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动力矩和重力梯度矩实现微小卫星三轴姿态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运用低轨道两个主要环境力矩 (重力梯度矩和气动力矩 )实现微小卫星三轴姿态被动控制方案。重力梯度矩提供俯仰和滚转恢复力矩 ,气动力矩提供偏航和俯仰恢复力矩 ;通过姿态稳定性分析和姿控过程动态仿真 ,结果表明此卫星具有结构简单、姿态稳定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对环月地轨道环绕卫星所受重力梯度力矩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在轨飞行数据得到卫星实际质量特性,并设计俯仰姿态偏置的方法,实现卫星重力梯度配平.通过嫦娥五号服务舱的实际在轨飞行,证明重力梯度配平方法可以降低星体所受重力梯度力矩,达到延长卸载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三轴稳定地球卫星在轨道上正常运行时,受到的主要外干扰力矩为气动、重力梯度、太阳辐射和电磁力矩。而它们都是由卫星的轨道参数、外形、星上设备的结构布局和磁矩所确定。因此,对要求在不同轨道上工作的卫星,应有不同的外形、结构布局和磁矩的力学设计,使作用在卫星上的外力矩最小,且是静稳定的。本文即汇总一些近年来这方面的工作体会,从对上述四种力矩的计算分析出发,提出四种轨道(400公里以下;400~800公里;1000公里左右;地球同步轨道)高度的卫星外形、结构布局的力学设计。  相似文献   

4.
重力梯度小卫星重力场捕获的Lyapunov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讨了重力梯度小卫星采用主动磁控技术进行重力场捕获的Lya-punov能量耗散法;给出了分区控制的条件及逻辑;阐述了磁控力矩的产生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控制精度达到磁控小卫星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无拖曳控制是当前和未来若干空间任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以重力梯度测量卫星为对象,对无拖曳控制回路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对静电引力梯度仪、离子推力器和空间环境的模型与建模方法及无拖曳控制律设计方法的综述.借鉴GOCE卫星(gravity field and steady state ocean circulation explorer)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国内离子推力器和静电悬浮加速度计的研制现状,对未来发展我国重力梯度测量卫星无拖曳控制进行难点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瑞典拟使用低费用地面终端,建立一个数据中继卫星系统,以适应令人不甚满意的国家与通信区域之间电子邮政服务。由瑞典的(伯萨 Saab)公司空间部和国家通信管理局联合成立的一家财团,将利用这三颗“邮政星 A、B 和 C”卫星。卫星重90公斤,采用重力梯度稳定,在800~1500公里极轨道上运行。由北部的基律纳的埃斯兰吉地面站控制。信息将存储在  相似文献   

7.
相比于传统卫星,空间太阳能电站具有超大的尺寸,高阶重力和重力梯度对其轨道和姿态运动的影响将不能再忽略.文中以地球同步拉普拉斯轨道上的太阳塔式空间太阳能电站为例,研究了在考虑地球扁率的引力场中,高阶重力和力矩对空间太阳能电站姿轨运动的影响.首先将空间太阳能电站的重力势函数进行泰勒展开,并保留至四阶项;然后求出电站所受到的重力和重力梯度力矩,并给出其轨道和姿态运动方程;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来分析不同阶次的力和力矩对轨道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阶力对卫星轨道的影响较大,可达到百米量级;高阶力矩对卫星姿态运动影响则较小,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8.
在贸易展览会上谈及有发展前途的小型卫星不过几年,小型卫星便于1990年出了名。目前,美国航宇局、美国海陆空三军,甚至私营企业都在考虑购买小型卫星和发射小型卫星的专用运载火箭。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每年主办一次小型卫星会议。在1987年第一次会议时,每年只发射一二颗小型卫星,但是自去年9月以来,已有13次小型卫星发射。该大学的物理教授吉尔伯特·穆尔说:“我们曾经预言  相似文献   

9.
1984年5月航天飞机(41C)挑战者向空间发射了一颗重约十吨的长时间暴露装置(LDEF),也就是一颗重型自由飞行卫星。它采用重力梯度稳定,最初旋转每分钟低于0.25度。挑战者上的指令长特里·哈特巧妙地使挑战者保持在此旋转度之下,使之射出运货舱。该卫星是一个无源的飞行器,在460公里高度绕地球运行,周期93.99分。原拟让它飞行一年,1985年4月由挑战者予以回收。据说在第十五次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0.
小卫星的现状及军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类越来越难以负担昂贵的卫星发射费用 ,而且对卫星的功能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所以人们从来没有停止对新型卫星的探索。随着小型电子设备和推进装置的发展 ,加速了新一代小型卫星的诞生。1 小型卫星具有大型卫星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 ,小型卫星技术的发展如火如荼。与大型卫星相比 ,小型卫星具有独特的优点 :重量轻、成本低、研制周期短、系统投资少 ,可以大批量生产 ;能够机动发射、生存能力强、能适应未来战术作战的需要 ;可充分利用大型卫星发射火箭的剩余能力进行搭载发射 ,大大节约发射费用 ;可以覆盖包括极区在内的全球任何…  相似文献   

11.
通信卫星平台热分析建模方法研究及温度预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通信卫星平台进行热分析 ,用热平衡试验结果对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和修正 ,达到计算误差与试验误差基本在± 5℃范围内的效果 ,确立该平台热分析建模方法 ,该方法也可为其它卫星平台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Stewart平台卫星大范围快速机动后的指向控制问题,提出了考虑翼板柔性的Stewart平台卫星动力学建模与姿态指向一体化控制方法。对考虑柔性翼板的Stewart平台卫星的动力学建模与主动控制进行了研究,采用力学基本原理和混合坐标法建立系统的刚柔耦合精确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一种同时考虑平台载荷指向与隔振的协同控制方案。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所提控制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卫星平台的姿态指向精度。与未施加控制的情况相比,该方案能够将支撑杆的变形量减少到千分之一,从而保证了结构安全。此外,还分析了翼板柔性对Stewart平台卫星姿态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翼板柔性对下平台姿态精度有较大影响,对上平台姿态精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面向光学卫星观测平台的视线测量精度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区间分析理论的误差分配方法.基于先进的卫星、转台、相机结构,建立了惯性系下空间相机与目标间的视线矢量测量模型及测量误差模型.根据区间分析理论,给出了误差灵敏度的评价方法.根据星载观测平台的工作空间,得到了各项误差源在三个轴向上的全域最大灵敏度.以全域最大灵敏度为权重系数,建立了星载观测平台视线测量的误差分配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将13项误差源的可行区间松弛致最大.Monte Carlo仿真验证了该误差分配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机载、车载等观测平台的误差分配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EarthOrbit,GEO)卫星平台设备布局空间,提出东西板外挂安装锂离子蓄电池的构型布局方案,从力、热、流程等方面分析东西板外挂安装锂电池构型布局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并以135A·h锂离子蓄电池为对象进行设计分析预算。结果表明,与服务舱南/北板内挂安装相比,锂电池采取东西板外挂安装更具优势,不仅腾出平台舱内大量设备布局空间,而且能优化研制流程;此构型的力、热设计条件均有改善,尤其是热控加热功率与散热面积均减少70%,设计资源节省显著,是提升卫星平台总体设计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simulation platform named Simulati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SIM) for the analysis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The platform eases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and testing both applications and architectur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SIM are flexibility, scalability, and expandabilit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roject development, new models of early-warning satellite system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SIM platform. Finally, through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the correctness of SIM platform and the aforementioned early-warning satellite models was validated, and the systematical analyses for the orbital determination precision of the ballistic missile during its entire flight process were presented, as well as the deviation of the launch/landing point. Furthermore, the causes of deviation and prevention methods will be fully explained.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and the models will lay the foundations for further validations of autonomy technology in space attack-defense architec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
航天测绘是全球基础测绘的主要手段,包括卫星地形测量、卫星重力测量、卫星磁力测量、卫星测高、卫星海洋测量等。航天测绘工程的发展经历了“返回型测绘卫星”工程、“传输型测绘卫星”工程和部分“集成型测绘卫星”工程。首先梳理了国际卫星测量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阐述了我国航天测绘各个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航天测绘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单粒子(SEU)软错误是导致卫星中断、影响卫星可用性的重要因素。针对SEU软错误在导航卫星内部的失效传播过程描述与影响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FSM)理论/Stateflow的软错误影响传播过程建模方法,阐述了构建软错误传播过程有限状态机模型的基本元素与原则,并针对导航卫星特点提出软错误影响传播与防护恢复策略的建模思路。利用Stateflow仿真得到单星可用度与平均任务中断时间,分析了多种恢复策略时间对整星可用性指标的影响;并通过构建MATLAB与STK联合仿真平台,由单星软错误传播仿真结果得到星座位置精度因子(PDOP)可用性指标,从而评估了SEU软错误在整星与星座2个层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卫星平台电子系统中遥控、遥测与时间同步性能的优劣关系到卫星安全与实用效能。针对以往平台电子系统对接采用单机自检设备,存在设备零乱、软件系统性较弱的缺点,设计开发了一套集成化的应用于卫星系统级测试的PCM测控与时间同步性能测试系统。系统具备适应不同PCM测控码率与格式要求的能力,可无缝集成功能丰富的综合测试软件,完成测控数据处理,并基于触发时间锁存原理,实现了高精度的卫星时间同步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9.
杨萱  杨华  刘元 《空间科学学报》2011,31(5):640-646
根据SPORT卫星有效载荷探测的需求, 结合卫星总体设计及构型布局设计原则, 在运载对卫星构型布局约束条件下, 针对天线单元的两种探测形式, 给出了两种卫星构型设计方案. 其目的在于为有效载荷在星上的布局提供可视化平台, 确定有效载荷在星上的位置和方向, 避免有效载荷间的位置干涉和相互遮挡, 观察有效载荷的工作空间, 初步确定科学目标实现的方式, 为卫星平台的结构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经探测任务初级系统的可行性论证, 两种方案均可满足SPORT卫星有效载荷探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卫星平台电子系统中遥控、遥测与时间同步性能的优劣关系到卫星安全与实用效能。针对以往平台电子系统对接采用单机自检设备,存在设备零乱、软件系统性较弱的缺点,设计开发了一套集成化的应用于卫星系统级测试的PCM测控与时间同步性能测试系统。系统具备适应不同PCM测控码率与格式要求的能力,可无缝集成功能丰富的综合测试软件,完成测控数据处理,并基于触发时间锁存原理,实现了高精度的卫星时间同步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