   

10.
中国深空探测器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所生存的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自古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了解太空、探索地球以外的物质,一直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认识宇宙的目光越来越远;而探索更深更广的太空,则成为了现代人类航天活动的一个主要方向。深空探测主要包括对月球的探测、行星及其卫星探测和行星际探测三大方面。深空探测对人类了解太阳系的起源、演变历史和现状,通过对太阳系内各主要行星的比较研究,进一步认识地球环境的形成与演变、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变以及积极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具有…  相似文献   

11.
张熇 《太空探索》2003,(5):22-23
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理所当然成为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实施月球探测将是继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之后,中国航天活动的第3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2.
人在宇宙间     
人在宇宙间●伍光明人类所代表的地球文明,对于宇宙有何特定的意义?人类目前尚无法洞悉。然而,作为地球生物史上最伟大的杰作,地球生物演化进程中仍发展着的环节,人类生命进程的轨迹与地球生态、缔造地球生态的天体,以及拥纳生命的宇宙,毋庸置疑地存在着本质意义上...  相似文献   

13.
庾晋  子荫 《飞碟探索》2002,(6):32-34
随着太空探索日渐深入,太空的神秘感已经逐渐消失。或许会有一天,人类往返于天上人间,甚至干脆离开越来越拥挤的地球将不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梦幻。世界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了一些观点,其中之一便是人类将移民太空。在未来的第四次浪潮中,人类开始越来越认真地考虑迁到宇宙其他星球上去,并在那些星球上繁衍生息。人类的紧迫任务(1)替地球减负。1969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杰拉德·奥尼尔认为,地球已经到了承受人类发展的极限。要永久性地解决生态、资源、人口等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在太空中建造太空城,…  相似文献   

14.
张园 《飞碟探索》2009,(11):24-26
在地球上,我们人类已经创遍了伟大的社会文明。除了地球人以外,还有没有“宇宙人”呢?如果有,它们又是什么样呢?地球人又怎样才能同宇宙人取得联系、发生交往呢?……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人们极为关切和颇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5.
地球气候变暖引起了全球瞩目,它事关人类的命运。对它的成因,人们众说纷纭,多数人认为可能要归咎于人类的过度消费和过度排放,由二氧化碳所引起的温室效应所致。温室效应固然是个原因,但是否一定是主因?目前,全球科学家仍在致力于对此问题的广泛研究,尚未给出明确的答案。今天,认识或研究这个问题的视角基本上是放在人类活动和地球大气层上,很少从其他层面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们是否是地球上的第一代人类,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名门正派的传统科学家们往往以一种毋庸置疑的态度予以肯定,而否定论者则以大量的史前智能现象加以辩驳和诘难。然而由于否定论者找不到地球上的智慧生命兴衰循环的必然机制,因此他们的观点往往很难被主流社会所接纳。   其实,姑且不谈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可以证明史前文化的存在,就是从地球几十亿年漫长的生存岁月和当代地球人类短短几万年的飞速发展历史,就可以间接判断出我们不会是地球上的第一代人类。因为地球上智慧生命的发展进化,不会在过去几十亿年几乎停止不…  相似文献   

17.
倘若在未来天灾降临的时候,人类要想获得救助。那么,为了躲开天灾,人们得首先需要模拟天灾。对人类而言,最紧要的莫过于为自己的生存深思熟虑地思考和竭尽全力地行动,以使人类及地球家园安然无恙。一些学者极力主张,制止无意识的迫使人类自毁的行为,是要获得最后的成功。时至今日,还真的有人相信,人类是借助于神的力量来支配地球,并且使地球繁荣昌盛,从而使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延续生存到永远的说教。但是,另一些人却表示了对人类活动改变或污染自己地球家园的担忧,即一场世界范围病毒流行病的蔓延,以致人类不再适于在地球上居住…  相似文献   

18.
薏晨 《太空探索》2004,(1):28-29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长期以来,在肥科家族中只有有机肥和化学肥料两种。如今,在神舟四号飞船上搭载过的、经过太空农场孕育的微生物肥料,回到地球后十个比其“地球兄弟”神勇威风,成为利用航天技术和先进的农业技术服务于人类的又一典范。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是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但是人类对于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的认识可以说还只是刚刚起步而已。目前,在人类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的未知事物,有待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待于地球人类知识的积累,才能真正解开其中的奥秘。而频繁出现在地球或陆地或海洋的不明飞行物,给了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类以充分的想像空间。这些常常出现在地球上的不明飞行物到底是什么?可以说,它们从有史料文献记载到今天至少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然而人们真正将它们投入科学研究的历史也只是近几十年的…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3日~14日,在巴西召开了有146个国家领导人参加的“地球环境问题”会议,研讨如何解决目前地球出现的严重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讨论各国有关限制排放破坏臭氧层的氯氟气体的方案,以及怎样抑制地球变暖问题。地球环境问题已引起各国的关注,臭氧层的破坏、地球变暖、酸雨等都在威胁着人类及其它生物的生存。臭氧层的破坏使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并对生态环境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地球变暖使气候出现异常,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酸雨使农作物和森林受害枯死。另外,还有土壤沙化、海洋污染等问题。为此,已召开过多次国际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